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黄牛发情季节应用国产氯前列烯醇 2次处理黄牛具有明显的同期发情效果 ,96小时内母牛同期发情率可达 80 %~ 92 .5% ,母牛于第 2次药物处理发情后发情率、卵泡发育率无明显差异 ,3mg氯前列烯醇剂量的人工配种情期受胎率与自然发情情期配种受胎率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氯前列烯醇控制受体黄牛同期发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氯前列烯醇对103头次经直肠检查确认有功能黄体的健康、未孕成件母牛进行周期发情处理,发情反应率为95.1,从注射到发情平均间隔时间为50.5h,在38-62h范围内发情母牛为88.3,对74头母牛注射氯前列烯醇后排卵及黄体形成情况进行观察,结果72头排卵,其中8头没有形成功能黄体,占发情母牛11.0%,氯前列烯醇处理的受体黄牛移植成功率与自然发情受体牛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3.
氯前列烯醇诱导奶牛同期发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氯前列烯醇对3组84头荷斯坦奶牛进行诱导同期发情,结果表明:用氯前列烯醇诱导奶牛同期发情是成功的;用氯前列烯醇处理2次的奶牛,比用氯前列烯醇处理1次的奶牛,其同期发情率、受胎率明显提高;同时,氯前列烯醇对奶牛持久黄体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氯前列烯醇是PGF_(2α)类似物,在目前常用的PGF_(2α)及其类似物中,它的活性最高,应用相当广泛。1用于母畜催情在大的养猪场中,因为母猪数量较多,养殖量较大,在生产中为尽量降低人员投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可应用氯前列烯醇对母猪的分娩、发情进行控制。氯前列烯醇是一种前列腺素相似的药物,由人工合成,其生物学作用原理与前列腺素较为类似,可实现溶解黄体、促催产素分泌、使宫颈肌肉舒张、促平滑肌收缩等作用。氯前列烯醇在前列  相似文献   

5.
河池市肉牛繁育中心新购进一批本地母黄牛 ,经过直肠检查 ,其中有 12头已受孕。为了能尽快利用利木赞或西门塔尔等中大型肉用黄牛冻精人工授精 ,以达到品种改良的目的 ,决定用氯前列烯醇能溶解妊娠黄体和刺激子宫肌收缩的机理来终止妊娠 ,使其重新发情配种。1 材料与方法作材料氯前列烯醇 :宁波市激素制品有限公司生产 ,冷冻干燥剂 ,0 2毫克 /支。试验母牛 :妊娠 2 - 3个月和 4 - 7个月的本地母黄牛 ,前者 4头 ,后者 8头。1.2 方法直肠检查法检查 ,确诊 12头受孕 ,用药剂量 :氯前列烯醇 0 4毫克 /头 ,用灭菌注射用水5毫升稀释 ,颈部肌肉…  相似文献   

6.
氯前列烯醇诱导黄牛同期发情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前列烯醇是PGF2α的类似物,在目前常用的PGF2α及其类似物中,其活性最高。本试验应用氯前列烯醇对农牧民分散饲养的母牛进行同期发情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在24~72 h内92%的母牛发情,经直肠检查发情母牛排卵率为86%,情期受胎率为62%。说明氯前列烯醇对诱导母牛同期发情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氯前列烯醇是一种成分类似前列腺素的物质。氯前列烯醇具有对黄体强烈的溶解作用,对平滑肌的收缩也可以起到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还能促进催产素的分泌。氯前列烯醇对黄体生物活性的溶解度大大超过天然前列腺素对黄体生物活性的溶解度,二者能相差200多倍。氯前列烯醇因其效果明显,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所以在母畜同期发情、控制母畜分娩、治疗繁殖类疾病和怎样使母畜超数排卵等方面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注射三合激素、氯前列烯醇诱导黄牛同期发情,三合激素发情率为86.7%,第1、2情期受胎率分别为30.8%、56.7%;氯前列烯醇发情率为78.6%,第1、2情期受胎率分别为45.4%、28.6%,基本达到同期发情配种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1调节母畜发情据报道,用氯前列烯醇0.4毫克/头对103头次经直肠检查确认有功能黄体的健康未孕成年母黄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发情反应率95.1%(98/103),从注射到发情平均间隔时间为50.5小时,在38~62小时范围内发情母牛为88.3%(91/103)。对74头母牛  相似文献   

10.
前言 1930年发现前列腺素(PGS)后,给医学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领域,从70年代开始跨进畜牧业。1974年,英、美等国开始将前列腺素作为催情药上市以后,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尤其是广泛应用于家畜的同期发情、提高受胎率及治疗繁殖疾病(如持久黄体、黄体囊肿)等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从1973年发现PGF_2α的类似物ICI—79993,其活性比天然的PGF_2α高2000倍以后,1974年又出现ICI—80996(氯前列烯醇)和ICI—81008(氟前列烯醇),其活性相当于天然PGF_2α的200倍和100倍。近几年来,国外较广泛地将氯前列烯醇应用于  相似文献   

