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正>上接2018年12期九、水产用疫苗的使用方法渔用疫苗是通过接种对象体内产生免疫应答达到预防疾病效果的,因而,有可能因接种对象自身不够健康而不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因此,要使渔用疫苗最大限度地发挥效果,平时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卫生管理是重  相似文献   

2.
在人们对水产品安全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采用各种化学药物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方式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由于不规范使用各种化学药物类甚至违禁用而引发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成为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也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开发和使用疫苗来预防重大水生动物疾病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疫苗在提高动物体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正在人们对水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采用各种化学药物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方式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由于不规范使用各种化学药物,甚至违禁用药而引发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并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开发和使用疫苗来预防重大水生动物疾病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疫苗在提高动物体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同时,亦能增强机体抗应激的能力,且符合不污染环境、水产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近20年来,我国水产养殖动物疫病频繁发生,经济损失严重。长期以来,我国水产疫病的控制主要依靠使用各种抗生素和化学药物,但大量使用药物已严重危及环境和人体健康,也违背了人们所倡导的健康养殖宗旨。渔用疫苗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动物体特异性免疫水平,减少病害的发生,且符合环境无污染、水产食品无药物残留的概念,已成为当今世界水生动物疾病防治研究与开发的主流产品。目前,贵州省在水产养殖业的发  相似文献   

5.
正在人们对水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采用各种化学药物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方式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由于不规范使用各种化学药物类,甚至违禁用药而引发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成为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也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开发和使用疫苗来预防重大水生动物疾病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疫苗在提高动物体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同时,亦能增强机体抗应激的能力,且符合不污染环境、水产食品无药物残留的要  相似文献   

6.
<正>2.缺乏有效防控水产养殖动、植物病害实用技术对水产养殖动、植物病害的防控措施,归纳起来就是三个方面:免疫防控、药物防控和生态防控。(1)对水产养殖动物病害实施免疫防控的条件尚不具备:缺乏有效的水产用疫苗。由于我国水产养殖品种和疾病种类多,迄今为止已经获得生产许可的水产用疫苗数量和种类非常有限。对于水产养殖动、植物的大多数严重病害,尚无可用的疫苗。实施免疫预防的基础薄弱。我国水产养殖地域辽阔,养殖对象众多,养殖环境差异巨大,养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在不同养殖区域即使引起相同疾病的病原生  相似文献   

7.
<正>上接2019年3期六、鱼类抗菌肽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抗菌肽是水生动物先天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可以提高水产养殖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抗病性,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和滥用带来的危害,提高养殖动物产品品质。(一)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水产养殖过程中发生疾病,使用抗生素进行防治,会产生抗药性细菌,并对环境造成污染,给人类食品的安全造成隐患。最近研究动向,人们已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调动或激活水产动物自身的免疫系统,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病力,以达到预防和抵抗养殖动物疾病的目的。目前通过提高水产动物自身免疫力来抵抗疾病的发生,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免疫增强剂按其功能而言,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增强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另一类是增强由疫苗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利用免疫增强剂预防、控制疾病,当前在水产养殖上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草鱼养殖期间易暴发出血、烂鳃、肠炎和赤皮等疾病,以草鱼免疫防疫为切入点,在南昌神龙渔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试验研究,探讨不同疫苗(分别来自南海水产研究所、汕头某公司、珠江水产研究所)对草鱼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南海水产研究所和珠江水产研究所疫苗免疫效果要好于汕头某公司疫苗免疫效果,成活率分别为80%、80%、65%,而空白对照组成活率仅为50%;注射疫苗可以提高草鱼免疫保护力,不同地区的疫苗在制备时所使用的菌株存在差异。需结合本地区草鱼发病情况,开发适合本地区草鱼致病菌株的疫苗。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特别是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水域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以及水生动物种质与种苗质量、饲料营养等方面的问题,使得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发生率也逐渐上升,每年因水产养殖动物疾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要在100亿元以上,因此,水产动物的疾病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疾病的传统方法都是通过大量使用抗生素、化学药品、农药类等来实现的。虽然它们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同时也会带来病原体对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全球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高,鱼类病害也急剧增加,每年因水产养殖病害问题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给各国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带来巨大威胁。疫苗能够有效地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不但能预防水产动物疾病大规模暴发,而且还能减少化学类药物的使用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对于助推水产养殖业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免疫接种疫苗是防治鱼病非常有效的措施,其中渔用口服疫苗具有成本低、易接种、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水产动物等优点,一直是国内外水产疫苗的研究热点~([3])。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鱼类免疫机制及其病害防治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免疫增强剂因具有增强机体的抗应激能力已受到国际养殖界的高度重视。免疫增强剂是一类具有促进或诱发宿主防御反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物质。免疫增强剂能够提高水生动物自身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对特异性免疫应答不产生影响,因此,使用免疫增强剂被认为是一种提高水生动物免疫活性及疾病抵抗力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5月,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汛期,南方部分地区暴雨频发,天气形势复杂多变,给水产养殖带来诸多不利影响。6月是水产养殖生产旺期,也是水生动物疾病高发期,需加强水产养殖生产管理,特别是水质调控。一、病害预测根据近几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和今年各地养殖水生动物发病情况看,6月份需关注以下疾病: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水生动物防病工作滞后,水产养殖业千家万户分散作业,渔民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有些地方依然经常选用一些传统的方法和药物进行疾病的防治,药品单一,滥用药物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仍在使用孔雀石绿、痢特灵等违禁药品,这样,不仅使水产品的品质受到严重影响,而且生产排出的废水对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污染,给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采用综合防病措施,推广健康养殖,科学地选用渔药显得极为重要。一、鱼病综合防治措施鱼类发生疾病是病原、养殖环境条件和鱼类自身的免疫机制三方…  相似文献   

