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桑园定点调查抗青10号、伦40号、试11号桑品种,以及不定期不定点调查沙二×109号桑品种桑花叶病年中消长规律发现,伦40号桑属高抗品种,全年都不发病,抗青10号桑具一定的抗性,而沙二×109号、试11号均属高感品种,在病害发生高峰期的4—5月份,枝发病率均达80%以上;2.收获形式分别为春刈桑、冬根刈春打顶桑,全年留枝杆长40cm或60cm的桑树,当年桑花叶病发病轻,高峰期持续期间短;而收获形式分别为全年留枝杆桑,夏刈桑和冬根刈桑的桑树,当年桑花叶病发病重,高峰期持续期间长;3.桑树采用春刈,冬根刈春打顶,全年留枝杆长40cm和全年留杆长60cm的收获形式,可以避过当年桑花叶病的发生高峰期。  相似文献   

2.
全年条桑收获留干 0 4~ 0 .6m ,一留多年 ,且全年收获条桑。经过小区近 10年的试验及几年的农村示范表明 ,该收获法的收获工效比收获叶片提高 2倍以上 ,小区 9年平均产量比传统的冬根刈收获法增长 9 7个百分点 ,条桑饲养大蚕成绩明显比片叶饲养好。留干几年后根刈 ,桑树的再生长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广东地区,采用留干40cm定位全年收获枝桑的收获形式,其收获工效是传统的冬根刈收获形式的2.2培,连续3年平均年产桑量1/15公顷达3000kg以上,高于冬根刈收获法。收获物对春、夏期五龄蚕的饲养结果也优于冬根刈收获法。  相似文献   

4.
清城、清郊两区(下称清远)的桑蚕业历史悠久。五、六十年代,清远冬期桑树的刈枝型式主要采用根刈和大树尾两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清远冬期桑树的刈枝型式逐步趋向采用低中刈(留干25~30厘米)。根刈和大树尾蚕农基本不采用了。蚕农为什么喜欢低中刈这一刈枝型式?我们在清城区洲心镇和附城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作了如下的调查:1.低中刈和根刈有效枝条数的比较;2.多年低中刈的缺株情况;3.低中刈和根刈年中各造产叶量的比较;4.低中刈  相似文献   

5.
桑树冬留长枝防病高产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州市近年来桑树花叶病危害严重,市科技局项目组在示范基地进行冬季桑树高位剪伐(冬留长枝)和根刈剪代对桑树花叶病抑制效果及产叶量对比试验,以探究“桑树冬留长枝防病高产技术”应用于宜州市的桑园是否能有效抑制来年桑花叶病的发生和有效提高桑叶质量和产量:本试验表明:在示范桑园内,高位剪伐比根刈剪伐的桑树单株叶片花叶病的发病率降低52个百分点,同期亩产量提高45.3%。单张最大叶宽增2cm,冬季桑园采取高位剪伐的方法,既可有效抑制花叶病发生,又可改善桑叶质量,提高春季的亩产叶量。  相似文献   

6.
桑树不同冬伐方式对次年上半年产叶量和产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桑树杂交组合“桂桑优12”、“桂桑优62”进行低刈(即冬留长枝,剪留下半年新枝30-50cm)和根刈(即剪留地面10~15cm)两种冬伐处理形式,调查不同冬伐形式对桑树第2年上半年桑叶产量和养蚕蚕茧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冬伐处理对桑树的桑叶产量和养蚕量有较大的影响。“桂桑优62”低刈平均每1/15ha养蚕数量...  相似文献   

7.
桑树整枝型式和剪采收获方法是桑园管理的重要环节,与桑的产量、质量和养蚕经济效益有密切关系。从我县生产情况的实际出发,并通过试验,调查,以自己的认识水平,谈谈对冬中刈整枝型式和主采枝桑收获方法的体会。我县桑树整枝型式以冬中刈和冬根刈为主。冬中刈整枝型式,在每年冬至前5~10天剪留桑树主枝40厘米左右,如连续冬中刈,则剪留当年新枝2~3个芽;冬根刈整枝型式,于上述同一时间,将桑树枝贴近地面剪  相似文献   

