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育种是奶牛场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工作,更是一项需长期坚持的工作,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是奶牛育种工作的基础。本文对河北省近五年(2015-2019年)DHI参测场的牛群生产性能测定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牛群参测规模、日产奶量、305d产奶量、乳蛋白率都有较明显的提升,生产性能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能够为牛群营养和遗传水平提供数据基础,本研究利用2020年6月-2021年5月北京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DHI中心)参测牧场数据来分析月度、季节、日产奶量、胎次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奶量和乳成分的月度结果整体变化比较稳定,而受季节、日产奶量和胎次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云南省2011—2020年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结果发现,DHI测定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2020年参测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体细胞数、产犊间隔等指标都得到了显著改善。与2011年相比,2020年奶牛日均产奶量提高了86.67%,乳脂率增加了0.63个百分点,乳蛋白率增加了0.12个百分点,总固体增加了0.23个百分点,体细胞数降低了68.91%,产犊间隔下降了50.58天。  相似文献   

4.
利用DHI报告提高兽医工作效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的指标,主要有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全乳固体和体细胞数等。这些指标的变化可适时监控奶牛个体生产性能表现,所以利用DHI报告可以及早发现奶牛病变,大大提高兽医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分析DHI报告对内蒙古地区规模化牛场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量、日产奶量等的影响.收集了内蒙古地区某规模化牛场12个月的DHI数据记录和牛只档案.应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DHI理想参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场根据DHI报告及时改进饲养管理,取得了如下成绩:①自参测之日起一年内日产奶量从31kg增加至...  相似文献   

6.
DHI技术应用效果对比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是牛群遗传改良的基础.是改善牛群质量.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和增加奶牛饲养科技含量的有效措施。DHI测定.一方面可以为奶牛遗传评定提供基础数据.另一方面可以为奶牛饲养管理提供分析报告。为此.本试验对延庆德大兴旺和鑫运两个奶牛养殖小区近两年的DHI报告中产奶天数、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以及体细胞数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旨在为牛场科学管理提供指导,并分析各项指标与生产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体细胞数与目产奶量、乳脂率、蛋白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应用奶牛群体改良(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体系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150头不同年龄、胎次、泌乳阶段的健康泌乳奶牛,进行为期8月(2009年6月-2010年1月)的试验.第1月为第1期,不进行调整;第2~4月第2期,进行第1次调整;第5~7月为第3期,进行第2次调整;第8月为第4期,为调整后的观察期.饲粮配方和饲养管理的调整结合试验期内内蒙自治区古巴盟地区气候条件及DHI报告中的数据信息.记录产奶量,通过DHI软件计算305 d产奶量、305 d成年当量,预测最高日产奶量及其出现时间,采集的奶样测定乳脂蛋比.结果表明:应用DHI体系能够显著提高305 d产奶量和305 d成年当量(P<0.05),显著提高最高日产奶量(P<0.05),并缩短其出现时间(P<0.05),改善乳脂蛋比.结果提示,在内蒙古自治区古巴盟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应用DHI体系能够提高奶牛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8.
研究胎衣不下在不同年度、季节、产犊季节、泌乳阶段、胎次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及牛奶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收集某奶牛场4 247头奶牛2013至2015年度DHI生产性能测定记录,用多因素方差法分析产后胎衣不下奶牛在不同测试年、测定季节、产犊季节、胎次和泌乳阶段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产犊季节、测定季节、测试年、泌乳阶段和胎次情况下,胎衣不下对奶牛日产奶量、体细胞评分、乳糖和尿素氮这4项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春、夏、秋季产犊胎衣不下奶牛日产奶量显著低于胎衣正常排出奶牛(P0.05),泌乳前期胎衣不下奶牛的日产奶量显著低于胎衣正常排出奶牛(P0.05)。秋冬季测定的胎衣不下奶牛日产奶量显著低于胎衣正常排出奶牛(P0.05)。第1胎、3胎胎衣不下奶牛的日产奶量显著低于胎衣正常排出的奶牛(P0.05)。  相似文献   

9.
2006年农业部将宁夏列入全国荷斯坦奶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区之一,并批复实施《宁夏奶牛DHI测定中心建设项目》。2008年宁夏奶牛DHI测定中心被正式确认为全国18个测定中心之一。在正式实施测定的8年中,宁夏DHI测定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由建立初期18个参测牛场、每月测定奶样约5000头份,发展到目前的45个参测牛场、每月测定奶样2.5万头份左右。本文在梳理总结宁夏DHI测定技术发展历程的同时,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规模化饲养条件下奶牛乳脂率、乳蛋白率、乳尿素氮、体细胞数及日产奶量的变化规律,本试验收集并分析了2015~2017年石家庄地区参加生产性能测定(DHI)牛场的DHI数据。结果表明:该地区奶牛的乳脂率、乳蛋白率在7月份最低,分别为3.70%、3.18%;在11月份最高,分别为4.03%和3.49%;泌乳天数在61~120d时,日产奶量普遍较高,最高可达29.94kg;在121~210d时乳中尿素氮含量达到最高值,为14.57mg/dL;不同季节体细胞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分析得出,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加强不同泌乳阶段的饲养管理和改善环境来缓解热应激,可通过适当提高夏季日粮中营养水平、科学调整日粮配方提高奶牛采食量,通过加强产后护理、提高奶牛机体抵抗力而降低乳房炎发病率,最终达到提高牛奶产量和乳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利用奶牛场DHI数据,采用BP-ANN网络建立奶牛胎次及产后前100d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最高单日产奶量五个因素与奶牛305d产奶量之间的相关性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拟合度.该模型不但可以为奶牛场奶牛选育提供一定依据,还为仿生耦合设计原理在预测奶牛日产奶量的应用上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是一种具有应用价值、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对近年黑龙江省参加生产性能测定(DHI)奶牛的两组奶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了黑龙江省奶牛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办法。1存在的问题从黑龙江省参测牛的奶样数据来看,黑龙江省奶牛产量高低不稳定,从标准泌乳曲线看到,经产奶牛产量变化不符合奶牛泌乳规律,经产牛泌乳能力  相似文献   