15.
正3.使用层面的问题面对养殖水生动物各种严重疾病的频繁发生,养殖业者为了尽量减少经济损失而以"病急乱投医"的心态用一些药物属于无奈之举。从整个行业的层面上而言,我国从事水产养殖生产的人员专业素质偏低。而水生动物养殖过程中,决定使用水产用兽药(包括抗生素类药物)与否的正是水产养殖者自身。由于水产养殖的大多数从业人员不仅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发展,养殖中各种病害频繁发生,大量甚至提前使用抗生素进行病害预防相当普遍,抗生素的残留及耐药性对我国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在纷纷寻求抗生素替代物的背景下,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性,较抗生素而言具有独特的抗菌机理,养殖过程中使用抗菌肽不易产生耐药性菌株,又具有提高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生产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作用,正逐渐成为替代抗生素的新型抗菌药物而用于水产养殖中。目前有关抗菌肽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鱼类等水生动物自身产生的抗菌肽以及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外源性抗菌肽。外源抗菌肽经摄食途径进入肠道,改善鱼类肠道的肠绒毛、肠皱襞高度及肌层厚层等组织形态结构,促进消化吸收功能;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在杀灭肠道有害微生物的同时增加益生菌含量,改善肠道微环境;在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等方面保障鱼类的肠道健康,同时提高鱼类生产性能、改善其品质、增强鱼体抗氧化和免疫功能[1-3]。笔者着重从水产养殖中抗菌肽饲料添加剂的来源及其与肠道菌群、肠道组织结构、肠道消化功能等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为抗菌肽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特别是保护鱼类肠道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因益生菌能改善水质、提高饲料利用率、养殖动物产量和免疫力而被水产养殖者广泛使用。根据功能不同,水产益生菌分为用于提高水生动物生长、免疫及饵料利用率的饲料补助剂和用于改善水质的水质改良剂。作为饲料补助剂的益生菌使用方式分两种:最普通的使用方式是将益生菌直接与饲料混合,如与饲料制成小球、碎屑、  相似文献   

18.
章秋虎 《内陆水产》2003,28(10):33-33
前几年,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抗菌素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主要体现在防治水生动物疾病、促进生长发育、节约饲料营养成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抗菌素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许多水产疾病的发生和蔓延,大大地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但是,长期使用抗菌素容易产生耐药菌株、药物质残留及破坏水生动物微生态平衡。这样一方面使得水产养殖疾病越来越难以治疗,另一方面水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因此,为了人类的健康和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抗菌素在水产养殖业应用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1抗菌素的主要副…  相似文献   

19.
<正>水产养殖经过一个漫长而炎热的夏季,就要步入夏秋季节转换的9月了,这一时期昼夜温差加大,养殖水体的载鱼量、投喂量达到全年的高峰,对大多数水产养殖品种的生长和摄食较为有利,养殖对象生长迅速。但与此同时水产养殖也面临池塘水质老化、藻类大量繁殖等问题,这些易导致水生动物多种疾病的发生。9月份,要重点关注以下水生动物  相似文献   

20.
近来疯牛病、口蹄疫、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但作为“菜篮子”重要组成部分的水生动物的疾病检疫,却未得到足够重视,检验检疫手段与制度还不健全和完善。对虾白斑综合症、河蟹颤抖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等水产动物疾病所造成的水产养殖的损失十分严重。而加强水生动物检疫,一方面可有效防止病害生物进入我国,保障我国水产养殖安全与生态环境的稳定;另一方面能控制疾病从疫区向非疫区传播,减少疾病发生,提高水产养殖效率和水产品质量,维护我国水产品的国际信誉,促进水产品出口。一、水生动物疫病特点目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