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以天津市农业观光园为研究对象,调研其景观资源构成要素,构建农业观光园景观资源评价体系,通过专家调查问卷的形式采取层次分析法获取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显示,准则层景观资源质量B1(0.7500)>开发利用条件B2(0.2500);子准则层自然景观资源质量C1(0.4452)>人文非物质景观资源质量C2(0.1870)>区位条件C4(0.1667)>人文物质景观资源质量C3(0.1178)>现状条件C5(0.0833);因子层中权重比较高的是美景度D1(0.1314)、地理位置D15(0.1111)、文化价值D8(0.0935)等。以上结果表明,在农业观光园景观营造中,景观资源质量占比最大,达到75%,说明在景观营造中要着重景观资源质量的提升;而自然景观资源质量权重几乎达到45%,说明农业观光园景观营造时要考虑自然景观资源的建设,无直接可利用资源时,可人工提升自然景观资源的建设,挖掘当地非物质文化,将当地特色文化融合在农业观光园中;因子层中权重最大的指标是美景度,因此在景观建设时要提升园子美景度,如植物的色相,动物的丰富度,建筑的特色性等都可以提高美景度,以此建设...  相似文献   

2.
对后黄村生态农业观光园进行资料收集及现场调查,结合文献及专家意见,构建后黄村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分层计算每个指标在后黄村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中的权重,并对生态农业观光园整体景观规划方案及现状景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在7个准则层中,最重要的为农业景观,权重为0.414 7.②在22个指标层中,农业景观空间总体意向及植物艺术构图为最重要指标,权重分别为0.301 6和0.113 1.③后黄村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总体评价结果为良好.  相似文献   

3.
以柳州市大学校园森林为研究对象,从大学校园绿地5个功能区中选取33个植物景观单元,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对大学校园森林植物群落景观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排序为生态功能(F1,0.508 7)>实用功能(F2,0.247 0)>文化功能(F4,0.132 7)>景观功能(F3,0.111 6);指标层总排序权重前5位分别为植物种类多样性G1(0.274 5)>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多样性G2(0.151 1)>可停留度G6(0.113 3)>植物生活型结构多样性G3(0.083 1)>抗干扰能力G5(0.059 2);科教区(7.158)、游憩区(6.912)、体育活动区(6.159)位于前3位,学生宿舍区(5.763)居于最末,景观质量有待加强;最后推荐3个优秀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供参考。AHP法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  相似文献   

4.
基于AHP法的武汉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与居民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场所,居住区绿化水平是评价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的重要指标.在对武汉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选取其中48个功能性植物景观单元,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对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态功能(0.5889)、服务功能(0.2518)、美学功能(0.1593).指标层中前3位权重值排序为植物与植物的协调共生性(0.1599)、植物的滞尘能力(0.0839)、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0.0839).所选居住区植物景观评价综合结果是Ⅰ级共13个,占总数的27.1%;Ⅱ级35个,占总数的72.9%;无Ⅲ级,表明武汉市主城区居住区植物景观整体较好.基于评价结果,推荐了5个优秀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并对每种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发展策略,为居住区植物景观的建设提供一定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基于AHP法的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杭州花港观鱼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30个植物景观单元,运用AHP法(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从高到低的排序为生态功能、美学功能、服务功能。指标层中植物生活型结构多样性、植物与植物的协调共生性、植物色彩与季相变化位列权重值的前3位。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单元的评价结果是I级10个,占评价单元总数的33.3%;Ⅱ级18个,占总数的60%;Ⅲ级2个,占总数的6.7%,无Ⅳ级,表明花港观鱼公园植物景观总体较好。基于评价结果,推荐了7个优秀的植物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
寒地农业观光园非农生境植物景观季相色彩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寒地城市哈尔滨非农生境人工自然景观最为丰富的植物园中10个景观单元案例,采集2017年植物个体生长季叶、花、果NCS色彩值,分析植物景观单元春、夏、秋三季季相色彩动态持续相遇性特征及植物景观单元周边可抵达不同方位视点下季相色彩量化数据,量化加权评价10个案例,总结适用于农业观光园非农生境植物景观季相色彩设计量化方法。结果表明,10个景观单元季相色彩设计质量后评价量化加权排序为:案例10(35)案例8(32)案例9(31)案例7(30)案例1(24)案例4(20)案例6(19)案例2(16)案例5(11)案例3(9),植物种类观赏性状NCS色彩值丰富度,观赏性状季相相遇性、水平可停留空间多视点有景可观三组量化因子,与植物景观季相色彩质量呈正相关,可作为季相色彩设计量化方法,有效提升农业观光园非农生境植物景观季相色彩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7.
从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属性特征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江苏省南通市水绘园内的20个植物景观单元进行美感评价及分析,进一步探讨美感评价对于园林植物景观建设的指导作用。结果表明,约束层权重值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意境美、形式美、季相美、空间美;指标层中主题情感表达、植物文化寓意、植物配置形式位列权重值的前3位。水绘园植物景观单元的评价结果:Ⅱ级16个,占总数的80%;Ⅲ级4个,占总数的20%,表明水绘园植物景观总体较好。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于美感欠佳的景观单元提出改进意见,从而进一步提升水绘园的植物景观美感。  相似文献   

