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分析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营养生态位的可塑性,基于2020年浙江南部近海渔业资源调查捕获的带鱼样本,通过测定其肌肉的δ13C、δ15N值,比较带鱼营养生态位的性别、性腺成熟度和季节差异,以探究带鱼的种内营养分化及其共存机理。结果显示,浙江南部近海带鱼δ13C值的范围为-19.60‰~-15.62‰,平均值为-17.20‰,δ15N值的范围为10.29‰~14.88‰,平均值为12.44‰;置换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带鱼δ13C值、δ15N值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以及极显著的性腺成熟度和季节差异(P<0.01);从个体发育角度,随着性腺发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带鱼有向高营养级饵料摄食的趋势,在不同性腺发育阶段其营养生态位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相较其他性腺发育阶段,Ⅱ期性腺组带鱼具有更宽的营养生态位以及最低的营养冗余程度,从营养角度表明,Ⅱ期性腺带鱼对饵料资源的适应能力更强,营养分布也更为均匀;在各季节间带鱼的营养生态位也存在明显的分化...  相似文献   

2.
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nuis)对维持木扎提河的水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脂肪酸生物标记法和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研究了长身高原鳅的食性和营养生态位特征。结果显示,其肌肉中共检测出22种脂肪酸,其中有8种饱和脂肪酸、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8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由特征脂肪酸组成情况推测,长身高原鳅对浮游动物、硅藻、陆地植物或喜摄食硅藻的鱼虾均有摄食,表现为杂食性。长身高原鳅的δ13C和δ15N分别介于-27.09‰~-20.98‰和5.71‰~8.45‰,营养级介于2.68~3.48。雌雄样本间的δ13C、δ15N和营养级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雄性样本核心生态位(Standard ellipse area, SEAc)和总生态位(Total area of convex hull, TA)均高于雌性。δ13C与体长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δ<...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秋刀鱼(Cololabis saira)的栖息地分布特征,根据2018年7—11月秋刀鱼渔船“鲁蓬远渔027”在西北太平洋公海(40°28′N~48°56′N、150°08′E~164°20′E)采集的127尾秋刀鱼样本,测定了其肌肉组织稳定同位素含量,分析了肌肉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5N),探讨了δ13C和δ15N的时空分布规律。基于广义加性模型(GAM)分别讨论了δ13C、δ15N与纬度、体长、离岸距离和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关系。t检验结果表明,秋刀鱼雌雄个体间的δ13C、δ15N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体长组间的δ13C和δ15N的分布较为相似,整体上呈现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分析认为,1龄的秋刀鱼栖息在亲潮海域,随后向南洄游到黑潮-亲潮混合水域。GAM模型结果显示,δ13C与纬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2018年定点用张网采集黄海北部(122°14’~122°15’E,39°17’~39°18’N)1龄[体长(8.37±0.59)cm,体质量8.77±1.75)g]和3龄口虾蛄Oratosqilla oratoria[体长(14.28±0.55)cm,体质量(48.08±2.84)g]12次,取肌肉组织进行稳定同位素测定,探究黄海北部口虾蛄的食物组成,及其可能摄食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研究不同饵料生物在口虾蛄食物中的贡献比率。结果表明,黄海北部口虾蛄的δ13C值在-17.27‰~-16.22‰,δ15N值在13.95‰~15.34‰,平均值分别为(-16.57±0.37)‰和(14.68±0.39)‰,均高于本次采集的其他生物样本;黄海北部口虾蛄的营养级为3.58±0.12,主要饵料生物为蟹类和虾类,其营养级分别为3.02±0.30和3.13±0.19,其中蟹类在口虾蛄食物中的平均贡献率为53%;虾类的平均贡献率为47%。  相似文献   

