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典型滨海盐碱地区,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玉米需肥特性、施肥效应及土壤供肥能力,以期为滨海盐碱地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玉米籽粒养分含量平均为:N 1.224%,P2 O50.480%,K2 O 0.377%;秸秆养分含量平均为:N 0.820%,P2 O50.142%,K2 O 2.552%;生产100 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平均为:N 1.92 kg,P2 O50.60 kg,K2 O 2.55 kg。肥料增产率高低顺序为氮肥(44.39%)>磷肥(13.79%)>钾肥(6.55%);每千克氮、磷、钾肥可分别增产9.44,8.38,2.83 kg籽粒;玉米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19.96%,5.60%,30.64%。通过建立玉米施肥效应模型,获得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经济施肥量为氮(N)348.5 kg/hm2、磷(P2O5)133.6 kg/hm2、钾(K2O)19.1 kg/hm2。本试验条件下土壤氮、磷、钾养分校正系数分别为52.06%,190.30%,32.67%;氮、磷、钾肥相对产量分别为69.26%,87.88%,93.85%,土壤养分丰缺程度氮处于低水平,磷、钾处于中等水平,高低顺序为钾肥>磷肥>氮肥。因此,滨海盐碱地区玉米施肥应重视氮、磷肥的施用,不施或少施钾肥,即可获得高产并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氮磷钾平衡施用对花椰菜经济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和{3,2}单形格子饱和设计,通过氮磷钾肥配比和氮肥分期施用田间试验,拟建花椰菜施用氮磷钾肥对经济产量、施肥利润及氮肥分期施用比例的效应函数。寻优结果表明:花椰菜最高产量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249.28、P2O554.33和K2O 238.83kg/hm2,其最高经济产量达54.877t/hm2;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243.52、P2O552.22和K2O 234.09kg/hm2,其最佳施肥利润达63784.89元/hm2,经济产量也达54.853t/hm2;较佳施氮分配比例为基肥 :前期追肥 :后期追肥为0.3135:0.4500:0.2365,其对应的氮肥用量分别为N76.49、109.80和57.71kg/hm2,期望较高的经济产量可达55.313 t/hm2。在同等肥底下,花椰菜维生素C、还原糖和总糖含量与施氮量之间呈一定程度上的负相关,与磷、钾施用量之间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而硝酸盐含量则与氮施用量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与磷、钾施用量之间相当程度的负相关。在磷钾用量相同的情况下,氮肥越迟施用或后期施用量越大,花椰菜维生素C、还原糖和总糖含量越低,但硝酸盐含量则越高。  相似文献   

