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玉堂 《蔬菜》2010,(1):27-27
乙烯利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增加雌花数量的作用。利用乙烯利促进大棚黄瓜雌花分化,已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增产新技术。但由于生产上一些菜农不能准确掌握施用浓度,常因浓度过高而使幼苗生长停滞,出现花打顶或形成僵苗,严重时生长点干枯死亡。这就是大棚黄瓜生产上常见的乙烯利药害。黄瓜遭受乙烯利药害后的补救措施是:  相似文献   

2.
《长江蔬菜》2004,(1):49-49
用乙烯利(ECPA)促进大棚黄瓜幼苗的雌花分化,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但仍有许多菜农往往不能准确掌握用药浓度,造成浓度过高,使幼苗生长停滞,花打顶、形成僵苗,严重时生长点干枯死亡。为此,将大棚黄瓜受乙烯利药害的补救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乙烯利在夏黄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叶青 《长江蔬菜》2000,(12):37-39
在黄瓜苗期不同叶龄 ,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处理 ,观察黄瓜第一雌花着生节位和植株主蔓前 2 0个节位的雌花数。结果表明 ,幼苗期用乙烯利处理可以增加黄瓜的雌花数 ,但第雌花节位有明显的上升 ;处理苗龄以 2~ 4叶为宜 ,乙烯利浓度以 50~ 150 μl·l-1较好  相似文献   

4.
《蔬菜》2010,(1)
<正>乙烯利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增加雌花数量的作用。利用乙烯利促进大棚黄瓜雌花分化,已成为一项比较成熟的增产新技术。但由于生产上一些菜农不能准确掌握施用浓度,常因浓度过高而使幼  相似文献   

5.
棚室黄瓜增产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黄瓜幼苗生长到两片真叶时,喷浓度为200mg/kg的乙烯利溶液,隔1周再喷一次,可使黄瓜增产8.8%~13.5%。 (2)在黄瓜出苗后40~50天内,每天进行8小时左右的短日照处理可促进雌花分化,增加雌花数量,从而增加产量。 (3)黄瓜幼苗喷施0.2%红糖液,可使秧苗粗壮,心叶快长。结瓜期喷施0.75%~1%的红糖液,每天1次,可使瓜条直,产量高,口感好,并防治霜霉病。 (4)在黄瓜幼苗根部(不可太近以免烧根)或叶面撒施草木灰,10天左右撒1次,共撒4~5次,既防病虫害,又能提高品质,一般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6.
合理控制嫁接黄瓜生长的温湿度环境,是实现冬春茬黄瓜丰产、抗病的关键。生产上应注意嫁接黄瓜各生长阶段对环境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各阶段温湿度管理。1)种子发芽阶段。在25~30℃条件下催芽,1~2天可出芽。2)嫁接前管理。幼苗出土前,白天气温控制在25~30℃,夜间16~20℃,地温20~25℃。苗出齐至第1片真叶展开,白天苗床温度24~28℃,夜间15~17℃。3)嫁接后管理。嫁接后3天内不通风,白天苗床温度25~28℃,夜间18~20℃,湿度控制在90%~95%。3天后少量通风,7天后接口愈合大通风,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12~15℃。苗期视幼苗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7.
黄瓜苗期喷施乙烯利不仅防止徙长和蹲苗的作用,还可促进幼苗生长健壮,节间短,茎粗,根多,叶肥。提高光合作用,促进雌花分化,如果运用得恰当,可收到早熟丰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虎 《西北园艺》2008,(1):42-42
1)高温化瓜。当棚室内白天温度超过32℃,夜间温度高于18℃时,黄瓜光合作用受阻,呼吸作用显著增强,导致营养不良而化瓜。较高的温度还影响雌花分化,容易出现畸形瓜。加强温度调控,保证棚室内的温度白天在20-25℃,夜间12-16℃。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西瓜雌花和雄花的发生规律,调控西瓜开花顺序,简化西瓜杂交制种过程,本试验以西瓜品种雪龙1号为材料,在苗期对其进行不同昼夜温度和不同浓度乙烯利、缩节胺处理,统计西瓜性型分化表达情况,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西瓜幼苗茎尖内源激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缩节胺对西瓜性型分化表达的影响与温度有关,在适宜的较高温度下喷施缩节胺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不同温度下缩节胺的效果随浓度变化也存在差异,在25 ℃/20 ℃下喷施浓度为400 mg ·L~(-1)的缩节胺对第1雄花和第1雌花节位的促进以及对雌花数目的增加效果最好。乙烯利对西瓜性型分化影响显著,3种浓度的乙烯利均极大地推迟了西瓜雌花的形成,在前30节内无一朵雌花发育表达而只有雄花形成。此外,同时喷施乙烯利和缩节胺时,乙烯利的效果占主导地位。喷施乙烯利后不论是高水平下有利于西瓜雌花分化表达的内源IAA,还是高水平下有利于西瓜雄花分化表达的内源ABA、JA、GA_3和GA_1,其含量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
棚室黄瓜增产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元 《蔬菜》2002,(1):35-35
1.黄瓜幼苗生长到两片真叶时,喷浓度为200mg/kg的乙烯利溶液,隔1周再喷一次,可使黄瓜增产8.8%~13.5%。 2.在黄瓜出苗后40~50天内,每天进行8h左右的短日照处理,可促进雌花分化,增加雌花数量,从而增加产量。 3.黄瓜幼苗喷施0.2%红糖液,可使秧苗粗壮,心叶快长。结瓜期喷施0.75%~1%的红糖液,每天1次,可使瓜条直,产量高,口感好,并防治霜霉病。 4.在黄瓜幼苗根部(不可太近以免烧根)或叶面撒施草木灰,10天左右撤1次,共撒4~5次,既防病虫害,又能提高品质,一般增产10%…  相似文献   

