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鞭角华扁叶蜂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变为预蛹在土中越冬,跨年完成卵、幼虫、蛹、成虫这4个虫态的生长发育。成虫有孤雌生殖现象。可采用以下方法防治:人工翻土、破坏蛹室、杀死预蛹;喷洒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8%杀虫双、3‰多效杀虫灵或25%甲基1605粉剂杀死幼虫。  相似文献   

2.
花绒寄甲是多种林木蛀干性害虫天牛的重要天敌。该文主要研究了替代寄主(大麦虫蛹和黄粉甲蛹)和寄主(松墨天牛幼虫)繁育及不同饲料(松墨天牛幼虫粉、大麦虫幼虫粉和黄粉甲幼虫粉)饲养对花绒寄甲成虫产卵及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将花绒寄甲初孵幼虫接种于大麦虫蛹,其平均成虫羽化率为77.22%;将花绒寄甲初孵幼虫接种于松墨天牛幼虫,其平均成虫羽化率为62.08%;单个大麦虫蛹及松墨天牛幼虫繁育出的花绒寄甲数量分别为4.63头和2.48头;而黄粉甲蛹由于表皮硬化过快,花绒寄甲初孵幼虫无法寄生。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相比于松墨天牛幼虫,大麦虫蛹繁育的花绒寄甲成虫在一年的生长中存活率良好,两者单雌虫年均产卵量基本无差异。对以两者繁育的花绒寄甲成虫分别喂以不同饲料,各处理一年内成虫死亡率之间和全年产卵量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大麦虫蛹是非常理想的花绒寄甲替代寄主,且大麦虫幼虫粉、黄粉甲幼虫粉和松墨天牛幼虫粉均可作为花绒寄甲成虫的饲料。  相似文献   

3.
松墨天牛室内人工饲养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人工气候箱中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进行人工饲养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人工饲养条件下其羽化期为6~10d,交配2~4 d后产卵,雌虫平均产卵量60.5个;卵期为5~7d,卵的孵化率为85.95%;幼虫共5龄,1龄幼虫死亡率为25.89%,其它龄期幼虫很少死亡,幼虫化蛹率89.74%,蛹期为8~14d,蛹的羽化率为89.58%.成功建立了稳定的实验种群,实现了室内常年人工饲养,保证了实验虫源的供应,人工饲养和自然界松墨天牛的龄级一致,但人工饲养的天牛幼虫期、蛹期、羽化期、成虫帮命都大大缩短,成虫体形也较小,雌虫产卵数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4.
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传播的中间媒介,松材线虫疫区周围松褐天牛虫口密度直接影响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速度,不及时防治,可导致松材线虫病的蔓延。因此,要掌握松褐天牛成虫羽化、产卵、幼虫蛀食三个时期的生活特性,对做好松褐天牛危害防治工作极为有利。松褐天牛生活习性: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坑道中或树孔内越冬。浙江5月初,越冬幼虫在虫道末端蛹室中化蛹。5月中旬成虫羽化,此时虫道中有成虫、蛹、幼虫同时存在。5月下旬成虫咬1个圆形羽化孔出树,取食幼枝嫩皮为补充营养。成虫喜在疏林、光线充足的林地内活动产卵。产卵时,先在病树或衰弱树干或枝…  相似文献   

5.
红脂大小蠹主要危害油松,同时还危害白皮松、华山松、樟子松等。该虫以成虫或幼虫在寄主树干基部或根部蛀食韧皮部危害,严重者可造成寄主大面积死亡。该虫初羽化时头部为浅褐色、褐色,个别个体为黑褐色。红脂大小蠹在山西一年发生1代到2代,或2年3代,育历期不整齐,世代重叠。卵历期10天-13天,幼虫历期40在-50天,蛹历期10天-12天,成虫活动期长达几个月。主要以成虫、二龄以上幼虫及老熟幼虫在主,侧根的虫道内或土层中的干基部越冬,偶见以卵、初孵幼虫越冬。翌年3月至5月开始动,越冬代幼虫继续在树根部取食,老熟幼虫补充营养后开始化蛹。越冬代成虫钻出树干扬飞,寻找新的寄主危害。越冬代雌成虫侵入新的寄主后蛀食形成母坑道。雄成虫在侵入孔处发出叫声,雌虫认可后即进入坑道内。在侵入孔处,松指、成虫排出的虫粪、蛀屑形成不规则漏斗状凝脂,初为暗红色发软,后变为褐色发干。雌雄成虫在虫道内交配并把卵产在坑道一侧,或把卵包埋在疏松的虫粪中。幼虫孵化后背向母坑道沿韧皮部取食危害,形成共同坑道,虫粪排在坑道内。幼虫老熟后在坑道外侧边缘形成单独的蛹室,后羽化为成虫。在气温较高地区,子代成虫扬飞继续侵染新的寄主。部分成虫会在原危害的根部交配产卵继续危害。越冬代幼虫及老熟幼虫化蛹、羽化后,  相似文献   

