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由于河蟹养殖成本的增加及河蟹市场销售价格下降等原因,影响了河蟹养殖效益的提升。为改变上述状况,泗阳县桃源村河蟹养殖基地根据地域特点和优势,在河蟹、青虾混养池塘增加放养泥鳅和小草虾(中华锯齿米虾),在不影响其他品种产量的前提下,亩增收2 500元以上,亩利润超万元。现将该蟹塘混养高效养殖模式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单个池塘面积为10~20亩,底部平坦,土质为沙土,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  相似文献   

2.
《渔业现代化》2010,(1):74-74
(1)池塘底增氧养殖模式。全省建立了17个省级示范点,在开展南美白对虾、梭子蟹等生产中推广应用底增氧养殖技术的同时,在锯缘青蟹、甲鱼、罗氏沼虾、乌鳢、鳜鱼、常规鱼等池塘养殖中也进行了示范推广。(2)混养轮养种养模式。全省推广混养模式10余种,累计推广面积33.6万亩。几种新型的混养模式主要有:对虾鳖混养模式,鱼鳖混养模式,鱼蚌混养模式,虾泥鳅混养模式,稻鱼共生模式;另外还有一些龟鳖与稻、油菜、大小麦、  相似文献   

3.
<正>江苏省泗阳县位于洪泽湖北部,是苏北水产养殖大县,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26.8万亩,其中河蟹养殖面积达15.6万亩。河蟹池塘养殖主要采取无公害高密度精养模式,河蟹产量较高,但养成规格较小,效益不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单位水面养殖效益。2012年以来,我们进行了河蟹池混养泥鳅生态高效模式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生态与经济效益。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池塘准备与苗种放养泗阳县众兴镇基地实施50×667 m2泥鳅大规格苗种培育,同时,在该镇及其他基地开展河蟹池塘  相似文献   

4.
河蟹与名贵鱼类生态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我们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大规格优质河蟹与名贵鱼类混养技术推广”,在围田提水水面中采取了“河蟹+鳜鱼、河蟹+黄颡鱼、河蟹+翘嘴红鮊”三种生态混养模式,推广试验总面积194.6公顷,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池塘条件1.池塘为四周开沟筑圩的提水大塘口,池深1.5m,滩面水深1.2m,四周用石棉瓦围栏作为防逃墙。养殖区域远离污染源,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环境条件符合GB18407.4要求。2.模式Ⅰ为“河蟹+鳜鱼”,面积47.33公顷;模式Ⅱ为“河蟹+黄颡鱼”,面积106.87公顷;模式Ⅲ为“河蟹+翘嘴红鮊”,面积40.4公顷…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我们在罗氏沼虾主产区江苏省高邮市开展了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的养殖试验(省水产三新工程项目),结果表明,采用罗氏沼虾与河蟹混养的生态养殖模式,在基本不影响罗氏沼虾产量的前提下,收获了一定产量的河蟹,同时改善了养殖环境,提高了养殖池塘的经济效益。一、养殖方法1.试验池塘试验在高邮市三垛镇渔业科技示范户秦红朋的塘口进行实施,塘口面积26.5亩。2.试验方法(1)苗种放养:试验池塘3月19日放养扣蟹1.4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青虾的市场价格持续稳定在高位,利用河蟹养殖池塘套养青虾,可以在不影响河蟹规格、产量的情况下,增加效益。为此,2015年我们适时调整养殖模式,利用河蟹与虾的相同生活习性,在河蟹养殖池塘中开展了"前期混养青虾、后期混养罗氏沼虾"与全程混养青虾的养殖模式对比,试验表明,两种模式都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青虾学名日本沼虾,两品种均为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品种。池塘河蟹、青虾生态混养技术是最近几年开发的一项水产养殖新技术。稳步推广该养殖项目对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益具有现实意义。现根据3年示范的实绩,围绕实现池塘河蟹青虾生态混养每667米2产河蟹65千克、青虾30千克的目标,现将具体技术措施分述如下,仅供参考。1池塘条件蟹池应选择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环境安静、路通电通的地方,通常蟹虾混养的池塘要求是:(1)面积0.67公顷以上,最大不超过3.3公顷;(2)水深1.5米左右;…  相似文献   

8.
菱湖区淡水甲壳类养殖主要品种是青虾和河蟹,养殖模式是池塘主养青虾和虾、蟹混养两种。为了摸清菱湖区 1998年全区虾、蟹养殖情况,提高虾、蟹养殖水平,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成熟的养殖模式,于 1999年 2~ 3月进行虾、蟹养殖现状的调查,调查了新溪、千金、菱湖、下昂、和孚等重点产区养殖户 20户,池塘 122只, 513.64亩,其中池塘主养青虾面积 302亩,池塘虾、蟹混养面积 211.64亩。   一、池塘主养青虾和池塘虾、蟹混养调查结果对比   虾、蟹混养亩收益比主养青虾增收 1363.76元,增幅 66.8%。虾、蟹混养模式更具有实用性和先进…  相似文献   

9.
青虾生长快,繁殖快,生命力强,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好的养殖经济价值。泥鳅近年的市场行情看好,不仅国内市场需求大,且往韩、日等国出口亦有增加。开展青虾、泥鳅与河蟹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水体潜力,增加经济效益,达到池塘养殖低投入、中产出、高效益的目的。江苏兴化市钓鱼镇一养殖户2009年开始连续进行青虾、河蟹、泥鳅混养,摸索出一套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现将其2011年养殖情况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陆文浩  黄桦 《科学养鱼》2016,(11):32-33
正2010年以来,苏南地区大力引进推广青虾"太湖1号"良种。我们多年来在太仓、常州等地开展了养殖示范和深入探索,总结形成了青虾"太湖1号"主混养多套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青虾"太湖1号"与河蟹混养高产高效养殖典型模式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与准备虾蟹混养池塘,面积约10亩,塘深1.5米,平均最高水位1.2米。池塘给排  相似文献   