8.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以景观美学、生态学、服务功能3个方面11个评价因子的冬季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对郑州市9个公园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约束层中景观美学最重要,其权重为0.617 3,其次是生态学(0.238 4)和服务功能(0.144 3);因子层中植物色彩与季相对冬季植物景观影响最大,其权重为0.206 7。9个公园中雕塑公园综合得分最高,冬季景观效果最佳,结合实际为郑州市冬季植物景观营造,提出了应用和引进冬季表现较好植物及优化植物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建设,以运城市盐湖湿地及周边环境为研究对象,选取4个景观单元8块样地,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通过4个准则层10个指标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中,植物景观的权重值最大;指标层中,植物层次丰富度总权重值最大。4个景观单元质量等级评价排序中,望湖园和盐湖碧桂园景观质量等级均为Ⅱ级,盐湖公园为Ⅳ级,盐湖死海为Ⅴ级。4个景观单元的景观质量等级整体偏低、景观发展建设不平衡、景观的管护力度不够。根据评价结果,建议在盐湖湿地的景观建设中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将其纳入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构建乔、灌、草立体复层混合结构的植物群落景观;加强管护力度,保持景观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营造优秀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以南宁树木园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24个植物景观单元,采用AHP法(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权重值中,景观功能与生态效益同等重要,服务功能居后。因素层中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植物的观赏特性与植物景观群落的稳定性位列权重值的前3位。基于ATP法,南宁树木园植物景观单元的评价结果是Ⅰ级7个,占总数的29.17%;Ⅱ级9个,占总数的37.50%;Ⅲ级5个,占总数的20.83%;Ⅳ级3个,占总数的12.50%,表明南宁树木园植物景观总体较好。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选取了7个优秀的植物景观配置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王梦瑶  吴边  周纯  郭晓倩 《安徽农业科学》2023,(19):100-103+107
以珠海市金山公园为对象,应用层次分析法,通过5个准则层因素和21个指标层因素研究影响城市公园景观适宜性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准则层的权重表现为功能适宜B3(0.341 6)>生态适宜B1(0.244 4)>环境感受B5(0.191 7)>社会适宜B4(0.126 5)>空间适宜B2(0.095 8);指标层指标总排序前7位为标识系统、道路及铺装、植物物种多样性、五感体验、可停留度、安全感、服务设施;指标层中21项影响因子按照权重值大小进行重要性强弱分类,可分为5项重要因子、10项次重要因子和6项一般因子;金山公园的整体综合得分为3.882 5,其评价等级为“良”。  相似文献   

12.
以厦门市园博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从生态功能、美学功能、服务功能3个准则层和12个指标层因素对博览苑景观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准则层中,权重值由高到低的排序为生态功能、美学功能、服务功能;厦门市园博苑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其中美学性景观得分(3.153)最高,综合评价等级为良,表明园博苑景观效果良好,人们对园博苑的美学性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13.
高瑜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6):14-20
以重庆市合川区8个典型美丽乡村示范点为评价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从地形地貌、水体、植物、乡村聚落、道路、农业6个方面构建景观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性采用景观照片评分,定量根据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合川区美丽乡村景观评价准则层中,乡村聚落景观权重最高(0.375),地形地貌景观权重最低(0.044)。合川区美丽乡村景观评价综合等级不理想,Ⅲ级乡村景观仅有二佛村,其他村景观等级均较低。  相似文献   