6.
碎斑簇天牛生物学特性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碎斑簇天牛Aristobia voeti Thomson是危害柿树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浙江省兰溪市3a发生1代?越冬虫态有卵、1龄幼虫、老熟幼虫和蛹?成虫羽化期为7月底-10月上旬;卵期8月上旬-翌年4月上旬;老熟幼虫于第3年9月下旬开始化蛹。  相似文献   

7.
木毒蛾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和综合治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采用比较频次法和聚集度指标法,测定木毒蛾各虫态的分布型。应用Iwao方法,计算各虫口密度下的林间最低抽样数,分析了中幼林中幼虫序贯抽样。研究表明,木毒蛾各虫态(卵块、幼虫、蛹)在木麻黄防护林中呈聚集分布,幼虫以聚集型扩散。幼虫在中低密度下,以对角线和棋盘式取样最佳,卵块以对用线取样最佳。对木毒蛾的防治应以营林措施为基础,坚持生物防治,可以有效地控制其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8.
寻甸县楚雄腮扁叶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饲养观察的方法,研究楚雄腮扁叶蜂生物学特性。该虫在寻甸地区2年发生1代,以预蛹在土室内越冬,6月中旬开始化蛹,7—11月均有成虫出现,其中8、9月份是羽化高峰期。成虫交尾时间约10 min,2~3头雌虫会聚集在一起产卵。幼虫出现于7月下旬,初孵幼虫开始取食带卵枝条周围的针叶,并吐丝做虫巢,虫体隐蔽在虫巢中。直至11月,老熟幼虫落地入土做蛹室,幼虫期较长。  相似文献   

9.
春尺蠖越冬蛹羽化特性及幼虫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us Erschoff越冬蛹羽化特性及幼虫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春尺蠖越冬蛹羽化高峰期在3月10—12日,羽化与气温密切相关,羽化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环境温度为13℃时羽化数最多,但当达到最大羽化数后,温度的变化对羽化数的影响不甚明显;羽化初期雌虫多于雄虫,以后雄虫增多,羽化后期雄虫数明显减少;春尺蠖幼虫聚集在树冠底层和中层的东面和南面。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处理液、防腐剂以及吹风3种不同方法对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幼虫替代寄主进行接种前表面处理,结果显示,在吹风处理的大麦虫蛹上花绒寄甲成虫羽化率为94%,经处理液和防腐剂处理的大麦虫蛹上的羽化率分别为69%和68.5%;头宽、体长、鞘翅长等指标显示,在吹风处理的大麦虫蛹上羽化出的花绒寄甲成虫与经处理液和防腐剂处理的大麦虫蛹上羽化出的成虫差异显著。吹风法处理替代寄主更适合南方地区繁育花绒寄甲幼虫。  相似文献   

11.
在 1987年 8月江苏省泗洪县陈圩林场15 0hm2 水杉林曾遭受棉褐带卷蛾 (Adoxo phyesoranaFischervonRoslerstamm) (见图 1)危害[1] ,其中遭到严重危害的有 2 0hm2 ,虫口密度达每株数千条。 1995年以来 ,该虫又在陈圩林场为害杨树 ,对此作了观察 ,现报道如下 :1 成虫 ;2 蛹 ;3 幼虫 ;4 卵块图 1 棉褐带卷蛾1 生物学特性此虫在苏北地区每年发生 4~ 5代 ,以老熟幼虫在枯叶残枝里越冬。越冬幼虫 4月底到 5月上旬化蛹 ,5月上、中旬羽化 ,以后各代成虫分别在 6月下旬 ,8月中、下旬及 9月中、下旬羽化…  相似文献   

12.
在调查的基础上,将获得的有关杨剑舟蛾成虫、卵、幼虫、蛹4个虫态的大量研究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杨剑舟蛾各虫态及其总体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为进一步研究杨剑舟蛾的生物学特性、预测预报及其防治等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3.
星天牛在木麻黄上的空间分布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纪顺  孙薇 《浙江林业科技》1993,13(3):39-42,32
根据四年的调查资料,应用Taylor幂法则及Iwao的平均拥挤度法,对木麻黄星天牛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麻黄星天牛幼虫属聚集分布,空间分布格局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并利用其空间格局参数m~*、K、α、β值,分析了幼虫在林间聚集的原因,应用x=K_C(P_O~(-1/Ke)-1)关系,由无虫株率来估计幼虫密度。其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1/D~2(1.2715/m+0.1147),如果防治指标为0.1条/株,序贯抽样的累积虫量界限为:T_0(N)=0.1N±0.3582N~(1/2)。  相似文献   

