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铃薯新品系LX2-2的选育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新品系LX2-2由西昌学院新近选育,总结了其选育经过,通过对该品系进行晚疫病抗性及病毒性退化的鉴定表明,该品系抗晚疫病、抗病毒病、生长势强、矮健,结薯十分集中,综合农艺性状好。采取肥促化控、平衡施肥的技术措施,产量测产达到了46.911 t/hm2。  相似文献   

2.
为选育抗大豆胞囊线虫的高产品系,以抗线虫品种抗线虫12号为供体亲本,高产品种垦保2号为受体亲本,以杂交及回交选育方法为基础,结合SSR分子标记辅助进行目标性状的低世代选择与高世代鉴定,在BC_1F_5中选育出1个具有大豆胞囊线虫抗性的品系,产量较抗线虫12号提高8.4%,较对照(嫩丰18)增产17.5%。  相似文献   

3.
利用我国返回式卫星搭载水稻品种“特籼占13”种子,回收后经多代的种植选择,选育出性状稳定的13个突变品系进行主要经济性状考察,结果表明:空间诱变突变品系的多个性状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谷粒长宽比、穗长、穗粒数、小区产量等性状,品系间变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讨论了水稻空间诱变性状变异改良的有效性,并从参试空间诱变突变品系中选育出多个性状同时产生突变得到改良的优质高产新品系。  相似文献   

4.
为选育甘蓝型无花瓣黄子高油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以显性黄子油菜品系06H440为母本,与自育黑子无花瓣品系AP1进行杂交、回交和连续多代自交,不同回交世代群体隔离种植,以无花瓣和黄子性状为选择标记,采用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相结合,品质筛选和抗病鉴定相结合,选育出一系列甘蓝型无花瓣黄子油菜品系.这些品系表现出完全无花瓣、黄色种皮、品质符合低芥酸和低硫甙指标、舍油量高、抗菌核病能力较强及可作为亲本配制高产高油杂交油菜品种等多项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5.
水稻高代创新品系苗期耐盐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高代创新品系苗期耐盐性鉴定,筛选出农艺性状优良、能直接用于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或生产的高代品系,可解决沿海滩涂对耐盐水稻品种的迫切需求。以前期筛选出的耐盐资源为亲本与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杂交,获得了一批农艺性状优良、抗性较好的高代品系。通过苗期耐盐性鉴定,考察了各品系的存活率、相对苗高、相对根长、相对苗质量和相对根质量指标,并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归纳出耐盐品系一般的形态特征,为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和桥梁亲本。  相似文献   

6.
应用RAPD、AFLP、SSR等3种分子标记,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选育群体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在40条RAPD引物、19对SSR引物、64对AFLP引物中,具有多态性、重复性好的引物分别为17条、19对和8对,扩增出多态性条带数分别为35、92、181条.结果表明,RAPD、AFLP、SSR多态性条带比例分别为20.35%、79.64%和58.77%,平均每个(对)多态性引物可以扩增出多态性片段数目分别为2.06、4.84和22.63.说明SSR和AFLP是研究吉富罗非鱼选育群体更为有效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7.
小麦-黑麦易位系的细胞学和SS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从小麦-黑麦代换系5R/5A与6R/6A杂交后代中选育的高代材料07-4进行鉴定。[方法]利用形态学、细胞学以及SSR标记技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品系07-4农艺性状较好,有大穗、多小穗的优良特性;其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 MI)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它与中国春小麦的杂种F1的PMC MI绝大多数细胞中形成21个二价体,且有四价体出现。SSR引物SCM268能在07-4品系中稳定地扩增出黑麦特异片段。[结论]综合形态学、细胞学和SSR分析结果初步确定,品系07-4是一个小麦-黑麦易位系。  相似文献   

8.
选用gc1086、gc1087和gc1088 3个热带亚热带群体与1085、1095、1096、1097、1101和1102共6个中国温带骨干自交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并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SCA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植株性状特殊配合力总体表现优良的组合为1781、1778、1779、1768、1766.产量性状表现较好的组合有1794、1792、1787和1777.来自母本gc1087的组合可以选育出高产玉米品系;来自母本gc1088的组合可以选育出饲料玉米品系.  相似文献   

