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品质棉花渝棉1号高产栽培途径及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高品质棉花渝棉1号产量及成铃分布的研究,提出了该品种通过提高中部成铃数及铃重,特别是内围铃重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并且提出密度4500株左右,增施长桃肥,尤其是钾肥的施用,加强前中期的化学控制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集中成铃是棉花机械化采收的核心基础。实现成铃高峰期与光温富能期同步,是提高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和提高种植效益的根本途径。通过调控关键栽培技术,如筛选棉花品种、深松土壤扩库增容、适期播种一播全苗、苗期控氮控旺提弱、全生育期养分要素肥于盛蕾期一次性施用、按主茎日增长量进行精准化学调控、重施叶面肥、及时打顶、喷施催熟剂和脱叶剂等,可明显促进机采棉的集中成铃。应用机采棉集中成铃调控技术,可使铃聚度(光温富能期结铃数占全生育期总结铃数的比例)在80%以上,优质铃数和铃重明显增加,实现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大面积生产、收获、加工等全生产链示范的成功。介绍了机采棉集中成铃调控技术要点,为该技术在长江流域棉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促早发、保稳长、增后劲是夺取棉花高产优质的关键。早发有利于延长有效开花结铃期 ,增加优质棉比例 ,有利于抗灾夺丰收 ;稳长可以趋利避害 ,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 ,促进结铃分布均匀 ,提高中下部和内围节结铃率 ;增后劲能充分利用后期的有利气候条件 ,促使棉花上部多结铃 ,提高后期铃重。因此促早发、保稳长、增后劲是增加单位面积总铃数、铃重和改善纤维品质的三个重要关键 ,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 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生育环境这是实现早发稳长增后劲的基础。提高土壤肥力 ,一方面要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另一方面要增强土壤保肥保…  相似文献   

4.
泗棉3号高产成铃特点试验研究戴敬,杨举善,朱汉荣,高翠兰(扬州市农业局225002)(兴化市周庄镇农技站225711)泗棉3号是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新近培育出来的棉花新品种,集高产、抗病、早熟于一体,是第一个产量相当或超过常规棉的抗病棉品种。棉铃是构...  相似文献   

5.
棉田适宜的群体和单株铃数的提高 ,是增加单位面积铃数的关键。成铃率的高低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 ,但也有其结铃最佳期。就棉株自身而言 ,有其结铃高峰期 ,促使棉花结铃高峰期与结铃最佳期相吻合 ,是实现棉花高产优质的关键。1结铃最佳期的确定从本地历年各月份平均气温看 ,6~ 9月中旬适宜成铃。但本地 6月下旬棉花尚末开花 ,9月上旬后开的花 ,又多无效 ,实际成铃的时间只有 7、8两个月。而本地 7、8两个月的平均温度变幅很大 ,常出现高温时段 ,其机率为 90 %。这一高温时段是本地棉花开花受粉的不利时期。只有 8月份开的花 ,成铃率较高 ,…  相似文献   

6.
张丽华 《江西棉花》2000,22(5):38-39
转Bt基因抗虫棉GK14和泗棉3号相比,株高、果节、成铃、脱落日增趋势均一致。GK14前期生长势强,脱落日增大于泗棉3号,且耐高温的能力较泗棉3号弱。GK14结铃高峰期较泗棉3号长10天,但成铃强度较泗棉3号低。  相似文献   

7.
Bt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和抗虫性状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地阐明了 Bt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这些效应具体表现为 :结铃性、纤维比强度和抗虫性提高 ;单株果枝数、单株果节数、棉铃长度、棉铃体积、棉铃经济系数、铃重、衣分、纤维长度和麦克隆值下降。 Bt基因导入引起的结铃性增强效应与铃重、衣分减弱效应相平衡 ,使转 Bt基因棉GK- 1 2与受体品种泗棉 3号的皮棉产量持平。同时棉铃外形由圆锥形突变为卵圆形 ,铃柄长度大幅度增加。 GK- 1 2与泗棉 3号的杂种一代在植株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和棉铃经济性状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其杂种优势表现的遗传基础来源于生态型和选择方向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棉花进入开花结铃期以后,因苗适时适量增施桃肥,有利于棉花增结上部桃及外围桃,增加铃重,提高产量和效益。1增施桃肥的依据1.1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可防早衰,延长有效开花结铃期据1990-1993年定点苗情考察,增施桃肥的田块,8月22日左右现的音成铃率平均为30.7%,且能正确吐絮,有效开花结铃期较对照(未施桃肥)的田块,延长7d左右。1.2改善蕾铃结构棉花高产需伏前桃,伏桃、早秋桃,晚秋桃四齐结,增施桃肥恰好满足了棉花后期生产养分的需求,有利于多结早秋桃和晚秋桃。据1990~1993年连续4年对比…  相似文献   

9.
高效硅肥在棉花上应用效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效硅肥在棉花上应用效果探讨缪柳青江苏如东县丰利区农技站,张居翠,陈南山如东县石屏乡农技站(226400)硅肥在棉花上应用尚未见报道。今年我们在棉花蕾期、花铃期进行了追施硅肥试验探讨。结果表明,棉花施用硅肥能提高高温干旱时的成铃强度,提高单株结铃、铃...  相似文献   