14.
对长鞘卷叶甲种群在绿竹干上的垂直分布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虫态分布的理论最大值分别为卵在竹干7~8m处,幼虫在竹干5~6m处,蛹在竹干4~5m处,成虫在竹干底部1~2m处;随着该虫发育,种群在竹干上的分布高度逐渐下降.进行林间虫情调查时,可调查竹干4m及以下竹高范围的虫口密度,再应用Gauss模型、三次球状模型、Peal-Reed模型分别估测卵、幼虫、蛹和成虫种群在整株竹子上的发生数量.  相似文献   

15.
女贞天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女贞天蛾(Kentrochrysalis streckeristaudinger)是女贞、桂花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在福建南平1 a发生4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竖年3月下旬~4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4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第1代幼虫4月中旬孵出,5月中旬结茧,5月下旬成虫羽化;第2、第3、第4代幼虫分别在6月上旬、7月上旬、8月中下旬孵化,第4代幼虫9月中旬结茧化蛹进入越冬状态。该虫取食女贞叶部,轻者使叶片畸形,重者可将植株叶片食光,使枝梢枯死。可用人工捕杀幼虫,冬季浅翻消灭越冬蛹,以及灯光诱杀成虫等防治措施,控制害虫的爆发危害。  相似文献   

16.
《陕西林业》2008,(4):41-41
白杨透翅蛾是“三北”地区杨树人工林危害性极大的蛀干害虫。该虫1年1代,以幼虫在枝条虫道内越冬,4月底5月初幼虫开始化蛹,五月中旬开始羽化,6月底7月初进入羽化盛期。成虫化蛹时,蛹体穿破堵塞的木屑,将身体的2/3伸出羽化孔,遗留下的蛹壳经久不掉,极易识别。成虫多在林缘或苗木稀疏的地方活动,交尾产卵,夜间静止于枝叶上不动。  相似文献   

17.
沙棘木蠹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沙棘木囊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辽宁,该虫为4年1代,老熟幼虫5月上旬入土化蛹,成虫始见于5月末,终见于9月初,期间经历两次羽化高峰,分别为6月中旬和7月下旬.卵集中产在干部树皮裂缝、伤口等处,孵化率达90%以上,卵期16 d.幼虫常常十几头至上百头聚集在一起且具有转移危害的习性.老熟幼虫在树基部周围的土壤中化蛹,化蛹深度在地下10 cm左右,蛹期31 d.成虫羽化集中在16:00-19:00,交配高峰在21:30左右;雌雄性比在内蒙古和辽宁分别为1:0.85和0.912:1.雌虫产卵集中在交配后的第2天20:30-22:00之间;雄虫寿命2~8 d,雌虫寿命3~8 d.以幼虫在树干部和根部越冬,坡向不同、危害程度不同的沙棘林地并不影响其越冬虫态和越冬场所.  相似文献   

18.
团花绢野螟Diaphania glauculalis Guenée是危害团花树的重要害虫。采用室内饲养与林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形态,明确了团花绢野螟卵、各龄幼虫、预蛹、蛹和成虫的形态。室内卵集中产在养虫笼壁上,孵化率达98.3%,卵期约4~5 d。幼虫共5龄,低龄幼虫群集取食,食量较小,3龄以后幼虫开始分散危害,食量大增。老熟幼虫于叶片内结蛹室化蛹,蛹期7~9 d。雄成虫翅展略小于雌成虫。成虫羽化多集中于夜间,具有较强的趋光性。羽化第2天便可交尾,持续时间50~180 min,交尾翌日即产卵。  相似文献   

19.
杜英六星吉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杜英上为害的吉丁虫Chrysobothris igai Kurosawa属国内新记录。该虫在衢州1a发生1~2代,越冬休眠幼虫在4月底-5月化蛹,1代成虫主要集中在6月上旬,7月为1代幼虫为害高峰,8月后部分1代老熟幼虫侵入木质部筑蛹室化蛹,8月底-9月出现2代成虫。还有部分发育稍迟的,以l代幼虫老熟后侵入木质部筑蛹室后直接进入休眠越冬,表现为1a 1代。9月后多有生活史重叠,10月下旬至11月2代老熟幼虫侵入木质部做蛹室,在蛹宣休眠越冬。作者在查清其在山杜英上发生和为害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应采取营林措施、检疫措施、人工、生物、化学防治等综合对策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0.
橙斑白条天牛(Batocera davidia Deyrolle)是福建省杨树的新害虫,该虫在福建省2a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越冬,一般成虫于秋季羽化,停留于蛹室越冬,次年春夏陆续自蛹室向外作椭圆形的羽化孔而飞出。成虫5月上旬开始产卵,5月下旬初孵幼虫开始取食危害,次年7月下旬开始化蛹,8月中下旬成虫羽化。少部分成虫在8月下旬爬出羽化孔,补充营养后交配产卵,大部分成虫在蛹室内越冬。在幼龄林,雌虫主要产卵于树干基部,随着树龄的增加和树皮的增厚,多产卵于2m以下的树干上。每雌产卵38-52粒,平均46.2粒。林间卵的孵化率为53%-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