11.
乙烯利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乙烯利对黄瓜进行了不同浓度、时期及次数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生长前期用低浓度乙烯利处理能增加叶面积、茎粗和雌花数,缩短节间长度,显著地提高坐果率和产量.施用浓度以50~100mg·L-1为宜,施用时期在1~2片叶期.  相似文献   

12.
1 黄瓜幼苗期温度与光照对雌花形成有哪些影响? 答:黄瓜产量的高低与品种的雌花节成性有着直接的关系,早熟品种第1雌花节位低,一般在第3~4节出现;中晚熟品种在第4~6节,以后的节成性与温度、光照及土壤水分、矿质营养关系密切. ①温度.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加大昼夜温差、降低夜间温度更有利于雌花的分化和形成,以昼温控制在25~30℃,夜间13~15℃最佳.如育苗30 d(天)的植株若从出芽第6天开始给予低温处理10d(天),与未低温处理的比较,雌花第4~7节雌花分化少,第8 ~ 10节雌花着生多;若从第1片真叶期进行低温处理,第4~5节雌花增加,但第6~7节雌花稀少,第8~ 10雌花着生多;若从第3片叶时进行的低温处理,第7~11节雌花着生较多.  相似文献   

13.
大棚葡萄的保温,一般在葡萄完成自然休眠后进行.在青岛地区,一般于12月上旬扣棚保温比较适宜.大棚葡萄保温后,应进行科学管理. 1温度湿度管理葡萄扣棚后先要实行1周的低温管理,即全盖帘时期.然后揭帘逐渐升温,开始温度控制在18℃以下,1周后温度控制在25℃以下,以促进植株萌动、发芽.如果升温太快,反而抑制萌芽.新梢生长时期,温度一般保持白天23~27℃,夜间8~12℃;开花坐果期,温度控制白天26~30℃,夜间15~18℃;果实膨大期,温度维持白天26~30℃,夜间16~20℃;着色期,温度控制白天28~32℃,夜间14~16℃,昼夜温差在15℃左右,利于果实上色.  相似文献   

