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微机组建了油菜菌核病的预测预报模型,1997-2001年预报准确率达95%;当油菜开花率10%-30%,即1次分枝开花株率50%-100%时,花瓣保湿培养带菌率最高,是菌核病菌侵染花瓣主要时期,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菌核病防治最佳适期为主茎开花株95%-100%至1次分枝开花株率95%-100%,适期用22%增效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250g/hm^2防治1次,防效达70%左右,保产15%以上,隔5-7d再用药1次,防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不同时期使用农抗120控制花生网斑病侵染源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农抗120防治花生网斑病,不同使用方法效果不一。用常规喷洒叶面方法控制再侵染源,防效为21.4%,相当于多菌灵(29.4%);用农抗120和杀菌剂(抗枯灵或多菌灵等)混合,在花生播种时喷洒地面一次,控制初侵染源,防效为48.6%;用农抗120同杀菌剂混合,播种时喷洒地面,以控制初侵染源,7月上旬再喷洒叶面,控制再侵染源,效果最佳,防效高达70%以下。  相似文献   

3.
用农抗120防治花生网斑病,不同使用方法效果不一。用常规喷洒叶面方法控制再侵染源,防效为21.4%,相当于多菌灵(29.4%);用农抗120和杀菌剂(抗枯灵或多菌灵等)混合,在花生播种时喷洒地面一次,控制初侵染源,防效为48.6%,用农抗120同杀菌剂混合,播种时喷洒地面,以控制初侵染源,7月上旬再喷洒叶面,控制再侵染源,效果最佳,防效高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4.
农抗2-16防治油菜菌核病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农抗2┐16防治油菜菌核病效果良好。在油菜盛花期喷施农抗2┐16水剂100、150倍液,对油菜菌核病防效分别达82.6%和78.1%,其防效高于40%治萎灵可湿性粉剂(900g/hm2)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0g/hm2),低于36%粉霉灵悬浮剂(1500ml/hm2)。喷施农抗2┐16,能有效地减轻主茎发病,降低病情指数。  相似文献   

5.
1989—1990年在河南省8个县市对农抗120防治小麦白粉病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4月上中旬,小麦白粉病发生的病株率达15~20%,病叶率10%左右时,应用100ppm农抗120喷雾防治2次,防效达70~85%。防病效果与防治时间、喷药次数和发病程度关系密切。施药越晚,效果越差。农抗120的防治效果优于多菌灵等常用化学药剂,在发病初期喷药2次,防治效果与施用粉锈宁相近,可作为粉锈宁紧缺情况下的首选替补药物。但在病害大流行时施用,作用缓慢,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6.
2%霸草灵SC混用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霸草灵SC与巨星、苯磺隆、噻磺隆混用防除小麦田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小麦冬季除草:每667m2用2%霸草灵SCl0ml 75%巨星SC 0.667ml或用2%霸草灵SC10ml 10%苯磺隆WP5g-10g或用2%霸草灵SC 10ml 15%噻磺隆WP10g于冬季小麦2~3叶期对水40kg喷雾处理,药后14d,总草株防效达90%以上,药后81d,总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可达98%以上。小麦春季除草:每667m2用2%霸草灵SC10ml l5ml 10%苯磺隆WP 10g-20g于小麦春发后(3月上旬)采用常规喷劣,药后45d,总草株防效可达93%以上,鲜重防效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7.
大豆菌核病是 20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发生的新病害,在黑龙江省西北部由于大豆栽培面积增加,重茬现象严重,又加油菜、向日葵面积增长,加剧了此病害的发生。试验结果表明, 50%农利灵 WP(用量为 937.5 g/hm2)和 50%速克灵 WP(用量为 1 500 g/hm2)的防效最好,药后 15 d调查分别为 93.4%和 91.8%。最佳防治时期为大豆开花结荚期。 2次喷药 (7月 26日、 8月 10日 )的效果明显高于 1次喷药。 (何立 ) 大豆菌核病的药剂防治@马汇泉$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保系!158308 @何立…  相似文献   

8.
经过两年室内药效测定 ,初步建立起部分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烂果病菌丝抑制作用的毒力档案 ,选出防效较高的几种单剂 ,并通过两年田间用药技术研究 ,明确果实生长前期 ,喷洒多菌灵、苯菌灵 ,中后期波尔多液与多菌灵、苯菌灵、福星等加三乙膦酸铝交替使用 ,对防治苹果轮纹烂果病有良好防治效果。同时探讨了只在果实潜伏侵染病菌开始活化扩展期喷药 ,对防治苹果轮纹烂果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在室内用绿僵菌液喷洒3种金龟子幼虫,黄闪丽金龟、棕色鳃金龟和直蜉金龟子的感病率分别为90.2%、50.0%和83.3%。用黄闪丽金龟子幼虫作试验,在室内观察不同施用菌剂的方法对该虫的防效,结果土壤中施用菌剂,在菌土比为1:1250时,防效为86.2%;用菌剂拌麦种(菌剂麦种比为1:10)防效为62.5%;在小麦出苗后分3次施用菌液,防治效果为64.8%。  相似文献   

10.
45%硫.环唑可湿性粉剂防治稻瘟病,在水稻大胎破口期和齐穗期各用药一次,每666.7m^2用药100g,150g,200g的防效分别为65.1%,83.33%和84.88%,与对照药三环唑的防效相当,优于硫悬浮剂。  相似文献   