14.
基于AHP法的桂林市8个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了以生态功能、服务功能、美学功能3方面作为评价准则的桂林市公园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利用构建的体系对桂林市8个城市公园的100处景观样方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准则层权重值由高到底的排序为生态功能(0.539 6)、服务功能(0.297 0)、美学功能(0.163 4)。2)指标层中植物物种多样性(0.228 4)、植物群落多样性(0.126 3)、游憩空间的安全性(0.092 7)以及植物与生境的和谐性(0.075 1)位列权重值的前4位。3)两江四湖公园、七星公园、訾洲公园、西山公园、象鼻山公园、伏波山公园、南溪山公园、虞山公园8个公园建设水平主要处于Ⅰ级(景观质量非常好)、Ⅱ级(景观质量很好)。这表明桂林市公园植物景观总体较好。AHP法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对营造舒适生态的公园植物景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提供适合公园植物景观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更详尽地掌握山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内植物景观资源情况,以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比较各个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的差异,以便为保护区森林植物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提供更详尽的资料.【方法】基于生态旅游角度,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以次级自然单元为评价尺度,构建了由植物景观资源价值、环境条件、服务功能3个方面4个层次20个评估因子组成的山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评价体系;并通过分级量化指标,对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同时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内在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异质性评判标准和具体的评判方法;最后运用此方法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4个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进行评判.【结果】影响自然保护区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综合评价权重最高的是植物景观资源价值(0.674),其次是环境条件(0.225),服务功能(0.101)的权重值最小;在选取的20个评价指标中,森林覆盖率(0.204 3)权重最大,植物资源的珍稀性(0.180 2)的权重次之,植物种类多样性(0.144 3)的权重位居第三,可居留性(0.001 0)对植物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的贡献最小;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植物景观资源综合价值评分吐鲁沟(8.307 6)最高,其次是竹林沟(7.972 3),岗子沟(7.964 6)位居第三,苏都沟(3.858 1)最小,这与实际情况吻合.【结论】植物景观资源价值是影响山地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次级自然单元植物景观资源评价的重要因素,而森林覆盖率对植物景观资源价值起着重要的影响;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各沟系植物景观资源差别较大,其中吐鲁沟植物景观资源状况最佳,苏都沟最差.  相似文献   

16.
《天津农业科学》2016,(8):146-150
以成都市人民公园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植物景观评价体系,从视觉质量、生态效能和服务功能三个方面对植物景观进行评价分析,确立了2个定量化和7个定性化评价因子。结果表明,在视觉质量、生态效能和服务功能3个评价准则中,视觉质量所占权重最大,为0.637 0,其次是生态效能(0.258 3),植物景观的服务功能权重最低(0.104 7)。植物景观综合评分为7.08分,在划分的评价等级中处于II级,植物景观营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层次分析法,以个体美、整体美、自然美、意境美4个因子作为准则层,以形态、色泽、纹理等16个因子作为指标层,建立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金鞭溪天然石材景观效果评价体系模型。评价结果表明:准则层各指标的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自然美(0.650 3)、整体美(0.233 7)、意境美(0.067 5)、个体美(0.048 5);层次单排序中,生态性和自然性的权重(分别为0.409 2、0.266 1)较高;层次总排序中,生态性和自然性的权重(分别为0.356 2、0.231 7)也较高;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驳岸景观的效果好,特置和挡土墙的景观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8.
浅析野生花卉在北京农业观光园的景观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业观光园的植物景观特质以及野生花卉的资源特点做了简要概述。结合对北京部分农业观光园的调查与分析,研究了野生花卉在农业观光园中的应用形式及配置原则。并在此基础之上,提炼出适用于北京地区农业观光园的野生花卉植物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乡村综合景观,合理开发景观资源,采用AVC(Attraction Vitality Capacity)理论、专家咨询法设置、筛选乡村景观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权重,从乡村景观及旅游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这3个角度,对福建省长汀县张地村乡村景观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层乡村社会吸引力权重最高(0.6250),其因素层权重值较高的3个指标分别是植物资源丰富度(0.1699)、民居建筑(0.1346)和景观季节特色(0.1201),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和条件,而区位条件(0.0770)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限制因素;项目层乡村经济生命力(0.2385)较低,其因素层社会经济(0.6667)发展情况良好,产业结构(0.3333)也较完善;乡村承载力(0.1365)权重最低,由于其乡村旅游业处于发展初期,暂无生态承载力超负荷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筛选榆林市具有园林应用开发前景的特色优良芳香植物。方法:以植物化学和资源评价为研究基础,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法)对榆林市芳香植物综合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权重计算,建立榆林市芳香植物综合评价模型,对43种芳香植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约束层的权重排序为康养性B5(0.4453)>芳香性B2(0.2648)>美学性B3(0.1575)>开发潜力B4(0.1324)。指标层的权重排序为改善情绪C6(0.1975)>身体保健C5(0.1725)>芳香型C2(0.1572)>色彩美感C7(0.0935)>适应性C10(0.0830)>安全性C4(0.0754)>芳香期C3(0.0754)>芳香度C1(0.0660)>形态美感C8(0.0393)>群众喜爱程度C12(0.0370)>观赏期C9(0.0247)>价值C11(0.0124)。筛选的43种芳香植物综合评价结果:Ⅰ级有4种(S>4.0),包括玫瑰、西府海棠、菊花和紫藤;Ⅱ级(3.5≤S<4.0)有15种,包括山荆子、紫丁香、白丁香、杜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