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涟水县涟城镇二塘社区农民利用大棚种植黄瓜、番茄、丝瓜、大白菜及秋茼蒿,一年多熟,一般每667m~2产黄瓜1000kg、番茄1000kg、丝瓜700kg、大白菜8000kg、秋茼蒿600kg,经济效益显著。1种植模式选择地势高爽、排灌良好、土壤肥沃疏松的田块建大棚。11月中旬播黄瓜和番茄,翌年1月上旬移栽,黄瓜、番茄各占大棚面积的1/2,黄瓜行株距27cm×27cm,番茄行株距40cm×30cm。  相似文献   

2.
花生是双子叶喜肥群体生长的豆科类植物。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小垄裸种,每亩产量在350kg左右。由于种植技术落后,以前的产量很低,影响了花生大面积种植。辽宁省昌图县农机推广站在推广花生种植机具的同时,改良种植模式,用2BFD-2C型覆膜施肥播种机在畦面上采用大垄距90cm,小垄距20cm的双行播种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每亩播种穴数由原来的8000~10000穴,扩大到11400穴,提高土地利用率25%,使亩产增加80~100kg,增加收入368~460元。  相似文献   

3.
《新疆农机化》2006,(3):57-57
今年麦盖提县农机局组织技术骨干,在地膜机的基础上进行种植红枣的改制。由于红枣种籽颗粒小,只有棉花种子的三分之一,技术人员调试了地膜机穴播器的舀种勺、穴播器株距,种植模式与棉花基本相同,株距改为12.5cm,行距、交接行距分别为26cm、60cm;具体模式为(25+55+26)cm+60cm,每穴2~3粒。每667m^2播1.28万穴,用种3~4kg。全县6个乡村试验播种了红枣8hm^2,红枣出苗率达85%,长势喜人。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豫北地区喷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频次对土壤水分、硝态氮含量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开展田间试验.试验设置了2个种植密度(D1:187 kg/hm2、D2:262 kg/hm2)和3个施氮频次(F1:返青后追肥1次、F2:返青后追肥2次、F3:返青后追肥3次).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氮频次均显著影响冬小麦籽粒产量, 且两者间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种植密度增大,冬小麦生育期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显著提高.主要生育期的根系生长层土壤含水量显著增加,其中孕穗期在100 cm土层深度的含水量D2较D1分别提高29.42%,3.10%和32.04%,灌浆期在80 cm土层深度的含水量D2较D1分别提高29.69%,27.52%和25.71%.当种植密度为262 kg/hm2,施氮频次为1次时,冬小麦产量较高,深层土层的土壤硝态氮当季残留较少.综合分析表明,该种植密度和施氮频次为当地冬小麦生育期的最优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挖坑机的选购必须根据作业要求(如穴坑直径与深度)、土壤性质和动力机功率来选购合适的挖坑机。若用于普通砂壤土(比阻为20~30kpa)的山区、坡地种植幼树挖穴(穴坑直径不大于30cm,穴坑深度不大于40cm),可选用小型挖坑机,如宁夏农机研究所生产的1W-35型挖坑机(与泰山-25型拖拉机配套)。若用于较硬土壤(比阻为30~40kpa)挖坑,坑穴直径为30~50cm,穴深为40~60cm,  相似文献   

