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小磊  赵大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363-14364
[目的]研究甲壳素、壳聚糖的制备方法。[方法]以3种干制的蚂蚁为原料,采用EDTA法和盐酸法制备了甲壳素和壳聚糖,采用红外光谱法和化学分析的方法对3种试样进行测定。[结果]蚂蚁是一种优良的制备壳聚糖的原料,尤其是黑蚂蚁可制得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壳聚糖。[结论]采用蚂蚁制备甲壳素、壳聚糖的工艺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高脱乙酰度、高黏度的壳聚糖。[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甲壳素品种和粒度、碱液浓度、碱处理方式、温度5个因素对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影响,利用优化条件制备壳聚糖后,测定其黏度和脱乙酰度。[结果]不同因素对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影响依次为碱处理方式>碱液浓度>温度>甲壳素粒度>甲壳素的品种。优化的壳聚糖制备条件为碱处理方式1+1+1、碱液浓度50%、温度110℃、甲壳素粒度20、甲壳素的品种为东海小虾壳。制备的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和黏度分别为94%和2760 mPa.s。[结论]将得到的壳聚糖制成壳聚糖醋酸膜,对活性橙的染料废水有明显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型饲料添加剂——甲壳素与壳聚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 1811年,法国人 Henri Braconnot就从菌类中提出了一种类似纤维素的物质,由于它大量存在于低等动物,特别是节肢动物的甲壳中,故俗称甲壳素,又名甲壳质、几丁质、壳多糖等。甲壳素脱乙酰基的产物即为壳聚糖。自然界中每年生物合的甲壳素有数十亿吨,仅次于纤维素,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天然高分子物质。由于它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功能,对其研究及开发已涉及到多个领域。本文就甲壳素及壳聚糖在饲料中应用作一简介。 1甲壳素与壳聚糖的结构与性质 甲壳素、壳聚糖的化学结构与纤维素非常相似,基本单位都是六碳糖,且基本单位之间…  相似文献   

4.
虫类甲壳素/壳聚糖的研究及其开发前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全面综述了松毛虫、蝇蛆、蚕蛹、黄粉虫、蝉、掸子虫等虫类甲壳素的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虫类甲壳素/壳聚糖资源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当前壳聚糖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开发虫类壳聚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虫类壳聚糖系列功能食品的开发对于虫源食品的开发及其产业化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制备及在造纸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蟹壳为原料,采用化学方法先将原料脱钙、脱蛋白质制成甲壳素,再脱甲壳素中的乙酰基,制成壳聚糖固体。将壳聚糖固体溶于醋酸溶液中,作造纸增强剂。测定了壳聚糖的稳定性及添加了壳聚糖增强剂的纸张裂断长、撕裂度、耐折度、而破度。结果表明:制备的壳聚糖稳定性高,添加壳聚糖增强剂的纸张性能优于未加增强剂的纸张。  相似文献   

6.
甲壳素衍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甲壳素又称几丁质,是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不分枝的链状高分子化合物,甲壳素在甲壳素酶类作用下或用其他化学方法可产生一系列甲壳素衍生物,如脱乙酰几丁质(又称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羟乙基几丁质、几丁寡聚糖、氨基葡萄糖等。这...  相似文献   

7.
虾壳、虾头中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头、虾壳是虾加工工业中的下脚料,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甲壳素和壳聚糖、虾青素、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必需氨基酸,开发前景广阔。其中,虾壳和虾头中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酸碱法以及近几年新兴的微生物发酵法。甲壳素和壳聚糖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安全性和降解性,在农业、医药、环境治理、食品等行业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的提取及其性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壳素是存在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壳中的一类多聚糖,甲壳素分子是由2-乙酰胺-2-脱氧葡萄糖单体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直链多糖,甲壳素分子脱去乙酰基,就转变为壳聚糖,学名为1.4-2-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壳聚糖无毒无害,能被生物体降解利用且无副作用。壳聚糖具成膜性,随着涂膜保鲜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壳聚糖作为一种涂膜保鲜剂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试验以蟹壳为原料提取壳  相似文献   

