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仔猪痢疾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主要由病毒和革兰氏阴性菌引起,以腹泻发烧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以20日龄内发病多见,是影响仔猪成活率的主要原因。临床常用抗菌素治疗,由于产生耐药性和胃肠功能不全,其治疗效果不理想。笔者于2007年4.5月份在本地某种猪场采用中西药结合,母仔一同治疗办法防治仔猪痢疾,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仔猪痢疾主要是由猪痢疾短螺旋体而引起的,其是猪特有的一种肠道传染病。此病最容易在刚出生的仔猪身上发生,不仅病程短,且死亡率较高。仔猪痢疾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如果没有对患病仔猪进行及时的治疗,其很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整个养殖中心。本文对仔猪痢疾的发病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通过中西药结合方式来治疗仔猪痢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氯霉素是治疗肠炎痢疾较为常用的一种药物。因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故到目前为止仍广泛应用于牛、猪、犬病的临床治疗上。但采用大剂量氯霉素治疗仔猪、幼犬的拉稀 ,会引起仔猪、幼犬氯霉素中毒。据洛阳农专教学实习兽医院近三年来临床病例统计结果 ,因治疗仔猪、幼犬肠炎痢疾应用氯霉素过量而引起中毒的仔猪、幼犬共 387例。这不仅对养殖户造成了经济损失 ,同时也造成了药物的极大浪费。1 氯霉素中毒的临床特点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 :幼犬呕吐 ,眼结膜发白 ,口粘膜发白 ,呈现高度贫血症状。此外幼犬常表现出精神很差 ,卧地不起 ,不吃奶也不动 …  相似文献   

4.
猪腹泻是春季多发的常见病,主要症状为拉稀,由多种病因引起,主要有: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病、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红痢、仔猪副伤寒和猪痢疾等,在生产中要注意鉴别,以免误诊造成更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仔猪非痢疾性腹泻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常因断奶后吃食不易消化 ,或刚购进的仔猪的水土不服 ,天气变冷或圈内潮湿等引起抗病力下降而发生。如治疗不及时常引起仔猪的死亡。笔者采用酸奶、红糖、姜粉治疗仔猪腹泻 2 3例 ,治愈 2 1例 ,2例由于治疗不及时而死亡。方法是取酸奶 30g、红糖 10g、姜粉 5g ,搅匀后用手指沾上酸奶一点点涂在仔猪的舌面上 ,让仔猪自己吸吮、吞食。 3次 d ,一般经 2d可痊愈。用酸奶红糖姜粉治疗仔猪非痢疾性腹泻@唐生林$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保安乡兽医站!811301  相似文献   

6.
探讨仔猪痢疾预防和治疗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痢疾是仔猪腹泻一类疾病的统称,致病因素主要包括流行性腹泻病毒、大肠杆菌以及沙门氏菌感染等等,是生猪养殖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对养殖业的效率和经济收益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基于上述背景,以仔猪痢疾的病因为研究基点,对常见的痢疾疾病临床症状和病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期能为养殖户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仔猪痢疾是哺乳仔猪常发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由大肠杆菌引起,一般发生在10~30日龄,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糨糊状腥臭粪便为主要特征。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秋、冬季节发病率较高,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可能引起大批死亡,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自2014年以来,笔者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仔猪湿热痢疾103例,治愈98例,总有效率达95%,取得很好效果。现将药物和治疗方法介绍如  相似文献   

8.
摘要:新生仔猪红白黄痢疾是一种极易感染的肠道极性传染病,其致死率极高,可造成大量新生猪仔死亡、发育不良等情况?仔猪红白黄痢疾是威胁养殖猪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诊断与治疗对于种猪场来说经济价值巨大苓文主要对仔猪红白黄痢疾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种猪患病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仔猪腹泻是养猪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腹泻的原因比较复杂,大多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环境卫生差等因素引起。笔者认为目前仔猪的腹泻疾病包括以下几种: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红痢、仔猪副伤寒、传染性肠胃炎、猪痢疾、猪轮状病毒。(一)仔猪黄痢和白痢1.流行特点。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仔猪黄痢主要发生在1周龄内的哺乳仔猪,以1~3日龄仔猪多见,潜伏期一般24小时左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仔猪白痢是7~30日龄仔猪的多发病,随着日龄的  相似文献   