13.
挤奶机直接作用于奶牛,其气压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奶牛乳房的健康程度,影响牛奶的质量和安全。通过对河北省56家奶牛场的挤奶机进行气压检测,收集检测前后的数据,分析奶牛乳房炎的感染率和生产性能测定(DHI)关键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检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检测后的日产奶量、乳房炎未感染率较检测前分别提高0.92kg/d、1.44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体细胞数、乳房炎新感染率较检测前分别降低5.76万个/mL、3.1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乳房炎治愈率较检测前提高1.28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由结果可知,挤奶机气压检测在河北省奶牛场的应用效果显著,对提高奶牛产奶性能及改善健康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童建军 《中国乳业》2011,(10):22-24
陕西省在推广奶牛DHI技术应用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66家参测牛场的奶产量、乳脂率、乳蛋白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体细胞数则有所下降。因此,本文就DHI技术的基本流程,相应的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进行系统的介绍,供开展DHI工作的牛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应用奶牛群体改良(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技术体系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克拉玛依绿成牛场350头不同年龄、胎次、泌乳阶段的健康泌乳奶牛,进行为期12个月(2011年3月~2012年3月)的试验,分为4个时期进行,每3个月为一个试验期。将试验之前一个月的DHI记录设置为对照组,第1、2、3、4期均为试验组。日粮配方和饲养管理的调整结合试验期内新疆地区饲料条件及本场DHI报告中的数据信息。结果表明:应用DHI体系能够显著提高305d产奶量,显著提高最高日产奶量(P<0.05),并使其出现时间提前(P<0.05),改善乳脂蛋比,降低体细胞数。结果提示,在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饲料及气候条件下,应用DHI体系能够提高奶牛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产犊季节、测试季节、泌乳阶段和胎次对奶牛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SCS)的影响,试验对南京市某牛场2015年、2016年5 993条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记录中日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季产犊的荷斯坦牛日产奶量较高,其SCS也相对较高,夏季产犊日产奶量较低;随泌乳阶段的延长荷斯坦牛产奶量逐渐降低,SCS略有升高;日产奶量在3胎时达到最高,然后逐渐降低,SCS随胎次增加而升高。说明在秋、冬季产犊最为理想,此时的日产奶量较高,可为牛场增加经济效益,而且秋季产犊时的SCS较低。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牛奶产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对牛奶产品的品质要求也逐渐提高,这些变化使乳品企业更加关注原料奶的品质,也是对奶牛健康状况的关注。DHI奶牛性能测定体系,通过测试奶牛的日产奶量、密度、非脂率、含水、蛋白率、冰点、乳糖率、乳脂率等,体细胞数的收集等有关资料。经过分析后可以反映牧场饲养水平(配种、繁殖、疾病、生产性能)等信息报告,通过这些指标可以更清楚地掌控当前牛群的性能表现状况,使得牧场的管理细化、高效。  相似文献   

18.
奶牛养殖小区在产奶牛日粮中加8%的全棉籽,5%的DDGS(玉米酒精糟),经过90d的试验,平均每头牛的日产奶量达到23.6kg,比对照组提高了1.5kg,乳脂率达到3.6%,提高0.2个百分点,乳蛋白率达到3.1%,提高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正>DHI是Dairy Herd Improvement的缩写,其含义是奶牛群体改良,在我国又称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是目前指导世界奶牛业发达国家奶牛生产所普遍采用的关键生产技术。通过每月定期收集奶牛系谱、胎次、产犊日期、干奶日期、淘汰日期等牛群饲养管理基础数据,同时,每月对泌乳牛个体采集奶样一次,通过测定奶样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BHB等数据,经过计算机整理分析后,形成DHI(生产性能测定)报告,并反馈给牛场,来数字化的指导牛场的生产经营管理。1.参加DH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意义1.1 DHI测定可以完善奶牛生产记录体系DHI测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量化管理牛群工具,并且这种量化能够针对每个个体牛只进行,并且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还  相似文献   

20.
DHI技术在奶牛场饲养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008年11月-2009年3月对张掖市某乳业公司成年泌乳牛按照DHI要求进行测试的结果为基础,统计分析了日产奶量、乳脂率、蛋白率、体细胞数、尿素氮以及各乳成分及体细胞数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试验牛群平均胎次为2.25胎,表明畜群结构不合理。从2009年1月,日均产奶量下降,脂蛋比为0.88,尿素氮含量不稳定,表明对奶牛饲养管理调整方案不合理。体细胞数与生产性能间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应该加强对牛群乳房炎或隐性乳房炎的检测与防治。经验证与牛群日常生产管理记录等实际基本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