3.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与效果初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3414”肥料试验方案设计田间小区试验,通过田间试验结果建立本地区水稻的肥料效应函数,获得土壤肥力中等水平的水稻最佳经济产量为642 kg/667m2,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是N 5 kg/667m2,P2O5 3 kg/667m2,K2O 4.5 kg/667m2,N、P2O5、K2O比例1.0:1.0:1.5。该地区水稻生长发育所需氮、磷、钾三要素中氮肥对水稻产量作用大于磷钾肥。研究结果为本地区水稻合理确定肥料品种、配比及数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茎用莴苣施用氮磷钾肥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311-A最优回归设计和{3,3}单形重心设计,设置氮磷钾肥配比和氮肥分期施用的田间试验,分别拟建了茎用莴苣氮磷钾肥施用量及氮肥分期施用比例对经济产量、施肥利润的效应函数。试验结果表明,茎用莴苣最高产量的氮、磷、钾肥施用量为N 90.92kg/hm2、P2O566.38kg/hm2和K2O 116.84kg/hm2,其最高经济产量达41.859t/hm2;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94.31kg/hm2、P2O5 65.97kg/hm2和K2O 116.48kg/hm2,其最佳施肥利润达26822.78元/hm2,经济产量为41.849t/hm2;较佳施氮分配比例为基肥:前期追肥:后期追肥=0.402:0.328:0.270,其对应的氮肥用量分别为N 37.79kg/hm2、30.83kg/hm2和25.38kg/hm2,期望较高的经济产量可达45.340t/hm2。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农香优676高产栽培的最适氮肥施用水平,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按氮、磷、钾的施用比例为N:P2O5:K2O=1:0.5:0.8,基肥比例为60%、100%和40%,设置每667 m2施纯氮8 kg、10 kg和12 kg 三种不同施用水平,对农香优676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每667㎡施纯氮10㎏时,分蘖盛期和乳熟期倒3叶的SPAD值和叶面积最大,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显著提高,此时农香优676的产量最高。因此,农香优676的最适氮肥施用水平为10 kg/667 m2。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菜田化肥农药施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不同种植年限,调查了西安市8个涉农区县露地、大棚和日光温室全部菜田(共422个样本)化肥、农药施用现状。结果表明:露地蔬菜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N 327.0 kg/hm2、P2O5 186.0 kg/hm2、K2O 138.0 kg/hm2,氮、磷肥用量偏高,钾肥用量适宜,露地蔬菜氮、磷肥用量要适当控制。大棚蔬菜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N 868.5 kg/hm2、P2O5 544.5 kg/hm2、K2O 496.5 kg/hm2,日光温室蔬菜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N 883.5 kg/hm2、P2O5 684.0 kg/hm2、K2O 724.5 kg/hm2,设施蔬菜化肥用量严重超量,特别是磷肥最为严重,设施蔬菜施肥要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严格控制化肥用量,并协调好氮、磷、钾的施用比例。随种植年限增长,露地蔬菜氮、磷、钾肥施用量有明显提高趋势,而大棚与日光温室蔬菜化肥施用量与种植年限长短关系不大;菜田杀菌剂、露地蔬菜杀虫剂用量基本适宜,设施蔬菜特别是日光温室蔬菜杀虫剂用量过高。随种植年限增长,菜田杀虫剂、杀菌剂用量总的呈增加趋势。要通过科学使用农药,遏制农药用量不断增加的势头,从而解决盲目施用农药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甘蓝对肥料的需求规律,为甘蓝栽培制定科学施肥配方提供依据,特开展甘蓝总氮控制、营养生长和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磷、钾施用量一致的情况下,甘蓝叶球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呈二次峰型函数关系,符合养分报酬规律;随着氮施用量的增加,叶球中氮的含量总体上也呈现出逐步提高的趋势;每生产1000kg甘蓝叶球需吸收氮(N)3.4~5.3kg、磷(P2O5)0.6~0.9kg、钾(K2O)3.4~6.0kg;甘蓝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分别是N 0.048、P2O50.025、K20 0.48;甘蓝的氮肥利用率为89.7%~97.2%;甘蓝的氮肥农学效率为每施用1kg氮可生产106.7~119.7kg叶球;甘蓝产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的肥料效应方程式为:Y=3377.9+12.539X1X3-66.714X2X3-9.065X12+41.571X22+19.772X32。在目标产量为5000~6000kg/hm2情况下,推荐施肥方案为:N 180kg/hm2、P2O540kg/hm2、K2O 215kg/hm2。  相似文献   

8.
设施韭菜幼苗施肥方案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高质量韭菜幼苗的施肥方案,试验采用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研究氮、磷、钾对设施韭菜幼苗质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以韭菜幼苗质量得分为目标函数,氮、磷、钾编码值为自变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合理的氮磷钾配施可以显著提高韭菜幼苗质量,其中钾肥对幼苗质量的影响大于磷肥、氮肥,且磷肥和钾肥之间交互作用显著。同时,通过对模型解析,确定在本研究条件下韭菜幼苗质量综合得分超过90的施肥方案,即N施用量为205.65~304.95 kg/hm2、P2O5为164.10~225.00 kg/hm2、K2O为228.45~328.50 kg/hm2时,才有望获得高质量韭菜幼苗。  相似文献   

9.
毛鸡骨草氮、磷、钾营养特性及配方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毛鸡骨草的氮、磷、钾营养特性以及氮磷钾肥配施对其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不同生长时期叶片氮、磷、钾含量变化情况研究毛鸡骨草营养特性;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毛鸡骨草产量的影响。[结果]毛鸡骨草叶片在6月初和9月初含氮量最高,8月中旬含磷量最高,5月中旬和7月中上旬含钾量最高;不同生长时期叶片中氮磷钾含量均为N〉K〉P;毛鸡骨草高产施肥配方为腐熟猪粪19500kg/hm^2,氮(N)180kg/hm^2以及钾(K2O)75kg/hm^2。[结论]氮肥宜于五月和八月施用,磷肥作基肥施用,钾肥于播种前和五月施用;在施用19500kg/hm^2腐熟猪粪的基础上,施用氮肥有极显著增产效应,磷、钾肥无显著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中稻氮磷钾肥的施肥效果及推荐用量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2008年在湖北省荆州市布置了中稻的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中稻产量的影响,并对施肥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稻施用氮肥的效果最好,稻谷增产量最高达1291kg/hm2,相应增产率为20.0%,纯增收入1073元/hm2;施用钾肥的增产量为676kg/hm2,增产率为10.6%,纯增收入190元/hm2;施用磷肥的增产量为391kg/hm2,增产率为5.9%,纯增收入283元/hm2。通过拟合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确定中稻最高产量N、P2O5和K2O的施用量分别为123、64、126kg/hm2,最佳经济N、P2O5和K2O的施用量分别为110、60、70kg/hm2。  相似文献   