5.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作为我国近海重要的经济鱼类,曾因不合理的捕捞方式导致资源枯竭,近些年来通过增殖放流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大黄鱼资源有恢复的迹象,为了解大黄鱼资源变动后摄食情况,于2021年10—11月,在马鞍列岛海域采集野生大黄鱼样本328尾,应用胃含物、碳氮稳定同位素和脂肪酸手段进行食性分析。结果显示,胃含物饵料生物分为10大类,包括鱼类(Pisces)、长尾类(Natantia)、短尾类(Brachyura)、口足类(Stomatopoda)、磷虾类(Euphausiacea)等,以及少量的海藻,其中口足类中的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和小型鱼类为大黄鱼重要的饵料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结果显示δ13C值范围是–19.20‰~–15.17‰,平均值为–16.70‰±0.82‰;δ15N值范围是8.86‰~14.74‰,平均值为10.76‰±0.93‰。稳定同位素分析可得饵料生物类群对大黄鱼的食源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端足类(Amphipoda)、短尾类、长尾类、口足类、鱼类、磷虾类和糠虾类(...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8年1—4月和8—12月在北部湾采集的248尾日本金线鱼(Nemipterus japonicus)样品,采用传统胃含物分析法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其摄食生态。结果显示,日本金线鱼为广食性底栖肉食性动物,摄食饵料生物包括8个类群,鱼类和虾类是优势饵料类群,相对重要指数占比为92.92%。日本金线鱼四季均大量摄食鱼类,另外,在春季兼食虾类,夏季兼食蟹类,秋季兼食虾类和多毛类,冬季兼食虾类和星虫类;随着体长增加,日本金线鱼由摄食虾类和鱼类为主逐渐转变为摄食鱼类为主,摄食转变体长节点为130 mm。摄食强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最高,春季和夏季次之,冬季最低。日本金线鱼摄食饵料种类多样性较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1.77,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64,从春季到冬季,H’值和J’值随季节先升高后降低,秋季最高;H’和J’随体长呈增加趋势,体长≥160mm群体的摄食生态位宽度最大。在同位素分析方面,δ13C值范围为–18.25‰~–15.39‰,极差为2.86‰;δ15N值范围为13.01‰~17....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成蟹的食物来源及贡献比例,采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分析了池塘养殖的中华绒螯蟹成蟹肌肉、硬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和池塘常见天然饵料中的碳、氮稳定性同位素特征。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肌肉中的碳稳定性同位素(δ13C)为(-19.86±0.03)‰,氮稳定性同位素(δ15N)为(7.47±0.03)‰。配合饲料和池塘中天然饵料的δ13C值分布范围为-27.04‰~-22.87‰,δ15N值分布范围为1.46‰~7.20‰。通过食源贡献率分析,在养殖池塘中,中华绒螯蟹的第一食物来源为配合饲料,其中硬颗粒饲料占18.68%,软颗粒饲料占16.81%,其余饵料的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底栖生物、浮游动物、浮萍、本底中华绒螯蟹、沉积物、伊乐藻和浮游植物,贡献率分别为16.37%、12.72%、8.29%、7.91%、7.90%、5.79%和5.53%。综上,在养殖池塘中,硬颗粒饲料和软颗粒饲料为中华绒螯蟹成蟹的主要食物,两者约占总食物贡献的35.49%,底栖生物、浮游动物和水生植物等天然饵料的食物贡...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伊犁河流域鱼类群落营养结构动态及层级变化,本研究于2019年湿季(5-6月)和2020年干季(11月)在新疆伊犁河流域13个站位进行鱼类调查。运用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分析了伊犁河鱼类的营养级,并对不同支流以及不同摄食功能群鱼类营养级进行比较分析。伊犁河流域鱼类的δ13C值范围为-33.70‰~-18.51‰,δ15N值范围为5.13‰~17.33‰,营养级范围在1.27~4.07之间,平均为2.54±0.55。湿季鱼类的营养级高于干季,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营养级明显高于其它类群。鱼类营养结构特征指标(氮值范围NR、碳值范围CR、总面积TA、平均离心距离CD、平均最邻近距离、最邻近距离标准差SDNND)显示,伊犁河与特克斯河的鱼类营养多样性较高,揭示种间竞争较少;喀什河营养冗余更高,表明鱼类群落抗外界干扰能力更强。本研究为后期准确全面的评估伊犁河流域鱼类群落结构与功能对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万山群岛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特征,构建万山群岛渔业生物简要食物网,于2021年秋季(9月)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万山群岛主要渔业生物的营养结构特征,并计算了其营养结构的量化指标。结果表明,万山群岛海域鱼类δ13C值变化范围为-21.23‰(鲻Mugil cephalus)~-14.00‰(黑边布氏鲾Eubleekeria splendens),均值为(-16.96±0.41)‰, δ15N值变化范围为9.93‰(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14.83‰(截尾白姑鱼Pennahia anea),均值为(12.52±0.34)‰,鱼类的营养级变化范围为2.54~3.98,平均营养级为3.30。鱼类的δ13C变幅(CR)为7.23,δ15N变幅(NR)为4.90,凸多边形总面积(TA)为23.64,矫正后的标准椭圆面积(SEAc)为3.73,平均离心距离(CD)为1.30,平均最邻近距离(MNND)和平均最邻近距离标准差(SDNND)均为0.24。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值可将万山群岛...  相似文献   

10.
