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地球陆地面积的25%(超过30亿hm~2)是放牧地。此外,在总面积超过40亿hm~2的森林和林地中,还有相当部分可用于放牧。这些草地养活了约15亿个牛单位(包括牛、水牛、绵羊、山羊和骆驼等)。重要的是,草地牧草为这些草食家畜提供了90%以  相似文献   

2.
<正> 在新西兰340万hm~2的山地草地上,饲养着占全新5%家畜单位的牲畜。其中有320万只绵羊,10万头牛和3万多头鹿。每年获得占新西兰3%~8%(受羊毛价格的影响)的净农业收入。根据1992年统计,当年出口1200万kg羊毛和其他产品可获得相当于1.47亿新元(相当于人民币8亿多元)的收入。其中77%的草地收入来源于细毛和半细毛。近些年来,通过对流域的综合治理,山地草地已发展成新西  相似文献   

3.
<正> 中国草地资源丰富,4亿多hm~2草地占国土面积40%,占世界草地总面积的13%,居世界第二位。其中牧区草地有3.1亿hm~2,农区草山和沿海滩涂草地有0.8亿hm~2。 内蒙、新疆、西藏、青海、四川和甘肃的草地在我国的青藏高原、蒙新高原、黄土高原一阶台地和二阶台地之间,是我国牧区草原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治理青海省祁连山高寒草甸植被的退化,提出最佳的施肥量,在该地区进行了不同梯度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在F2(300kg/hm~2)、F3(450kg/hm~2)、F4(600kg/hm~2)时可以显著提高草地植被平均高度和禾草的高度(P0.05);F1(150kg/hm~2)、F2、F3、F4的施肥处理均对草地植被地上生物量有显著提高(P0.05);施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地上植被盖度,并且可以提高草地植被优势种的优势度,降低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对土壤的化学性质有一定的影响。处理F2是最佳选择经济效益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认识牛或羊放牧对草地及土壤的影响,进行了这项放牧试验。试验是在低投入(不施N肥)、以草地早熟禾为主的天然草地上进行。草地早熟禾与白三叶为主要草种。试验在(1989-1990)两个放牧期进行,设4个处理:只放牧牛(C);牧牛后打草(CT);牧牛后牧羊(CS);只牧羊(S)。平均放牧指标是放牧前和放牧后干草产量(DM)分别为2200kg/hm~2和1100kg/hm~2。试验证明:牧羊处理草地牧草再生较快,并收获较多的牧草(8.28t DM/hm~2,而牧牛草地为5.32t DM/hm~2。未矫正牛拒绝采食的面积)。经2年放牧试验,牧羊草地含氮(N)0.25%,有效磷(P)5.7kg/hm~2和钾(K)379kg/hm~2,对照牧牛草地分别是N:0.19%,P:3.9kg/hm~2和K:179kg/hm~2。不同处理间除了饲养动物的粪便分布、草地退化有所不同外,其土壤紧实度也不同,这些因素影响到土壤微生物和牧草的生长。两年后C、CT、CS和S四种处理其土壤容重(g/cc)分别是1.37、1.37、1.27和1.12;0~20cm土壤的穿透阻力分别是9.8、9.3、9.5和6.7(kg cm sec sec),每100g土壤线虫数分别是5333、8705、2810和15208;每100g土壤轮虫数分别是288、242、715和33;蚯蚓数/m~2(及其生物量g/m~2分别是262(205)、157(162)、344(409)和294(409)。  相似文献   