9.
大豆自然异交率非常低,对晋大62×诱处4号杂交亲本及后代的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目的是对突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的后代群体进行分析,并确定其中的高产品系。利用Excel、SPSS软件对后代的2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产量因子的主成分分析,从而概括出与单株产量显著相关的一些性状。结果表明:利用诱变材料做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其后代群体变异类型丰富,遗传基础广,基因重组类型多,在72个分析群体(包括2个亲本)中有7个品系是高产品系,50个中产品系,15个低产品系。杂交后代的高产品种的选育应选择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数、主茎粗、单株粒数、百粒重、主茎荚数等均具有明显优势的后代材料,以提高大豆育种工作的效率,尽早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
大豆自然异交率非常低,对晋大62×诱处4号杂交亲本及后代的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目的是对突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的后代群体进行分析,并确定其中的高产品系。利用Excel、SPSS软件对后代的2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产量因子的主成分分析,从而概括出与单株产量显著相关的一些性状。结果表明:利用诱变材料做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其后代群体变异类型丰富,遗传基础广,基因重组类型多,在72个分析群体(包括2个亲本)中有7个品系是高产品系,50个中产品系,15个低产品系。杂交后代的高产品种的选育应选择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数、主茎粗、单株粒数、百粒重、主茎荚数等均具有明显优势的后代材料,以提高大豆育种工作的效率,尽早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
利用地方青豆与黄豆品种杂交,选育出五个青豆品系,对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87—2、87—3、87—4、87—5四个品系均表现早熟粒大产量高等特点,以87—5品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在棉花新品系选育中,要求选育产量高,综合性状好的新品系.产量的高低一般是采取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测验与对照品种进行比较.综合性状的好坏目前尚没有一个完善的分析方法,致使一些性状的调查数据不能直接参加利用,这就不能做到全面的客观的评价品系的优劣.品系的优劣除产量外,还有丰产性、  相似文献   

