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病死鸽脾脏分离到毒株,经电镜观察和HI试验,抗体检测,确定为鸽的Ⅰ型副粘病毒。生物学试验表明,该毒属于强毒株,其致病指数分别为:MDT=909h,ICPI=1.27,IVPI=1.30,将分离株经滴鼻接种于15日龄肉乳鸽和4周龄雏鸡,肉乳鸽发病后出现与自然发病鸽相同的症状和病变,但鸡不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2.
从病死鸽脾脏分离到1毒株,经电镜观察和HI试验、抗体检测,确定为鸽的I型副粘病毒,生物学试验表明,该病毒属于强毒株,其致病指数分别为:MDT=90h,ICPI=1.27,IVPI=1.30。将分离株经滴鼻接种子15日龄非免疫肉乳鸽和4周龄非免疫雏鸡,肉乳命发病后出现与自然发病鸽相同的症状和病变,但不引起鸡发病。  相似文献   

3.
雏鸭沙门氏菌病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习牧场购进200只雏鸭,购进后7日开始发病死亡49只。经流行病学调查、临诊症状观察、尸体剖检变化、病原分离培养、血清学试验和本种动物回归试验等鉴定,诊断为雏鸭沙门氏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场羔羊大肠杆菌病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养羊业的发展及种羊的培育。在2002年后,我场每单位基础母羊群750只左右,其所产羔羊有15%发病,发病年龄大约在1—6周龄,发病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和病原分离鉴定、动物回归试验,诊断为大肠杆菌引起的羔羊综合症。  相似文献   

5.
大肠杆菌病是养禽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疾病,临床治疗用药种类繁多,但往往收效不大,且很快出现耐药性,给养禽业带来损失。为此,我们对大肠杆菌进行耐药性试验研究,以探索出有效可靠的防治药物,试验中以常用抗菌药物每类选1~4种为代表作为研究对象。一、试验材料1.菌种。来自近期未添加任何抗菌药物的养殖场自然发病鸡只,取心血在伊红美蓝平板上接种,经37℃培养24小时,取典型菌落,经生化鉴定和血清学试验后确定符合病原性大肠杆菌特征的,口服接种健康雏鸡、发病后继续分离出大肠杆菌,接种伊红美蓝平板增殖培养,作为…  相似文献   

6.
2012年2月,河北省昌黎县某养殖场新购买的300头仔猪陆续发病,就诊时已有56头仔猪发病,9头仔猪死亡,发病率为18.67%,病死率为16.07%。经综合性诊断,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噻呋钠敏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从病死鸽肝、脾及脑组织混合悬液接种SPF鸡胚分离到1毒株,经HA试验和HI试验、动物攻毒试验、RT-PCR检测,确诊为鸽Ⅰ型副粘病毒。分离株经胸肌注射途径人工感染40d龄非免疫乳鸽和3月龄非免疫鸡,乳鸽发病后出现与自然发病鸽相同的症状和病变;试验鸡未呈现出临床病症和死亡,但却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8.
不同治疗方法对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受到广泛重视和研究的一种由IBV引起的禽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以肾肿大,尿酸盐沉积为主要症状,造成雏鸡大量死亡,蛋鸡产蛋量下降。IB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流行,经免疫接种的鸡群也时有暴发,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在发病后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是发病后减少损失的一个重要手段。本试验主要对  相似文献   

9.
2001年2月至3月间,我市某规模化种兔场发生了一种以排胶冻样粪便、脱水、消瘦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临床观察、实验室诊断和药物治疗,最后确诊该病为兔大肠杆菌引起的粘液性肠炎。现将本次发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流行情况1.1 发病情况2月12日发现有个别幼仔兔排出的粪球被覆明胶样粘液,几天后迅速波及全群仔兔,至2月21日,已死亡仔兔50余只,而大兔未出现死亡情况。1.2 治疗情况在发病前期,我们曾对发病兔先后使用过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氟哌酸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不明显,后经药敏试验,大剂量使用止痢红药(具体成分不详)…  相似文献   