11.
氯前列烯醇在促进母畜发情,排卵及提高受胎率,治疗持久黄体有较好的疗效。1用于同期发情:母牛肌注或子宫腔注射每头2~4mL,母猪每头1~2mL。该激素具有调整与控制母畜发情周期之功效,使之在预定时间内集中发情,以便合理组织生产。2治疗持久黄体:母牛每头2~4mL,可行肌注或子宫注射。该激素具有强溶解黄体的作用,能较快地促进黄体退化,加快母牛的发情,一般在注后3~5天内可发情,以子宫腔注射,效果最佳。3提高受胎率:当用颗粒精液输精时,在精液中加入氯前列烯醇05mL,可显著提高受胎率。此外,又可辅助治疗胎衣不下,肌注2~4mL,注后能…  相似文献   

12.
为控制母牛适宜的产犊间隔(12~13个月),我们采用氯前列烯醇对乏情奶牛进行促情效果的实验。1材料和方法选择年龄4~8岁,中等膘情,产后120d以上不发情,直检未孕,卵巢上有黄体的黑白花奶牛为试验牛168例,按随机选择的方法进行分组实验:A组为子宫内投用氯前列烯醇药物;B组为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药物。氯前列烯醇(0.2mg/支),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研制,批号970318。2结果见表1,子宫内灌注氯前列烯醇0.2mg、0.3mg、0.4mg,发情有效头数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2mg、0.4mg,发情有效头数差异显著(p<0.05);子宫内灌注给药0.2mg、…  相似文献   

13.
持久黄体是妊娠黄体或周期黄体超过正常时间不消失,使奶牛长期不发情的一种不孕症。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应用前列腺素F2α或其类似物溶解黄体。1989年底至1990年末,我们应用国产氯前列烯醇治疗了31头持久黄体病牛,对其疗效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4.
<正>上世纪末,从英国引进了ICI80996,国内称为氯前列烯醇。中国动物繁殖界的老前辈向农业部推荐氯前列烯醇的研制及应用课题,于是在全国畜牧界展开了研究。现整理予以发表,供同行们参考。1课题研究目的 (1)氯前列烯醇溶解黄体的性能及过程。(2)被氯前列烯醇溶黄之后的奶牛诱发发情、卵泡发育及配种受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观测三种激素疗法对奶牛持久黄体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借鉴。选用45头根据发情表现和直肠检查被诊断为持久黄体的奶牛,分别采用方法1(促黄体素、氯前列烯醇、促排三号)、方法2(氯前列烯醇)、方法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治疗持久黄体,每个方法 15头牛。通过检测治疗后奶牛血液中促黄体素(LH)、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孕酮(P4)的激素水平,结合治疗效果,表明方法2(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对持久黄体的治疗效最好,治愈率最高为67%。  相似文献   

16.
氯前列烯醇是前列腺素(PGF2α)的类似物,具有溶黄体功能,其疗效相当于天然前列腺素,可用于治疗母牛的黄体囊肿,子宫积浓及子宫内膜炎。本试验通过对氯前列烯醇不同用药方法途径及治疗次数,确定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氯前列烯醇(PG)是前列腺素类似物,具有溶解黄体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牛的同期发情处理,在生产实践中,主要通过以下2种方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氯前列烯醇对羊进行发情处理的机理是,药物进人羊体后作用于卵巢上。将卵巢上的黄体溶解,促使卵巢重新生成新的卵泡排卵发情。所以该药只对处于黄体期的卵巢有效。山羊一般发情7~11天后才产生新的黄体,一直到下一个发情周期开始。所以在山羊自然发情后7~16天,用氯前列烯醇对其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9.
氯前列烯醇治疗奶牛持久黄体上效果较好。笔者为找出最佳用药量和方法,特选择年龄4~8岁,中等膘情,产后120天以上不发情,直检未孕,卵巢上有黄体的黑白花奶牛为试验牛168例。按随机选择的方法分为两种处理,用氯前列烯醇分别子宫内投药以及肌肉注射。实验结果判断,以用药当天为0天,用药后1~6天内出现发情排卵的奶牛判为有效,用药后6天以上未出现发情,直检有黄体存在的奶牛判为无效。无效的奶牛12天后继续给药。催情效果:子宫内灌注氯前列烯醇0.2、0.3、0.4毫克组牛,发情有效头数分别为88.89%(32/36)、92.11%(35/38)和90.00%(27/30),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20.
山地牧场黄牛同期发情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采用注射氯前列烯醇法、口服孕酮法两种处理对黄牛进行同期发情试验 ,在山地牧场半放牧半舍饲饲养管理条件下 ,采用口服孕酮 +间歇性小剂量促性腺激素同期发情处理方案 ,明显缩短了母牛配种期 ( P<0 .0 1 ) ,处理后 2 0 d内的母牛发情率达到75.0 0 % ,第一、二情期受胎率分别达到 58.0 0 %和 2 3.93% ,均高于氯前列烯醇处理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