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南疆早熟棉裸地栽培播期与密度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15年国家棉花产业体系叶尔羌河综合试验站采用3个棉花品种(系)研究了南疆叶尔羌河流域棉区早熟棉裸地栽培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播期,试验表明,裸地栽培对各品种棉花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三因素方差分析得出最佳组合为中619,4月15日播种,18万株·hm~(-2)。  相似文献   

2.
以新陆早48号和中619为试验材料,研究新疆地区无膜滴灌栽培条件下不同播期、密度对棉花生育进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棉花的无膜滴灌栽培提供参考.试验设置3个播期(分别为4月18日、4月27日和5月6日)和3个密度处理(分别为18.0万株/hm2、22.5万株/hm2和27.0万株/hm2)调查和测定生育期、株高、果枝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棉花的生育期、株高、果枝数、干物质积累有显著性影响,密度对其影响不大;播期和密度对棉花产量都没有显著性影响,但对纤维品质的影响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3.
水稻不同播(栽)期对产量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不同播(栽)期对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株行距,同一栽培管理水平,及时早播(栽),产量表现就越好,又有利于实现稻麦周年高产;播(栽)越晚,不仅当季产量表现差,同时也影响下茬小麦种植,不利于稻麦周年高产。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2015,(4):33-36
对杂交晚稻盛泰优9712进行不同播期、移栽期、移栽密度和施氮量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筛选其最佳栽培因子组合。结果表明:播期、移栽期和施氮量是影响晚稻生育期、产量和米质的主要因素。播期对生育期的影响最大,播期、移栽期和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较大;播期和移栽期对米质的影响较大。盛泰优9712高产优质栽培最佳方案为:6月30日播种,7月15日移栽,移栽密度20.0 cm×20.0 cm,施氮量157.5 kg/hm2。  相似文献   

5.
播种期对黄淮南部夏大豆品种熟期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淮南部夏大豆播期严重受茬口和降水制约,产量年度变幅较大。为给本地区麦茬夏大豆适期播种和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选取8个不同熟期的黄淮南部适栽品种在大田条件下进行播种期试验。结果显示,各参试品种(除皖豆24外)4个播期均可成熟并获得产量;品种的熟期随播期的推迟而推迟,生育日数随之减少;4个播期中,除冀豆12以外,其他品种均以6月下旬播种产量最高,表明此时段是本地区大豆的最适播期。本试验初步明确了不同播期条件下各参试品种的熟期和相对高产的参试品种,可为当地大豆生产的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油菜稻田直播播期与密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二熟制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在永新进行了中稻田直播油菜的播期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中稻田油菜直播,随播期提早和密度增加,产量提高;同播期不同密度之间产量差异不明显,不同播期之间产量差异显著;播期与密度对千粒重影响不大,对每角粒数有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著,各处理之间变幅在22.0~19.5粒/角之间。在永新县山区土壤肥力中等,农户投肥不充足情况下,以10月10日直播,一穴双株栽培方式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播期对冬小麦茎蘖幼穗分化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播期对冬小麦茎蘖幼穗分化及产量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京冬8”为试材,观察了不同播期下冬小麦的茎蘖幼穗分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和蘖位的增高,进入穗分化各时期的日期推迟,穗分化总历时缩短。随着播期的推迟,雌雄蕊分化期之前主茎幼穗各分化时期的持续时间缩短,至雌雄蕊分化期后各分化日期及历时达到一致。随着播期的推迟以及蘖位的增高,各分蘖的穗分化日期推迟。随着播期的推迟,同位蘖穗分化前期持续时间缩短,穗分化中后期以中播处理分化持续时间最短。晚播处理的Ⅱ、Ⅲ位蘖和中播处理的Ⅲ位蘖分化至小花分化期基本死亡。不同蘖位间,早播处理随蘖位增高穗分化前期持续时间缩短,后期高位蘖持续时间延长;中晚播处理,随着蘖位的增高各穗分化期持续时间延长。随播期的推迟,单茎分化小穗数和结实小穗数显著减少,有效穗数显著减少,产量显著降低。因此,本区域小麦适宜播期为9月底至10月初。  相似文献   

8.
裸大麦不同播期生育特点与积温关系密切,随着播期的推迟,所需积温相应减少。不同播期的分蘖增长与播期早、迟关系很大,两个类型品种均表现为随播期的推迟群体总茎蘖数减少。  相似文献   

9.
裸大麦不同播期生育特点与积温关系密切,随着播期的推迟,所需积温相应减少。不同播期的分蘖增长与播期早、迟关系很大,两个类型品种均表现为随播期的推迟群体总茎蘖数减少。但从分蘖日增长量最高出现的时间来看,早播的出现在越冬前至越冬期;中播的出现在越冬期至返青期;迟播的出现在返青期以后。不同播期其生育期与总积温相关密切,全生育期总积温比全生育期天数的稳定性大得多。不同播期幼穗发育进程关系密切,穗分化各发育时期随播期的推迟而推迟,持继的时间也应相应缩短。播期与产量的关系表现为播期越迟,减产的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0.
针对黑龙江省无霜期短、有效积温少等气候特点,利用晚熟水稻品种,通过分期播种,培育大苗壮秧方式,探索水稻高产栽培的最佳播种时期。研究结果表明,寒地水稻适当早播,培育带蘖大苗壮秧,有利于干物质生产和积累,提高秧苗充实度,增强抗逆能力,穗粒数增多,水稻易获高产。本试验4月11日播种的产量较高,播期过早或过晚,均导致水稻减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推迟播种对棉花产量及效益的影响,以湘杂棉8号为供试品种,在浙江中西部植棉区开展了不同播期对棉花生育期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浙江中西部植棉区棉花可以延迟到6月下旬播种,以高产为目标的适宜播种期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不宜迟于6月底。  相似文献   