6.
龙豇24红色长豆角豆荚表皮为深红色,早中熟,丰产,色艳,采收期长,商品性好,营养价值高。该品种植株更生,高180~310cm,2个分枝,生长势强,叶片深绿色,4节以上节位均着生花序,1序结荚3~5条,豆荚长80cm左右,表面光亮鲜艳,肉质细嫩,无粗纤维产量可达45t/hm2左右。①整地播种。播种前须深翻土壤,施足底肥,1hm2施腐然农家肥22.5t,复合肥300kg。做成120cm宽的高畦,1畦播2行,大距24cm,1穴种2~3粒,留苗1棵,也可用地膜覆盖营养块育苗移栽。3月底至7月底均可播种,采收期在5月中下旬至10月底。选饱满充实、色泽新鲜、无霉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氮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为滇中高原农田红壤土水肥流失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2018年6—10月自然降水条件下标准径流小区的试验数据分析,对林地、园地、荒草地、坡耕地和裸地土壤水氮各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其相关性,其中裸地作为对照。【结果】在土壤深度方向上,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5种地类土壤全氮的量均值分别为1.67、0.76、0.70、0.52和0.67 g/kg。土壤硝态氮在0~100 cm土层平均量最高园地为13.39 mg/kg,最低裸地为5.13 mg/kg;林地、坡耕地、荒草地土壤铵态氮量随土壤深度先减少后增加。在时间上,土壤含水率呈波动性变化;土壤全氮量在6—10月平均值最大为园地(0.92g/kg),最小为坡耕地(0.50 g/kg);林地、荒草地、坡耕地土壤硝态氮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小;园地和裸地土壤铵态氮量随时间延长减少。土壤含水率和土壤铵态氮量与土层深度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土壤硝态氮和土壤铵态氮与时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40,P=0.028和-0.442,P=0.027,变化呈显著相关关系。【结论】滇中高原农田红壤土壤水分垂直运移规律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氮素时空差异较大,土壤全氮的量与土壤深度和时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对马铃薯新品种"川凉薯10号"进行种植密度和复合肥施肥水平的试验研究表明,该品种在667 m~2植3 500穴、4 000穴、4 500穴三个密度中,以667 m~2植4 500穴最佳;在667 m~2施复合肥60 kg、80 kg、100 kg作底肥三个施肥水平中,以667 m~2施100 kg最佳。  相似文献   

9.
碱化土壤改良后种植乔木红柳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碱化土壤改良后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对种植乔木红柳后树木生长进行对比,从而筛选出最优的改良剂配比。【方法】采用小区试验,以燃煤烟气脱硫废弃物和糠醛渣为碱化土壤的改良剂,设置不同改良剂配比组合,研究了碱化土壤改良后种植乔木红柳的效果。试验共设3个处理:T1处理(燃煤烟气脱硫废弃物(3.0 kg/坑)+糠醛渣(1.0 kg/坑)),T2处理(燃煤烟气脱硫废弃物(2.0 kg/坑)+糠醛渣(2.0 kg/坑))和T3处理(燃煤烟气脱硫废弃物(1.0 kg/坑)+糠醛渣(3.0 kg/坑))。【结果】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不同处理下土壤的pH值、全盐量和碱化度(ESP)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T3处理对土壤的pH值、全盐量影响较大,种植第2年0~40 cm土层的pH值、全盐量分别从8.52和3.08‰降低到7.85和1.56‰;而T1处理对土壤的ESP影响最为显著,0~40 cm和40~80 cm土壤ESP降幅最大达到30.42%和22.75%。T1处理最有利于乔木红柳的生长,其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了91.66%和83.33%,较CK提高了37.48%和66.66%;而胸径和1 a生枝条长度分别为2.86 cm和20.8 cm,较CK提高了34.91%和30.00%。【结论】燃煤烟气脱硫废弃物和糠醛渣配合施用能有效降低碱化土壤的pH值、全盐量和ESP,从而有利于乔木红柳的生长和发育,其中T1处理为改良剂最优配比组合。  相似文献   

10.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丹阳市横塘镇留雁村的“丹阳市种子示范园”内,前茬为小麦,土种为粉砂土,土壤肥力中等偏上,供试品种为华甜玉一号,属超甜玉米。种植方式采用大田直播,每穴单株,行株距为60cm×25cm,4月15日播种。1.2 试验设计 试验按有机肥与无机肥的比例设100:0、80:20、60:40、40:60、20:80、0:100六个处理,各处理小区面积20m2,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全生育期总施氮量26kg/667m2,分别以6:2:2的比例用于甜玉米的基肥、拔节肥、穗肥。  相似文献   