11.
肥料与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此试验通过研究N、P、K、有机肥的配合施用和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玉米高效高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主区肥料因子为A共4个水平,即A1(N:150 kg/hm2、P2O5:90 kg/hm2、K2O:45 kg/hm2);A2(N:300 kg/hm2、P2O5:180 kg/hm2、K2O:90 kg/hm2);A3(N:450 kg/hm2、P2O5:270 kg/hm2、K2O:135 kg/hm2);A4(N:450 kg/hm2、P2O5:270 kg/hm2、K2O:135 kg/hm2、有机肥7200kg/hm2)。设副区密度因子为B共6个水平,即B1:108000株/hm2、B2:96000株/hm2、B3:84000株/hm2、B4:72000株/hm2、B5:60000株/hm2、B6:48000株/hm2。共24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有显著影响。在4个肥料处理中,A4处理在穗长、穗粗、穗粒数、百粒重、产量都是最高值。密度对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及产量都有显著和极显著影响,基本上都是随着密度的增高穗长、穗粗、穗粒数、百粒重在降低,但产量却是逐渐增加,在密度为96000株/hm2时产量最高,随后密度进一步增加产量下降。综合考虑肥料和密度因子,A4B2组合产量最高(12513.0 kg/hm2)。  相似文献   

12.
豫薯10号优化栽培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5因子二次正交旋转设计,研究了播期、密度、氮肥、钾肥5因素对豫薯10号产量的影响,建立并分析了产量对5因素的函数模型,结果表明,5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播期〉氮肥〉磷肥〉钾肥〉密度。欲达到18万kg/hm^2以上的产量,最佳播期为6月23日,在本试验条件下不施氮肥,磷肥施用量75.0 ̄97.5kg/hm^2,密度为49290 ̄59145株/hm^2。  相似文献   

13.
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基本材料,研究了20年的连续施用有机肥、有机肥无机肥长期配施对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有机肥料,土壤全氮含量比化学肥料要高,有效氮平均高出15.9mg/kg;(2)施用磷肥和钾肥是提高土壤磷钾养分的基础。施肥使土壤有效磷平均高出18.8mg/kg,有效钾平均高出27mg/kg;(3)施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物理性质,配施不明显改变pH。有机肥料使土壤容重下降12.6%,田间持水量平均上升19.7%。(4)有机无机肥连续配施,能持续高产稳产。稻谷总产(19年早、晚稻平均),以NPKM为最高(5556.8kg/hm2),比单施化肥NPK)增产704.3kg/hm2,增产14.5%。  相似文献   

14.
豌豆氮磷钾肥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杨涛  宗绪晓 《作物杂志》2016,32(2):145-194
为探明豌豆生产中氮磷钾肥最优化施肥参数,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肥料效应试验方案,利用沙培基质盆栽试验对豌豆品种科豌6号的氮磷钾肥料效应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豌豆对氮磷钾的真实需求量,并筛选适宜的肥料配方。结果表明:适宜氮磷钾肥用量及其配施能显著改善豌豆的经济性状,提高豌豆产量。氮和钾是限制豌豆产量的主要养分因子,施氮钾的增产效果明显,其次是磷。通过建立肥料与产量效应函数方程并结合经济效益分析得出,豌豆的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160.35kg/hm 2、P2O5 124.35kg/hm 2、K2O 57.45kg/hm 2,最大效益施肥量为N 169.95kg/hm 2、P2O5 4.50kg/hm 2、K2O 21.15kg/hm 2。因此,科豌6号施肥时要重施氮肥,适配磷钾肥。  相似文献   

