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霉菌的种类很多,常寄生在牧草、青贮饲料、玉米、小麦、豆粕、花生粕等饲料中。目前已证明有几十种霉菌都能产生毒素,其中最少有十三种能使畜禽中毒,如曲霉菌、镰刀菌、T-2毒素、青霉菌、丝核菌、葡萄状穗菌以及麦角生物碱等。在这些霉菌中曲霉菌属的黄曲霉菌毒害最大,毒力最强。当猪采食了有霉菌污染的饲料后就会引起中毒,造成大批发病和死亡。临床上猪霉变饲料中毒通常是多种霉菌混合污染饲料,引起"复合性霉  相似文献   

2.
麦角菌(Claviceps)属于麦角菌科真菌,其产生的生物碱毒素易引起人和动物中毒,同时也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医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对麦角菌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扼要综述,以期为麦角菌的防控和利用提供借鉴。麦角菌起源于上白垩纪时期的南美洲,主要通过昆虫向新的区域或新寄主传播,现在全球的分布范围主要有6个区域:非洲、南美洲、欧亚大陆、北美、澳大利亚和印度;麦角菌可以侵染7个科或亚科的70多属的400余种植物。麦角菌主要寄生在粮食作物及禾草的穗部,家畜采食受侵染的谷物易引起中毒,历史上已有无数次麦角中毒事件发生。麦角病的主要防治方法有选用花期较短的抗病品种,在寄主花期喷施杀菌剂以及及时收获菌核,减少初侵染来源。麦角菌产生的生物碱在医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早在1474年的德国处方就已经记载药用,在医学上主要用于治疗偏头疼、产后出血、乳腺病、帕金森病、脑血管系统和癌症等疾病。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麦角菌的遗传进化和其产生的生物碱在医学上的应用。未来,培育抗麦角病禾谷类作物和牧草新品种,筛选高产碱量菌株,揭示麦角菌、内生真菌与寄主植物的互作机制可能会成为相关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湖北畜牧兽医》2009,(4):38-38
霉菌毒素中毒症是指与污染了霉菌毒素的食物或饲料接触而引发的疾病。产毒霉菌有数百种,主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烟曲霉毒素、赫曲毒素和麦角生物碱六大类。作物上的霉菌可在田间及在加工和贮存期间均能产生霉菌毒素。通常情况下,人或动物是通过食用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食品或饲料而发生中毒的。霉菌毒素在动物体内可产生多种生理作用:肝毒、肾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以及类似雌激素效应等。  相似文献   

4.
麦角菌是生长在粮食和禾本科植物上的一种真菌。它在高湿度、高水分条件下生长旺盛,产生黑、紫色类似铅笔芯的物体。当动物消耗了这种真菌体内的生物碱,则呈中毒状,引起流产,血管梗阻。有时,血管梗阻可导致组织坏死和坏疽,特别是对尾巴和碲子尤为突出。对猪来说,麦角菌中毒,可使猪崽瘦弱,母猪奶汁减少。因此,对家畜  相似文献   

5.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受环境影响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对人和动物来讲,不能被生命体吸收、利用或分解,会产生巨大的类毒性反应。常见的霉菌主要包括:镰刀菌属、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麦角菌属等。其产生的毒素主要有:黄曲霉菌毒素、赤霉烯酮族毒素、呕吐毒素、单端孢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和麦角毒素等。畜牧业所饲养的畜禽种类,以猪最为敏感,能够造成猪的生长抑制、免疫机能抑制和繁殖性能下降等。尤其对母猪的繁殖性能,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是降低母猪繁殖性能,间接危害新生仔猪品质等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1毒素风险控制的当然领先者Biomin公司出品的Mycofix系列产品代表了能够通过灭活霉菌毒素的活性、保护动物健康的一类专门开发的饲料添加剂。先进的模块化系统——可吸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或麦角生物碱)和较少  相似文献   

7.
麦角中毒引起肥育猪急性死亡的病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凡生 《养猪》2003,(5):4-4
麦角(ergot)的学名为黑麦麦角菌(Clavicepspur鄄pureatul1853)属于囊菌纲、赤科菌目、麦角菌科、麦角菌属的一种真菌。它含有多种生物碱和活性胺等毒性物质。人和动物食用后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家畜的麦角中毒是因供给被麦角真菌感染了的饲料后所引起的一种以急性神经症状或慢性皮肤坏疽,进而引起动物的心血管系统等内脏器官出血、坏死为特征的真菌毒素中毒症,严重者可引起急性大量死亡。2001年秋季,山东鲁西南地区某一商品猪场的肥育猪发生急性中毒死亡,经诊断确定为麦角中毒死亡。现报告如下。1饲粮配制及饲养背景该猪场饲养商品肥育…  相似文献   

8.
饲料的生物性污染中以霉菌及霉菌毒素的危害最大,目前已明确能造成人和动物毒害的有300多种,主要有曲霉菌属,镰刀菌属和青霉菌属。镰刀菌可分泌多种毒素,包括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烟曲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其产生的毒素在全球危害最大。它们是谷类饲料和青贮料中最普遍存在的霉菌毒素。可以降低家畜的耗料量,导致生长下降,免疫抑制,繁殖障碍等。以拒食和繁殖障碍为标准,通常认为猪是对饲料中霉菌毒素最敏感的动物。镰刀菌在谷物上适宜繁殖的温度为16℃~24℃,相对湿度为85%;如在土壤中,则分别为12℃~24℃和40%~60%,故凡适合此菌生长…  相似文献   

