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武夷岩茶水仙4个等级、肉桂3个等级和大红袍3个等级的标准实物参考样感官品质特征和基本理化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标准实物参考样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武夷岩茶地方标准的要求,所制作的武夷岩茶标准样品可用于指导武夷岩茶生产和感官审评检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合阐述了武夷岩茶拼配对茶叶品质影响的相关性研究,通过从武夷岩茶品种特性,茶叶制作工艺,茶叶原料成本控制,茶叶成品品质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武夷岩茶拼配技艺进行初步梳理,以期能为武夷岩茶品质提升以及产品稳定性提供理论之探讨。  相似文献   

3.
姚月明  陈永霖 《茶叶科学》1989,9(2):151-154
武夷肉桂系福建省武夷山众多的岩茶名丛之一,属闽北乌龙无性品系。按正宗武夷岩茶制法,对肉桂与水仙进行了感官和理化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肉桂具有辛锐持久的花果香和较醇和的滋味,是适制岩茶的佳品之一。同时,就肉桂岩茶制法对香气滋味形成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合阐述了武夷岩茶拼配技艺是商品茶加工的重要步骤,将不同风格特征的武夷岩茶拼配混搭,以提升茶叶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方法措施.茶叶拼配分两种,一种是初制阶段的毛茶拼配,一种是精制阶段的成品拼配,该项技术的运用稳定保证产品质量形成高品质技术方针.  相似文献   

5.
刘栩 《中国茶叶》2004,26(2):29-29
依据国家标准GB18745-2002《武夷岩茶》中有关指标要求,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福建武夷山市名岩茶业有限公司提出申请的“大红袍”企业实物标准样进行了检定。最终确认该批样品(5kg)符合GB18745-2002中“大红袍”茶品质要求,可作为标准样品使用。武夷山市名岩茶业有  相似文献   

6.
为弘扬祖国茶文化,树立名冠中华的武夷岩茶精品形象,发展武夷茶叶生产,振兴茶业经济,促进茶叶贸易往来。武夷山99首届岩茶茶王赛在福建乌龙茶发祥地,武夷山九曲溪仙凡界码头隆重举行。茶王赛主评委是由全国茶叶知名专家张天福教授担任,邀请海内外茶叶经销商、茶叶科技界、企业界、新闻界等各界知名人士600余人。参赛厂家78家,赛品送样有99个,经过赛前初评,在肉桂、水仙、名丛、品种4个系列中各选出6个样品进行密码标号,严格地按色、香、味、形的内容,进行“优胜劣汰”的淘汰赛方法。24个赛品经过评委们严格认真地反复品评筛选出肉桂茶王、水…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主要名优乌龙茶的品质特征与加工工艺(1)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武夷岩茶武夷岩茶 ,产于得天独厚 ,风景秀丽的武夷山。主要分为武夷水仙、武夷肉桂和武夷奇种三大品类。并有历史以来从奇种优良茶树中选择单独采制的“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等四大名丛及品类繁多、品质各异的其他各种名丛。此外 ,还有从外地引进的各种无性系良种所制成的“品种茶”。武夷岩茶外形条索壮结、匀整 ,色泽绿褐鲜润 ,叶面呈现蛙皮状小白点 ,素有“宝色”之称。汤色呈深橙黄 ,清澈艳丽 ,叶底软亮 ,叶缘朱红 ,叶中央淡绿带黄 ,呈“绿叶红镶边”之态。岩茶首重“岩韵” ,其香气馥郁 ,具幽兰之雅 ,“锐…  相似文献   

8.
陈丹妮 《茶叶》2019,45(1):43-46
武夷山官方未曾发文对岩茶四大名"丛/枞"、老"丛/枞"水仙的名称说明和规范。随着武夷岩茶在韩国受欢迎度日益增加,同物异名给韩国茶人带来理解困扰,不利于岩茶文化国际的推广。通过文献和茶叶包装的梳理并剖析成因,建议使用"四大名丛"和"老欉水仙"的标准写法,并翻译出相应韩语专有名词。望通过更多的中韩茶文化研究学者的共同努力为两国茶人交流茶文化,提供更科学的学习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造技艺的工艺元素,工艺元素组合和工艺链条构建方面的研究,探索得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造技艺有半数的工艺元素传承于武夷小种红茶制造工艺,做青工艺元素是前贤理论指导下的自主创新,足火和炖火工艺元素是焙火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工艺元素组合与工艺链条构建是武夷山茶叶制作先人的杰出创造、智慧结晶。从而探明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是传承与创新精妙结合的产物。此外,论文还揭示了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造技艺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0.
《茶世界》2008,(10)
武夷肉桂是岩茶中主打品种之一,为岩茶中的高香品种。为了区分产地对茶叶品质的作用,本次特选取了2007年的外山、半岩和正岩的三泡肉桂同时用盖碗冲泡,以便更好对比其中的滋味差别。  相似文献   