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枸杞岛近岸海域褐菖鲉的食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薛彬  蒋日进  王凯  梁君  徐开达  李振华 《水产学报》2017,41(9):1415-1423
为获知褐菖鲉的食性,本研究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不同季节和发育阶段褐菖鲉的摄食习性,并评估了浮游动物、端足类、虾蟹类和小型鱼类等饵料生物对褐菖鲉的营养贡献。结果显示,枸杞岛近岸海域4个季节褐菖鲉的δ~(13)C值为–18.2‰~–14.7‰,平均值为–15.6‰;δ~(15)N值为3.3‰~9.9‰,平均值为7.9‰;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褐菖鲉的δ~(13)C值和δ~(15)N值在不同季节之间差异都不显著,说明不同季节之间褐菖鲉的食性差异不大。对褐菖鲉全长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其δ~(13)C值和δ~(15)N值随全长变化都极显著,表明不同发育阶段褐菖鲉的食性差异极显著。聚类分析将不同全长的褐菖鲉分为3组,其中0~19 mm为一组,20~79和80~109 mm为一组,110~199 mm为一组,ANOSIM分析3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褐菖鲉的δ~(13)C值与虾蟹类和鱼类等饵料类群δ~(13)C值较接近,应用Iso Source软件分析饵料类群的营养贡献时发现,麦秆虫对褐菖鲉的的营养贡献均值最大,为22.3%,鱼类、虾蟹类等饵料类群的营养贡献均值都超过了12%。枸杞岛近岸海域褐菖鲉的平均营养级为3.18,属于低级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麦秆虫、鱼类和虾蟹类,是底栖动物食性,而非浮游动物食性。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辽东湾海水生态养殖池塘仿刺参的食性特征,分别于2016年3月、5月、7月、9月、12月采集池塘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颗粒有机物、底栖硅藻、表层底泥和仿刺参,并检测所有样品的δ13C和δ15N值。运用IsoSource线性混合模型计算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颗粒有机物、底栖硅藻、表层底泥对仿刺参的饵料贡献率。试验结果显示,底栖硅藻对仿刺参的平均饵料贡献率周年变化为78.5%~85.7%,颗粒有机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表层底泥对仿刺参的贡献率分别为2.1%~5.1%、2.2%~5.6%、2.3%~7.7%、3.6%~7.9%。底栖硅藻对消化管内含物δ13C值的贡献率为25.8%~74.5%、颗粒有机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表层底泥对消化管内含物δ13C值的贡献率分别为3.9%~15.3%、4.0%~18.3%、4.2%~19.4%、5.6%~22.2%。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投饵、缺乏底栖大型藻类的生态养殖池塘中,底栖硅藻是仿刺参主要的食物来源,仿刺参也摄食表层底泥、沉降后颗粒有机物和浮游动植物。研究结果可为海水池塘仿刺参的生态健康养殖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肖祎  蒋日进  印瑞  王静  杨凡  王好学  李哲 《水产学报》2023,47(7):079306-1-079306-10
海鳗等鳗鲡目鱼类是舟山群岛海域常见的近底层凶猛肉食性鱼类,研究鳗类的营养生态位可以了解其在舟山群岛海域生态系统中占据的营养层次。本研究以舟山群岛海域的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前肛鳗(Dysomma anguillare)、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食蟹豆齿鳗(Pisodonophis cancrivorus)和短尾吻鳗(Rhynchoconger ectenurus)为研究对象,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这5种鳗的营养生态位及种间食物关系。结果显示:(1)舟山群岛海域5种鳗的δ13C范围是-21.91‰~-14.97‰(平均值-17.03±1.14‰),δ15N范围为9.56‰~15.13‰(平均值11.50±1.36‰);(2)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物种间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5种鳗总体的δ13C、δ15N值与肛长相关性均不显著,而除前肛鳗以外,其余4种鳗总体的δ13C值与肛长相关性不显著,δ15N值与肛长呈极显著正相关;(3)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SIAR)显示鱼类、虾类和口足类是鳗类的主要食物来源;(4)海鳗与其他4种鳗的营养生态位均有重叠,说明它们之间的食源有一定程度的同质化,存在食物竞争;食蟹豆齿鳗和短尾吻鳗的校正核心生态位面积(SEAc)最大,说明二者食性泛化,其摄食类群主要取决于饵料生物的易得性;前肛鳗、星康吉鳗和短尾吻鳗之间不存在生态位重叠,说明其摄食种类有所分化,体现了同域分布近缘种的食性差异。