9.
采用酸碱法从马尾松毛虫蛹中制备壳聚糖,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蛹依次经盐酸脱矿物质、氢氧化钠脱有机物质、双氧水脱色处理后获得白色片状固体物甲壳素,其水分含量为3.32%,灰分为0.99%,脱乙酰度为92.54%,粘度为18.3MPa·s;由甲壳素制备壳聚糖的条件为NaOH浓度50%,处理时间5h,处理温度80℃;由甲壳素获得壳聚糖产品的产率为79.21%。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生产肥料的原理、工艺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壳聚糖作为甲壳素的一级衍生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在一定的条件下既对农作物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又对作物起到保护和品质改良作用,具有药、肥的双效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有诱导植物抗病、抑制植物病害、氮素营养和酶催化效应4种机理之说,而本质作用可能是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诱导植物产生广谱抗性的方式多种多样,而且各种方式同时存在、相互关联、协同作用。我国目前甲壳素/壳聚糖在农作物及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研究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已开始小规模商品生产。总体而言,甲壳素/壳聚糖在我国农业上的应用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并未形成规模和产业化,对甲壳素/壳聚糖的规模化生产以及在各个领域的更深层次以及大规模的应用探索需要解决,主要包括机理研究、工艺自动化和应用研究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应用前景广阔。文章概述了壳聚糖与甲壳素的理化性质、生产方法、生理功能及其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甲壳素脱乙酰酶在壳聚糖制备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一种资源极其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甲壳素的研究与开发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其经脱乙酰化的产物-壳聚糖因具独特的物化及生物学特性而被广泛应用。而采用甲壳素脱乙酰酶能制备出性能独特的壳聚糖。本就甲壳毒脱乙酰酶在壳聚糖制备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以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壳为原料,分别采用HCl溶液和NaOH溶液处理脱除小龙虾壳中的矿物质和蛋白质,提取甲壳素,用NaOH溶液处理甲壳素脱乙酰基制备壳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甲壳素提取过程中的HCl溶液浓度及浸泡时间、NaOH溶液浓度及处理时间,并采用正交设计考察NaOH溶液质量分数、处理温度和时间对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甲壳素提取工艺条件为,在室温下用1.0 mol/L的HCl溶液浸泡24 h后倾去酸液,水洗至中性,然后在90~100℃用2.0 mol/L的NaOH溶液处理4h,甲壳素提取率为16.52%.壳聚糖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溶液质量分数50%、温度90℃、保温时间3h.干燥后的壳聚糖水分含量为3.21%,灰分为0.89%~1.00%,脱乙酰度为75.3%,黏度为18.7 mPa·s.  相似文献   

14.
低聚壳聚糖作为甲壳素、壳聚糖的高级产品,具有水溶性好、生物活性高等特点,文章陈结合近年来对低聚壳聚糖的相关研究,对其生物学活性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微波法制备蚕蛹壳聚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微波法制取蚕蛹壳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NaOH质量分数、微波功率、处理时间以及甲壳素与NaOH溶液的配比对脱乙酰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经正交试验优化微波法制备蚕蛹壳聚糖的条件.结果表明,微波功率对蚕蛹甲壳素脱乙酰基的影响最大,其次为NaOH质量分数、处理时间和固液比,优化后的处理条件为:NaOH...  相似文献   

16.
影响壳聚糖质量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甲壳素品种、质量、粒度、碱处理方式、保护气体、干燥条件等因素对壳聚糖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甲壳素、壳聚糖的性质、制备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概述了甲壳素、壳聚糖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并介绍了它们的性质、制备,着重探讨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鲁氏毛霉发酵法制备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用发酵法从鲁氏毛霉中制备、分离、提取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方法和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鲁氏毛霉较佳培养基组成为果糖20g/L,牛肉膏15g/L,K2HPO40.75g/L,MgSO41.80g/L,N-乙酰葡萄糖胺1.54g/L;其较优发酵条件为温度28℃,周期48h,pH5.0,摇瓶装液量200mL/L。(2)从菌丝体中提取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工艺条件:除蛋白质为氢氧化钠20g/L,温度115℃,时间60min;酸处理为盐酸30g/L,温度80℃,时间180min。(3)采用较优发酵提取条件后,甲壳素产量可达1.328g/L,壳聚糖产量达0.672g/L,壳聚糖占菌粉干重的7%。  相似文献   

19.
甲壳素、壳聚糖在饲养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甲壳素(Chitin)又称甲壳质、几丁质、壳多糖、壳蛋白、明角质、甲壳胺等。壳聚糖(Chitosan)为甲壳素脱乙酰基的产物。自然界每年合成的甲壳素有数十亿吨,仅次于纤维素,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高分子产物。甲壳素最早由法国人HenriBraconnot发现,1823年由Odier从昆虫外壳中发现并命名,以后对甲壳素的研究处于停顿状态。自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开始,甲壳素作为基础科学的研究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到1970年,日本首先将甲壳素运用到实际方面。1977年美国召开了第一次甲壳素国际学术会议,美国FDA(食品及药物管理局)于…  相似文献   

20.
甲壳素-壳聚糖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生物材料,因具有来源广泛、绿色环保、无毒无害等优点被誉为环境友好型功能材料,在人们的生活中占重要地位。从甲壳素-壳聚糖的基本特点及生物功能出发,阐述其在工业、农业、环保、食品等诸多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且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