8.
谢特新 《广东蚕业》2004,38(2):13-16
本文就桑树全年枝桑收获法在推广应用中蚕农提出的问题作出指引,对头造枝桑的收获安排;收获的间隔时间;留枝高度与收获工效、劳动强度、枝桑质量的关系;收获枝桑的肥水管理;收获枝桑与病虫害发生的关系;留枝几年后的伐条;采用全年枝桑收获法的小蚕用叶;熟蚕处理等问题一一作出解释或解决办法,可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广东桑树冬期的整枝历来沿用根刈(即地平面剪伐)的方式进行,以适应广东自然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减少台风和病虫为害。直至七十年代初期,随着广东春期饲养二化性蚕种的普及,冬期整枝形式则从单一的冬根刈,发展成为有大树尾(或高刈)、中刈和低刈等多种形式的留枝,这对提高广东春期桑叶产量和叶质,多养二化性蚕种有着积极的作用。各地在推广这些新的留枝形式的过程中,对产叶量均有详细的调查和  相似文献   

10.
桑树冬春管理的几项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庆裕 《北方蚕业》2001,22(3):31-32
冬、春季节,要重视桑树肥培管理.桑树是多年生叶用植物,经过一年的剪伐和多次采叶养蚕,耗损了大量的营养物质.若不抓住冬、春间隙时间进行管理, 桑叶必然减产,叶质也会低劣.因此,要夺取来年桑叶增产,就应该在冬、春季节肥培管理上狠下功夫,合理运用修剪整型、防除病虫、松土施肥、嫁接更新、合理间种、改造无型桑等科学管理技术.笔者根据近年来四川各地的管桑情况,就冬、春管桑的科技措施,分述于后. 1 修剪整型 桑树具有耐伐性和再生机能强的特点.如对桑树适时适当修剪,就可达到培养树型,增强树势,桑叶优质高产的目的.修剪时间一般在冬季落叶以后在春季发芽以前.一般采取以下两种剪伐形式: 一种是,凡土质瘦薄、桑树长势欠佳的可采取冬、春季重剪,又叫做冬(春)伐.具体操作是:入冬后先把桑树的干桩、枯桩、干疤和死拳锯光,再用平口凿将锯口打削光滑,然后将枯枝、病虫枝、细弱枝、下垂枝修去,保留壮条.在"小寒”至"大寒”期间修剪留条时, 要在当年生枝条基部留长10~17cm处剪伐,剪口应与最上一个芽约0.5~0.7cm处相背而呈45 °的斜面,枝条高矮,应采取"水平修剪法”,培养成"伞”头树型.以后各蚕季要分段采叶,留尖保柄,采养结合,当年生长期不再伐条.并掌握幼树以养型为主适当调整树型;老树衰老复壮,以提高单株和单位面积桑产叶量的原则. 另一种是,凡土质较肥、树势强旺的桑树应采取冬(春)季保条短尖,夏季伐条的形式,又叫做夏伐.入冬以后仍然把干桩、干疤、死拳锯光,后用平口凿把锯口打削光滑,再将病虫枝、细弱枝、下垂枝修去,保留壮条.在"小寒”至"大寒”季节,进行保条短尖,根据桑树长势情况,掌握"条弱留短、条壮留长”的原则,即剪壮条梢尖的空虚部分的1/3或2/5或 1/2.促使集中养分供给枝叶生长.在春蚕四龄盛食期开始夏伐,即从枝条基部留长2~3cm 处下剪,剪口要平滑,以促使潜伏芽萌发,并重施夏肥,以后间芽时去弱留强的枝叶可饲养夏蚕.这种修剪方法有利于提早发种,增养春蚕,提高蚕茧产、质量.  相似文献   

