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魂     
柱子把父亲背上了山。柱子说:“爹,你考我吧?”爹摇摇头,只问午饭吃什么菜。柱子说,昨天下山专门买了猪肉,还有酒。爹问:“有豆子吗?”柱子说:“有,买了5公斤呢!”爹说:“那就吃豆子吧!煮一碗,熬一碗,炒一碗,别的菜都不要。”柱子就按父亲安排的去做。父亲坐在木凳上,什么话也不说。后来,父亲站了起来,来到朝东的一个窗口,拿起望远镜朝外望。父亲说:“柱,东山那边的映山红还没谢呢!”柱子就笑:“爹,都六月天了,哪还有映山红呢!那是杉木林长的新芽,被太阳映红了哩!”父亲来到北边窗口,举起望远镜望了好一会,又问:“…  相似文献   

2.
万古奇观的化石森林新疆准噶尔盆地的东缘,有一片浩翰的戈壁,名为将军戈壁。这里有一片奇特的硅化木群,被称为“化石森林”。来到这里,只见巨大的硅化木遍体漆黑,东倒西歪,就象刚砍倒的杂木堆一样。这些硅化木树干十分完整,有的象刚被大风连根拔起,巨大的根部仍同...  相似文献   

3.
我的父亲是森林公安。每当我问妈妈,爸爸几天没回家了?妈妈总是笑着说,没几天。每当我问爷爷奶奶,爸爸几天没来看你们了?老人家总是摸着我的头说,你爸爸工作忙,我们不怪他。有时还说:“睿睿啊!你可要听你妈妈的话,这样你爸爸在外面才会安心。”我使劲地点着头。虽然我嘴上答应着,可心里想:爸爸啊,你对得起理解和支持你的妈妈吗?您对得起这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吗?你为什么总是为了别人的事疲于奔命而经常淡忘了家人啊!这种想法在我的脑海中驱之不散,然而,一次谈话让我改变了对父亲的看法。那是我与父亲时间最长的一次交流。父亲一开始鼓励我好…  相似文献   

4.
母亲与草     
“咦,我的白鹭兰花呢?”出差十几天,回家,想看看白鹭兰花是不是开了,却看到花盆里空荡荡的。干涩发白的凹坑,像一只空洞的眼一样对着我。我的心头一拧。“花?什么花?不就是一撮草吗?”母亲凑上来,问。一看她的神情,我就知道,白鹭兰花又是被她拔了。“你一伸手,知道多少钱吗?200多啊!”我没好气地对母亲吼着。母亲尴尬地笑着,两手在围裙上不停地搓着。看到她进退无据的样子,我沉默了。  相似文献   

5.
戈壁新绿阿克塞县开发红柳湾侧记王化理红柳湾是阿克塞人的希望,因为这里孕育着一个绿色的世界。红柳湾地处阿尔金山下广袤的戈壁中一个名叫吉林巴丹的小沙漠中,自古以来是一个“天上无飞鸟,地下兔子不拉屎”的荒漠天地。阿克塞人奇迹般地在这片沉睡了千百年的戈壁滩上...  相似文献   

6.
最高境界     
一个人问禅师,“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禅师说:“无损于人。”当他第二次问禅师“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时,禅师说:“无求于人。”当他第三次再问禅师同样的问题时,禅师说:“无愧于人。”此人疑惑不解,“为什么同一个问题你三次的回答部不一样?”禅师回答:“你三次来问我时,你的境况就不一样。  相似文献   

7.
引子:当我陶醉般地站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了望台上眺望那一望无际的青山翠岭时,当我身旁的专家学者们赞叹在地球的这个纬度上只有武夷山等少数几颗绿色明珠时,当我得知这里不仅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且还被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时,我不曾料想,为了这里的绿色,为了这里的林子,为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护林人流了太多的血和汗,甚至献出了自己的身躯。  相似文献   