10.
蒙脱石治疗仔猪下痢的临床试验和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腹泻、痢疾是一种由多种病原因素引起的疾病。较常见的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早期断奶腹泻综合症等。是目前养猪业中危害较严重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由于该病致病诱因较多,  相似文献   

11.
正长期以来,仔猪腹泻是引起仔猪生长受阻和仔猪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提高仔猪成活率,在养猪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仔猪腹泻的病因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因很多,一般由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寄生虫感染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几方面因素引起。病毒性腹泻以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为主;细菌性腹泻主要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白痢,魏氏梭菌引起的仔猪红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副伤寒;另外还有密螺旋体引起的猪痢疾,弓形体引起的拉稀;饲养管理方面引起的营养性拉稀和消化不良性腹泻等。  相似文献   

12.
仔猪痢疾是指因为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引发的肠道传染性疾病,该病症多发生于刚出生不久的仔猪身上,病程短但死亡率极高,且传染性强,若患病仔猪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原体很可能直接扩散到整个养殖场,导致巨大损失,因此采取合理治疗措施防治仔猪痢疾意义重大.本文基于以上背景,对中西药结合治疗仔猪痢疾的措施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养猪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仔猪痢疾指的是仔猪感染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之后呈现出腹泻等相关临床症状的腹泻性疾病,诱发该病的致病微生物包含流行性腹泻病毒、沙门氏菌以及大肠杆菌等。仔猪痢疾不受仔猪品种、年龄等的影响,发病率最高的阶段为7~12周龄仔猪。仔猪一旦发病,其生长就会受到影响,进而降低饲料报酬,若不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抑或是采取错误的治疗方案,就会造成仔猪出现大批死亡的状况,不利于养猪效率与养猪业经济收入的提高。当前生猪养殖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日益显著,随着养殖规模的持续拓宽,仔猪痢疾也演变成了仔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疾病,养殖人员需加以重视。基于此,以仔猪痢疾病病因及防治策略为主要研究内容,并对仔猪痢疾的病理机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旨在推动仔猪痢疾防治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猪副伤寒病主要发生于断乳后的仔猪,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消化道疫病,急性症状表现为败血症,慢性病猪为坏死性肠炎,具有传染性。仔猪发病时如果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直接会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分析了仔猪副伤寒的发病原因,介绍了预防和治疗仔猪副伤寒的措施,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副伤寒病主要发生于断乳后的仔猪,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消化道疫病,急性症状表现为败血症,慢性病猪为坏死性肠炎,具有传染性。仔猪发病时如果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直接会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分析了仔猪副伤寒的发病原因,介绍了预防和治疗仔猪副伤寒的措施,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仔猪阶段是抵抗力最弱的阶段,也是仔猪最容易感染疾病的关键时期。仔猪感染痢疾,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则会在发病后短时间内死亡,死亡率较高。文章主要对仔猪痢疾的病发原因和症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仔猪痢疾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仔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以7~15日龄发病为多,也是导致仔猪成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大多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由于产生耐药性,结果疗效不佳。笔者于2006年3~5月在黑龙江省密山市裴德镇王俭种猪厂,采用中药母仔同治疗法,防治仔猪白痢,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18.
仔猪痢疾的病原主要是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由于仔猪的消化机能还没有发育完全,如果此时存在饲养环境突然变化、环境受到污染或母猪摄入的营养水平比较低等应激因素,会进一步影响仔猪的消化机能,从而出现机能紊乱。侵入仔猪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繁殖,破坏仔猪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从而导致仔猪发病。本文主要围绕仔猪痢疾发生的原因和表现进行论述,并介绍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仔猪痢疾的病因与诊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痢疾主要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等病原感染引起,是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相似文献   

20.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以1~3日龄仔猪多见),仔猪白痢(以10~30日龄仔猪多发)、仔猪水肿病(多发生于断奶前后体质健壮的仔猪)、仔猪黄白痢是仔猪断奶前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影响。由于大肠杆菌血清型多,且极易产生耐药性,给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单纯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