本研究阐述了舟山群岛海域5种鳗的种间食物关系和进化共存机制,可为研究舟山群岛海域高营养级类群的食物网结构特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推水养殖系统是集循环养殖、高效集污、生物净化及自动控制等技术为一体的生产方式。但该系统营养物质归趋尚未明晰,造成饵料资源浪费和养殖调控失策。该研究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推水养殖系统为实验组,以普通池塘养殖系统为对照组,利用稳定同位素[碳(δ13C)、氮(δ15N)]技术研究两种养殖系统生物食物组成和系统食物网结构。结果表明,草鱼推水养殖系统各生物组分δ13C介于(-25.76±0.23)‰-22.26±0.20‰,普通池塘系统δ13C介于(-25.83±0.24)‰-22.38±0.15‰;推水养殖系统各生物组分δ15N介于(6.73±0.08)‰12.34±0.11‰,普通池塘系统δ15N介于(6.73±0.08)‰12.14±0.11‰。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系统中草鱼饲料和底泥碎屑是消费者的主要食物来源。其中,草鱼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草鱼饲料,鳙(Aristichthys nobilis)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草鱼饲料、大型浮游动物,鲫(Carassius auratus)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底泥碎屑,底泥碎屑的主要来源是草鱼饲料。推水养殖系统草鱼饲料对草鱼的食物组成贡献率高于普通池塘系统。因此,采用推水养殖模式,可促进养殖生物对饲料的摄食,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渤海银鲳的营养级及摄食习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2017年9—11月在渤海进行的3次定点底拖网调查采集的216个样品[包括120个银鲳(Pampus argenteus)样品, 51个饵料生物样品和45个比较研究鱼类样品],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测定了样品的稳定同位素比值。对银鲳各饵料种类的贡献比率进行了计算,探讨其摄食习性、营养级、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随叉长变化的特征。同时也通过对比研究验证了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银鲳摄食生态的准确性。结果表明:(1)渤海银鲳的δ~(13)C值范围为-19.50‰~-14.85‰,平均值为-17.18‰,与叉长相关性不显著(r=-0.03,P=0.71);δ~(15)N值范围为11.55‰~14.77‰,平均值为13.30‰,与叉长相关性极显著,但相关强度是弱相关(r=0.26,P0.01)。(2)基于R语言的贝叶斯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SIAR)计算各饵料贡献率,表明渤海银鲳为杂食性,其主要饵料为底层虾类,其贡献率为11.52%~57.49%,平均贡献率为35.03%;其次是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其贡献率为13.52%~42.82%,平均贡献率为27.87%。其他饵料的贡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日本枪乌贼(Loligo japonica)、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其贡献率范围分别为6.41%~42.57%、0~21.33%和0~16.21%;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3.29%、8.08%和5.77%。(3)随叉长增加,银鲳的食物组成存在一定变化。生态位宽幅计算结果表明,渤海银鲳的营养生态位宽度随叉长增大存在先升高后下降的特征, 90~109 mm叉长组的生态位宽幅达到最大;但各叉长组营养生态位相似,生态位存在较多的重叠。(4)渤海银鲳的营养级范围为2.84~3.79,平均营养级为3.35;营养级随着叉长增大有升高的趋势。(5)MDS图分析得出银鲳与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的δ~(13)C和δ~(15)N值相似性最高。本研究通过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银鲳的营养级和摄食习性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对构建渤海全程食物网,进而研究其动态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鹏展  付婧  周进 《海洋渔业》2022,44(6):689-699