8.
绿染铜城─—白银公司绿化美化环境纪实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绿化办五十年代初期,当第一批创业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白银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山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戈壁荒丘。民谣曰:“一片荒滩罕炊烟,千里风沙万重山,白天风嚎,夜里狼嚎,喝了苦水肚子嚎”。在...  相似文献   

9.
“小郑从扎兰屯森警教导队毕业后分配到哪儿去了?”“哪个小郑?”“就是从前在安格林林区当森警班长、小队长,去年被评为内蒙古全区劳动模范的郑文有呗!”“噢!他啊!高升了!”“?……”“他从北纬五十一度以北的安格林,一下子升到五十二度以北的奇乾,整升一格啊!”  相似文献   

10.
人生的选择     
年轻的崩友,当你离开校门走向社会的时候,你将选择什么掸的人生旅途呢?“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营企业”是否首先浮现在你的脑海里?在我们这片“铁饭碗”意识浓厚的土地上,它们有何等强大的吸引力呀!然而这里我向年轻朋友们报告的却是一个?“放着铁饭碗不端,偏要端泥饭碗”的真实故事。1987年7月10日,哲盟开鲁县和平乡韩国财私人林场套种的150亩西瓜突然遭了蚜虫。那一个个  相似文献   

11.
开心一角     
一场足球比赛只剩下一分钟就要结束了,一位观众匆匆赶到看台。他问邻座的:\匕分多少?”-零卜匕零。”“太好了!一点也没耽误。”$$$儿予:“爸爸,我为您做了一只指南针,把它送给您吧!”爸爸:“你留着玩吧,逆给我干吗?”IL子:“您不是常常人人酒吧间里山来就这路了吗?”开心一角~~  相似文献   

12.
由树看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本意是言“树人”之难。其实”树木”亦非易事。 在有些紫色页岩或石灰岩此类的山地,每每看到童山濯濯的景象,我总忍不住问当地人.这些山原来就没树吗?回答几乎是否定的,都是被砍伐了。再问:为什么不种树?回答是:人工栽种,飞机播种,什么方法都用过了。  相似文献   

13.
葡萄沟纪行     
葡萄沟,在吐鲁番县城东北方十几公里处,是举世闻名的无核白葡萄的故乡,也是有名的游览胜地.她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饶的物产吸引着国内外旅游者.我们乘汽车从乌鲁木齐出发,在通往南疆的柏油马路上奔驰着,穿过辽阔的达坂城草原和地势险要的天山峡谷,一望无际的吐鲁番盆地展现眼前.这里气候与天山北麓迥然不同,是世界上少有的“火洲”,时令正值凉秋,这里仍然暑气蒸人.此时,我想“平沙万里绝人烟”固然是眼前景物的逼真写照.然而大戈壁那种天高地阔,苍茫浑然的豪迈气势,不是同样给我们以驰骋想象,大胆探索自然界奥秘的精神力量吗?转眼间,我们到了一个绿莹莹的世界里.有人低语:“葡萄沟到了.”  相似文献   

14.
半棵树     
这是郑州市人民路繁华的丹尼斯广场一角。每天,这里都是车水马龙、人如潮涌。但当我陡然看到那半棵树时,我真的无法阻止内心的感动。这是半棵树,它的主干从上到下被撕去了一半。我不知道它已经“残疾”了多久,更不知道它因何而“残”。我猜,当它还是一棵幼苗时,它一定是健全的。否则,人们不会将它植入泥土。也许,是因为顽童的一次嬉闹?也许,是铲车的一不留神?总之,它失去了身体的半部,一半儿早已腐烂,而另一半儿居然坚韧地活了下来。难道,这就是生命的顽强吗?它的确没有相邻的树木那样枝繁叶茂。但它仍以细瘦的一半儿躯体擎起了一片不大的绿…  相似文献   

