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英国 Best 制造公司生产的 PastureMaster 型免耕牧草播种机、配备有大型筒形排种装置,其内装有凹槽式计量器,可以精确地控制大粒种子的流量,并能在未经耕整的草地上直接播种牧草。若应用选供的禾本科牧草排种附件,还可使该机增加播种小粒种子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肥料用途:基肥(底肥),在牧草播种前结合耕地使用,以农家肥为主。种肥,在播种时同时施入播种沟或拌种使用,常用磷肥、复合肥或尿素作种肥。追肥,在牧草生长期内使用,一般以速效的化肥为主,如尿素、氯化钾等,也可用腐熟的农家肥。追肥方法有表面撒施、条施、带状施、叶面施及根喷施等,豆科牧草主要多施磷肥、钾肥,禾本科牧草主要重施氮肥、钾肥。追肥时间:第1次追肥应在牧草出苗到分蘖或分枝前进行,以氮肥为主,磷肥次之,以增加牧草的分蘖,促进禾本科牧草拔节和豆科牧草分枝。第2次追肥应在禾本科牧草拔节到孕穗、豆科牧草…  相似文献   

3.
墨西哥饲用玉米(Euchlaena mexicana Schrad)属暖季型一年生禾本科牧草,本文通过不同播种方式与生产性能相关性的研究,大棚育苗移栽等播种方式的应用,以延长该草刈割利用期,提高产草量,缓解初夏禾本科牧草青黄不接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玉米播种机是指以作物玉米种子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同时兼顾大豆等作物),通常对播种机的称呼常冠以作物种类名称,如玉米播种机、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棉花播种机、牧草撒播机等。  相似文献   

5.
2003~2004年,在海北州西海镇进行了多年生栽培牧草不同播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播种密度,对牧草发育期不产生明显影响;对牧草草层高度有一定影响,密植时草层高度普遍较大;对种植当年的牧草覆盖度影响明显,第二年返青牧草覆盖度的密度间差异变小;对牧草产量的影响在种植当年也较为显著,豆科牧草三种密度产量比值为0.81:1.00:1.01,禾本科牧草三种密度产量比值为0.84:1.00:1.20。  相似文献   

6.
冬季,越冬牧草为牲畜提供了丰富的青绿饲草,弥补了牲畜冬季饲草供应不足的缺点.目前,越冬牧草的主要品种有:禾本科的多花黑麦草、冬牧70;豆科的紫花苜蓿;红、白三叶草等.越冬牧草在田间管理和利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适时播种 秋季播种牧草的时间应选在白露至霜降这段时间.即9月15日至10月25日.播种太早易造成牧草冬前苗期旺长,降低牧草营养物质的积累,从而影响牧草的抗寒能力,不利于牧草的越冬;播种太迟,会造成牧草营养物质积累减少,根系和幼苗发育缓慢,难以在冬前形成健壮的幼苗和发达的根系,尤其是根系难以到达冻土层以下.  相似文献   

7.
李威 《青海草业》2005,14(2):35-36,18
牧草种子生产是一种专业化且困难的工作,因为牧草育种工作主要关注牧草产量及质量,而不是种子产量及质量。牧草种子作物管理必须集中在两个阶段,即种子产量潜力的建立(从播种到开花期的管理)和种子产量潜力的利用(从开花到收获管理)。本文论述了禾本科牧草种子发育及其产量的构成因素,并讨论了禾本科牧草种子作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24种多年生优良牧草不同播期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引进24种优良牧草在海北州西海镇进行了为期两年的不同播期小区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春季播种比夏季播种更有利于各种牧草的生长发育和提高牧草的越冬成活率,临冬寄籽播种对部分禾本科牧草是可行的且比春季播种生长当年有更优异的表现。通过对各种牧草生长发育状况的观测和分析,比较其在越冬性能和产量方面的表现,选择确定了9种适宜在本地部分地区推广种植的草种(品种)。  相似文献   

9.
<正>1播种材料及土壤耕作准备播种牧草之前,要将种子材料准备好,比如粒种、果实、块根、块茎等。种子要选择纯净度比较高的,粒大饱满并且整齐一致,生活力强,同时又健康而无病虫害的。正在休眠的种子要打破其休眠状态。禾本科的种子通常都是芒多,所以要去掉芒,而豆科牧草则通常要采取根瘤菌接种措施。大多牧草会进行病虫害的传播,因此播种之前要采取消毒措施。苜蓿等牧草菌核病、兔丝子病以及禾草的麦角  相似文献   

10.
用油菜覆盖鹅观草井在第二年牧草返青时追施化肥,经济效益显著。这一耕作措施可解决我省高寒牧区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播种当年无经济效益和因劳动力不足除草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 一、管理原则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很多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成功地建立起以豆科为主的热带草地。这类草地是通过把带有根瘤菌的豆科和禾本科牧草混合播种,利用豆科牧草的固氮作用,增加土壤中的含氮量,以供禾本  相似文献   

