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针菇废料栽培灵芝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商品价值的需要,金针菇一般采收二潮后就不再进行出菇管理,往往作为废料被废弃。其实金针菇废料不废,因金针菇分解培养料的能力较其它食用菌类弱,采收二潮后的培养料内至少还有一半的营养未被充分分解利用。据有关资料,新鲜的金针菇废料含水分45.3%,粗蛋白4.8%,粗脂肪1.9%,粗纤维28.9%。实践也进一步证明了金针菇废料可以栽培灵芝,其产量并不低于其它培养料,现将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灵芝作为一种保健菌类而受到人们的青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于灵芝在头潮芝生产过程中,出芝表面渐渐木质化,严重影响了二潮出芝和生长,造成灵芝产量低,效益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经几年的试验,摸索了一套调头转潮出芝技术,使产量比常规栽培提高20%以上。现将此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造日本当地蔬菜温棚,采用棚项喷水降温的方式来调控温度,菌草栽培鹿角灵芝适宜温度17℃~22℃,CO:浓度尽可能高,鹿角灵芝菌丝满袋需51 d,从开袋至原基形成需9 d,第一潮灵芝采收需26 d,其后让菌丝恢复10 d,第二潮灵芝采收需32 d,鹿角灵芝平均长度31 cm,单芝平均干重19 g,单袋干芝产量86 g.  相似文献   

4.
桑枝灵芝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桑枝灵芝高产栽培的集成技术,包括菌株及栽培季节选择、培养料配方、菌包制做、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出菇棚场地准备、出芝管理、适时采收、转潮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家庭环境培养灵芝、猴头菇、榆黄蘑盆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灵芝、猴头菇、榆黄蘑为试材,用玉米芯、玉米秸和麸皮等为栽培料。采用常规食用菌栽培和管理方法,研究了家庭环境下灵芝、猴头菇、榆黄蘑盆景的制作和出菇管理情况。结果表明:采摘的盆景食用菌子实体很好地保持了其完整性、新鲜度、营养成分和风味,因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更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采收第一潮菇后,适时少量多次地补充营养液还可以提高家庭盆景栽培出菇的次数。所以家庭食用菌盆景作为一种新型的栽培方式完全可行,是北方地区可供开发的一个项目。  相似文献   

6.
半地窖塑料袋立体栽培平菇技术,很受菇农们欢迎,但在采收1~2潮菇后袋料失水严重(只有35%左右),迟迟不能再出菇或出菇后由于水分跟不上而发黄枯死,即使每天浇水4~5次仍不解决问题。为此,我们在采收二潮菇后进行了浸水处理,收到较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采用层栽和地栽方式在夏季林地种植灵芝,通过设施棚膜的保温保湿作用,达到了夏季林地生产灵芝的目的.一般一次投料可连续采收2潮.林下栽培灵芝在充分利用林下小气候的同时解决了林下大面积闲置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袋栽平菇的优点很多,一般不用床架,设备少,可减少污染,便于管理。本文重点介绍几点袋栽平菇的转潮管理技术。 菌丝长满袋后,及时将温度降到4~10℃,低温培养4~5天,再进行温差管理,拉大温差10℃左右,刺激菌丝扭结。当子实体原基分化后,要减少温差,室温控制在15~17℃,空气湿度保持85%~95%,促子实体生长,出菇整齐、均匀,便于转潮管理。 头潮菇采收后让菌丝恢复生长2~3天,再进行补水。清除残余菇柄,投入盛有1%石灰水的容器内浸泡一昼夜,捞出控去余水,起堆后便可按前法进行温差管理。 两潮菇出完后结合补水要补充营养,即置营养液中浸泡,如煮胡萝卜水、淘米水、1%白糖溶液等,最好  相似文献   

9.
<正>山东省鄄城舜王城中药科技园今年推广发展一千余个巴西太空2号灵芝栽培大棚,进入9月份以来正是采收季节,一株株巴西灵芝长势喜人,眼下已采收过半。照片为技术员测量的已晒干的特大株巴西灵芝,该株灵芝直径92 cm,净干重7 981 g。据了解该大号的灵芝生长期仅为50 d,在国内菌物界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开化县栽培金针菇通常采收2~3潮,头潮菇产量占总产量的50%左右。头潮菇消耗了大量营养,失水严重,如不加处理直接进行二潮菇管理,则第二潮出菇不整齐,菇质差,产量低。笔者试验发现,二潮菇采用搔菌法,能明显提高产量和质量。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试验采用浙江省菇老爷食品有限  相似文献   

11.
松溪县原木灵芝栽培从1989年开始,至今发展5000m~3,现已成为我省重要的原木灵芝生产基地。 子实体嫁接是根据灵芝子实体菌丝顶端分生能力强,而开展的试验(即把子实体直接嫁接在分化的原基上)并获得成功。试验效果良好,深得芝农的欢迎。现将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嫁接时间 选择在第一潮和第二潮灵芝刚开始生长时进行。我县基本在4月中旬到5月上旬和7月初,气温稳定通过15℃以上,25℃以下,湿度在85%以上嫁接,嫁接宜在每天傍晚时进行。嫁接子实体应选择未开伞的有活力的新鲜子实体,切成1cm以上的若干小段(注意不要颠倒上下生长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1993年我县袋栽灵芝超过百万袋,灵芝收获后的废料(以下简称废料)菇农一般是将它晒干作燃料,为了探索栽灵芝后的废料再利用途径,笔者进行了灵芝废料种金针菇试验,取得了较好结果。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株 金针菇杂交19,引自山东农科院,母种采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原种系用麦粒菌种。 (二)原料处理 种植灵芝的培养料配方是:棉子壳77%,麸皮20%,过磷酸钙、石膏、糖各1%,灵芝采收结束后于8月中旬脱袋,剔除污染腐烂部分,粉碎后烈日曝晒2~3天,干燥后保存备用。棉子壳原料也要晒2天才能使用。 (三)试验设计 试验设五个处理。①棉子壳78%;②棉子壳48%,废料30%;⑧棉子壳39%,废料39%;④棉子壳30%,废料48%;⑤废料78%。以上各处理中均要加麸皮15%,玉米面5%,石膏、糖各1%,pH自然,含水量65%左右。每个处理用17×40cm的  相似文献   

