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黑银杏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林木选择育种原理,从全县297株雌银杏古树中发现并选育出两个具有药用价值高,结实早、丰产稳产、抗逆性强等特点的黑银杏优良无性系──中银黑1号和中银黑2号。黑银杏种仁中总黄酮含量0.9mg/kg,叶片中总黄酮含量8.5g/kg,分别比普通银杏(梅核白果)高50%和41.7%。文中还介绍了黑银杏的优良经济性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习性。  相似文献   

2.
黑银杏优良无性系根据林木选择育种原理,通过银杏种质资源收集、整理,历经8年,对银杏系统的选育研究评选出药、食俱佳,种用、叶用廉优的珍稀银杏品种一黑银杏,该品种主要特征是:①早实,实生树15年进人结种期,较一般品种提前5-10年,嫁接树2-3年始花结种,5-6年生平均株产l-1.5kg。@丰产稳产,该品种结实枝分布均匀,每种序着生3-5个种柄,一柄M种率高,比同龄其它品种树增产30%。③种核大小均匀,单核重2.”巴,出核率征.9阮,出仁率80.4%,种仁味甜,风味清香,糯性大。④种仁和叶片的总黄酮…  相似文献   

3.
995~1997年在辽宁、北京、天津和山东等省市栗产区调查了栗园中栗树营养状况及养分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凡每公顷产量超过2250kg的栗园,土壤有机质含量>12%;全N>066%、水解N>96mg/100g;有效P>06mg/100g;有效K>4mg/100g。叶片中N、P、K含量分别为21%、01%和035%。生殖器官N、P、N分别占518%、612%、7105%;叶分别占30%、25%和20%,其余在枝干和根系中。P、K在花序果中分布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银杏营养器官测定指标综合分析发现,黄酮含量依次为:芽>叶>根>枝;吸收根>根皮部>根木质部;实生苗顶芽>侧芽,而嫁接苗则反之;一年生长枝上、中、下枝段黄酮分布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各枝段的皮部均大于木质部;长枝上的叶黄酮含量>短枝上的叶,一年生枝上、中、下枝段上的叶黄酮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芽、叶、根和枝黄酮含量依次为:475%、404%、214%和194%。研究中还对银杏营养器官黄酮含量及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稀土对银杏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用50mg/kg、100mg/kg、200mg/kg和400mg/kg稀土喷施银杏幼苗。结果表明,100mg/kg稀土对银杏幼苗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而400mg/kg稀土抑制银杏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6.
湿地松人工林养分循环及密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广西禄峰山林场16年生4种不同造林密度的湿地松试验林地内,对N、P、K、Ca、Mg、Cu、Fe、Zn、Mn9种养分元素的含量、积累、分配和生物循环以及它们与密度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松林分中养分元素总积累量为127383~161588kg/hm2,树干约占60%,积累速率为11146~13339kg/hm2·a,高于杉木和马尾松,归还量仅有9043~10509kg/hm2·a,其周转期长,养分循环速率低,每生产1t有机物需要上述养分元素共1319~1481kg。可见湿地松具有高养分利用率、低循环速率的循环机理,经营过程中应处理好养地与用地的关系,才能防止林地退化。不同密度湿地松林以密度为3200株/hm2的生产力、养分积累量和吸收量最大,其养分利用率也最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整地马尾松工程幼林地水土保持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1996年,通过建立径流小区的方法,对广西桂平市不同整地马尾松工程幼林地的水、土、肥进行了连续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整地马尾松工程幼林地的年平均液体径流量为全垦(134850t/hm2)>带垦(113839t/hm2)>穴垦(109491t/hm2);年土壤流失量为全垦(9313t/hm2)>带垦(4090t/hm2)>穴垦(1917t/hm2);年平均水土养分流失量为全垦(16617kg/hm2)>带垦(7627kg/hm2)>穴垦(3982kg/hm2),分别是灌草坡(2014kg/hm2)的8251%、3787%和1977%。不同整地造林后第6年时的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全N、水解N、速效K)比造林前存在下降趋势,下降的总频率为全垦(204%)>带垦(106%)>穴垦(53%)。结果表明,穴垦整地(40cm×40cm×30cm)马尾松工程幼林地具有显著的水土保持效益。建议在我国南方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银杏花粉黄酮含量测试分析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以泰山银杏优良雄株为试材,对花粉黄酮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方差和回归分析表明,银杏雄株个体花粉黄酮含量具有显著差异。