12.
针对湖南常德植棉区的气候特点,在高密度栽培条件下,探索棉花油后直播的最佳播期,为实现棉花生产轻简化与机械化采收积累实践经验。本试验利用常规棉品种中228,分5个不同的播种期种植,通过田间调查及分析得出:各播期出苗率较高,生长势和整齐度较好,生育期随着播期的推迟而逐渐缩短,株高、果枝数、第1果枝节位、铃重、衣分和子指各播期之间无显著差异,第2、3播期的单株结铃数、子棉产量和皮棉产量显著高于第4、5播期。总体来看,对于该品种5月中下旬是其最佳播种时期。  相似文献   

13.
寒地水稻分期播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龙江省无霜期短、有效积温少等气候特点,利用晚熟水稻品种,通过分期播种,培育大苗壮秧方式,探索水稻高产栽培的最佳播种时期。研究结果表明,寒地水稻适当早播,培育带蘖大苗壮秧,有利于干物质生产和积累,提高秧苗充实度,增强抗逆能力,穗粒数增多,水稻易获高产。本试验4月11日播种的产量较高,播期过早或过晚,均导致水稻减产。  相似文献   

14.
播期对不同筋力型小麦旗叶光合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不同筋型小麦高产种植筛选适宜的播期,以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和中筋小麦品种中麦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播期对两种筋型小麦旗叶光合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济麦20和中麦8号的旗叶光合和籽粒灌浆特性不尽相同。适期播种(10月7日)有利于改善济麦20旗叶光合和籽粒灌浆特性;而早播(9月30日)有利于改善中麦8号旗叶光合和籽粒灌浆特性。不同播期下,济麦20和中麦8号籽粒灌浆进程均符合Logistic方程。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来看,济麦20以10月7日播种最优,而中麦8号以9月30日播种最优。  相似文献   

15.
亚蔬绿豆引种及播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蔬绿豆1987年开始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不仅经济效益高,而且社会效益也极为明显。据不全成统计,1987-1998年全国累计推广26.67万hm^2,新增产量超过8.8亿kg,新增产值14亿元。对从亚蔬引进的且在全省推广面积较大的4个绿豆新品种(系)Vc2917A、Vc2768B、Vc2778A、Vc2768A进行了不同播期的栽培试验,并研究各品种在套作条件下的最适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与玉米1:1套作条件下,以Vc2719A产量最高;在播期试验中,以5月20日播种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2017,(2):47-50
以株两优211和中早39为供试材料,采用分期播种、同期机插对比试验,探索了机插对双季早稻秧苗素质、生育期、分蘖能力、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机插双季早稻秧苗素质、生育期、分蘖能力、经济性状及产量等均有一定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株两优211和中早39作双季早稻机插栽培时,播期以3月20—25日最佳。在试验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季早稻机插品种选择的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偏早熟水稻品种进行直播种植适应性及播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两个偏早熟品种徐稻3号和徐9847进行直播方式种植的适应性和不同播期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早熟中粳品种徐9847比中熟中粳品种徐稻3号更适应直播种植,徐9847与徐稻3号相比,徐9847比徐稻3号更耐迟播,徐9847分蘖性适宜,高峰苗较低,成穗率较高;二是播期明显影响直播水稻的生育期、植株性状和产量等指标,随播期的推迟,生育期明显缩短,株高降低,总叶片数减少、节间数减少,产量结构各因子也随播期的推迟而呈明显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不同播期对夏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很大,结果表明,夏大豆晚熟类型品种南豆12六月上旬为高产播期,产量达181.5kg/667m^2,6月上旬至6月下旬为适宜播种期;5月23日为优质播期,蛋白质含量最高,达51.78%;总品质最好,达69.58%。夏大豆在适宜的播种期范围内适当早播有利于获得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9.
晚育晚插对超级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沈农602、秋光和辽粳9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干物质与产量的关系,叶面积与产量的关系,穗部性状、以及不同播期对各生育时期的影响进行分析,来确定短生育期品种沈农602的晚播晚插高产机理。试验的结果表明:较高的产量要以较高的干物质积累为基础;干物质转运开始的时间对最终的转运率有一定影响,从而影响到最终产量;应注意后期的施肥,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高产的形成;不同播期对每穗粒数的影响较小;通过晚播,沈农602可以缩短生育期18-21d。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通过不同马铃薯品种与不同播期相结合,对海拔800 m和900 m"薯/玉/苕/薯"四熟制套作中秋马铃薯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点品种间差异均表现为‘费乌瑞它’>‘出土黄’>‘鄂薯5号’,即早熟品种为优选;最佳播期均为玉米蜡熟末期8月24日,但最差播期不同,海拔800 m处以玉米完熟期8月31日最差,而海拔900 m处以玉米乳熟期8月10日最差。结合各处理组合产量得到,海拔800 m处品种‘费乌瑞它’搭配播期玉米乳熟期8月10日、玉米蜡熟初期8月17日、玉米蜡熟末期8月24日均可获得高产;而海拔900 m则以品种‘费乌瑞它’搭配玉米蜡熟末期8月24日最利于产量建成。因此‘费乌瑞它’搭配玉米蜡熟末期8月24日处理组合在两点均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