为了解三沙湾网箱养殖活动的底栖生态环境效应,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N)示踪结合数学模型方法分析区域内养殖衍生有机物(aquaculture-derived organic matter, AOM)沉降对5种底栖数量优势物种(多毛类的欧努菲虫Onuphis eremita、角海蛹Ophelina acuminata、索沙蚕属一种Lumbrineris sp.、丝异须虫Heteromastus filiformis和不倒翁虫Sternaspis scutata)营养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AOM (包括残饵和粪便)、颗粒有机物和底栖微藻是三沙湾底栖优势物种的潜在食源,各类食源δ13C和δ15N均有显著差异(Kruskal-Wallis检验,P<0.001)。底栖优势物种的营养级存在显著差异(Kruskal-Wallis检验,P<0.001),杂食性索沙蚕属一种和欧努菲虫营养级最高,两者分别为2.79和2.78;底泥食性丝异须虫、角海蛹和不倒翁虫分别为2.62、2.41和1....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长江中上游鲌属鱼类种群动态和种间营养关系,本研究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对来自长江中上游3个区域的达氏鲌(Culter dabryi)、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和翘嘴鲌(Culter alburnus)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和营养生态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3种鲌的δ13C值在各区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δ15N值仅在上游江段差异显著(P<0.05),表明三者间食物来源和营养级位置存在空间上的差异。多营养生态位指标结果显示,在长江中上游,蒙古鲌的食物来源更为广泛,占据的营养生态位空间总量较大,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蒙古鲌的生态位宽度大于达氏鲌和翘嘴鲌,这可能与蒙古鲌独特的摄食器官有关。3种鲌在长江中上游各江段的食性竞争存在差异,其中,蒙古鲌与翘嘴鲌、达氏鲌的重叠度相对较高,而翘嘴鲌与达氏鲌之间重叠度较低甚至无重叠,表明在长江中上游水域,蒙古鲌由于对不同饵料资源的利用能力强而易与其他两者出现食性竞争,而翘嘴鲌与达氏鲌因对各自优势饵料的摄食偏好性强,在食物资源维度上出现了一定的生态位分化...  相似文献   

17.
海州湾星康吉鳗的摄食生态特征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根据2011年3—12月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5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通过分析516尾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的胃含物样品,对其食物组成、食性类型、摄食强度、营养生态位以及营养级等摄食生态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星康吉鳗摄食的饵料种类有40余种,鱼类、虾类和头足类是其最主要的3种饵料类群,优势饵料生物有尖海龙(Syngnathus acus)、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鲜明鼓虾(Alpheus distinguendus)、枪乌贼(Loligo sp.)等。星康吉鳗的食性类型以底栖动物和游泳动物食性为主,其食物组成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和肛长变化,除在4个季节均摄食大量的鱼类和虾类外,秋季还摄食大量头足类。不同肛长组星康吉鳗摄食的主要饵料种类存在明显差异:肛长小于70 mm的星康吉鳗主要摄食枪乌贼,70~99 mm的星康吉鳗主要摄食绯(Callionymus beniteguri)和鲜明鼓虾,大于100 mm的星康吉鳗则主要以枪乌贼、尖海龙(Syngnathus acus)和鲜明鼓虾为食。星康吉鳗的空胃率和平均胃饱满指数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空胃率夏季最低,春季最高;平均胃饱满指数春季最低,秋季最高。星康吉鳗的营养级为4.17,表明其在海州湾食物网中处于较高的营养位置。本研究发现,海州湾星康吉鳗的摄食随季节和肛长的变化,主要与其栖息海域中优势饵料生物的种类组成和丰度有关,因此,通过定期监测星康吉鳗的摄食可间接了解基础饵料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动情况,同时也为食物网的构建和生态系统营养动力学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东海中北部游泳动物稳定碳氮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2009年夏季东海中北部23种游泳动物的类群差异、种间和种内变异。