13.
袋栽平菇一般出完第三潮菇后的栽培料都已干缩,不再出菇,因此作为废料被处理掉。为了提高平菇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我们于1990年将其废料进行脱袋浸水后覆盖湿的阔叶树锯末进行栽培试验,30天后出菇,生物转化率提高24.0%~33.4%。 (一)试验材料 平菇中蔬10号,引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阔叶树锯末,2.5%溴氰菊酯乳浊,50%多菌灵粉剂,石灰,石膏,出完第三潮菇的菌袋。 (二)试验方法 把出完第三潮菇的菌袋脱去,将菌块置于水中浸泡24小时。在阔叶树的锯末中加1%的石膏、2%的石灰、0.2%的多菌灵、0.1%的溴氰菊  相似文献   

14.
目前袋栽的灵芝一般仅收两潮芝,多者可收三潮芝。近两年,笔者在灵芝生产中以营养液浸泡基质的方法,可收到第四潮芝。 (一)材料 菌种从北京引进的富锗灵芝。菌袋是已采过三潮芝的栽培袋,其基质配方为锯木屑78%,麦麸20%,石膏1%,葡萄糖1%。营养液配方:尿素4g,过磷酸钙5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硫酸锌0.2g,维生素B_10.5片,煮沸过的清水1kg。  相似文献   

15.
通过灵芝(Ganoderma lucidum)固体液化菌种的制作,以及不同浓度和不同接种量的灵芝固体液化菌种对栽培袋中发菌和出菇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灵芝固体液化菌种菌丝量多、流动性好;将灵芝专用固体菌种稀释1 500倍,接种35 m L,需11 d即可长满,47 d即可采收子实体,平均单产42.8 g·袋-1(干品)。  相似文献   

16.
松溪县原木灵芝栽培从 1989年开始 ,至今发展 50 0 0m3,产量 80 5t,产值 36 2 2万元 ,效益不断提高 ,技术不断成熟 ,现已成为我省重要的原木灵芝生产基地。灵芝子实体嫁接技术 ,是针对菌木大田栽培时部分灵芝“种性飘移” ,直接影响到灵芝的产量和芝农经济效益的问题 ,根据灵芝子实体分生能力强的现象 ,把子实体直接嫁接在分化的原基上的一种新技术。据试验 ,嫁接栽培比对照增加干灵芝2 83kg/m3,增收 150元。由于效果很好 ,深受芝农的欢迎 ,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 嫁接时间 选择在第一潮和第二潮灵芝刚开始生长时进行 ,我县多…  相似文献   

17.
灵芝菌糠料栽培平菇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地掀起了代料栽培灵芝的热潮,随之而来菌糠如何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前菌糠料大多被当作废物倒掉,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笔者经近两年的试验,已基本摸索出了一整套灵芝菌糠料栽培平菇技术,第一潮菇转化率就达 1 0 0 %以上,经济效益较好,值得推广。1 菌株选择 选取抗杂力强、耐重水、生命力强的菌株科大四号平菇。2 灵芝菌糠料处理 出完三潮芝的菌袋,先脱袋,挖除感染部位,然后粉碎至玉米粒大小,再加入 5%石灰水拌匀,在烈日下暴晒干后备用。3 栽培配方 ①袋栽灵芝配方:杂木屑 50 %,棉壳30 %,麦麸 2 …  相似文献   

18.
泰山赤灵芝覆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山赤灵芝外形美观,通体赤红,药用价值高,深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是我省灵芝栽培的当家品种。灵芝的栽培方式多数菇农是采用传统的立体种植,加之菌种生产、菌袋制作不规范化,导致成品率低,灵芝产、质量徘徊不前。为了探讨灵芝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我们受平菇覆土栽培的启发,从1993年开始进行了以覆土栽培为主的高产技术探讨,灵芝产量比常规栽培提高40%~50%,头潮灵芝盖径7cm以上的达100%。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1994,(1)
灵芝V。37是我场经多年选育而成,菌丝粗壮,抗杂力强,朵大肉厚,符合出口要求。接种后在适温下菌丝长满袋即现原基,无畸形芝,色泽深红、均匀。袋栽转化率比泰山灵芝高50%~80%.特别适合大田栽培,的化率达200%以上。母种含邮许每支20元,款到即寄,并赠送灵芝大田栽培技术资料。江苏江都县中闸食用菌场,联系人;熊武,邮编:225215供应高产优质灵芝品种——Vc37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规范广西短段木灵芝栽培生产,实现灵芝的优质高效安全栽培,促进灵芝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制定出冬季短段木灵芝栽培技术规程,主要内容包括灵芝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干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