10.
棉事指导     
棉花中后期管理要点1 花铃期管理即从开花到棉铃吐絮 ,一般从 7月上旬到 8月下旬 ,约5 0~ 60天。这个时期是棉花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 ,也是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最容易发生矛盾的时期。此期如果管理不当 ,不是造成棉花徒长 ,就是早衰。徒长使蕾铃大量脱落 ,早衰则影响结铃 ,都不能高产。这个时期的管理应当是促进生育健壮 ,充分延长结铃期 ,尽量提高成铃率和铃重。1 1 重施花铃肥 这个时期是棉花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时期。这时吸收的氮、磷、钾肥占到棉花一生中吸肥总量的 60 %以上 ,所以重施花铃肥是争取桃多、桃大、不早衰的关键措…  相似文献   

11.
陆地棉转Bt基因抗虫性状近等基因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棉花植株形态性状,产量性状,棉铃外观性状,棉铃经济性状,纤维品质性状和抗虫性状等六个方面比较系统地阐明了Bt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效应。这些效应具体表现为,使结铃性,纤维比强度和抗虫性提高;使单株果枝数,单株果节数,棉铃长度,棉铃体积,棉铃经济系数,铃重,衣分和纤维长度下降,Bt基因导入引起的结铃性增强效应与铃重,衣分减弱效应相平衡,使转Bt基因棉GK-12与受体品种泗棉3号的皮棉产量持平,同时棉铃外形由圆锥形突变为卵圆形,铃柄长度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棉花花铃期既是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两旺的时期,又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最为激烈的时期;盛花期前以营养生长为主,盛花期后则转入以生殖生长为主。田间管理技术应当以“促进棉株生长健壮、充分延长结铃期、增加铃重、提高成铃率、促进早熟不早衰”为目标而进行科学管理;因此,提出了鲁西地区以鲁棉研28号、晋棉38为代表品种,进行春直播或春套种的花铃期加强水、肥、虫等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构成、成铃和棉铃性状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为了研究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构成、成铃和棉铃性状分布的影响,探索使棉花群体在最佳结铃期和最佳结铃部位成铃的栽培技术措施,2008年和2009年在安阳进行了棉花密度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低密度处理的单铃重和单株铃数较高,高密度的单位面积铃数较多,而密度适中时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下部和中部内围单位面积成铃数较多,成铃中以伏桃和秋桃为主;单株伏桃和秋桃在低密度时较大,而群体成铃数在各个时期均以高密度较高。下部和中部内围的单铃重在整个棉株空间中处于中等水平,低密度时最高。下部和中部内围成铃率较高,低密度处理最高。铃长、铃直径和铃体积在棉株的中部和内围最大;棉铃直径对铃体积的影响高于铃长,而棉铃体积对铃重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围绕泗棉3号研究了因种高产栽培的调控技术。所获主要结果如下:泗棉3号在超高产水平下以较低的群体起点,配以科学的肥料运筹,能够调节棉株生理机能,改善叶层与叶角分布,增加光合能力,积累更多的干物质并以较大的比例分配到生殖器官中去,增加成铃数量。  相似文献   

15.
试验表明,硅肥可以促进棉苗早发,现蕾提早1~2天,成铃率提高1.9~3.1个百分点,单株结铃增加0.8~2.8个,铃重和衣分也略有提高,平均增产皮棉7.48%~11.6%.在江苏垦区,棉花硅肥施用量以每公顷150kg为宜,施用时间应在棉花盛花期之前.  相似文献   

16.
通过1875kg/公顷(125公斤/亩)以上的超高产棉株成铃分布研究表明,超高产棉株成铃数多,成铃率高,在纵向上上部成铃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相比,下同),在横向上周围三个果节成铃高且差异小,圆锥体成铃分布表现为高成铃圆锥体数目增多,各圆锥体成铃鼓明显提高。这说明了超高产成铃规律的核心是前期早发结铃早,中期稳长成铃多,后期不早衰增结上部桃,达到了“三桃”齐结。  相似文献   

17.
棉花增施桃肥的依据及技术管信山,陆子培,潘友兵江苏省如东县农业局226400棉花进入开花结铃期以后,因苗适时适量增施桃肥,能弥补花铃肥数量不足,有利于棉花增结上部桃及外围桃,增加铃重,提高植棉经济效益。1增施桃肥的依据1.1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延长有效...  相似文献   

18.
地膜移栽棉栽培是大田平铺地膜上移栽棉花的一项新型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其最突出的作用是利用地膜覆盖增加棉花生育的有效温度、促进生育进程、延长开花结铃期、较大限度的使棉花集中成铃期与高能富照期相同步等优势,通过优化群体结构、合理肥水运筹、科学覆膜、控制虫害等配套技术,使移栽棉的增产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实现棉花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移栽地膜棉采用常规种植密度后出现的蕾期早发旺长,影响花铃期重肥促进、导致后期早衰减产的矛盾,进行了扩行降密与常规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地膜棉花扩行降密建立小群体后,有利于调节重肥早施与蕾期旺长的矛盾,易实现壮个体、高积累,达到成铃率、亩铃数、铃重同步提高的目的;有利于省工、节本、栽培简化,充分发挥新技术组装增产优势。  相似文献   

20.
沿江棉区棉花高产群体棉株成铃变化规律初探管信山,张丽华(江苏如东县农业局226400)棉株成铃分布的一般规律,与单株结铃数和铃重关系较为密切,随着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单株成铃规律也有其特定的变化.本文根据高产棉田成熟期120株棉花株式图调查资料,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