12.
张萍  刘少芬等 《内蒙古草业》2000,(4):64-64,F003
我们通常采用传统的翻耕播种的方法种植多年生牧草 ,这种翻耕播种法很容易造成土壤有机质被吹走而流失 ,慢慢地造成土壤风蚀、沙化。因此现在在许多地区开始提倡免耕法 ,就是播种前不翻地 ,用灭生性除草剂除去地面上的草 ,而后用播种机直接将种子和化肥播下。采用免耕法播种多年生牧草和传统的翻耕法播种是一样可靠和有效的。下面有 1个图表可以说明这一点 :图 1 牧草产量与种床处理  这个图表描述了牧草从 4月中旬到 6月中旬生长 8个星期的产量 ,这种牧草是在旱年种植的多年生牧草 ,产量为播种第2年所测。浅耕翻和种子喷药种植的牧草…  相似文献   

13.
用作牧草播种用的种子,要实现播后种子发芽率高和出土幼苗达到生长健壮的要求,就必须在播前对牧草种子进行严格选种、浸种、消毒,对禾本科牧草的种子还应当进行去芒,豆科牧草的种子需要去壳,有的种子还需要进行根瘤菌接种等处理。这些处理措施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牧草种子播后发芽率,保证播种质量,实现—播苗  相似文献   

14.
<正> 前言近年来英国每年播种禾本科与白三叶草混合草地,使用900—1000吨白三叶草种子,花费三百万英磅左右的成本。然而,由于白三叶草对牧场草地牧草产量的贡献很少,投资效益很差。许多因素(气候、土壤、草地、牲畜、经营管理)单独或相互作用,可能引起白三叶草表现不稳定。施用氮肥,由于它加强了禾本科牧草对三叶草的竞争,主要影响混播草地禾本科—三叶草之间的关系。一批叶片大小不同的白三叶草品种在施氮的草地上,同禾  相似文献   

15.
不同放牧强度对当年混播草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云南高降雨地区混播草地播种60 d后,不同放牧强度(0.5,1和1.5黄牛单位/公顷)对草地密度、盖度、高度、频度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能明显抑制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播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的生长,但对白三叶和草地有害植物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主要栽培牧草营养动态及适宜利用时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北方主要栽培牧草30个品种为材料,用常规分析法、范氏洗涤纤维分析法、酶分析方法测定评价了主要栽培牧草的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分析比较其动态变化,提出了不同牧草适宜利用的生育期.结果表明,豆科牧草的粗蛋白质(CP)含量高于禾本科牧草,总纤维(OCW)含量低于禾本科牧草,低消化性纤维(Ob)含量无明显差异;但豆科牧草随生育期变化不大,而禾本科牧草随生育期变化明显.豆科牧草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高于禾本科牧草,高消化性纤维(Oa)含量禾本科牧草明显高于豆科牧草,总体上豆科牧草消化率低于禾本科牧草.豆科牧草营养价值大部分呈现随生育期进程阶段性下降的趋势,而禾本科牧草大部分从营养期到开花期表现急速下降.综合分析获得高品质饲草的适宜利用时期,禾本科牧草大部分为营养期,少部分在整个生育期均无大的差异;豆科牧草在营养期,开花期及营养期或成熟期无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牧草种子丸衣化就是在种子表面均匀地包上一层物质,从外表看不出种子,简称包衣种子或球化种子、种子丸。经包衣处理的种子,播种后能在土壤中建立一个适于萌发的微环境。同时,在播种牧草时,对难以用播种机播种的某些小而带芒的禾草种子,在丸衣化过程中使种芒脱落并加重种子的重量,便于通过排种管进行播种,防止漏播造成缺苗断垄。豆科牧草种子丸衣化能减轻不良环境因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云南高降雨地区混播草地播种60 d后,不同放牧强度(0.5,1和1.5黄牛单位/公顷)对草地密度、盖度、高度、频度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能明显抑制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播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的生长,但对白三叶和草地有害植物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Sasa nipponica Makino占优势的天然草地晚秋强度放牧,秋、春播种的试验结果表明:春播区2年的牧草总收获量高于秋播区;秋、春播种区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比例基本相同,禾本科比例保持在70%以上,主要禾本科鸭茅的比例在50%以上;牧草的营养化学成分含量春播区稍主为秋播区,把Sasa nipponica Makino占优势的天然草地改良成人工草地时,采用晚秋强度放牧,春季播种较好。  相似文献   

20.
1播种材料及土壤耕作准备播种牧草之前,要将种子材料准备好,比如粒种、果实、块根、块茎等。种子要选择纯净度比较高的,粒大饱满并且整齐一致,生活力强,同时又健康而无病虫害的。正在休眠的种子要打破其休眠状态。禾本科的种子通常都是芒多,所以要去掉芒,而豆科牧草则通常要采取根瘤菌接种措施。大多牧草会进行病虫害的传播,因此播种之前要采取消毒措施。苜蓿等牧草菌核病、兔丝子病以及禾草的麦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