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种植制度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库库岸失稳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常见的边坡变形方式。由于水库蓄水,水位上涨,引起地下水位升高,岩土体内的断层、裂隙和空隙中的水压力发生变化,使岩土体的强度指标弱化,将可能引起古滑坡体复活或促成新的不稳定滑体。初步探讨了对西北地区中小型水库的库岸稳定机理,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库岸稳定预测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黄土地区铁路沿线边坡稳定性综合评判模型,评价山西省中南部通道DK29+860处黄土边坡的稳定性。[方法]在综合分析黄土地区铁路沿线边坡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7个评价因子,按照稳定、次稳定、不稳定和极不稳定的边坡稳定性的分类标准,并利用信息扩散原理,与FLACR数值模拟软件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运用模糊评判法评判该边坡处于次稳定状态,使用FLACR数值模拟软件模拟求解得该边坡稳定系数为1.18,两者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该评价方法真实可靠,能够准确地评价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罗东海 《水土保持通报》2015,35(1):176-180,186
[目的]探讨运用模糊评判法评价采空区稳定性的可行性及实用价值。[方法]将影响煤矿采空区稳定性因素分为地质因素、采空因素、外部因素及时间因素4大因素,进一步细分为煤层埋藏特征、地质构造特征、覆岩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特征等8大要素,细化出地层、煤层埋藏深度、松散层厚度等22项因子。将采空区稳定性级别分为:较不稳定、不稳定及极不稳定3个级别,采用模糊评判法,建立煤矿采空区稳定性评价的模糊层次分析模型,构建对比矩阵,并以凤凰山矿凤2采空区为例,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研究区稳定性级别属于极不稳定区,与现场调查情况基本相符。[结论]运用模糊评判法进行采空区的稳定性评价具有可行性,可运用到其他类似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中指导矿区合理规划和开采,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峡水库库岸消落带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长江三峡水库建成后,由于水库水量调度,将会在水库岸坡上形成垂直落差为30 m左右的库岸消落带。由于水库建成后动力作用的变化,造成库岸消落带上的岩块错落、滑移或蠕动以及古滑坡体和倒石堆的再活动,库岸消落带会成为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带。在研究长江三峡水库库岸消落带的地质地貌灾害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 IS和RS相结合的灾害监测手段和以建设排水工程、防波护岸工程、固坡抗滑工程、植树种草工程为主的灾害防治工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溪洛渡库区库岸老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溪洛渡库区的地质概况和老滑坡的分布特征,总结出溪洛渡库区库岸老滑坡变形破坏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地层岩性、岸坡结构和断裂构造,这些控制因素决定了溪洛渡库区库岸老滑坡的成因机制以滑移—拉裂为主。以溪洛渡库区近坝库岸的干海子老滑坡群为例,分析老滑坡复活的内外地质环境控制因素,并通过宏观地质评价和数值计算研究干海子老滑坡群在蓄水前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王家岭煤矿风井场地边坡稳定性问题,调查分析了该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在用赤平投影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法(Sarma法)和有限元法对整个场地典型边坡剖面进行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并给出了安全稳定系数.结果表明,二者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所用方法的合理性.对类似工程问题的评价、治理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城市河道生态护坡综合评价方法,为城市河道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护坡安全性、生态环境性、景观适宜性和社会经济效益4个方面构建城市河道生态护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方法。[结果]合肥市四里河、南淝河和十五里河3种生态护坡综合评价值分别为:多孔生态砖护坡1.57,生态混凝土护坡-2.39,生态砌块直立挡墙为0.82,多孔生态砖护坡评价结果较好。影响生态护坡综合评价的主要因素有结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水环境修复、亲水性和公众认可度;评价结果与模糊层次分析法及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结果一致。[结论]模糊层次—主成分分析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易于确定影响生态护坡的主要因素,可作为城市河道生态护坡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溜砂坡作为一种边坡灾害,近几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其威胁程度不断提高。通过研究拉萨市周边溜砂坡的稳定性,为溜砂坡的预警及治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选取拉萨市周边较为典型的溜砂坡灾害,使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坡高、岩体结构和年平均降雨量等10个因素对溜砂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因风化占主导因素的岩体所形成的溜砂坡的危险等级相对较高,其整体呈散沙状,极易扩散,道路沿线山体易发生滑坡处所形成的溜砂坡危险等级普遍较低,碎屑颗粒较大且坡势较陡。[结论]目前拉萨市周边地区溜砂坡存在不稳定的发展趋势,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评价方法真实可靠,能够准确快速地评价溜砂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陈伟  陈毅  杨珊 《水土保持通报》2018,38(2):313-317
