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幼蟹(俗称扣蟹)资源锐减。为了发展河蟹养殖,人工培育蟹种已成为蟹种主要来源。由于一些养殖单位不太了解大眼幼体生物学特性,盲目购之养殖,有的没运到养殖地就全军覆没,造成很大损失。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实践,谈谈采购蟹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参考。一、亲本问题在河蟹养殖生产中,人们发现取自长江原种作亲本繁殖的蟹苗具有生长迅速、个体大、保持长江原种属性等特点,很受养殖者欢迎。于是各地在人繁时纷纷选择长江原种作亲本。一些人繁场认为:在长江水域长大的河蟹就是长江蟹,纷纷购之作亲本。虽其他水…  相似文献   

2.
河蟹养殖及蟹文化(二)河蟹的人工繁殖和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天然蟹苗资源的枯竭和数量不稳定,目前河蟹的苗种绝大多数来源于人工育苗,苗种的生产单位以江苏为主体,2006年江苏人工蟹苗的产量占全国蟹苗产量的83%。但目前我国大部分河蟹育苗场忽视亲本的选育复壮,导致种质退化,“原种不原,良种不良”。这些育苗场对亲本的选择随意性很大,基本上实行“拿来主义”,在河蟹交配时期,直接让从池塘、湖泊拿来的蟹进行交配,等待其产卵孵化,因而育苗成活率低,苗种质量差。对亲蟹的强化培育也不够重视。这样直接造成大眼幼体产量和质量不稳定,扣蟹养殖回捕率低,成蟹养殖期间病害多等,严重影响中华绒螯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亲本的营养状况对其生殖性能和苗种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对亲本进行合理的强化培育,可显著提高其生殖性能和苗种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河蟹养殖业是我国淡水产业中第一大产业,年产值超过500亿元。近几年各地开始产业的转型升级,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模式,做大、做强河蟹产业,在亲蟹培育上出现了一些变化,选取的亲本个体有增大的趋势,由于大规格亲本的越冬技术难度要大一些,越冬成活率和抱卵率不稳定,为此大规格河蟹亲蟹选取、交配及越冬技术成为繁育场关注的重点问题。1亲蟹选取1.1水域选取养殖水域面积尽量要大一些的亲蟹,如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长江口天然蟹苗很少旺发,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幼蟹(俗称扣蟹)资源锐减。为了发展河蟹养殖,人工繁殖苗种已成为养殖主要来源,由于一些养殖单位不了解大眼幼体生物学特性,盲目购之养殖,有的设运到养殖地就全军覆没,造成很大损失。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实践,谈谈采购大眼幼体亟苗养殖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各养殖单位参考。1亲本问题在河蟹养殖生产中,人们发现取自长江原种作亲本繁殖的蟹苗具有生长迅速,个体大,保持长江原种属性等特点,很受养殖者欢迎。于是各地在人繁时纷纷选择长江原种作亲本,而一些人繁场,特别是北方和沿海…  相似文献   

5.
关忠志  李秋 《水产科学》1995,14(3):28-28,19
浅谈河蟹人工交配问题关忠志,李秋(丹东市水产研究所)关键词:河蟹,人工交配,环境,温度近年来,河蟹养殖业发展很快,截止1994年末丹东地区的河蟹育苗水体已发展到4万多立方米。年需人工交配的亲蟹达20多万只,这些亲蟹的准备是育苗生产的基础条件,其交配效...  相似文献   

6.
河蟹人工育苗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日臻成熟,但育苗场选用的亲本大部分规格较小河蟹,导致养殖的商品蟹规格也偏小,不能满足市场对优质蟹种的需求。大规格河蟹亲本(雌蟹250克/只以上)虽然成本高,但后期养殖的商品蟹普遍偏大,是优质蟹、品牌蟹的重要来源。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河蟹育种团队开展了两组大规格河蟹土池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7.
一、河蟹生物学特性: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甲壳动物,是洄游性的水产养殖品种;秋冬季从湖泊顺江而下到江口咸淡水交汇处交配产卵,而后孵化出的蟹苗再逆江而上,到水草丰富的浅水湖泊育肥,土长。河蟹适宜于偏碱性的清瘦水质,水体的水质调节就成了养殖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河蟹工厂化人工育苗已进行了多年,近几年来在浙江等地又兴起了河蟹土池育苗的热潮,1998年浙江省土池育苗基地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产量约2000公斤,亩产量高的达15-20公斤,低的则不足1公斤。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技术。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谈几点河蟹土地育苗的关键技术问题,仅供参考。一、选择优质亲蟹河蟹土地育苗的亲蟹品系以长江水系的河蟹,尤其是太湖地区的绿蟹为佳。选择体重100克以上,附肢齐全,蟹体健壮,活动能力强的优质亲蟹,雌雄比为23:1。秋后至立春前直接从养殖水域中捕得,放入专门培养亲蟹的海水塘中交配,雌蟹抱卵…  相似文献   

9.
中华绒螯蟹二龄早熟和晚熟品系选育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背景 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是我国最重要养殖蟹类,近年来成蟹养殖总产量近80万吨.我国河蟹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辽河、黄河和长江流域,分别养殖辽河、黄河和长江种群河蟹,其中长江流域的河蟹养殖产量通常占全国的85%左右(刘青等,2015).多年养殖实践表明,长江种群河蟹养殖性能较好、商品蟹规格大和品质好,因此长江水系河蟹是我国最主要的养殖群体(李晨虹等,2002;赵恒亮等,2016).但是由于多年来,部分河蟹育苗和养殖单位采用小规格亲本进行人工育苗、近亲繁殖和不同水系间的盲目引种等原因,长江水系河蟹种质退化严重,商品蟹规格变小和品质下降(Sui et al,2009;王武等,2013).  相似文献   