6.
天然草地是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绿色畜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为了合理利用和科学规划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草原草地资源,试验对毛乌素沙地三种不同草地类型的四季产草量进行测定,并计算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草原的理论载畜量。结果表明:春季温性荒漠草原平原丘陵荒漠草场的产草量最高,干物质产草量为624.45 kg/hm~2;夏季和秋季低平地盐化草甸草场产草量最高,干物质产草量分别为1 551.60 kg/hm~2和1 717.65 kg/hm~2;冬季温性荒漠草原沙地荒漠草场产草量最高,达525.60 kg/hm~2。低平地盐化草甸草地、温性荒漠草原平原丘陵荒漠草地、温性荒漠草原沙地荒漠草地的全年理论载畜量分别为97.67 hm~2/100只、238.73 hm~2/100只和181.20 hm~2/100只。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16年度青海湖流域自然区域5个草地类植被进行草地生态监测结果分析:草层平均高度为7.4cm,其中,优势种平均高度为6.6cm,草地植被覆盖度平均为69%,其中优势种覆盖度为31%;平均鲜草总产草量为3026.02kg/hm~2,其中高寒草甸类平均鲜草总产草量最高为3960.89kg/hm~2,高寒草甸草原最低为1426.70kg/hm~2;各类草地地下生物量以高寒草甸类草地最高为57946.70kg/hm~2。  相似文献   

8.
全世界牲畜存栏数约有60亿个家畜单位(一个家畜单位等于500公斤活重)。其中80%是吃草的反刍动物,20%是吃谷物饲料的单胃动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81年全世界饲料消费量为35亿吨谷物当量,其中9亿5千万吨即30%以精饲料形式消费;25亿吨以粗饲料形式消费。如果把精饲料和粗饲料加起来计算,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饲料消费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9.
全世界牲畜存栏数约为16亿牲畜单位,其中80%以上是反刍动物。全世界现有可耕地约14亿公顷,其中永久性牧场和草地约3亿公顷,林地、沙漠和荒地约4亿公顷。据统计,1981年全世界牲畜消耗精饲料9.45亿吨,粗饲料25亿吨。在9.45亿吨精饲料中,包括6亿吨谷物,约占世界谷物年总产量的40%,1.85亿吨油渣粉和谷物副产品以及  相似文献   

10.
南美洲有草地面积844.5万km~2,饲养着草食家畜4.2亿头,其中牛为2.62亿头。热带稀树草原、亚热带温带潘帕斯草原、温带半荒漠、热带荒漠、热带干燥疏林与灌丛、热带雨林区的人工草地是主要草地类型。巴西和阿根廷是南美洲两个重要的草地资源大国,分别有草地面积1.69亿hm~2和1.42亿hm~2。  相似文献   

11.
亚洲有草地面积20.78亿hm~2。中国、俄罗斯(亚洲部分)、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是亚洲的4个草地资源大国,它们的草地面积都在1亿hm~2以上。亚洲的天然草地类型繁多,从资源的角度看,主要是热带稀树草原,亚热带荒漠,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草甸,高寒草甸和冻原等。  相似文献   

12.
实施禁牧封育政策以来,庄浪县草地植被恢复明显,草地植物长势良好。为了准确掌握庄浪县天然草原的产草量,本试验测定了庄浪县天然草地的产草量。结果表明,庄浪县天然草地的平均产草量(鲜重)为386.8g/m~2,折合3 868kg/hm~2;折干重为138.8g/m~2,折合1 388kg/hm~2。  相似文献   