15.
开心岛     
长寿 某君一次问医生:“大夫,您认为我能活到90岁吗?”医生问他多大年纪了,他回答说40岁了。医生问他是否抽烟、饮酒、赌博,他都一一否定了。医生又问他:“那您有其它什么嗜好吗?”他仍摇摇头。医生不解地说:“那我真不明白,您为什么还想再活50年呢?” 苹果变色 三岁半的儿子好提问题。一次在车座上吃苹果时,他问:“爸爸,为什么我的苹果变成褐色了?”父亲解释道:“因为皮啃掉了,果肉就会与空气接触、氧化,改变它的分子结构,它就变成另一种颜色了。”  相似文献   

16.
笑林     
《湖南林业》2014,(7):45-45
吃东西一定要嚼碎这天,我给外甥女讲《小红帽的故事》,当我讲到小红帽用她的智慧成功把老奶奶从大灰狼的肚子里救出来时,我问:"学到什么没有?"外甥女想了一会儿,抬起头看着我,认真地说:"吃东西一定要嚼碎。"感受"能用一句话描述堵车时的感受吗?""少小离家老大回。"我又没有弹错过六一节了,幼儿园请家长来和小朋友们一起联欢。每个小朋友部耍表演节目,张蔓悦上台表演弹钢琴。精彩的演奏结束后,在台下看节目的爸爸妈妈们一起喊:“再弹一个!再弹一个!”班主任征求张蔓悦小朋友的意见:“要不要再弹一首?”结果她急得都快要哭出来了:“我又没有弹错,为什么还要再弹一次?”  相似文献   

17.
笑林     
《林业与生态》2013,(3):46-46
排队买票 一朋友去买火车票,买了很久才回来,我就问他:“是不是有很多人在排队买票啊!”他说:“其实排队的人不多”。我问他:“那你怎么去了这么久才回来”。他说:“因为不排队的人太多了”!  相似文献   

18.
我还没有起床就听见了鸟叫,叽叽喳喳地在我的窗外热闹着。起床看见老陶正在院里磨刀。“睡得好吗?”他问我。“好极了,一躺下就没醒来,直到这鸟叫……”“这是喜子鸟,春天来,秋天走,我们山上冷,它呆不住。” 吃过早饭,我就跟着老陶进了林子。这片林子不大,就只有—面山,但这和其他的山相比,就明显地看出绿色。在我还未上山之前,就有人告诉我,阿格者村有一个叫陶学强的彝族农民,20年来守护了一片山林,在别的林子遭到砍伐的时候,这片林子却能够保存了下来。想见一见老陶,就是我上山来的主要原因。昨天老陶到县里接我,昨…  相似文献   

19.
乳白色的“桑塔娜”轻快地沿着弯弯的盘山道转来转去。在发动机发出强劲的“嗡嗡”声的伴随下,我终于来到了有京城绿色围栏之称的塞罕坝。当车沿着最后一个弯道驶上那宽阔的坝台上时,我飞快地摇下了玻璃窗,顿时,丝丝凉意的清风才扑面而来。久居京城那“热岛”效应所带来的种种不适之感,在凉风迎面的霎时间一扫而空。我把车停在了路边,三步并作两步,小跑似地登上海拔1751米的那座高22米的、形似火箭的塞罕塔。我站在高高的塔顶上,放眼望去。啊哈,全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成千上万株、高大挺拔的松林。这难道就是塞北高原上那片有名的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塞罕松”的落叶松林吗?是的!这就是五十年代  相似文献   

20.
安欣 《湖南林业》2006,(10):29-29
“种花,不是用土吗?这不是土吗?那是什么呢,看不出。”确实,现在栽花种草的学问可大着呢,再不是简简单单地用一盆土就凑和了。现在种花也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目标是让他们都能长成一个样:最棒的状态!您也许会问:“这怎么可能呢?地里长的东西它就长成那样了呀!”嘿!不知道了吧,除了控制好湿度、温度、光照等因素以外,种花的“土”中也大有学问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