14.
大棚葡萄的保温,在葡萄完成自然休眠后进行。在青岛地区,一般在12月上旬扣棚保温。大棚葡萄保温后,应及时进行科学管理。1温、湿度管理温度方面,葡萄扣棚后先要实行1周的低温管理,即全盖帘时期。然后揭帘逐渐升温,开始温度控制在18℃以下,1周后温度控制在25℃以下,以促进植株萌动、发芽。如果升温太快,反而抑制萌芽。新梢生长时期,白天温度一般保持23~27℃,夜间温度8~12℃;开花坐果期,白天温度控制26~30℃,夜间15~18℃;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维持26~30℃,夜间16~20℃;着色期,白天温…  相似文献   

15.
李德智 《西南园艺》1999,27(2):42-43
1 保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1)温度:君子兰生长适温为15~25℃。温度超过30℃时,则开花时间短,花色不艳。在5℃以下时,则会停止生长。一般冬、春两季,白天室温保持在15~20℃,夜间10~15℃为宜;夏季白天室温保持在20~25℃,夜间18~23℃为宜;秋季白天室温保持在18~23℃,夜间13~18℃为宜。不同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播种育苗期温度达25℃,则出苗快、出苗率高,幼苗期8~15℃有  相似文献   

16.
乙烯利在中农8号黄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及不同的施用次数在中农8号黄瓜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100μL·L-1的乙烯利处理黄瓜幼苗1次或2次,能够有效地提高前期产量,同时,对植株的生长和瓜条的商品性没有太大的不良影响,适合在生产中推广使用。乙烯利浓度过高或施用次数过多会导致空节的形成,从而使雌花率降低,雌花开始节位升高,始花期推迟,前期产量和总产量都有降低趋势,且对瓜条商品性也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西葫芦性别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西葫芦苗期用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性别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乙稀利可以增加雌花的发生,减少雄花的发生,但浓度达100毫克/千克时会产生药害;赤霉素(GA)与硝酸银都可以促进雄花的产生,减少雌花数。②在幼草子叶充分展开期用赤霉素与硝酸银处理,诱雄好于4叶期处理。③硝酸银分别处理幼苗茎尖和下部的1~4片真叶,对性别表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④赤霉素、硝酸银和乙烯利可以诱导西葫芦花芽的性别发生转化,也可以诱导西葫芦分化更多的花芽。  相似文献   

18.
黄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作物,其雌花出现的迟早与多少,对黄瓜的产量及经济效益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夏秋黄瓜生长发育阶段处在炎热的高温季节,日照长,雌花形成迟。用乙烯利在黄瓜幼苗期喷施,可促进雌性器官的发育,使原来着生雄花的主茎节位形成雌花,降低雌花着生节位,从而多结瓜,不仅增产,而且早熟。  相似文献   

19.
黄瓜出土后子叶(最初的两片叶)生长快,同时嫩茎也容易徒长,群众称这种现象为“拉腿”。真叶(第三片及后来的叶子)展开后,花芽开始形成。因此黄瓜苗床的管理工作,需从以下两方面抓起:1)促子叶生长,防拉腿。幼苗出土后,种子内贮藏的养分已经消耗完,靠子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只有大而健壮的子叶,才能制造较多的营养物质供扎根和第1、2片真叶生长。这段时期内,苗床温度白天保持25℃左右,晚上12~15℃,既能促进子叶生长,也可防拉腿。2)促雌花形成。雌花的形成要求有一定的夜温和充足的光照,还需秧苗茁壮。在第1片真叶展开后,必须保证苗床13~…  相似文献   

20.
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黄瓜性别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瓜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结果表明,施用乙烯利可以降低黄瓜第一雌花节位,雌花第一节位随着乙烯利浓度升高而升高。施用乙烯利可以增加黄瓜雌花总数特别是前期雌花数,雌花总数随着浓度升高而增加,但座果率随着浓度升高而降低,其中浓度为100μl/L既可以增加雌花总数也有较好的座果率,是较好的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