11.
武夷岩茶氨基酸组分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分析大红袍、水仙、肉桂、雀舌、金毛猴和矮脚乌龙等6个品种武夷岩茶的游离氨基酸组分,结果表明:6个品种武夷岩茶均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品种间差异显著,武夷岩茶的游离氨基酸总量为75.82~107.12 mg/g;其中含量较高的为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武夷岩茶的氨基酸中含有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且比例均衡;必需氨基酸总量占30.47%~40.46%,药用氨基酸含量丰富,占氨基酸总量的61.29%~63.90%;呈鲜味的氨基酸含量也占氨基酸总量的23.80%~28.63%,因此,武夷岩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2.
福建乌龙茶传统生产工艺,是采自适制乌龙茶品种如铁观音,乌龙、黄旦、白芽奇兰、水仙、梅占、肉桂、武夷名(木丛)等茶树的对3-4叶,嫩采2-3叶(对夹叶,蝴蝶芽),俗称开面茶.对茶树品种要求严格,品质要求七红三绿,绿叶红镶边,汤色淡红色,香高味浓,滋味醇厚,有兰花香,武夷岩茶有岩韵等.  相似文献   

13.
以肉桂、水仙、白鸡冠、铁罗汉和水金龟5个武夷岩茶品种(名枞)为试验材料,将5种菊酯类农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喷施于茶树,一周后对鲜叶进行采摘,一部分烘干固样,另一部分按武夷岩茶制作工艺加工成干茶。通过气相色谱技术,检测分析鲜叶、成茶的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联苯菊酯的降解率在13.02%~54.33%,甲氰菊酯的降解率在17.12%~100%,氯菊酯的降解率在17.57%~18.09%,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在22.93%~87.23%,溴氰菊酯的降解率在27.33%~100%。不同菊酯类农药在不同品种的武夷岩茶加工过程中的降解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水金龟的降解率最大。  相似文献   

14.
根据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于 1996年初 ,下达“茶叶绿色食品产品开发配套技术推广”项目课题任务给本中心。五年来 ,本中心按照目标任务 ,依照国家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的要求 ,从当地茶叶资源和生态环境出发 ,选择具有闽北茶叶特色的闽北乌龙、武夷水仙、武夷肉桂、蒸青绿茶、茉莉花茶等作为研究对象 ,圆满完成了课题任务 ,现将技术与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 课题完成情况五年来 ,共同开发出 13个茶叶产品 (即 :天游牌绿茶、白莲窠牌南路水仙茶、蝴蝶牌和FT牌乌龙茶、正岩牌肉桂和水仙、武夷牌肉桂、九龙山牌茉莉花茶和蒸青绿茶、天心牌乌龙茶、…  相似文献   

15.
市场上茶叶产品品种多,但销售规模大的茶叶单品少,如何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茶叶超级单品,本文从茶园基地原料的选择与采购、生产、拼配、质量控制、财务规模及市场规模六个方面的技术标准进行阐述,并强调打造茶叶超级单品的关键控制点,最后一部分介绍了六种茶类的技术工艺流程,并列举打造海堤红及黄罐老枞水仙茶案例来说明如何成功打造茶叶超...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武夷岩茶品种福建水仙和肉桂为原料,进行两批次试验,以人工控制做青方法为对照,研究了智能控制做青方法对武夷岩茶做青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及毛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智能做青控制系统运行正常,智能做青的青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总量和黄酮类总量均与人工控制做青无显著差异,毛茶品质相近。智能做青具有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武夷岩茶品质稳定性,实现武夷岩茶的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生产等优点,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巩志 《中国茶叶》2008,30(1):36-37
自古有“闽中茶品天下高”之称,而闽茶以武夷产者声名为最著。在明末清初以前,武夷之茶,都称“武夷茶”而不能称“武夷岩茶”。武夷岩茶顾名思义是在大山岩或岩石上所生的茶,两者有根本的区别,前者包括蒸青团饼茶,炒青和小种红茶,后者是专指乌龙茶(青茶)类,即在武夷生产加工的半发酵茶。昔时武夷茶充为贡品,世界茶叶市场上概以武夷(Bohea)为中国茶叶代称,今以武夷岩茶(乌龙茶类)品质优异,脍炙人口,声振中外。武夷所产之茶却有武夷茶与武夷岩茶的区别,它有两种不同含义,是不能混淆的。  相似文献   

18.
1998年至2015年金玫瑰等乌龙茶新品种在武夷山市进行区域试验与生产示范,以福建水仙和肉桂为对照种,对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近三年对金玫瑰的鉴定结果表明::①产量高,春茶产量分别比对照种武夷肉桂、福建水仙提高了26.03%和11.94%,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属高产类型品种;②制作武夷岩茶品质优异,外形条索紧结重实,色泽褐绿润,香气馥郁,滋味醇厚甘爽,"岩韵"显,耐冲泡,内质优于对照种武夷肉桂、福建水仙。③春茶开采期早,分别比对照种福建水仙、武夷肉桂提早了约10d、12d,属早生种;④抗逆性与适应性较强,与对照种福建水仙、武夷肉桂相当。综合鉴定表明,乌龙茶新品种金玫瑰经济性状优异,适宜在武夷山市茶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大红袍”茶产业迅猛发展,呈现出一片火红局面,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其价格急剧飙升,各级媒体对“大红袍”茶叶身价“暴涨”情况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关于天价“大红袍”的新闻也不绝于耳,再次把武夷岩茶推向风口浪尖。但透过价格表象,应该冷静而理性地思考.“大红袍”茶叶价格狂飙是否存有泡沫迹象?“大红袍”会重蹈“普洱茶”之覆辙吗?“大红袍”茶业理性成长之路何在?对此,我们将全面解析其复杂成因,深刻剖析其背后忧思,并积极探析其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福建是中国著名的茶叶生产大省,著名的铁观音、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还有最近几年兴盛起来的福鼎白茶等等优良茶种,使得八闽大地一片茶香。而作为福建省省会城市的福州,无疑是名茶荟萃的一个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