13.
<正> 日本牧草地面积约为83万hm~2,其中北海道约58万hm~2(占70%),东北地区约12万hm~2(占15%)。85%的牧草生长在寒地、寒冷地。鸭茅、猫尾草是日本寒地型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中最重要的草种,从北海道到九洲,作为长期草地的主要草种来栽培,栽培地区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黑龙江西部垦区农牧场草地生态现状,笔者采用实地踏查结合随机样方调查法,于2018年8月份在黑龙江西部垦区设置11个农牧场调查样地,记录各样地草群高度、草群盖度、草产量、物种数量、毒害草数量及人工培育措施等。结果表明:草群盖度大于80%的样地有5个,其中和平牧场草群盖度最大(为88.18%),安达畜牧场草群盖度最小(约为53.00%);干草产量达到3 000 kg/hm~2以上的样地有4个,其中巨浪畜牧场草原生产力最高(鲜草产量为12 408.33 kg/hm~2,干草产量为4 349.07 kg/hm~2),大山种羊场草原生产力最低(鲜草产量为1 780.69 kg/hm~2,干草产量为703.69 kg/hm~2);11个农牧场草类多样性丰富,优质牧草禾本科、菊科和豆科植物数量较多,分别为20种、17种、9种,各占总科数的27.78%、23.61%和12.50%;仅在绿色草原牧场和大山种羊场发现少量毒害草,其余样地均未发现毒害草,表明这几个农牧场保护较好;人工培育措施主要为禁牧休牧、围栏封育和补播等。说明垦区农牧场草地草群生长状况良好,生产力较高,物种组成丰富,优良牧草资源多,草原生态建设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以农菁4号羊草栽培草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施氮期(返青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和施氮量(0kg/hm~2、60kg/hm~2、90kg/hm~2、120kg/hm~2)对羊草生产性能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有效增加了羊草的产量。其中,返青期施肥的增产效果最好,施氮量为120kg/hm~2(N3)的产量最大,为20488.9kg/hm~2;抽穗期施氮量60kg/hm~2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为62.8kg/kg。施氮肥能够增加羊草的粗蛋白(CP)含量,降低粗纤维(CF)、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拔节期施氮肥为90kg/hm~2(N2)的粗纤维含量最低,当施肥量大于90kg/hm~2时,羊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未施肥(N0)。羊草在返青期施氮肥120kg/hm~2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在拔节期施氮肥90kg/hm~2可获得较高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正>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且分布最广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全世界草地退化面积中,因过度放牧而造成的约占35%,其影响规模远超过草地开垦~([1])。青海省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地总面积约为3 644.94万hm~2,约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1%,草地可利用面积约为3 161.03万hm~2。但由于长期以来对草地资源科学管理的忽视,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草地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施草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取得了显著效果。该项目共防治高原鼢鼠65866.6hm~2,灭效达96.85%;防治高原鼠兔5315hm~2,灭效达96.2%;治理"黑土滩"871.7hm~2,有苗面积率达81.4%,牧草覆盖率增加30%;草地围栏封育315hm~2。牧草产量增加119.9kg/hm~2。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青海可可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自然景观保存完好,是基本上未被人类干扰的自然生态区域。该区土地辽阔,总面积831.37万hm~2,其中草地面积349.26万hm~2,占总面积的42.01%;生境条件恶劣,牧草低矮而稀疏,垫状成分增多;牧草盖度小,产量低.但营养价值高;草地类型单调,多为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类,分布呈点、块、条状,不具连续性;草地平均鲜草产量784.2kg/hm~2,理论载畜量为80.33万只羊单位,可养74.21万只藏羚羊,或5.71万头野牦牛,或14.84万头藏野驴。  相似文献   

19.
高寒地区改良草地的优良牧草—青海冷地早熟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青海冷地早熟禾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该品种抗旱、耐寒、耐盐碱,品质优良,各类牲畜均喜食,生育期105~117d,成熟整齐,落粒性小,籽粒饱满,千粒重0.19~0.22g,平均株高59.3cm,产青干草2877.5~3418.4kg/hm~2,产种子525.5~617.2kg/hm~2。适宜在海拔高度4200m以下的地区推广种植。是青海省高寒牧区进行草地建设、退耕还林(草)和生态治理工程中最适宜的优良牧草品种之一,同时也是高寒地区建植草坪的适宜草种。  相似文献   

20.
草地饲草生产联系牲畜生产组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形成草地畜牧业系统,能量和营养在土壤-饲草-牲畜间转移流动,形成结构,并输出牲畜生产成为系统功能.草地畜牧业系统具有系统的一般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功能性、动态性;同时,又有独特的特征,即半自然半人工性,自然性主要表现为饲草生产是一个受土壤、气候决定的自然过程,人工性主要表现为牲畜放牧生产和饲养生产是一个有人工作用的过程.草地畜牧业系统各要素具有复杂的影响因子,并构筑成子系统,子系统的数量关系决定主系统的功能.定义草地畜牧业系统,并将各要素及其子系统纳入到统一的草地畜牧业系统有助于综合理解草地管理及其牲畜生产,有助于从系统层次进行思考,而不是纠缠于特定类型、性质、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或相互作用等细节.中国年用饲草料7亿t,生产2000万t牲畜,饲草转化率仅为2%~3%,系统效率非常低,发展有粮草地畜牧业对于促进北方草地畜牧业系统效率、保护草地具有根本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