11.
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田阔叶杂草种类多,出草时间长,特别是多雨年份,后期出草量大,必须二次用药。近年我们选择克莠灵、虎威等药剂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91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48.5%克莠灵66.6、133、200、266毫升/亩,用药12天后的总株防效分别为61.5%、82.9%、92.3%和88%,总鲜重防效为80.9%、92.8%、98.2%和94.4%;亩用25%虎威50毫升总株及鲜重防效分别为80.4%和94%。马齿苋对两种药剂最敏感,各处理防效均为100%,对苍耳、苘麻的株防效,克莠灵66.6毫升/亩,虎威50  相似文献   

12.
在种植小麦赤霉病高感品种襄麦1321的田间进行施药试验。调查5种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25%咪鲜胺乳油、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分别喷施1~4次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药24h内降雨对氰烯菌酯的防效影响最大;咪鲜胺防效相对较差,不同施用次数的病指防效为42.51%~64.55%;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氰烯菌酯施用3~4次的处理防效较高,病指防效均达70%以上;福美双的防效随施用次数增多而提高,施用4次的处理防效也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3.
防治烟草花叶病的药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目前市场上常见的6种病毒抑制剂进行防治烟草花叶病的田间试验和人工示范,结果表明:2%菌克毒克25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从花叶病发病初期开始每7d喷药1次,共喷3次,第1次喷药后7d调查,防效为76.2%,第3次喷药后7d调查,防效达71.6%,大田示范平均防效为70.1%。其次为病毒必克500倍液和毒消600倍液。3种药剂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其它几种供试药剂,值得推广应用。为避免抗性的产生,建议在生产中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和减少小麦籽粒中DO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积累的效果,于大田人工接菌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试验,并于收获期测定了不同药剂处理的小麦籽粒中DON毒素含量。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方式下,50%多菌灵WP,30%多·酮SC,25%戊唑醇WP,25%氰烯菌酯SC和70%甲基硫菌灵WP处理中,除先喷药后接菌条件下25%戊唑醇WP在病粒率和籽粒中DON积累上没有显著防治效果,接菌后1d喷药条件下50%多菌灵WP、25%戊唑醇WP在病粒率上没有显著防治效果;30%多·酮SC在病粒率和籽粒中DON积累上没有显著防治效果外,各处理对小麦的病穗率、病情指数、病粒率和籽粒中DON积累都有显著的防治效果(P0.05)。各处理的病穗率防效在42.4%~83.5%,病情指数防效在44.9%~88.2%,病粒率防效在34.7%~69.4%,籽粒中DON防效在48.0%~86.9%。上述几种杀菌剂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在先喷药后接菌条件下的防治效果均明显优于接菌后1d喷药的防治效果。两种处理方式下,30%己唑醇悬浮剂、25%嘧菌酯悬浮剂和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处理在病穗率、病情指数、病粒率和籽粒中DON积累与清水对照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陈申宽 《植物保护》1992,18(5):53-53
近年来我地紫苜蓿褐斑病(Pseudopeziza medicaginis(Lib)Sacc.大流行,病情指数高达50—60,致使苜蓿生育的中后期大量脱叶,种子产量下降,成为当地生产中急特解决的问题。为探索Bo-10(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微生物研究室研制)对紫苜蓿褐斑病的防治效果,我们于1990-1991年在学校农场牧草园做了药效试验。 试验设Bo-10 100、150、200、250倍液、50%多菌灵800倍、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6个处理,以不用药作对照,均在7月5、12日始发病时喷药。喷药后10天调查防效,每小区调查10株枝条,统计病情指数(严重度  相似文献   

16.
5%抑太保乳油防治豆荚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抑在保乳油1500倍加454杀虫菌500倍混液防治平荚螟,2次喷药,间隔4d第二次药后4d和7d的虫情指数防效分别为81.63%和74.51%,显著优于40%增效敌百虫乳油800倍液防效,与抑太保单剂1500倍液防治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8个处理,对旱育中稻三化螟主害代(3代)进行了防效比较试验,得出杀虫单、抗虫灵、杀虫双是防治3代三化螟的理想药剂,成本低,相对防效分别为90.4%、81.7%,80.0%,必杀螟适宜在发蛾高峰期喷药,相对防效为81.3%。  相似文献   

18.
油菜菌核病化防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6年作了防霉宝缓释微胶囊防治油菜菌核病的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在油菜盛花初期,用防霉宝缓释微胶囊40g(ai)/667m喷雾,药后52d病指防效超过89%,分别比多菌灵、赤霉清提高10.3%、11.4%,应用电动喷雾机具适时喷洒,一次用药可基本控制油菜菌核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农抗120(湖北生物农药厂产品)对柑桔疮痂病的防治效果,我们于1987—1988年在白马、大桥两桔园做了药效试验。 试验设农抗120 300ppm、200ppm、100ppm液,50%多菌灵800倍液4项药剂处理,以不用药对照,统一在4月初初见发病时喷药。药后90天调查防效,每小区查3株,每株查2个2年生枝条,记载总果数和其中0至3级受害病果数(0级无病,1级初见病斑,2  相似文献   

20.
防治枯萎病效果好以金钟冠龙、京欣1号、庆红宝西瓜品种为接穗,南砧1号为砧木,以接穗品种未嫁接苗作对照,采用顶心插接法嫁接。嫁接苗长到团棵期进行大田移栽。定点定株(100株)于拉蔓期、结瓜期、膨大期调查发病株,计算病株率及防效。成熟期测定产量和品比质量。结果:接穗与砧木亲和力高,嫁接苗易成活,拉蔓期嫁接苗病株率为0,结瓜期金钟冠龙、京欣1号、庆红宝嫁接苗病株率分别为0.33%、0.33%和0.67%,防效分别为93.4%、93.4%和86.6%;西瓜膨大期为枯萎病发病盛期,嫁接苗病株率分别为0.67%、0.33%和0.67%,防效分别为8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