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虎纹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虎纹蛙属,系国家二类保护动物。虎纹蛙系变温动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2~30℃,气温4℃以下或35℃以上易引起死亡。气温低于12℃即停食冬眠,春季气温升到16℃结束冬眠。虎纹蛙对水质要求较低,适宜pH值为6.8~7.8。  相似文献   

2.
土元又名地鳖虫,适应性强,繁殖快,饲养设备简单,投资少,饲养省工省时且无污染。土元可在13~39℃环境生长繁殖,最适温度为20—35℃,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5%~85%。气温降至10℃以下时,土元入土冬眠;高于10℃时出土寻食。  相似文献   

3.
虎纹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虎纹蛙属,又称水鸡、田鸡,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遍布长江以南各省区,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福建光泽县1999年开始虎纹蛙养殖技术的研究,取得成功并投入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虎纹蛙属两栖纲 ,无尾目、蛙科 ,虎纹蛙属的虎纹蛙种。其分布很广 ,遍布长江以南各省区 ,包括台湾地区和海南岛 ,俗称“田鸡” ,别名水鸡 ,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其肉味佳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食蛙的习惯 ,对蛙肉的需求量很大 ,利益的驱使造成野外地滥捕滥捉 ,已严重削减了野生虎纹蛙的数量 ,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因此开辟一条新的养殖道路来解决这一矛盾迫在眉睫。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海南省开始从泰国引进泰国虎纹蛙进行驯养繁殖 ,经过不断摸索目前已基本掌握泰国虎纹蛙的繁殖及养殖技术 ,并得出泰国虎纹蛙不仅具有外形特征和…  相似文献   

5.
蝎是变温动物,当气温下降到10℃时,就钻入土坯、石缝处冬眠.因此,冬季管理是养好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 中国林蛙生长过程分为越冬期、繁殖期、幼蛙养殖期三个生长期。 1 越冬期管理。当外界气温降至10℃以下时,林蛙的活动减少,不再取食。随着温度逐渐降低,林蛙开始冬眠。林蛙的冬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陆地上直接冬眠,另一种是在水中冬眠。 2 繁殖期管理。①将冬眠复苏后的林蛙从越冬池中取出,按雌雄  相似文献   

7.
李宁 《新农村》2004,(12):18-18
鳝鱼是一种半冬眠的鱼类,当气温低于15℃时便进入不吃不动,靠微量的呼吸入蛰冬眠。因此,在秋季需要多喂脂肪含量较高的饲料,如蚕蛹、蚯蚓、蝇蛆等,以利积蓄脂肪,供冬季消耗。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蛙生长过程分为越冬期、繁殖期、幼蛙养殖期三个生长期。 1.越冬期管理 当外界气温降至10℃以下时,林蛙的活动减少,不再取食。随着温度逐渐降低,林蛙开始冬眠。林蛙的冬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陆地上直接冬眠,另一种是在水中冬眠。 2.繁殖期管理 ①将冬眠复苏后的林蛙从越冬池中取出,按雌雄1:1比例放入产卵池,放养密度为30对/米2。产卵池水深15-20厘米,池中要设置隐蔽物,池底要求平  相似文献   

9.
一、蛤蚧的用途与效益蛤蚧,又名仙蟾、大壁虎。属爬行纲、蜥蝎目、壁虎科,壁虎属。在我国分布于广西、广东、江西、贵州、福建、台湾等省区。蛤蚧是国内、外紧缺贵重药材。临床表明,蛤蚧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定虚喘,有滋补强身作用。二、生活习性蛤蚧,栖息在悬崖石壁洞缝、树洞、房舍墙壁顶部,尤其是昆虫多、草高的山崖上。其生活有“七大”特点:①几条或单独及成对生活于洞中;②喜温暖,夏在阴凉处,冬在避风处,居高而栖,喜暗怕光;③遇险自切其尾而逃,尾以后再生;④主食活昆虫;⑤冬眠,蛤蚧当气温出现8℃以下时冬眠,18℃以上时苏醒;…  相似文献   

10.
1.养殖池带水越冬法黄鳝属变温冷血鱼类,当气温降至10℃以下时(生长温度15~30℃),就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为了黄鳝安全越冬,养殖池水位应从10~15厘米提高到30~50厘米,确保结冰天气池底水温保持在0℃以上。2.干池越冬法冬季来临时,水温在10℃以下时排干池水,保持池底泥土湿润,在泥土表面覆盖一层稻草等秸秆,厚度10~20厘米。  相似文献   