结果显示,东海北部游泳动物种间C、N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较大,δ15N值范围为6.9‰~13.4‰,1δ3C值为-20.7‰~-14.7‰。其中虾类生物1δ3C平均值为(-17.06±1.43)‰,δ15N平均值为(10.26±0.84)‰;头足类生物1δ3C平均值为(-16.54±0.97)‰,δ15N平均值为(11.68±0.62)‰;小型鱼类δ13C平均值为(-16.27±0.84)‰,δ15N平均值为(10.36±1.25)‰;大中型鱼类δ13C平均值为(-16.89±1.32)‰,δ15N平均值为(11.25±1.03)‰。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个类群的稳定C、N同位素比值具有显著差异(P<0.01)。种内不同个体间也存在较大差异。线性回归表明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戴氏赤虾(M etapenaeopsisdalei)、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小黄鱼(Larim ichthys polyactis)、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和黄鮟鱇(Lophius litulon)6种游泳动物体长和1δ3C值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脊腹褐虾、小黄鱼、银鲳(Pampusargenteus)和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4种动物1δ5N值随体长增加发生显著变化。此外,1δ5N值与种间大小格局也具有显著相关性。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东海游泳动物生态位重叠现象明显,种类摄食特化程度不高,营养结构正趋向简单化。  相似文献   

19.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口虾蛄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口虾蛄的食物组成,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对2015年5月在汕尾红海湾海域采集的口虾蛄及其饵料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值)进行分析,定量研究不同饵料生物在口虾蛄食物中的贡献比率。结果表明,口虾蛄的δ~(13)C值为–18.1‰~–16.3‰,δ~(15)N值为10.9‰~13.5‰,平均值分别为–17.1‰±0.5‰和12.7‰±0.7‰。δ~(13)C和δ~(15)N值的变化范围均较大,表明口虾蛄的食物来源较多。口虾蛄的食物主要由鱼类、虾类、贝类、蟹类和桡足类组成。其中,贝类为口虾蛄的主要食物,平均贡献率为38.6%;其次为蟹类和桡足类,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2.9%和16.0%;虾类的平均贡献率为13.6%;鱼类的平均贡献率最低,仅为8.9%。根据δ~(15)N值及营养级的计算公式得出,口虾蛄的营养级为3.01±0.22,在其5类食物中,桡足类的营养级最低,仅为1.77±0.12;其次为贝类;蟹类和虾类的营养级分别为2.78±0.21和2.89±0.16;鱼类的最高,为2.98±0.15;它们的营养级均低于口虾蛄。此外相关分析显示,口虾蛄的δ~(15)N值与其个体体质量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不同大小的口虾蛄营养级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0.
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不同养殖方式下鳙饵料的贡献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不同养殖方式(A组:施肥;B组:施肥+1/2投饲;C组:施肥+投饲;D组:投饲)围隔中鳙(Aristichthys nobilis)肌肉碳氮稳定同位素变化情况,及其可能摄食饵料的贡献率。结果表明,A组鳙肌肉的δ13C和δ15N值分别为(–23.8±0.1)‰和(10.8±0.4)‰,显著高于B组、C组和D组的值(P0.05),后三者之间值没有显著差异。围隔中的食物源有浮游动物、颗粒有机物和饲料,它们的δ13C和δ15N值均低于消费者鳙的同位素值。3种食物在不同养殖方式下的贡献率不同,浮游动物是A组鳙的主要食物来源,平均贡献率为(65.6±3.2)%,饲料是另3个组鳙的主要食物来源,其中B组饲料的贡献率相对较大,达82.1%。说明投饲鳙后,鳙对饲料能够较好地吸收利用,但在池塘中同时培育天然饵料能有效提高饲料的贡献率,减少投饲量,降低残饵的污染。本研究旨为实践养殖中合理投饲鳙的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