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植物对土壤Cd、Pb污染的修复与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呈现扩大趋势,其中Cd、Pb污染尤为严重。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虽有很多,但各有利弊。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治理方法存在花费高、操作难、容易破坏土壤理化特性和干扰土壤生物多样性等问题。近年来,植物修复技术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和重视,它具有原位修复、廉价、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文中从重金属Cd、Pb对植物的影响、植物修复技术和植物抗性机理3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对未来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土壤重金属污染下植物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下植物的生理生态变化,并且对植物的重金属抗性机理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探讨了以超富集植物为重点的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伴随日趋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植物修复的可能机制与植物在重金属胁迫下的损伤与抗性研究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量植物组织的阻抗参数可以得到与植物生理、病理相关的信息,阻抗谱法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无损伤的测量方法,已成为研究逆境条件下植物生理指标变化的有力工具之一.文章对阻抗谱法在水分胁迫、PEG胁迫、植物低温及抗寒性、重金属胁迫、盐胁迫、热胁迫等植物逆境胁迫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将来培养抗性植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我国重金属污染现状,从超富集植物、植物挥发、植物积累、植物代谢、植物固定等方面探讨了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阐述了超富集植物修复机型,为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树对镉胁迫的响应及抗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金属镉(Cd)污染已经成为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将杨树作为重金属Cd植物修复物种的研究越来越多。文中从杨树生长、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分子水平上的变化等方面综述了杨树受到Cd胁迫后的生理生化响应;阐述了杨树对土壤Cd的吸收及污染土壤中Cd在杨树体内的分布规律和杨树对Cd的抗性机制;指出杨树对土壤中重金属Cd具有较强的抗性,且这种抗性与杨树品种、树龄、土壤类型、土壤中Cd质量分数等有关;展望了对杨树Cd胁迫的深入研究方向,以期为未来关于杨树修复土壤Cd污染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木本植物重金属毒害及抗性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从重金属对木本植物毒害作用和木本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机理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现阶段在研究重金属对木本植物的毒害和木本植物对重金属的抗性机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矿山开采等众多原因造成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峻,土壤当中积累过多的重金属会对植物、动物乃至整个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并最终进入食物链对人体造成威胁。因此,如何有效的从土壤中去除重金属,成为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EDTA可以有效活化土壤中的重金属,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因此,被广泛用于强化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提取修复。文章从EDTA活化土壤中目标重金属机理,以及EDTA诱导下,植物对目标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机理出发,综述了EDTA在重金属污染强化植物提取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使用EDTA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利用超富集植物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回顾了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事件,从4个方面论述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从重金属离子的迁移转运、超富集重金属植物的选择和植物的预警作用等方面探讨了超富集植物修复和应用,并对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园林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重金属对城市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城市园林植物对重金属吸收2个方面综述了园林植物对重金属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并根据当前研究的成果, 就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水生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生植物的根、茎、叶富集水体中的重金属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文中综述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阐述了水生植物修复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机理, 并比较植物的富集能力, 提出影响水生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的因素包括温度、pH值和重金属离子间的交互作用等, 总结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信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浙江温州某制革区土壤与植物重金属含量及其与土壤污染之间的关系,初步筛选了适合于土壤铬污染生态修复的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共记录25种高等植物,分属13科。主要优势物种有:狗牙根、灰绿藜、藿香蓟、牛蘩缕、牛筋草、蔊菜、反枝苋和四季竹。狗牙根、灰绿藜、牛筋草、蔊菜和反枝苋宜作为Cr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污染区Cr耐性植物地上部分的Cr含量为110.26~774.05 mg·kg-1,平均值为280.95 mg·kg-1;根部Cr含量为774.05~2 334.56 mg·kg-1,平均值为1 229.75 mg·kg-1。狗牙根积累的Cr含量最高,地上部分与根分别为774.05、2 334.56 mg·kg-1。植物体中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含量呈弱相关性,而植物地上部分Cr含量与根部Cr含量以及地上部分Cr富集系数与根Cr富集系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地上部分富集系数越大,根的富集能力越高。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了再生水灌溉对园林植物叶片中主要的矿质元素与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以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再生水灌溉的园林植物,与使用自来水相比,叶片中部分矿质元素与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部分的含量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一种元素在不同植物上的含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升高或降低的幅度也不同;使用再生水灌溉的园林植物在外观上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现象,而且生长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14.
多胺在植物抗逆中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胺(PAs)是一类低分子量、聚阳离子、脂肪族含氮物质,是植物对逆境响应的重要物质。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在逆境胁迫下,植物体内不同类型的PAs,例如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外源PAs会对植物的抗逆性产生不同的影响。但多胺的研究对象多集中在农作物,对木本植物的研究较少。PAs对植物抗逆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不同种类的多胺对植物的抗逆影响不同,PAs的代谢与参与逆境胁迫的其他代谢密切相关。文中主要综述PAs在植物抗干旱、低氧、高温、低温、盐、重金属过程中的变化及生理作用机制,以期为开展PAs与抗逆林木研究、栽培与抗逆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外生菌根真菌(ECM)为土壤真菌与陆地植物根系形成的一种互惠共生体,是森林生态系统关键的组成部分.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外生菌根真菌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适应干旱、盐碱、重金属污染等逆境条件,外生菌根真菌侵染宿主植物根系可促进宿主植物生长、土壤养分吸收与利用、提高抗逆和抗病能力、改善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林业生产与...  相似文献   

16.
植物适应逆境胁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干旱、土地盐碱化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逆境胁迫因子。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对逆境适应能力的研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探索如何将逆境胁迫对植物的伤害降到最低以及如何提高植物的适应性已成为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抗盐性机理,提高其耐受性,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分别综述了低温胁迫、干旱胁迫、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植物耐寒性、耐旱性、耐盐性的生理生化机制,以及提高植物耐寒性、耐旱性、耐盐性的途径,展望了植物适应逆境胁迫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抗逆性植物种质的筛选和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农业生产及人的健康会造成危害,已引起环保部门的重视。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开展较迟,系统性较差,从土壤重金属来源、危害,特别是植物吸收、运转、伤害机理上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湖南有色金属矿产的大规模开采,越来越多的重金属随尾矿砂进入矿区周边土壤,造成大面积的面源污染,由此导致的环境污染公害事件时有发生.在综合评价湖南省主要有色金属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区周边优势植物物种进行现场实地筛选和研究,论述了利用累积和超累积植物修复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可行性,从而为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土地复垦和生态植被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