15.
密度与施肥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宜普洱地区玉米高产栽培的优化农艺措施,以云瑞47、云优105两个玉米杂交种为材料,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水平下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产量差异显著,在相同密度和施肥水平上云优105高于云瑞47;云优105栽培密度在82500株/hm2和施肥水平N37 kg/hm2、P2O5 225kg/hm2、K2O270 kg/hm2处理下产量最高;云瑞47栽培密度82 500株/hm2和施肥水平N375 kg/hm2、P2 O5 225 kg/hm2、K2O270 kg/hm处理下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6.
甜菜氮、磷、钾肥料效应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设计方案进行田间试验,探讨施用氮、磷、钾肥用量及其比例对黑龙江省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甜菜产量、含糖率及产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施用量以120kg/hm2N、90kg/hm2P2O5、90kg/hm2K2O获得甜菜最高产量和最高产糖量,对甜菜的增产效果为氮>磷>钾,在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施用比例为:西部地区1∶0.60∶0.44,中部地区1∶0.41∶0.19,东部地区1∶0.51∶0.48。  相似文献   

17.
戴树荣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2):154-159
马铃薯是南安市主要冬种经济作物,合理施肥是提高产量和商品率的重要技术措施。应用"3414"田间肥料试验设计方法,于2006—2007年连续2年,对马铃薯主产区不同土壤类型进行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主要土壤类型能获得的马铃薯产量在20780.6~41818.66kg/hm2之间,平均为31264.05kg/hm2。最高产量的氮磷钾推荐施肥量分别是N173.09~243.57kg/hm2、P2O556.25~82.60kg/hm2、K2O182.63~324.76kg/hm2,平均则分别是N204.24kg/hm2、P2O568.01kg/hm2和K2O253.62kg/hm2,三要素比例是1:0.26~0.44:0.93~1.44;最佳施肥效益的推荐施肥量分别是N165.19~292.78kg/hm2、P2O55.45~82.50kg/hm2和K2O178.66~418.25kg/hm2,平均则分别为N219.09kg/hm2、P2O556.77kg/hm2和267.08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02~0.50:1.08~1.43。由于不同土壤类型的速效氮磷钾含量有一定差异,马铃薯适宜施肥量应因土壤类型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8.
氮磷互作对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掌握玉米适宜的氮磷肥施用量,为吉林省东部春玉米高产和氮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设置氮肥和磷肥各5个施肥水平,研究不同氮磷水平的配合施用对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钾肥施用量相同(K_2O 120 kg/hm~2)的条件下,适宜的氮磷互作可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且影响效果表现为NP;随着生育期的进行,植株氮素积累量逐渐增加,成熟期达到峰值,其中氮磷互作量为N 280 kg/hm~2、P_2O_5 110 kg/hm~2时植株氮素积累量达到峰值,为338.9 kg/hm~2;适宜的氮磷互作可提高植株氮素吸收速度和阶段积累量,在生育后期维持较高的氮素积累量,且可获得较高的氮肥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综合考虑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等因素,在K_2O 120 kg/hm~2条件下,施N 280 kg/hm~2、P_2O_5 110 kg/hm~2,可获得较高的氮素吸收利用率,也可使产量达到最大值,为12796.4 kg/hm~2。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玉米高产品种的大量种植,玉米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化肥用量也在增加,搞好玉米的生产与施肥是直接关系到高效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此研究以‘辽单527’为试材,通过设置不同氮肥、磷肥和钾肥的肥料组合,对其产量和农艺性状的施肥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施N 135.0~180.0 kg、P2O5 75.0~120.0 kg、K2O 90.0~120.0 kg,‘辽单527’的产量较高。不同肥料效应试验中,‘辽单527’处理间产量和处理间秃尖长度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辽单527’的穗粒数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磷肥和钾肥效应试验中,‘辽单527’处理间百粒重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合理的氮、磷、钾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辽单527’的产量,其中,N4P4K2处理,‘辽单527’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滴灌条件下不同N、K肥施用量对春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西北旱区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最适合春小麦生长和高产的N、K肥施用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的施N水平(0、80、160、240 kg/hm2)和施K水平(0、88、176、264 kg/hm2)对甘肃春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水平下,增施N、K肥对春小麦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施用过量则会抑制其生长。在磷肥(P2O5)和钾肥(K2O)用量分别为60 kg/hm2、176 kg/hm2情况下,N0水平下春小麦平均产量为5813 kg/hm2,N1水平下产量为6563 kg/hm2,比N0增产10.6%~ 15.3%,N2水平下产量为7025 kg/hm2,比N0增产19.1%~22.5%。不同K肥水平下春小麦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是同一N、P水平下,随着施钾量的增加,春小麦产量出现先增后减的抛物线趋势。通过试验初步确定,滴灌条件下该地区春小麦达到高产的适宜氮肥(N)用量为150~160 kg/hm2,钾肥(K2O)用量为88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