10.
从病死鸽脾脏分离到毒株,经电镜观察和HI试验、抗体检测,确定为鸽的I型副粘病毒。生物学试验表明,该毒属于强毒株,其致病指数分别为:MDT=90h,ICPI=1.27,IVPI=1.30。将分离株经滴鼻接种于15日龄肉乳鸽和4周龄雏鸡,肉乳鸽发病后出现与自然发病鸽相同的症状和病变,但鸡不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11.
2005年2月某养殖户共有断奶和即将断奶仔猪213头,断奶3d后,仔猪有2窝出现精神萎顿、四肢无力,耳、四肢、腹下出现出血性紫斑及高烧为主的症状。之后又蔓延到临近几窝,发病仔猪115头,发病率54%,虽然在发病期间采用了大量抗生索治疗,却未能控制住猪群发病,治疗期间仍死亡79头,死亡率达68.7%;部分发病未死的仔猪,生长发育不良,成为僵猪。最后经实验室检验、动物试验,诊断为猪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97年5月份以来,我区一些大型猪场及个别养殖户的仔猪暴发了一种以呼吸困难、颈部肿胀、皮肤发组及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疫病。从各场病死猪中分离出较一致的细菌,经实验诊断,确诊为巴氏杆菌病。经药敏试验,本菌对氯霉素、氟赈酸高度敏感。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及扑灭。一、发病及流行情况广西上林县一养猪场的200只2-3月龄仔猪,断奶后10—20天发病,发病率高达60%,且病程短,死亡快,死亡率达对%,场内的母猪群未见发病。曾用土霉素、青霉素和链霉素治疗,均不能控制疫情。南宁市郊区个体养殖户陈某饲养的则只对日龄…  相似文献   

13.
《北方牧业》2004,(10):28-28
实验诊断 通常根据发病日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一般可作出诊断。确诊必须有赖于实验检查。其方法为:采取发病仔猪粪便(最好是未经治疗的),或新鲜尸体的小肠前段内容物,接种于麦康凯或鲜血琼脂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作纯培养,经生化试验确定为大肠杆菌后,再作肠毒素或吸着因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市各养奶牛户的奶牛中,出现一种多年未见的犊牛腹泻,经检验确诊,为出生犊牛传染性腹泻,即犊牛大肠杆菌病。我市兽医卫生检验室分别从肝、脾、肠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其特点是出生后1~3d发病,发病率高、发病急、死亡率高。各种西药治疗效果较差,为此在临床应用中草药对腹泻犊牛进行试验治疗,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仔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池淑华(鸡西市鸡冠兽医院.1518100)1996春季,某猪场连续发生多起新生仔猪全窝死亡的现象。从2月4日~5月6日共分娩150窝,其中发病61窝,发病仔猪670头,死亡率100%。后经剖检,细菌学检查和动物接种试验确诊为仔...  相似文献   

16.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的初步分离鉴定与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养猪场突然暴发一种发病快、死亡率高的的猪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实验室微生物培养、生化试验、动物实验等诊断,确诊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经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的敏感药物用于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华北地区的各养羊场流行着一种云翳病。作者对发病的羊只进行了病原的分离,经生化试验及生物学特性。试验证实,该分离菌为李氏杆菌,经动物试验,验证了李氏杆菌即是引起羊云翳的病原菌,试验过程中对分离菌进行了11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其中对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林可霉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8.
无菌采集发病猪的肺脏、淋巴结、血液、关节积液和皮下脓肿物等病料,对其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致病性试验以确认致病性链球菌,将61种单味中草药分别经水煮处理后制成浓度为1g/mL的受试溶液,对致病性链球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发现:不同中草药对致病性链球菌具有不同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博罗某个体猪场,存栏大猪105头,2008年7月,猪只突然发病。经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和对比治疗试验等诊断为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现将发病猪的诊断及疫情控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从病死鸽脾脏分离到 1毒株 ,经电镜观察和HI试验、抗体检测 ,确定为鸽的Ⅰ型副粘病毒 ,生物学试验表明 ,该病毒属于强毒株 ,其致病指数分别为 :MDT =90h,ICPI=1 2 7,IVPI=1 30。将分离株经滴鼻接种于 1 5日龄非免疫肉乳鸽和 4周龄非免疫雏鸡 ,肉乳鸽发病后出现与自然发病鸽相同的症状和病变 ,但不引起鸡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