11.
阳城县南次营村实施冬小麦覆盖套种冬油菜,小麦机收后硬茬平作玉米的种植模式,其技术要点是:(1)耕整地。每1 hm2地一次性施入优质农家肥1.6万kg、磷肥100 kg、碳铵100 kg,进行机械耕耙耱,达到地面相对平整,上虚下实,活土层在15 cm以上,地表无根茬、无杂草、无坷垃。(2)划行播种。以160 cm为一带,其中小麦带为100 cm,于10月中下旬秋分节前后,采用机引小麦半精量播种机播种3行小麦,行距为20 cm。寒露节前后,在空带内采用畜力或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精播覆盖机播2行油菜,选用30 cm宽的地膜,垄盖20 cm,地膜两边各压5 cm宽的土。小…  相似文献   

12.
《浙江农村机电》2009,(5):47-47
由江苏盐城恒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2BF-4Y油菜播种机是专用于油菜直播的小粒种子播种机,与7.5~13kW手扶拖拉机配套,外形尺寸1000mm×800mm×1100mm,整机质量168kg,播种行数为4行,工作幅宽1000mm,每穴播种粒数1粒,播种粒距8±1cm(可调),种子与肥料间距不小于3cm。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明南疆干旱区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异特征以及产生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特征的原因。【方法】以库尔勒地区三十一团为例,采集该地区代表性的土壤样品,测试、分析了土壤样品不同土层的含盐量指标。【结果】①5个土层土壤含盐量均小于3 g/kg,均属于非盐化土;②5个土层土壤盐分的变异系数均属于中等变异性,其中0~20、40~60和80~100 cm接近于强变异性;③0~20 cm土层土壤盐分的半变异函数符合球状模型,20~40 cm土层土壤盐分的半变异函数符合指数模型,40~60、60~80和80~100 cm土层土壤盐分的半变异函数符合高斯模型;④研究区域土壤含盐量主要集中在1~3 g/kg之间,并且含盐量在2~3 g/kg土壤面积最大。【结论】研究区域土壤含盐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各层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盐渍化现象;土层的高盐分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北方向靠近沙漠、远离水库和地势较为低洼区域;垂直方向上,各层土壤含盐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农田定位试验,研究常规膜下滴灌棉花种植下,农田水盐动态变化特征、棉花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对防止土壤盐渍化,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膜下滴灌主要影响棉花耕作层土壤水分,不会产生深层渗漏。各年份不同生育期滴头间和滴灌带间土壤水分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呈现“先增-后降-再增”的变化趋势,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达25.16%。随着耕种年份增加,0~100 cm土层含盐量呈增加趋势,滴灌带带间盐分含量累积较滴头间显著,2021年收获后滴灌带间0~10 cm土层盐分含量达1.63 g/kg,从第四茬棉花种植开始,耕作层(0~40 cm)土壤盐分含量较第一茬增加117%,籽棉产量较第一茬降低8.1%,水分利用效率较第一茬降低6.3%。随年份增加籽棉产量呈下降趋势,籽棉产量介于4398.3~4970.1 kg/hm^(2)之间,同一耕地连续在膜下滴灌灌溉处理下,棉花种植从第四茬起进行种植结构和灌溉方式调整。  相似文献   

