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水稻田三种难防杂草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龙江省八五四农场水稻田中稻稗、稻李氏禾、匍茎剪股颖等三种难治杂草,采取小区试验和示范研究方法,筛选除草药剂和配方用量。结果表明,50%瑞飞特乳油加阔莎克星30%可湿性粉剂,对水稻安全,且能有效防除稻田恶性杂草。插秧后除稗也可选用阿罗津加神锄,排水后喷施,抑制稻稗生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采用随机调查方法,于2016年至2018年对盘锦稻区水田杂草种类进行调查,共调查17科共36种杂草,其中稗草、稻稗、扁秆藨草、藨草、水绵、野慈姑等10种杂草为盘锦稻区主要杂草种类,发生总量占杂草总量的88.77%。禾本科、莎草科、阔叶类杂草及水绵仍是盘锦稻区近三年来造成水稻产量损失的草害性杂草。  相似文献   

3.
韩乐天对稻稗等难防治杂草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2004年在老稻田应用韩乐天防除稻稗,两年防治效果平均达94.8%,是安全的苗后茎叶处理药剂。经试验,韩乐天对葡茎剪股颖、稻李氏禾两种恶性杂草有较好的防效,最好时防除率达70%。  相似文献   

4.
针对北方稻田中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的难治杂草,重点介绍了稻稗(旱稗)、葡茎剪股颖、稻李氏禾(秕壳草)、三棱草、水绵(青苔)等的形态特征和主要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瑞泽金水灵55%干悬浮剂80g/667m^2(毒砂、肥)均匀撒施于插秧缓苗后,稗草2叶期前施药,可有效地防除稻田中的稗草、扁秆藤草、慈菇、雨久花、鸭舌草、异型莎草、碎米莎草等禾本科、阔叶及种子繁殖的莎草科杂草。防效达90%左右,是目前较理想的水稻田一次性除草剂。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江苏“水稻-小龙虾”综合种养稻田杂草群落结构和农户杂草防控措施现状,对灌南、盐都、盱眙、高邮、广陵、溧阳、常熟等7个地方12个稻虾综合种养基地开展田间调查和农户访谈。结果表明,在120块稻虾田内共记录到25种杂草;稻虾轮作田禾本科杂草和千金子的优势度显著高于稻虾共生田。稻虾轮作稻田杂草以稗属杂草、杂草稻、千金子、李氏禾、异型莎草、水苋菜属杂草、鸭舌草为主;稻虾共生稻田杂草以杂草稻、稗属杂草、千金子、异型莎草为主。除有机栽培模式外,稻虾轮作稻田控草方式为“土壤处理+茎叶处理+人工拔除”,稻田杂草防控总用药和人工成本平均1 863.75元/hm2。稻虾共生稻田控草技术主要为“水层控草+龙虾控草+人工拔除”,部分稻田使用丙草胺、苄嘧磺隆等土壤处理除草剂,稻田杂草防控总成本平均907.50元/hm2。  相似文献   

7.
针对北方稻田中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的难治杂草,重点介绍了稻稗(旱稗)、葡茎剪股颖、稻李氏禾(秕壳草)、三棱草、水绵(青苔)等的形态特征和主要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水稻直播方式在辽宁滨海稻区的推广,为解决新的农田杂草防治问题.本研究通过选用4种除草剂进行田间主要杂草株防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60 g/L二甲·灭草松SL对除稗草外杂草防治效果最好,50%二氯喹啉酸WP对稗草防效最好,25 g/L五氟磺草胺OD和19%氟酮磺草胺SC杀草范围最广,25 g/L五氟磺草胺O...  相似文献   

9.
在水稻移栽后4 ̄7d,施用40%丁恶乳油1125 ̄1500mL/hm2,能较好地控制稗草、莎草和鸭舌草等杂草,施药后20d杂草株总防效78.3% ̄91.4%,施药后40d的杂草株总防效62.1% ̄85.7%,杂草干重总防效981.9% ̄95.2%,并且对水稻安全,是一种理想的移栽稻田一次性除草剂。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盛行轻型栽培,化除是成败关键。本研究针对麦套稻这一典型轻型稻作方式杂草发生特殊性,研制出可灭8叶左右高龄稗草、千金子的轻型稻田灭草剂,其防效90%左右,对出穗前后的超高龄稗草、千金子亦有显著抑制作用。轻型稻田灭草剂对粳稻安全期为分蘖始期至孕穗前。安全高效使用关键在于田间湿润无积水、均匀喷足药液量、隔天正常灌溉。  相似文献   