树龄及花粉生活力与黄酮含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花粉贮藏1年后黄酮含量仍可达137%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银杏总黄酮含量和总内酯含量,对湖南省银杏品质进行了区划研究。根据银杏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品质上的差异,在湖南主产银杏区随机取样,以叶和种仁中的重要化学成分总黄酮含量、总内酯含量为主要经济指标,对此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及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各指标的变异情况、相似度以及湖南省银杏产区与银杏品质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湖南银杏总黄酮和总内酯品质区划,将其各划分为4个栽培区。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银杏新叶或花粉中类黄酮含量高的优株,以28个银杏雄性单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新叶和花粉中总黄酮及其主要组分含量的差异,通过聚类分析筛选高黄酮含量的春茶用、花粉用及两者兼用的单株。结果表明:银杏雄株间的叶和花粉中总黄酮及主要组分含量均存在较大变异,其中叶中成分的变异系数达19.78%~26.81%,花粉中成分的变异系数为28.22%~51.94%。叶中总黄酮含量与3个主要组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花粉中总黄酮含量仅与山奈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叶中总黄酮及其主要组分的含量与花粉中对应成分含量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基于28个银杏雄株叶或花粉中总黄酮及3个主要组分含量,筛选出8个叶中黄酮及其主要组分含量均较高的单株,分别是24、9、13、14、16、11、25、26;筛选出11个花粉中黄酮及其主要组分含量均较高的单株,分别是10、1、4、6、23、13、3、25、16、11、18;基于28个银杏雄株叶和花粉中总黄酮含量,筛选出6个叶和花粉中黄酮含量均较高的单株,分别是2、17、14、9、26、10。所筛选的这3类雄株分别可作为春茶用、花粉用及兼用型银杏种质进一步区试或推广。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银杏核用栽培及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银杏栽培已得到国内外高度重视,作者结合几年来的科研、生产及国内外科技信息对银杏种子生长发育、核用品种、丰产栽培、整形修剪、种实生产、加工及利用的现状进行了系统论述,并对我国核用品种栽培及利用的现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用定位研究的方法,在丹东不同区域建立生态因子观测场,测定不同土层厚度、pH值、土壤养分含量、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降雨、蒸发量等各因子对银杏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银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不同,经20 d后,种子发芽率恒温比变温高6.2个百分点,幼苗根系生长、苗高、地径恒温比变温分别提高36.7%和16%。经过遮阴处理,银杏幼苗生长好于对照区。生长在壤土和沙壤土上的银杏其生长表现优于生长在沙土和黏土上的,土壤含盐量以0.03%~0.043%,银杏生长良好。银杏对pH值适应范围很宽,在pH值4~8.5的土壤上均能生长。  相似文献   

13.
银杏叶、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中烷基酚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国际上日渐重视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中烷基酚会计师的情况,建立了一种简单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该方法可分别测定银杏酸和白果酚的含量,灵敏度高,最小检出量低,回收率为98.83%,相偏标准偏差为3.57%(n=5)。同时研究了能保证有效成分黄酮和内酯含量的银杏叶提取物脱银杏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是我国银杏分布的最北界。银杏不但是丹东的市树,也是该地区经济林发展的主要树种。丹东的银杏采种母树90%局限于市区内行道树,每年采种量仅为2000kg左右,满足不了当地育苗需要。由于种源匮乏,不得不从山东、江苏等地引进苗木。但由于引进苗木长势明显不如当地苗木,且冻害严重,造成引种失败。从1997年由纬度相近,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相似的朝鲜新义州引进银杏种子,进行育苗试验获得成功。文章对银杏的引种育苗及苗木生长情况进行了报道。经试验看出,朝鲜种源培育出的苗民当地苗木长势无明显差异,为引种朝鲜银杏种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银杏叶黄酮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干燥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不同部位,不同条件下的银杏叶黄酮含量,银杏叶的干燥变化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及雌雄株的成年银杏叶黄酮含量无显著差异;实生苗叶比嫁接苗叶黄酮含量高;5年生以下幼树叶含量高;  相似文献   