13.
以2个不育系、2个亲本恢复系(D9946R和E144R)及以这2个亲本恢复系与白菜型油菜杂交后代选育的18个新型甘蓝型油菜恢复品系为试验材料,利用SSR和SRA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这些恢复品系间遗传距离,及导入到这些恢复品系中白菜型油菜遗传成分的比率与各性状配合力间关系。结果表明,2种标记混合得到两亲本间的遗传距离,除与千粒质量特殊配合力呈极显著负相关外(-0.35**),与其他主要性状如单株产量、株果数等特殊配合力均不相关。新型恢复系品系中白菜型带型所占比率与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相关性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番茄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和晚疫病抗性基因簇ph-3的QT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挖掘番茄晚疫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番茄抗晚疫病种质资源的利用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利用含番茄晚疫病抗性基因ph-1,2,3的L3708(Lycopersicon.pimpinellifolium)为父本,感病的优良品系04968(L.esculentum)为母本培育的260个F2单株为图谱构建群体,通过AFLP、SSR 2种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分析,构建分子遗传图谱。根据苗期接种番茄晚疫病病原菌生理小种T1,2的抗性反应,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结果】构建了包含12个连锁群的分子遗传图谱,其中包含3个SSR标记和149个AFLP标记。该图谱覆盖整个基因组总长度1 443.07 cM,平均图距9.50 cM。检测到了5个与抗性基因簇ph-3相关的QTL位点,其中Qph3-1位于第3连锁群上,可以解释的表型变异为26.59% 。Qph3-2位于第1染色体上,可以解释的表型变异为54.86%,Qph3-3、Qph3-4和Qph3-5,位于第9连锁群上,可以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9.24%、10.27%和36.49%。QTL 遗传效应表现为加性和显性。【结论】所得5 个分子标记可作为选育抗晚疫病番茄品种的重要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白掌种质间表型信息及亲缘关系的遗传特性,为白掌种质资源的利用与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18份栽培种和16份杂种品系,共计34份白掌种质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株高、冠幅、叶长等13个表型数量性状。利用基于白掌株型突变转录组的微卫星(SSR)位点信息,筛选了16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利用SPSS、NT sys2.10e软件进行数量性状间相关性、主成分、聚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3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5.29%~31.48%,表明多样性水平较高。这些数量性状中,有76对呈现正相关关系(57对呈极显著相关,10对呈显著相关),2对呈负相关关系,说明白掌的生物学性状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2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贡献率达86.62%。根据13个数量性状进行的表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欧式距离为7.5时,这34份白掌种质分为5大类,可以有效区分形态差异明显的种质材料,从而反映白掌种质的株型差异。利用16对SSR引物共获得62个SSR位点,平均条带数为3.875条,多态信息含量0.291~0.853。当以相似系数0.74为阈值时,利用SSR的分子标记聚类将...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0年以特早熟高产兼抗枯黄萎病品系辽9001为母本,以特早熟高衣分、优质品系2747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杂种后代种植于人工枯黄萎病混生病圃利用系谱法选择,直至品系比较试验选择过程始终不离开病圃.在对杂种后代进行选择时,除了注重高产抗病外,将早熟性,高衣分、优质作为选择的重点.经过多年的定向筛选,2001年选育出稳定的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系辽3207.该品系结合了母本特早熟高产兼抗枯黄萎病性和父本特早熟高衣分优质的特性,达到了特早熟高产优质兼抗枯黄萎病性状的综合改良.该品系2002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2003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7.
杏新品系“硕光”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硕光"是研究选育出的杏新品系。对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主要性状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确定其亲缘关系远近,为糯玉米的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84个糯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利用分布在玉米全基因组上的71个SSR标记对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对其产量及农艺性状与SSR标记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150对SSR引物中有71对在糯玉米自交系中能扩增出多态性条带,共检测到342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可检测到2~11个数目不等的等位基因,多态性信息量为0.249~0.876;糯玉米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为0.02~0.32,均值为0.178,4个自交系可划分为8个组别;玉米10个连锁群上71个SSR位点的2 485个组合,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连锁不平衡;共检测出21个SSR座位与10个产量、农艺性状显著相关。[结论]该试验阐明了所选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及相互间的亲缘关系,为有目的的组配糯玉米杂交种及其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耐盐蔬菜碱蓬优良品系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碱蓬(Suaeda salsa L.)为材料,通过系统选育的方法,采用单株选择,结合优选单系随机区组对子代性状的测定的手段,进行品系比较和区域生产试验,选育出适合江苏沿海滩涂生长的碱蓬优良品系5个,该品系的鲜菜、子粒平均产量分别为19 135、2 751 kg/hm2,比对照分别增长13.6%、20.4%。该品系适合在江苏沿海地区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20.
黄瓜果实果瘤性状是非常重要的农艺性状,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华北有瘤品系S52(P1)和欧洲无瘤品系S06(P2)为亲本,构建826株F2(S06×S52)群体为试验材料,对黄瓜果瘤基因Tu进行精细定位研究。田间调查和遗传分析发现F2群体的果实表现型为有果瘤与无果瘤,卡方值(χ2=0.5833.84)检验表明其分离比符合3∶1,表明黄瓜果瘤性状是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早期研究中Tu基因被初步位于第5染色体的标记SSR16203和C_SC933之间,本研究利用公布的黄瓜基因组序列在这两标记之间设计了100对SSR引物,通过分析在两亲本的多态性,最后筛选得到4对SSR多态性标记。然后利用SSR16203和C_SC933标记和这4个多态性引物对826株F2群体进行进一步交换单株分析,最后将Tu基因定位于两翼标记SSR7和SSR18之间,剩余的交换单株分别为11株、16株,物理距离为263kb。经过FGENESH基因预测软件(http:∥www.softberry.com)分析,该区间仅含有候选基因31个。本研究为进一步果瘤基因Tu的最后克隆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