11.
轻型稻田高龄杂草化除药剂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垦殖与稻作》1996,(3):1-4
国内外盛行轻型栽培,化除是成败关键。本研究针对麦套稻这一典型轻型稻作方式杂草发生特殊性,研制出可灭8叶左右高龄稗草、千了的轻型稻田灭草剂,其防效90%左右,对出穗前后的超高龄稗草、千金子亦有显著抑制作用。轻型稻田灭草剂对粳稻安全期为分蘖始期至孕穗前。安全高效使用关键在于田间湿润无积水,均匀喷足药液量、隔天正常灌溉。  相似文献   

12.
江苏中部轻型栽培稻田杂草群落特征及草害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七级目测法”结合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对江苏中部的扬州、泰州和南通3个地区6种不同栽培模式稻田的杂草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揭示经多年轻型栽培的稻田杂草群落结构及杂草危害特点。在轻型栽培稻田中共发现杂草36种,隶属于18个科33个属。其中,杂草种类较多的科依次为禾本科、莎草科、菊科、玄参科、泽泻科、千屈菜科等。在3个地区皆表现出较高的优势度和发生频率的杂草有4种:稗、水苋菜、鳢肠和千金子,其发生频率都达到或接近100%。然而,地区间草害水平存在差异,扬州地区的杂草危害最重,泰州地区次之,南通地区相对最轻。不同的稻作模式皆对应着不同的优势杂草。机插秧模式中优势度值与发生频率皆较高的杂草为鸭舌草、水苋菜;麦套稻模式中,主要的优势杂草包括水苋菜、马唐、鸭舌草、半边莲等;抛秧稻田中为稗、鸭舌草、水苋菜等;水直播稻作模式下是稗、水苋菜、鸭舌草等;旱直播模式中为稗、水苋菜、千金子等。与传统的手工插秧相比,轻型栽培稻作模式下的杂草群落中,不仅物种丰富度高,而且优势度也高。6种稻作模式杂草危害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传统手工插秧<机插秧<抛秧<水直播<旱直播<麦套稻。  相似文献   

13.
稻螟蛉又名双带夜蛾,谷称稻青虫、量步虫、粽子虫、三角虫、青尺蠖等,属鳞翅目,认蛾科。以幼虫危害水稻、玉米、高梁等作物及稗草、看麦娘等禾木本科杂草。  相似文献   