11.
正河蟹池塘多品种混养是根据河蟹、青虾、鳜鱼、鲢鳙鱼等生长习性,进行合理套养的一种模式,既充分利用了水体空间,又提高了养殖效益。江苏兴化市林湖乡魏西村养殖户瞿德祥2017年河蟹池塘多品种混养面积60亩,取得亩产河蟹110千克、青虾5.5千克、鲢鳙鱼12千克、鳜鱼5.8千克、亩产值12697元、亩均利润7267元的好效益。一、清塘消毒养殖池为长方形、东西向,池塘面积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河蟹养殖技术的日趋成熟,河蟹养殖业发展迅猛,河蟹产量迅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养蟹效益有所下降。为此,近年来养殖生产者和科研人员通过不懈努力,探索以河蟹养殖为主,同池套养鱼、虾等模式取得了较高效益。2017年笔者与渔业科技入户示范户合作,在蟹池多品种混养基础上开展了蟹池混养南美白对虾的探索,单个池塘面积10亩,共4个池塘,亩均利润3800元以上,比单养河蟹每亩净增利润1000元以上。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近两年来,海陵区水产技术部门大力推广养殖面积小、养殖管理精、经济效益高的“小精高”养殖模式,养殖最为成功的是海陵区苏陈镇双安村养殖大户顾冬,2021年将266亩河蟹池塘改造成17个20亩左右的锅底小塘口,以“河蟹雌雄分养为主、混养次之”的养殖模式进行养殖,亩效益可达万元。现将其中3个池塘2023年的养殖情况及养殖效益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养殖池塘依据养殖期“零排放”河蟹绿色健康养殖模式进行池塘标准化改造形成锅底塘,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省兴化被称为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为了更加完善河蟹的生态养殖,更好地维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兴化地区开展了以河蟹为主养的多品种池塘混养试验。为此,笔者进行了河蟹、鳜鱼和细鳞斜颌鲴混养模式与河蟹、克氏原螯虾混养模式对比,发现河蟹、鳜鱼和细鳞斜颌鲴三者的混养模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明显,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伴随极端天气多发,河蟹养殖伤亡增加,加上河蟹价格疲软,河蟹养殖经济效益持续下滑,河蟹养殖风险明显增大。科研人员和蟹农正逐渐探索从河蟹单一养殖模式到蟹池多品种混养模式的转变。蟹池多品种混养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蟹池养殖空间和生态层级,从而同时提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同一水体同时养殖河蟹和其他水产品种,充分发挥了池塘的生产效能,通过实现生态平衡及物种互利共生,降低了病害发生率,提高了饲料利用率,有效降低了河蟹养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正>浅水藕泥鳅混养模式是近年来推广比较多的一种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文安县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对浅水藕和泥鳅混养模式进行了试验和推广,成功带动了周边乡镇,既美化了环境,也为广大养殖户创造了经济效益。现将养殖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加以总结,以供参考。1藕池及苗种的选择1.1藕池的选择藕池要选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不能有树木或者建筑物遮光,积水最好不要太深,池中用水应为无污染水源,并且易于排灌。池塘底部要整平压实,在池塘底部和池壁铺  相似文献   

17.
正河蟹是江苏省重点养殖的特种水产品种之一。近年来,河蟹养殖面积不断扩增,销售价格持续波动,使得单独进行河蟹养殖的风险愈来愈高。为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增加水体空间利用率,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选择河蟹、青虾生态混养模式。2017年,柳堡镇养殖户柏广德进行河蟹、青虾生态混养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效益。一、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为东西走向的长方形,长宽比约为2∶1,面积120亩,坡比约为1∶2.5,平均水深1.5米,深水区约占三成。靠近河边,水质符合无  相似文献   

18.
正河蟹与青虾养殖条件、食性相似,两者混养具备提高水体空间利用率的优势,不影响河蟹养殖生产的同时又提高了河蟹池塘经济效益。目前在兴化市有两种河蟹与青虾混养方式,第一种是12月-翌年3月在河蟹养殖池塘放养青虾苗养殖两季青虾;第二种是从5月开始在河蟹养殖池塘放养抱卵虾养殖一季青虾。笔者在姜堰选择试验点,围绕这两种养殖方式开展对比试验,以期为养殖户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池塘河蟹青虾混养亩产100公斤的养殖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乃峰 《科学养鱼》2001,(10):29-30
湖州池塘河蟹养殖近几年发展较快,根据青虾养殖普遍,且经济效益严重滑坡的情况,实行河蟹与青虾的池塘混养,能充分利用池塘的面积和饵料,适当增加苗种及饲料的投入,可比单养河蟹或青虾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几年的试验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亩产100公斤其中河蟹75公斤、青虾25公斤的养殖模式,要求河蟹回捕率达70%以上,商品蟹平均规格达每只125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养殖池塘的生态条件和防逃实施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每只2~10亩,平均水深达到0.8~1.5米,塘埂宽度1.5~2.5米,坡度1∶2…  相似文献   

20.
为加快名优水产品养殖步伐,丰富城乡“菜篮子”,振兴农村经济,增加渔农民收入,1994年绍兴市承担和组织实施了浙江省名优水产品养殖《321》工程。实施池塘专养罗氏沼虾、池塘专养青虾、池塘混养河蟹、外荡混养河蟹、网箱养殖加州鲈鱼(鳜鱼)面积21960.39亩,超计划2.6%;总产量292.692吨,超计划14.42%;总净收益2823.2322万元,超计划24.1%,为绍兴市渔业科技进步和渔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