11.
符史杭  徐尚冲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0):4924-4926
孵化是虎纹蛙(Rana rugulosa)养殖的第一个环节,为研究水温对虎纹蛙受精卵孵化率及蝌蚪成活率的影响,设置了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38、40、42℃等水温进行虎纹蛙受精卵孵化,记录了48、60、72 h的蝌蚪数量.结果表明,虎纹蛙孵化的合适水温为24~34℃,其孵化率均在70%以上,孵出的蝌蚪24 h成活率均在96%以上;在此水温范围内孵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蝌蚪24h成活率则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葛根喜温暖湿润气候,抗旱耐寒,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或富含腐殖质的壤土。生长极限温度为-8℃~40℃,适宜气温为14℃-30℃。40℃以上易出现灼伤,-8℃以下,易出现冻害,冬季“霜降”后进入冬眠。其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土元又名地鳖虫,适应性强,繁殖快,饲养设备简单,投资少,饲养省工、省时且无污染。土元可在13~39℃环境中生长繁殖,最适温度为20~35℃,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5%~85%。气温降至10℃以下时,土元入土冬眠,高于10℃时出土寻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土元又名地鳖虫,适应性强,繁殖快,饲养设备简单,投资少,饲养省工省时且无污染。土元可在13~39℃环境生长繁殖,最适温度为20~35%,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5%~85%。气温降至10℃以下时,土元入土冬眠;高于10℃时出土寻食。  相似文献   

15.
<正>一、气候状况评价季气候特点为气温正常、降水异常偏多、日照偏少,季内全市出现的大雾、暴雨、寒潮等灾害性天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一定影响。(一)气温1.季平均气温。2014年9—11月项城市平均气温为15.6℃,较历年同期平均气温15.8℃基本持平,季距平值为-0.2,属正常。2.月平均气温。9月份平均气温为20.7℃,较历年同期平均气温21.9℃偏低1.2℃,月距平值为-1.2,  相似文献   

16.
烤烟套种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明市地处福建省中西部,闽江流域上游,武夷山与戴云山脉之间,境内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565—1795mm;气温适宜,年平均气温16.9—19.5℃;日照时间长,无霜期263—306天;四季分明,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福建省主要的农业产区、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2006,(7):21-21
花房养蝎是根据动植物之间呼吸的互补性和生长的共基性为原理而创造的一种人工高效养蝎新技术,具有模拟其自然生态环境,仔蝎成活率高、管理粗放、投资少、效益高等优点。四季管理的方法如下:春季管理蝎子经过冬眠,身体虚弱,早春气温忽高忽低,不适应蝎子活动,要注意保暖。清明以后,气温回升到10℃以上,蝎子从冬眠中苏醒,夜间出穴活动的蝎子增多,这时活动区的土壤含水量以15%~2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以70%~80%为宜。可于晴暖的中午用40℃的0.1%高锰酸钾溶液喷洒蝎窝和花草,调节空气湿度,使各龄蝎自行调节体内的生理水分。但此时温度仍不稳定,…  相似文献   

18.
<正>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6日左右为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蛰是藏  相似文献   

19.
药水河发源于青海省湟源县日月乡,流经和平乡董家脑、曲布滩、上台等村,该流域大部分属浅山、半脑山地区,平均海拔2750米。地处内陆属典型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温日差较大,年平均气温3℃,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为13.5℃,最冷的1月份气温为-10.8℃,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07—2772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7%-63%,无霜期为87-90天,年均降雨量为408.9mm,降水多集中在7—9月间,占年降水量的57%。和平乡董家脑、曲布滩、加牙麻等村2006年试种莜麦新品种2号,获得成功,比本地燕麦品种666.7m2增60kg左右。1品种来源青莜2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2005年选育的大粒加工型品种,2005年12月9日青海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相似文献   

20.
一、生长特性 甜茶在2~3月气温稳定于13℃以上时长出新芽,并在宿根上长出新的株条。甜茶株态呈丛生型,树冠较窄,直立株条较多。7月份高海拔山区气温25℃左右,低海拔地区30℃左右时,植株停止向上生长,枝叶基本定型,开始转入叶营养积蓄期和糖分转化期。11月份后,气温降至13~14℃,叶逐渐变黄,随之枯黄脱落,侧枝的大部分叶腋内开始形成越冬混合芽,植株进入冬眠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