14.
达效能(53%苯噻酰·苄WP)1050~1200g/hm2,于水稻插秧后5~7d,稻稗2叶前药肥法施药,水层3~4cm,保水5~7d,对稻稗、牛毛草、泽泻、鸭舌草、眼子菜、雨久花、矮慈姑等杂草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对水稻安全。对三棱草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从韩国引进、收集于亚洲不同产稻国的杂草稻材料,田间隔离种植、观察、记载杂草稻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参试的199份杂草稻中,杂草稻抽穗天数和株高的变化范围均大于栽培稻;颖壳色共6种,多数表现为淡黄色和黄褐色斑点、微红、金色(似栽培稻颖色),部分表现黑褐色和褐色(似野生稻颖色);种皮色以红色为主,部分为白色;40.7%材料有芒,芒色以金色和紫色为主;部分材料易落粒;再生力强。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型杂草稻的生物学特性差异较大,变异类型丰富,是水稻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在水稻改良中应有目的地选择利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黑龙江省水田稻稗(Echinochloa oryzicola Vasing)对丁草胺的抗药性水平以及对其他细胞分裂抑制剂的交互抗药性水平。【方法】采用琼脂法和整株盆栽法测定了黑龙江省14个地区53个田块的稻稗对丁草胺的抗药性以及对其他3种细胞分裂抑制剂丙草胺、苯噻酰草胺和莎稗磷的交互抗性。【结果】琼脂法检测出庆安03、东京城镇02等4个稻稗生物型对丁草胺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抗性指数为12.92~26.03,占供试稻稗生物型的7.55%;兴隆镇03、阿城04等4个稻稗生物型对丁草胺产生了低等水平抗性,抗性指数为6.63~8.86,占供试稻稗生物型的7.55%;庆安01、汤原01等5个稻稗生物型对丁草胺敏感性下降,抗性指数为3.18~4.84,占供试稻稗生物型的9.43%;其余阿城02、尚志02等40个稻稗生物型对丁草胺表现敏感,抗性指数均小于3,占供试稻稗生物型的75.47%。选取上述测定结果当中抗性最高的两个生物型,使用整株盆栽法进行对丁草胺的抗性水平验证。发现庆安03和东京城镇02同样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抗性指数分别为16.78和13.27;同时测定两个抗性生物型对丙草胺、苯噻酰草胺和莎稗磷3种细胞分裂抑制剂的交互抗性,结果显示,庆安03稻稗生物型对丁草胺和丙草胺产生了交互抗性;东京城镇02稻稗生物型对丁草胺、丙草胺和莎稗磷产生了交互抗性。【结论】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稻稗对丁草胺产生了抗药性,且对丙草胺和莎稗磷产生了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我国水稻田发生危害的稗属(Echinocloa spp.)杂草种类分布特点。【方法】2015年至2018年间的9月至11月,在东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水稻产区依据《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的分类鉴定标准,于水稻收割前采用七级目测法调查了73个地点共525块稻田稗属杂草的发生情况。【结果】共发现8种稗属杂草,其中无芒稗(E. crusgalli var. mitis)的发生频度最大(55.43%),其次是硬稃稗(E. glabrescens, 47.28%)、稗原变种(E. crusgalli var. crusgalli,40.40%)、西来稗(E. crusgalli var. zelayensis,24.09%);长芒稗(E. caudate)、水田稗(E. oryzoides)、孔雀稗(E. cruspavonis)、光头稗(E. colona)的频度较低。东北地区稻田稗属杂草以水田稗为单优势种;华东地区稻田稗属杂草呈现共优势的格局,硬稃稗、无芒稗危害最重,西来稗、稗原变种发生量也较大;华南地区稻田以稗原变种为单优势种;西北地区稻田无芒稗和稗原变种为优势种;西南地区稻田无芒稗占优势,稗原变 种危害频繁。在这8种水稻田常见稗属杂草中,无芒稗的生态位宽度值最大(35.2),其次是硬稃稗(23.6)、西来稗(18.2)和稗原变种(16.3)。无芒稗、硬稃稗、西来稗相互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高,稗原变种与孔雀稗、光头稗、长芒稗的重叠值也较高。【结论】我国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稻田稗属杂草种类分布格局,其背后的机理亟待研究阐明。  相似文献   

18.
黄麻红麻地杂草种类多,据调查,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麻区,主要杂草有禾本科的稗草、马唐、狗牙根,蟋蟀草、狗尾草等,它们约占麻地杂草的60%;莎草科如香附子以及其它多种莎草等。它们约占麻地杂草的35%;其它双子叶杂草约占杂草总数的5%。这些杂草发生早、生长快、为害时间长,与麻苗争地盘,抢空间,夺肥水。有些杂草还是传播黄、红麻病虫害的媒介。黄红麻苗期,  相似文献   

19.
移栽棉田化学除草技术韩学俭(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712100)棉田杂草有81种,分属28科。其中分布面广,发生量大的杂草有40种左右。马唐是棉田主要恶性杂草,其发生量占棉田杂草总量的34.7%~75.4%。其次为旱稗、牛筋草、狗尾草等。棉田常见还有鳢肠...  相似文献   

20.
齐广  陈申宽 《大豆科技》2002,(4):9-9,22
选用7种除草剂,采用大区对比法设计,于大豆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结果表明,应用广乙合剂、乙草胺可以有效防除田间稗草,对阔叶杂草也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豆施乐和灭草特对阔叶杂草防效较好,但对稗草的防除效果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