11.
对用镰刀、枝剪收获枝桑的工效及留干全年枝桑收获法、无干全年枝桑收获法的产量进行了调查,结果用镰刀割枝桑比用枝剪剪枝桑有利提高收获工效;无干全年枝桑收获法比留干全年枝桑收获法有利提高收获工效。采用无干全年枝桑收获法用镰刀割枝桑有利节省收获劳动力。留干全年枝桑收获法与无干全年枝桑收获法枝桑鲜量虽然不同,但桑叶干物量两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正>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包括20多个县,4.4万平方公里土地,总人口243.63万。历史上这里曾是陕西省一个重要蚕区,最高年产蚕茧50多万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里桑园面积由78年的5.7万亩,增加到82年的9万亩,蚕茧产量也大幅度增长。这里的桑叶采伐方式有留芽伐条法;春伐留枝、夏伐留芽法;采片叶冬季伐条法三种。很不利于大量饲育夏秋蚕。1975年以来,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子长县毛家河大队试验成功的全年多次条桑采伐收获技术,具有春、夏、秋蚕期均可采伐条叶;有利于复壮树势,提高桑叶产量、质量;方法简便省工;适宜于乔木桑、低干桑、无干桑等不同品种不同养成形式的各类桑树等特点,很受群众欢迎。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桑树从栽培到衰老,一般可分为幼龄期、盛产期和衰老期三个时期,幼龄期桑园也称未成林桑园。栽桑的目的是收获桑叶,要在提高叶质的前提下增加产量。欲使桑树高产稳产,须根据桑树的生长发育规律,重视幼龄期的培护管理,才能充分发挥桑树的丰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我县桑树整枝多在冬期采用根刈形式,即“冬根刈”。这种方法,于翌春重发新枝,前期发芽迟,生长慢,上半年采叶片,产量低。以后为适应春养二化白茧种的需要,采用冬期留大树尾的方法,到三至四月份才根刈,使早期的桑叶产量增加,叶质  相似文献   

15.
桑树中晚秋留叶程度与温床硬枝扦插效果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探讨桑树中晚秋留叶程度与温床硬枝扦插插穗发根率、炼苗成活率和大田定植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留叶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插穗在温床内的发根率,梢端留叶2~3片区为78%,而留叶5~10片区为90~95%,与不摘叶区(对照区)接近。炼苗成活率和大田定植成活率也有同样的倾向。另外,中晚秋摘叶收获后,枝条顶部摘芯处理的,插穗的发根率有提高的倾向。试验表明,供温床硬枝扦插的桑园,在上年中晚秋结合养蚕收获桑叶时,梢端留叶范围为5~10片,在此范围内,留叶多并进行摘芯处理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桑树采养法是我国浙江群众的“养树”经验。方法是在春季壮蚕期收获桑叶时,枝条顶端留1—2支新梢芽,任其继续生长。采养当年仅修去过于短细的弱枝,不夏伐,第二年再回降到二年生枝条的基部进行夏伐。我们经过1962—1964年在不同肥培条件下采养的调查及1964年在无锡县新安公社先锋大队的生产实验证明:采养法不仅能增强树势,而且有减轻病虫危害和提高桑叶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桑树是叶用植物,而枝条是着生叶片的基础,因而枝条与产量有密切的关系。劳动人民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提出:“去弱留强”、“培养壮枝”是增产桑叶的关键。本文以枝条茎粗为中心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方法 本试验以四年生广东荆桑冬根刈为材料,设不同土壤肥力,不同施肥量,不同密度,不同疏留枝及不同留叶等处理进行调查,以了解栽培措施与壮枝形成及产量的关系,每处理调查100枝,第1—4造采主枝叶,第4造挫薳(摘芯)促进分枝,第5—7造采侧枝叶,均以净叶量计算。  相似文献   

18.
根据顺德县蚕桑生产的特点,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桑叶产量,必须运用多枝多叶的办法,即搞好肥培管理的基础上,一年中尽量增加摘横枝桑次数。而桑树是无干密植的栽种形式的,枝条又不宜多年留下去。产生相互矛盾。近年来,围绕怎样解决枝条更新,  相似文献   

19.
成龄低干桑园截枝留芽是一项提高桑叶产、质量 ,实行全年条桑育的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具体方法及管理措施如下。1将各户的桑园等分为二。开春前把准备截枝留芽的那一半留条60~80cm进行平顶剪梢 ,并剪去所有细弱枝和无效条 ,另一半则按常规剪梢留条100~130cm。2春季5龄期 ,截枝留芽的每根枝条选留1~2个生长芽 ,下部叶片采去喂蚕 ,上部保留4~5片叶让其继续生长 ,多余的生长芽剪去喂蚕 ,一般每株保留12~18个生长芽 ;未实行截枝留芽的一半进行正常夏伐。这样可减少一半的夏伐工作量。3夏伐后立即治虫、施肥、除…  相似文献   

20.
桑树带叶秋栽技术有别于传统的冬春栽桑树,将桑树栽植时期提前到十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新栽桑当年即可长出新根,并通过科学培桑管理,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就形成丰产群体结构,株有效枝条平均达5.1根,条长2.03m,秋季可收获桑叶1213公斤/亩,比冬春栽桑园分别增产41%和65%,达到成年桑园的产叶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