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养猪》2017,(2)
为确定仔猪的死亡原因并为猪场及时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对病料样品进行镜检观察、细菌分离培养与纯化、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观察、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16S r RNA序列鉴定等,最终鉴定为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13种常见药物中对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头孢噻呋、头孢噻肟、阿莫西林、氟苯尼考8种药物高度敏感,对红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3种药物中度敏感,对强力霉素、四环素2种药物低度敏感。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修水县某鸡场于2014年10月9日送检6羽12日龄自然发病的雏鸡,经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剖检后从其大脑、肝脏中分离出1株沙门氏菌,经生化试验鉴定为鸡白痢沙门氏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细菌对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氟哌酸、呋喃妥因、头孢唑啉、氧氟沙星等药物敏感;对青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强力霉素、杆菌肽、多粘菌素、苯唑西林、阿莫西林、万古霉素、克林霉素等药物耐药;对头孢曲松表现为中度敏感。  相似文献   

3.
《养猪》2017,(5)
从河南省内不同县市的部分猪场送检疑似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病料中分离鉴定到9株致病菌。为防治疾病传播,控制疫情蔓延,对分离菌株进行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以及PCR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致病菌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显示9株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呋、头孢他啶、氟苯尼考、阿奇霉素、阿莫西林高敏;对壮观霉素、左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对克林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恩诺沙星不敏感或耐药;对红霉素、罗红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敏感性不稳定,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4.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能感染多种动物甚至人的重要的病原菌。研究对西藏某地临床症状疑似出败病死亡的牛进行了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致病性、荚膜分型及耐药性分析,掌握西藏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采集死亡牛肺脏、肝脏、脾脏、肾脏等脏器及淋巴结,分离细菌并进行培养,研究其形态学特征及其生理生化分析。随后对分离菌株进行荚膜分型、动物实验和药敏实验。结果表明,从肺脏组织中成功分离鉴定出1株牛源巴氏杆菌且分离菌株为A型巴氏杆菌,且动物致病性试验证明该细菌具有致病作用且病例变化较明显,说明分离菌株为致病菌;该菌株对苯唑西林、万古霉素和克林霉素不敏感;庆大霉素、多粘菌素B和氯霉素中敏;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氧氟沙星等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均敏感。  相似文献   

5.
对送检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分离得到1株致病菌,经过生化实验、动物致死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PCR扩增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奇异变形杆菌。分离菌株对小鼠有致死性;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四环素、头孢吡肟和诺氟沙星等药物敏感;对氯霉素、卡那霉素和青霉素中敏;对强力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表明本次引起该地区牦牛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感染奇异变形杆菌引起。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防控雏鸡白痢沙门菌病,试验自保定某蛋种鸡场疑似为鸡沙门菌病雏鸡采取肝脏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鸡白痢沙门菌多价血清学鉴定及沙门菌inv A基因PCR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检测及对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10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生化特性、血清学鉴定结果符合鸡白痢沙门菌的特征,说明从病死雏鸡组织中分离出的细菌为鸡白痢沙门菌。沙门菌inv A基因PCR扩增出373 bp目的片段,进一步证实分离菌为鸡沙门菌。用分离菌株接种雏鸡,其死亡率高达90%,表明该菌株有很高的致病性。10株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和青霉素耐药率达100%,对阿齐霉素的耐药率达90%,而对阿米卡星、头孢唑林和庆大霉素耐药性较弱、对氧氟沙星较为敏感。3耐菌株多重耐药比例为42.86%,4耐菌株多重耐药比例为57.14%,5耐菌株多重耐药比例为71.43%,说明雏鸡沙门菌分离株对所试抗菌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表现出多重耐药现象。本试验为鸡白痢沙门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仔猪副伤寒的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德平  王萍 《养猪》2011,(3):87-88
为对初诊为患仔猪副伤寒的仔猪进行病原分离鉴定,本试验采集其病料进行病原分离,经镜检和生化鉴定证实引起该病的病原为猪伤寒沙门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的耐药性非常强,除呋喃妥因、头孢唑林、强力霉素等对该菌株有一定的作用外,其它大部分常用抗生素对该分离菌株均没有作用;毒力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毒力很强,进一步说明引起仔猪发病的病原是猪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8.
从送检的2份病料中分离到3株病原菌,经病原菌的分离、生化实验、动物致死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PCR扩增,对分纯菌株进行了生物学鉴定。结果:3株分离菌株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体外药敏实验表明对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等药物敏感;对强力霉素、卡那霉素、多粘附素B等药物中敏;对杆菌肽、氯霉素和多粘附素E等耐药。说明本次引起该地区牦牛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大肠杆菌引起。  相似文献   

9.
昆明市某猪场的仔猪群中发生一起以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从该猪场可疑病料中分离出1株猪源致病性链球菌,开展了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血清学鉴定等试验对其进行了鉴定,并进行了猪链球菌的动物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此分离菌株为猪链球菌2型;对小鼠有很强的致病性;头孢噻呋、阿莫西林、头孢他啶、氧氟沙星、氨苄青霉素等对分离菌株高敏。  相似文献   