9.
麦角生物碱是一类由麦角菌属(Claviceps)产生的真菌毒素,易引起人和动物麦角中毒,从而影响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本文概述了麦角碱的结构和性质,系统介绍了与其相关的各种检测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霉菌毒素是霉菌的次生代谢物,其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全球范围内共有4种会产生霉菌毒素的霉菌属,包括曲霉属(aspergillus)、镰刀菌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和麦角菌属(claviceps).最近对来自阿根廷的链格孢属毒素(alternaria toxins)所进行的调查无疑使我们将链格孢属霉菌归人上述名单之中.尽管这些霉菌主要存在于田间以及农作物的储藏期间,但它们中的一种或多种可在作物中生长,当然这取决于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镰刀菌毒素的危害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饲料的生物性污染中以霉菌及霉菌毒素的危害最大.目前已明确能造成人和动物毒害的有300多种,主要有曲霉菌属、镰刀菌属和青霉菌属。镰刀菌可分泌多种毒素,包括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烟曲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其产生的毒素在全球危害最大。它们是谷类饲料和青贮料中最普遍存在的霉菌毒素。可以降低家畜的采食量,导致生长速度下降、免疫抑制、繁殖障碍等。以拒食和繁殖障碍为观察的标准,通常认为猪是对饲料中霉菌毒素最敏感的动物。  相似文献   

12.
<正>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是由生长于饲料原料中的霉菌产生的,如麦角菌属生长于谷物中,在作物收获之前就能够产生毒素,其他的霉菌在收获之前可感染谷物,但大部分毒素是在存贮过程中产生的[1]。霉菌毒素是霉菌的代谢次生物,目前已知污染饲料的霉菌毒素有100多种,主要为青霉菌属、曲霉菌属和镰刀菌属所产的多种霉菌毒素,其中对畜禽危害较大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菌素、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等[2]。  相似文献   

13.
动物摄入受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烟曲霉毒素、震颤原、麦角碱和根霉菌胺等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可对神经系统功能产生毒害影响,出现厌食、拒食、流涎、震颤、癫痫、共济失调、四肢无力、蹒跚和肌肉突然虚脱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霉菌生长与繁殖过程中分泌的内毒素和外毒素称为霉菌毒素,是一类二次代谢产物.毒素对畜禽的影响依照摄入量、体内累积毒素量、动物的种类、年龄及性别皆不相同.霉菌毒素主要由4种霉菌属分泌:曲霉菌属(主要分泌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赫曲霉毒素A、B等);青霉菌属(主要分泌桔霉素);麦角菌属(主要分泌麦角毒素);梭菌属(主要分泌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Fumonisin毒素等),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300种霉菌毒素被分离和鉴定出来.  相似文献   

15.
<正>霉菌毒素对蛋鸡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卵巢和输卵管萎缩,产蛋量下降,产畸形蛋,采食量减少,生产性能下降,饲料报酬率降低,种蛋的孵化率降低。不同霉菌毒素对蛋鸡造成的危害有所区别。在已经知道的霉菌毒素中对蛋鸡影响及产蛋率毒害作用较大的有麦角毒素、单端孢霉毒素、腐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麦角毒素由麦角毒素引起的蛋鸡中毒以血管、神经和内分泌紊乱为特征,产蛋鸡麦角中毒表现  相似文献   

16.
麦角真菌在英国广泛分布,并侵染牧草和谷物种穗。麦角含有致病活性的生物碱(Humphreys,1988)。动物采食被麦角菌侵染的牧草后引起中毒。近年,Gib-bons(1985),Appleyard(1986),Ho-lliman(1989),Holliman、Barnes(1990)和 Bryson(1990)等都曾报道由麦角引起的中毒。本文介绍一群怀孕青年母牛采食  相似文献   

17.
1 毒素风险控制的当然领先者 Biomin公司出品的Mycofix系列产品代表了能够通过灭活霉菌毒素的活性、保护动物健康的一类专门开发的饲料添加剂. 先进的模块化系统——可吸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或麦角生物碱)和较少的生物降解——或甚至不吸收霉菌毒素(如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类、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构成了Biomin公司产品的受专利保护的独特作用模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1什么是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基质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毒素在谷物的生长过程、饲料加工、贮存及运输过程都可发生。现已检测到的毒素已超过350种,普遍认识的有8种(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毒素、串珠镰孢菌毒素、赭曲霉毒素、桔毒素、麦角毒素)。根据霉菌生活习性可分为仓贮性霉菌和田间霉菌,前者是指贮存的饲料或原料,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产生的霉菌,以黄曲霉菌为主,分泌黄曲霉菌毒素。后者是指农作物未收割前便已感染的霉菌,此类霉菌在低温环境中会繁殖,阴冷潮湿的天气更易于生…  相似文献   

19.
麦角的快速检测法麦角是由麦角菌产生的一种霉菌毒素,麦角的毒力可引起牛和猪的腿及生殖疾病。美国密苏里大学兽医学家GeorgeRottinghaus近年来发明一种快速检测麦角的方法,它可用于筛选粉料和颗粒料或粗饲料。在相对简单的检测中,笔者用氯仿浸提样品...  相似文献   

20.
麦角 又称麦角菌、黑麦乌米。为真菌门麦角菌科麦角菌属中的麦角菌。这种菌常寄生在禾本科麦类植物的子房内。当其菌核形成时,则露出子房外,呈紫黑色的、质地较坚硬的、形状又像动物的角,所以叫麦角菌。是一种寄生菌。夏、秋季麦穗黄熟时采收。阴干或烘干后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