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刚松 (Pinusrigida)原产北美洲东部 ,是我国引种的几种国外松树 (如刚松、晚松、火炬松、班克松)中抗寒性较强的树种。其抗寒性顺序依次为班克松、刚松、晚松、火炬松 (由大到小排列 ) ,而且刚松具有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等特点 ,尤其是对松毛虫和松干蚧具有较强的抗性。为今后更好的发展这一树种 ,扩大其栽培范围 ,现将刚松种子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1 圃地选择及整地圃地应选择靠近水源 ,土壤肥沃 ,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沙质壤土的地块。圃地于育苗前 1a的初冬深翻 ,以破坏病菌、害虫的越冬环境。并结合深翻施足底肥 ,一般每公顷施腐…  相似文献   

2.
鲁东南沿海地区火炬松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定位试验定定期观察表明,火炬松在日照市沿海地区能正常生长,虽有寒害,但可通过选择抗寒种源,选择适宜造林地予以解决。火炬松幼树胸径、树高均有4个生长高峰,4年生高、径生长量分别是同龄黑松的3.34倍和2.16倍,表现出明显的速生特性。追施氮肥可促其加快生长。对松梢螟、松毛虫的抗性优于黑松,赤松。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适应我省气候、土壤条件以及生长快、抗性强的优良松树种类,山东省林业厅引进了班克松、刚松、晚松、火炬松等四种北美松树种子。其中晚松1号与火炬松1号采自原产地美国,晚松2号与火炬松2号采自我国早期引种的结实林分。我场承担了该项引种的苗期试验,1990年春以黑松作对照进行了育苗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粤栲是我省优良的常绿阔叶速生乡土树种,对该树种的育苗试验表明:闽粤栲每公顷产苗量可达42万株,育苗10个月后平均苗高可达45cm,地径0.55cm,为该树种苗木质量地方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火炬松育苗切根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炬松育苗切根试验研究初报茹桃勤李向东赵海林(河南省林业厅项目办公室郑州450003)杨献忠(桐柏县林业局)王鹏远(信阳县林业局)火炬松具有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等特性,是优良速生针叶树种。自70年代该树种在河南省南部引种以来,已有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刚松种子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松也称萌芽松、美国短三叶松,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早期速生等优良特性,且对松干蚧和松毛虫具有免疫和扰性,刚松树形优美,是营造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水源涵养林、风景林等荒山造林、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辽宁省普兰店市1988年从丹东引进2年生刚松裸根种苗造林栽培,具有较好的生长势头。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木本香料植物—少花桂在贵州省的分布、生境和群落,并进行了引种繁殖,苗期结果为:1年生营养袋苗平均高17.0cm,最高19.0cm,平均地径0.364cm,平均根深18.3cm;裸根苗平均高24.6cm,最高30.2cm,地径0.395cm.平均根深12.6cm;苗期应进行适当遮荫。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暖温带宝应运河堤碱性土壤上引种火炬松,湿地松,短叶松和晚松,9年生时全部进入速生期,13年生平均树高12.31m(火炬松)~10.22m(晚松),胸径18.70cm(火炬松)~12.63cm(晚松),均超过了南方引种试验林标准。高、径年生长节律亦与亚热带地区相似。不同树种生长差异极显著,火炬松>湿地松(美国佐治亚源)>湿地松(广东台山种源)>短叶松>晚松。保存率都很高,但在不同树种间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9.
该项研究采用定位试验的方法在费县塔山林场营造火炬松试验林12hm~2。试验结果表明:3~4年生幼树的胸径、树高1年之内均有2个生长高峰期;5年生幼树的高、径生长量分别是同龄黑松的2.42和5.79倍,表现出明显的速生特性;水平阶深翻整地、合理施肥、适量灌水和覆盖树盘等措施,均能显著地促进火炬松生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定位试验和定期观察表明 ,火炬松在日照市沿海地区能正常生长 ,虽有寒害 ,但可通过选择抗寒种源 ,选择适宜造林地予以解决。火炬松幼树胸径、树高均有 4个生长高峰 ,4年生高、径生长量分别是同龄黑松的 3.34倍和 2 .16倍 ,表现出明显的速生特性。追施氮肥可促其加快生长。对松梢暝、松毛虫的抗性优于黑松、赤松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刚松裸根苗移植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于2004~2007年对其系列容器苗培育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乙烯塑料袋适宜培育苗高6-150cm的中小苗木,密度随容器规格而定;聚丙烯编织袋适宜培育150cm以上的大苗,密度以每公顷16650~20850株为宜。营养土以肥沃中壤农田土,配以适量过磷酸钙,菌根土即可,各种规格刚松容器苗造林成活率均达98%以上,用于园林绿化、荒山造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醉香含笑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醉香含笔2年育苗试验表明,种子发芽率高达89.0%,一年生苗高平均7.33cm最高12.60cm,地径粗高达0.42cm,平均0.35cm,2年生苗高平均44.85cm,最高73.0cm,径粗平均0.93cm、最大1.34cm。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云南拟单性木兰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其平均发芽率为52%,一年生平均高为8.55cm,平均地径为0.30cm。二年生平均高为31.4cm,平均地径为0.536cm。  相似文献   