15.
滴灌施肥对盐碱土壤盐分运移及草木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究不同滴灌施肥条件对土壤盐分运移及对植物生长规律的影响。【方法】在大同盆地以草木樨为试验材料,以当地施肥习惯(N、P_2O_5、K_2O施量分别为180、90、36 kg/hm2)作为传统施肥量,设置5种不同的施肥水平,分别为传统施肥量的0%、40%、70%、100%、130%,分析了不同滴灌施肥水平下土壤电导率、pH值的变化情况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当施肥量为40%与70%时,滴头处溶质受淋洗作用较为明显,土壤电导率降幅较大;当施肥量为100%与130%时,表层土壤电导率较大,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土壤pH值随种植时间的延长得到一定的降低;70%处理下草木樨平均株高最高(138.6 cm),同时在此处理下0~100 cm土层土壤平均电导率为299μS/cm,平均pH值为7.73。【结论】N、P_2O_5、K_2O施量分别为126、63、25.2 kg/hm2时土壤电导率与pH值较小,同时草木樨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6.
重盐碱地膜下滴灌土壤盐分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重盐碱地进行滴灌种植打瓜试验,钻孔取土,测定土壤总盐含量进行分析,试验表明在重盐碱地上利用膜下滴灌进行种植,滴头下的盐分淡化区稍向棵间偏移,并主要集中在二膜中间,可以为作物提供较好的水盐环境;经过1年膜下滴灌种植打瓜后,40 cm深度土壤总盐含量下降57%,100 cm深度总盐下降30.8%。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保持种植密度和行距一定的条件下,选择适宜机械化运行的宽行距,研究1穴多株种植对膜下滴灌春玉米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进而实现增产、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实现农业整体机械化的目标。【方法】试验在同一种植密度(9 900株/hm^2),等行距(30 cm)、等株距(30 cm)条件下,设置3种种植规格:1株/穴(H1,宽行37 cm)、2株/穴(H2,宽行104 cm)、3株/穴(H3,宽行172 cm)。【结果】不同种植株数下春玉米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LAI)在大喇叭口期后差异显著,且H2处理叶面积显著大于H1、H3处理,分别高13.8%、7.6%;吐丝期以后H2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H1和H3处理;吐丝期至成熟期H2处理的光合势、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H1、H3处理,光合势分别高4.60%~12.74%、8.97%~9.79%,相对生长率分别高21.15%、103.06%;H2处理的产量较H1、H3处理平均增产21.6%、24.6%,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提高25.0%、33.5%。【结论】春玉米膜下滴灌宽窄行配置1穴2株种植可以提高春玉米叶面积指数,延缓后期叶面积的衰老,增加光合势,有助于后期干物质的积累,提高粒重,最终提高玉米籽粒产量。与常规种植相比,玉米膜下滴灌采用1穴2株种植规格,产量提高约21.6%,WUE提高约25%。  相似文献   

18.
两优0293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超级稻新组合,宁乡2003年开始引进作中稻栽培,连续多年种植,表现产量高,米质好,抗逆能力强。5月20日-25日播种,秧龄25天左右,密度为20cm×23cm或20cm×20cm,每穴插二粒谷苗,每亩栽足6.8万基本苗,浅水勤灌,看苗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9.
秸杆覆盖麦田,是减少棵间无效蒸发,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措施。试验证明,在越冬前每亩均匀覆盖10cm左右长的麦秸或3~5cm长的玉米秸,覆盖量在250~300kg,覆盖厚度2cm左右,可达到保墒节水、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提高沿黄河包头地区牧草种植的单位面积产量,有效解决当地牲畜在冬春季节草料短缺的现实问题,助力包头固阳地区乡村产业振兴。【方法】课题组提出了推广种植巨菌草这种高产牧草的方法,并在固阳县下湿壕镇引入四种不同的巨菌草种植模式进行测试,包括A80(铺膜扦插,行距80 cm,株距40 cm)、A100(铺膜扦插,行距100 cm,株距40cm)、B80(铺膜开沟平放,行距80 cm,株距40 cm)、B100(铺膜开沟平放,行距100 cm,株距40 cm)。并分阶段对巨菌草的成活率、高度、分蘖数、叶片数等数据进行测录,研究不同阶段该地区的巨菌草生长特征。【结果】1)6月到8月初是巨菌草的分蘖期,每穴的巨菌草分蘖数从3~6株增加到16~20株;8月到9月是巨菌草的拔节期,此阶段植株日均生长高度为4 cm~6cm。整个巨菌草植株生长阶段的日均生长高度为2 cm~3 cm。2)采取行距100 cm、株距40 cm的开沟平放铺膜的种植模式,更适合耕地面积少的包头地区。开沟深度在5 cm左右,覆土3 cm,然后下放健康种节,可以采取育苗移栽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巨菌草出苗成活率,从而提高亩产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