[目的]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护坡植被系统稳定性评价模型对备选护坡植被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为边坡生态重建方案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分层递阶的分析方法,综合边坡和植被两方面主要因素,选取岩石质量指标、岩体完整性系数、群落覆盖度、景观优美度等重要指标,构建了护坡植被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信息熵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并运用相对熵排序法计算备选方案相对贴近度,从而构建了基于熵权与相对熵排序法的护坡植被系统优选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某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建设中的4种备选用的护坡植被系统进行评价。[结果]4种备选用植被系统的优越度分别为1.90%,5.37%,2.98%和99.99%,第4种护坡植被系统[3种植物混种,其中白三叶∶狗牙根=1∶3,且草本植物∶灌木植物(多花木兰)=1∶5]最优,该优选结果与基于模糊物元法的优选结果以及工程实践结果相一致。[结论]该模型有效可行,可以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水污染因子的空间分布,为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水环境污染响应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分析估算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点源污染等产业结构的污染负荷为基础,以县(市、区)为评价单元,构建综合反映产业结构对水环境污染影响的复合型水环境污染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1)总体上,江苏省化肥施用强度和农药施用强度空间分布大致相当,单位面积废水排放较集中。(2)单位面积废水排放比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各地级市主城区以及周边部分县市单元。(3)江苏省单位面积工业COD排放总体空间分布呈北高南低的态势。[结论](1)工业化进程是影响区域水环境污染的最大因素,但水环境恶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江苏省南北地区各水环境污染等级综合得分大小顺序为:苏南苏中苏北,与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一定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对水土保持工程进行效益评价,为小流域的生态治理提供科学后评估依据。[方法]综合分析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特性和影响水土保持工程效益的关键因素,识别和选取水土保持工程效益后评价的13项关键指标,建立小流域工程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改进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评价指标数据和指标评价标准应用改进的集对分析模型开展工程效益后评价研究。[结果]改进的集对分析模型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体系中水保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效益评价总体处于2级水平,流域治理的成效显著、可供开发的空间和潜力较大。[结论]该方法是一种有效地针对小流域的水土保持工程效益评价的新方法。在构建水土保持工程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该方法运用到水土保持工程效益后评价中,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北川县环境地质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四川省北川县环境地质承载力进行评价,为区域发展规划及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涪江流域的环境地质特点及社会发展情况,构建基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3个方面共10个评价指标层的环境地质承载力评价体系,采取层次分析法与专家打分法判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通过GIS栅格功能对现状下北川县环境地质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获得北川县的现状环境地质承载力分区图,划分出承载力状态高、较高、较低和低4种区域。[结论]北川县现状环境承载力分布与人类工程建设相关,总体上呈现人类聚集程度高而承载力状态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路基遭受泥石流灾害的易损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路基易损性,为泥石流地区路基防治等级的确定和路基承灾能力评估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方法]根据路基遭受泥石流灾害破坏的情况,并结合前人对易损性的研究成果,提出路基易损性的概念。根据路基承灾特点和泥石流致灾特征,从泥石流作用效应和路基结构抗力2方面系统分析路基的地质选址、设计、施工、维修养护及泥石流致灾因子对路基易损程度的影响,选取路基易损性评价指标,确定路基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然后采用岭型分布函数确定指标隶属度,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路基易损性评价模型,进行路基易损性评估。[结果]该方法对公路一处路基进行易损性评价,结果为中度易损性。[结论]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土地复垦评价及其方案决策方法。[方法]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的特点,将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AHP)与GIS技术相结合,选择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七约山矿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界定了工矿废弃地的内涵,建立了试验区数字高程模型,提出了评价的指标体系,确定了宜耕、宜园、宜林、宜草的复垦方向,较好地解决了以往土地复垦研究中较难克服的由于数据精度引起的决策偏差等问题。[结论]该研究数据时效性和精度较高,研究模型简单实用,研究结果通过实际操作证实误差较小,研究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滑坡的三维破坏概率进行计算和验证,为滑坡稳定性定量评价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运用Rosenblueth方法计算滑坡的三维破坏概率,将其计算结果与二维破坏概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以三峡库区某滑坡为例,该滑坡在2种计算工况下的三维破坏概率分别为13.57%和21.77%,属低危险性,与滑坡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而滑坡二维破坏计算结果属中等危险性。[结论]Rosenblueth方法计算的滑坡三维破坏概率能较好地评价滑坡的稳定性,其评价结果比二维破坏概率评价结果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6.
植物护坡工程质量的等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国内外边坡生态恢复工程及评价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结构稳定和功能持续为导向,结合系统工程理论与植物护坡工程质量特征,建立了以力学、植被及基质3大类评价指标为主体的植物护坡工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及排序,并以灰色系统理论为依据,构建递阶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模型,用于四川省彭州市升平镇人工边坡3类不同工程措施植物护坡工程(种子格栅、植物网、喷播植草)的实例评价.评价结果显示,3类植物护坡工程措施质量等级均为良以上,且喷播植草植物护坡工程措施优于种子格栅、植生网,符合实际情况,说明构建的评价体系及质量等级划分方法科学可行,能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植物护坡工程系统的质量状况与等级,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