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莱阳农学院苹果育种课题组,于1995年利用人工杂交育种技术,经过10年的研究,成功培育出了6个拥有我国自主产权的苹果生食新品种。这6个新品种已于2003年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评,并于2004年5月通过了国家农业植物品种权保护初审。现将这6个生食苹果新品种简要介绍如下。1福早红(暂定名)亲本为特拉蒙×新红星。树体紧凑型。自然坐果率高,适宜授粉品种为富士和嘎拉等。果实在烟台地区8月中旬成熟,单果重225.5g。果实圆锥形,果面着浓红色。果实硬度9.4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可滴定酸0.15%。果肉松脆,汁液中多,味甜,香气浓郁,品…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我国鲜食苹果品种结构,莱阳农学院戴洪义教授主持的苹果育种课题组经过近10年的努力,培育出一系列拥有我国自主产权的鲜食苹果新品种。目前,有6个已经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评,并通过了国家植物品种权保护初审(见《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报》,2004年第3期)。现将6个鲜食苹果新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国苹果新品种选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1995年,我国40余个苹果选育单位选育出苹果新品种(系)189个,其中有性杂交育种168个、实生选种8个、芽变选种11个、诱变育种2个.这些新品种从类型(乔化与矮化)、成熟期、商品色泽、不同产区的主栽与辅助性品种均具配套品种组合,这说明中国的国产苹果品种可以自成配套,主栽洋苹果的时代即将过去,出口创汇市场竞争的被动局面亦将会逐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张光伦 《果农之友》2006,(9):11-11,31
1 选育经过 1987年开始陆续引进国内外苹果新品种,至1994年先后筛选引进和征集以早、中熟品种为主的5大类国内外苹果新优品种100余个.为探索适宜四川盆地和南方亚热带湿热生态型区栽培的早、中熟苹果新品种,特将区试点分别设置在中南亚热带柑桔主产区的重庆永川市南方苹果研究所、中亚热带的四川成都、简阳到中北亚热带湿热少日照常绿林地带的四川雅安四川农大试验园三大不同生态型区,并先后在重庆、四川、云南省的10多个县、市设置辅试点,历经10年(1994~2004)多点区试,对各品种的早结丰产性,果实外观、内质,抗逆和适应性的30多项生理生态和形态解剖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经诸性状综合评价,从源于美国的OBIR-2T-27中选出耐南方亚热带湿热生境、早熟优质、早结丰产的新品种南部魁.于2004年12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审查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7月8日,9个果树新品种正式通过陕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向社会公告。这9个品种中,苹果品种3个:信浓红(长果12)、红香脆(GS-58)、粉红女士;梨品种2个:水晶梨、中华玉梨;猕猴桃品种3个:海沃德、金香(95-1)、秋香(过风楼3号);桃品种1个:乾兴银凤桃。陕西审定9个果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北方果树》2015,(3):13
<正>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苹果研究室现有科技人员24名,主要从事苹果品种引进、新品种选育及现代栽培技术研究。拥有试验地12 hm2,其中新品种(砧木)资源保存与培育4 hm2,新品种展示4 hm2,现代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样板园4 hm2。重点展示适宜我国北方冷凉地区栽培的苹果新品种及其配套的现代栽培技术。近5年来,在国家、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选育出‘岳阳红’‘岳丰’‘红安卡’‘岳苹’‘岳华’‘望香红’‘丽嘎拉’‘秋富红’等苹果新品种8个,在辽宁的瓦房店、普兰店、庄  相似文献   

7.
《北方果树》2015,(2):4
<正>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苹果研究室现有科技人员24名,主要从事苹果品种引进、新品种选育及现代栽培技术研究。拥有试验地12 hm2,其中新品种(砧木)资源保存与培育4 hm2,新品种展示4 hm2,现代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样板园4 hm2。重点展示适宜我国北方冷凉地区栽培的苹果新品种及其配套的现代栽培技术。近5年来,在国家、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选育出‘岳阳红’‘岳丰’‘红安卡’‘岳苹’‘岳华’‘望香红’‘丽嘎拉’‘秋富红’等苹果新品种8个,在辽宁的瓦房店、普兰店、庄  相似文献   

8.
伊凯 《中国果树》2006,(3):62-62
我们于1993年在辽宁省盖州市团甸乡曹屯村后山果园发现高接在辽伏树上的长富2号的1个枝条所结的苹果开始着色早、着色全面、成熟期也提前,经过鉴定,证明其性状稳定,选为新品种,2003年命名,2004年通过辽宁省种子局组织的验收。(1)果实经济性状果实近圆形,果形指数0·87,平均单果  相似文献   

9.
苹果为世界四大果品之一,除了外观艳丽,风味优美,还具有医疗作用。由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郭兆年主持,阎淑芝等同志参加的“苹果系列新品种引进应用研究”已在河南省巩义市通过了专家鉴定(1991年9月12日)。专家评议为国内先进水平。采用极早、早中、中晚、晚熟系列新品种配  相似文献   

10.
由辽宁省果树所主持、并与国内有关单位协作完成的“特早熟苹果新品种“辽伏”和“全国李杏资源考察”成果,于1989年9月由辽宁省农科院组织有关专家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鉴定认为该两项成果均为国内首创。特早熟苹果新品种“辽伏”,是该所用老笃与祝光苹果杂交后于1969年育成的。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79年通过审定;辽宁省农科院又于1989年9日通过了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