16.
Female Plant Types of Ginkgo biloba L.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nkgo biloba is a dioecious and unique species within Ginkgo family and Ginkgo genus, but it shows a big variability. From 1950s, resources of female plants i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llected, and the seed anatomical structure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were observed. According to the shape, length, width and thickness of ovule bracket and seed stone,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ides and top of the stone, the female plants of Ginkgo biloba have been divided into five types, long-stone, Buddha-finger, horse-bell, mume-stone and round-stone. In addition, the important cultivar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types were also determined. The stone weight, index of stone shape, and contents of dry matter, amylose,amylopectin, starch, rough protein, soluble sugar and hydrocyanic acid in seed kernel of each type were measured, and the qualities of seed stone were appraised, 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female plant resources in Ginkgo biloba.  相似文献   

17.
银杏生长中黄酮含量变化规律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湖北省安陆市不同品种、树龄、采收季节、干燥方式、嫁接苗与实生苗的银杏叶黄酮含量进行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银杏古树品种间的黄酮含量无显著差异;实生苗比嫁接苗含量高;10a以下幼树含量较大树高;9月份为银杏叶的适宜采收季节;采收后的银杏叶宜阴干后密封保存,长时间日晒、发霉变黄等保管不善会引起黄酮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8.
叶籽银杏是银杏这一孑遗物种的特殊种质,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实生和营养繁殖的后代叶生胚珠(叶生种实)的表达十分关注。该研究首次发现,从800年生的叶籽银杏母树上采集接穗嫁接12年后有6株幼树出现叶生胚珠并发育成正常叶生种实,这也是世界上仅有的6株幼龄叶籽银杏。叶籽银杏表达株率占9.68%,平均叶生种实率为0.074%。嫁接再生的叶籽银杏形态特征、种实特性、生长特性、变异特性与母树相同,表明叶籽银杏可视为一个品种,并具有稳定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19.
银杏树中黄酮类化合物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醇提法对银杏树不同部位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银杏树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杏树中黄酮类化合物分布分别为:枝桠材中含0.035mg/g左右,主干材中含0.018mg/g左右,根材中含0.014mg/g左右;枝桠皮中含0.41mg/g左右,主干皮中含0.26mg/g左右,根皮中含0.12mg/g左右,苗木中含0.12mg/g左右.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木材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有差异,从根部到枝桠再到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增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白果产区种源结构调整和白果整体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从而促进白果产业健康发展。【方法】选取来自我国主要白果产区和日本的39个优良无性系白果为材料,对其白果形态指标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银杏毒(MPN和MPNG)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K、Ca和Mg营养元素含量,对不同无性系白果的果形、营养和毒性进行评价。【结果】不同无性系白果果形和银杏毒含量差异显著。白果果形指数为1.16~1.81。2号无性系白果果形指数最小,为1.18±0.05,百粒胚乳质量为(43.85±0.06) g;37号无性系白果果形指数最大,为1.81±0.08,百粒胚乳质量为(56.75±0.05) g;29号无性系白果果形指数介于两者之间,为1.29±0.05,但是其百粒胚乳质量达到了(99.89±0.08) g,在各无性系白果中其胚乳质量最大。白果银杏毒总量最高为525.79 μg/g,总量最低为330 μg/g。白果MPN含量最高为485.24 μg/g,含量最低为247.44 μg/g;MPNG含量最高为213.03 μg/g,含量最低为21.43 μg/g。根据各无性系白果总银杏毒含量进行系统聚类,结果表明39个无性系白果可分为4类。39个无性系白果中,K、Ca和Mg平均含量分别为(0.60±0.04)、(0.19±0.02)、(0.48±0.01) mg/g。不同无性系白果的营养元素含量较为接近。【结论】不同无性系白果果形和银杏毒含量差异明显,选择果形好、银杏毒含量低和营养含量高的无性系,对白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