10.
从送检的死亡猪组织病料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经病原菌的分离、生化试验、动物致死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PCR扩增及测序,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在检测的17种抗生素中该菌株仅对阿奇霉素和克林霉素药物敏感;对强力霉素、多粘菌素B药物中敏;对杆菌肽、氯霉素和多粘附素E等耐药。说明该猪死亡前感染了耐药性较强的致病性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1.
从送检的1份因腹泻致死的病料中分离培养得到1株菌,经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动物致死试验,鉴定该分离菌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外药敏实验证实了分离株该菌对杆菌肽、多粘菌素E、呋喃妥因等药物敏感;对氯霉素、强力霉素等药物中敏;对青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21,(1)
为了确诊某种猪场后备母猪疑似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病例,试验在掌握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应用常规细菌学鉴定方法对采集的4头发病猪病料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生物型测定,PCR技术对分离菌进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及其血清型测定、毒力基因检测以及分离菌之间亲缘关系的鉴定,Kirby-Bauer纸片法分析分离菌的药物感受性。结果显示,4份病料均分离出APP,且同为生物I型、血清8型菌株,均检测到毒力基因Omp2和ApxⅣ而无ApxⅡ、ApxⅢ,菌株之间的Omp2和ApxⅣ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度达100%,并处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4株APP分离菌高度同源。4株APP分离菌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氟苯尼考、氧氟沙星、头孢唑林和头孢曲松均100%敏感;对青霉素、卡那霉素和四环素均100%耐药,对链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复方新诺明、多西环素、红霉素、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介于25%~75%。结果表明,该种猪场存在血清8型APP菌株感染且为同一菌株,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感受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细菌学方法对西藏拉萨当雄、林芝、日喀则、阿里、那曲、昌都等6个地区牦牛大肠杆菌疑似病例粪样中分离鉴定大肠杆菌后,采用WHO推荐的K-B纸片法对西藏6个不同地区的11种菌株对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这些菌株对15种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多西环素、头孢氨苄、呋喃妥因、新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其中对头孢唑啉耐药率为100%,对后5种药的耐药率也高达90.9%,对四环素和链霉素的耐药率达81.8%,对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2.7%和63.4%、对卡那霉素耐药程度较低,达36.3%。;但耐药菌株对氧氟沙星、氟罗沙星、诺氟沙星等药物的敏感性较高,达90.9%100%,由此可见,西藏牦牛大肠杆菌分离株的多重耐药现象较严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确定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某养殖场犊牛腹泻的致病菌,为选择敏感药物治疗该病提供依据。[方法] 无菌采集腹泻犊牛肛拭子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致病性试验及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肛拭子经培养后的菌落形态一致,经表型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鉴定确定分离菌为大肠杆菌;大肠杆菌分型引物鉴定分离菌株为ETEC型;且分离菌株可致小鼠死亡;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唑啉、四环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等21种药物表现为耐药,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克林霉素、多黏菌素B、米诺环素等10种药物表现为中度敏感,对头孢西丁、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及呋喃妥因4种药物表现为敏感。[结论] 该养殖场的犊牛腹泻是由大肠杆菌ETEC型所致,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使用环丙沙星。  相似文献   

15.
2型鸭疫里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扬州郊区发病鹅场分离到1株细菌,经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特性鉴定确定为鸭疫里氏杆菌,玻片凝集试验确认分离菌株的血清型为2型。药敏试验表明,对阿莫西林、头孢拉啶、先锋Ⅴ、青霉素G、强力霉素敏感;对四环素中敏;对链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恩诺沙星、氯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红霉素、罗红霉素、壮观霉素、复方新诺明、利福平、阿奇霉素等药物不敏感。选择阿莫西林敏感药物进行及时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6.
从福建漳州某鹅场死亡鹅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经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和PCR鉴定确定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凝集试验表明其为血清11型菌株,该菌对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头孢唑啉、氧氟沙星、壮观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敏感,对丁胺卡那霉素、多黏菌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等12种药物不敏感,属于多重耐药的鸭疫里默氏杆菌。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防治雏鹅大肠杆菌病,试验无菌采集疑似大肠杆菌病例雏鹅的肝、脾等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经过培养特性、形态染色、生化特性以及致病性试验,鉴定为大肠杆菌。选用7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庆大霉素、阿莫西林、氧氟沙星、头孢唑啉产生耐药性,对丁安卡娜高度敏感。试验结果为雏鹅大肠杆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发生在洛阳地区的牛乳房炎的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出的病原菌主要有β-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以试管2倍稀释法对分离出来的主要感染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了阿莫西林等25种药物对上述3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对头孢唑啉、庆大霉素、链霉素、乳酸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钠、三甲氧苄啶和新诺明等耐药:葡萄球菌对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克林霉素、庆大霉素、新诺明、乳酸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敏感,对氨苄西林钠、头孢唑啉、多西环素、三甲氧苄啶、盐酸洛美沙星等耐药;β-溶血性链球菌对克林霉素、氧氟沙星敏感,对氨苄西林钠耐药.  相似文献   

19.
对吉林省敦化及双阳两地区腹泻鹿进行了大肠杆菌的分离和鉴定,分离出68株鹿大肠杆菌,经过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学鉴定,其中10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通过对耐药性监测,发现分离的菌株对多粘菌素B、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氨苄、复方新诺明、青霉素G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而对头孢唑啉、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依诺沙星较为敏感,可以做为临床用药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送检的死亡羔羊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经病原菌的分离、生化试验、动物致死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沙门氏菌。药敏试验表明在检测的17种抗生素中该菌株仅对头孢吡亏和诺氟沙星药物敏感,对多粘菌素E、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等药物中敏,对杆菌肽、氯霉素和青霉素等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