14.
对来自加拿大的7个班克松种源的播种苗,采用阳光灯(B2)、日光镝灯(B3)、碘钨灯(B4),进行了夜间补光试验。结果表明:阳光灯(B2)对于促进苗木生长的效果最好,7个种源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大于对照109%和65%;其次是日光镝灯(B3),苗高和地径分别大于对照74%和45%;再次是碘钨灯(B4),苗高和地径分别大于对照52%和34%。在相同的补光和多种管理措施条件下,A2和A3等2个种源的生长量优势明显,2年生苗高分别达到了23.15cm和24.24cm;地径分别达到了0.39cm和0.50cm。  相似文献   

15.
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落叶松具有耐旱、耐寒、材质好等特点。我局从60年代初开始引种华北落叶松,已有小片成林。据1989年调查,在其它因子相同的情况下,华北落叶松的平均高、平均直径、单株材积分别是油松的121.4%、147.2%和132.2%。华北落叶松速生丰产适宜我局栽植,但育苗技术一直未过关。探索其育苗技术,是大力发展华北落叶松的关键。1995年在吸收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育苗0.2hm2,当年产苗261.45万株/hm2,平均苗高6cm、地径0.2cm。通过圃地培育,1997年12月调查,存苗量213万株/hm2,平均苗高31cm,地径0.5cm,最高51cm,地径0.6cm。1 圃地概况与整地1.1 圃地概况…  相似文献   

16.
优良园林树种红果罗浮槭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红果罗浮槭的1年生苗和留床苗与移植苗的对比研究,1年生苗平均高可达到51.13cm,平均地径可达到0.671cm;4年生留床苗平均高可达到295.8cm,平均胸径1.778cm,平均冠幅86.7cm;4年生移植苗平均高257.9cm,平均胸径1.436cm,平均冠幅77.9cm。  相似文献   

17.
我区从1974年开始,引种了美国优良速生树种——湿地松、火炬松。至1981年全区已发展达六万六千余亩。在重点发展县布设33个样方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综合分析如下: 一、国外松原产地与本区发展县的生态条件相近。1674年至今所营造的幼林生长看,表现良好。如1982年5月在资中县国营林场调查300亩湿地松,100亩火炬松。8年生的幼林。结果湿地松八年生平均胸径11.28厘米,最大胸径21.05厘米,树高7.06米,年平均径生长1.41厘米,年平均树高生长0.88米。火炬松八年生平均胸径生长10.21厘米,树高7.36米,年平均径生长1.28厘米。前三年火炬松亩平均蓄积0.56立方米,后五年平均增加蓄积湿地松0.6961立方米,火炬松0.5496立方米。两者比较径生长,湿地松大于火炬松。高生长则是火炬松优于湿地松。  相似文献   

18.
刚松与火炬松有性杂交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刚松(Pinusrigida)原产美国,是辽宁省引进国外松获得成功的树种之一。它具有耐瘠薄、抗松干蚧、成活率高等优良特性;但又具有生长慢,树形不美观等缺点。而火炬松(P.taeda)树形美观、生长较快,但耐寒能力较差。为了获得这两个树种的优良性状,形成更优良的绿化树种,我们于1985~1991年在东港市林场进行了有性杂交试验研究,并获得了初步成功。刚松与火炬松有性杂交在我省尚属首次报道,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1 材料的选择选用东港市当地12~14年生的刚松为母本,山东省10年生火炬松为父本。2 试验方法①花粉的采集。将采集的…  相似文献   

19.
酸枣仁直播培育枣苗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酸枣仁育苗播种出苗率达95%以上,比酸枣核层积处理播种出苗率提高19%,当年地径全部达到嫁接粗度。第2年采用正交设计分别用不同的嫁接时期、接穗处理、嫁接方法对嫁接育苗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月份用蜡封接穗进行劈接效果最佳,成活率高达97.2%,平均苗高156cm,地径1.45cm。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暖温带宝应运河堤碱性土壤上引种火炬松、湿地松、短叶松和晚松,9年生时全部进入速生期,13年生平均树高12.31m(火炬松)~10.22m(晚松);胸径18.7Ccm(火炬松)~12.63em(晚松),均超过了南方引种试验林标准。高、径年生长节律亦与亚热带地区相似。不同树种问生长差导极显著,火炬松>湿地松(美国佑治亚种源)>湿地松(广东台山种源)>短叶松>晚松,保存率都很高,但在不同树种间差异不显著,说明4种国外松都能适应宝应运河堤及相似地区生长。引种成功的关键技术是采用容器苗带土(松菌根真菌)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