10.
正河蟹养殖业是当涂县水产业主导优势产业,近年来大亲本河蟹养殖成为主流。当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自2016年开始,一直在探索大亲本河蟹养殖技术,并与当涂县水产科技示范户合作,在河蟹良种良法创新养殖技术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许多养殖经验和成果。现将2020年的大亲本河蟹高效养殖试验示范模式总结如下。一、试验条件1.试验地点当涂县水产科技示范户龙后军的河蟹养殖基地。2.试验池塘情况主养塘16亩,大规格蟹种培育池塘15亩。主养塘为平底塘,大缓坡,池深1.8米,池中间有一中间埂,中间埂两边与主塘埂边有10米的通道,呈东西向,两头通道各架设1.5千瓦四叶水车式增氧机1台。大规格蟹种培育池塘深1.5米,四周环沟型蟹塘,池底架3.0千瓦微孔增氧机。  相似文献   

11.
不同交配、越冬方式对河蟹育苗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三年的生产实践表明:秋季室外土池交配的抱卵率、抱卵量明显高于水泥交配;秋季交配优于春季交配;室外土池自然越冬抱卵卵蟹的胚胎发育优于室外塑料大棚保温越冬的抱卵蟹。适宜的秋,春交配有利于河蟹多苗育苗,延长生长期,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河蟹(中华绒螯蟹)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河蟹种质退化已引起高度重视,其提纯复壮的相关研究相继展开,本项目为探讨改良河蟹的种质途径,从欧洲莱茵河引进河蟹亲本,开展了人工繁殖,并成功繁育出大眼幼体。在此基础上项目组进行了莱茵河水系河蟹(彩色照片见本期彩中插2)与本地长江水系河蟹一龄蟹种生长特性差异的对比培育试验。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系的河蟹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属于名贵淡水水产品,是江苏地区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优质大规格河蟹在市场上不仅销路好,而且价格也较为坚挺。因此,养殖户也在积极转变传统养殖观念,通过自选亲本、委托培育等方式获得大规格亲本的蟹种来进行养殖。本文中的"长江2号"河蟹是由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历经十年,成功培育出的中华绒螯蟹新品种,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品种登记号:GS-01-  相似文献   

14.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它是我国名特优养殖的经济品种,目前全国各地养殖河蟹方兴未艾。如何保持河蟹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讨论的热门课题。作者对中华绒螯蟹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作扼要的浅析,以飨同行。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人繁蟹苗(或天然蟹苗)池塘培育蟹种,是发展河蟹养殖解决蟹种来源的根本途径,也是完善河蟹养殖技术的重要标志。为搞好河蟹育种生产,提高产量和效益,现将蟹苗池塘培育蟹种主要技术操作要点介纽如下:  相似文献   

16.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由于产地不同,又分长江蟹、辽蟹、瓯江蟹、珠江蟹等。河蟹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其养殖业倍受关注,河蟹属杂食性,它对温度的适宜范围较广,能在北方进行养殖越冬,因此是农村致富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河蟹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推广、沿海地区的河蟹繁殖得到了蓬到的发展。但在繁育过程中往往由于种种原因,使育苗的成活率低,产量不高,影响了生产。笔者多年从事河蟹的人工繁殖生产研究工作、为使河蟹繁殖中提高成活率、谈谈育苗过程中的几点个人体会。l亲本不同源育苗单位往往~次性从某地购回亲本进行人工繁殖、同地饲养的雌雄亲本亲缘较近_在繁育过程中会出现抱卵蟹流产较多的现象,产后苗种质量较差、退化现象明显,育苗成活率不高。所以、购买种蟹时要雌雄分开购买、或采取两次购买后分地错开交配、亦同样达到效果。2亲本规…  相似文献   

18.
本书主要介绍人工养殖河蟹的实用技术,包括蟹种的鉴别与选择、蟹苗与幼蟹的培育技术、池塘养殖技术、商品蟹养殖技术以及河蟹加工等,书中还介绍了河蟹生产和经营策略;同时还就生产技术诸问题作了解答。这是一本适合养殖场职工和养殖专业户阅读的科普读物,也适于河蟹生产和经营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凤翔 《水产养殖》2009,30(6):44-44
近2年来,笔者通过下乡开展科技入户工作时,发现部分河蟹养殖户在河蟹放养后养殖期间出现蟹种死亡的现象,有些养殖塘口死亡量还较大。通过调查和检查,对其早期死亡的原因作如下分析,并提出个人采取的一些措施,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伴随极端天气多发,河蟹养殖伤亡增加,加上河蟹价格疲软,河蟹养殖经济效益持续下滑,河蟹养殖风险明显增大。科研人员和蟹农正逐渐探索从河蟹单一养殖模式到蟹池多品种混养模式的转变。蟹池多品种混养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蟹池养殖空间和生态层级,从而同时提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同一水体同时养殖河蟹和其他水产品种,充分发挥了池塘的生产效能,通过实现生态平衡及物种互利共生,降低了病害发生率,提高了饲料利用率,有效降低了河蟹养殖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