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选用麻城黑山羊(Ⅰ)为对照组,波尔山羊×麻城黑山羊(Ⅱ),麻城黑山羊×波麻F1(Ⅲ),波麻F1×波麻F1(Ⅳ),波尔山羊×波麻F1(Ⅴ)5个组,以放牧加补饲的方式育肥,试验期90d,期间于第0、90d称重,试验结束时于每个组选择12头屠宰并进行胴体性能和肉质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①杂交后代的日增重较麻城黑山羊组均有所提高,其中Ⅱ、Ⅲ、Ⅴ组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1)。②杂交后代的胴体性状较麻城黑山羊有了较大提高,其中Ⅱ、Ⅴ组的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显著、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P0.01),Ⅱ、Ⅳ组的肉骨比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Ⅱ、Ⅴ组的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1);③各组间主要肉质性能除麻城黑山羊的pH24显著高于Ⅱ、Ⅳ组(P0.05)外,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Ⅱ组是肉羊生产理想的杂交组合,Ⅴ组可用于进一步培育麻城黑山羊新品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张年  索效军  熊琪  李晓锋  杨前平  刘洋  陈明新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4667-4669,4673
通过分析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肌肉的化学成分,旨在探讨杂交改良对麻城黑山羊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麻城黑山羊,波尔山羊×麻城黑山羊(简称:波麻F1),波麻F1×波麻F1(波麻F2)3个组,以放牧加补饲的方式饲养,试验结束时每组选取12只屠宰并进行肌肉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间常规营养成分差异均不显著(P>...  相似文献   

3.
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杂交F1代品质性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改良麻城黑山羊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以波尔山羊为父本、麻城黑山羊为母本进行杂交,研究波麻杂种后代的生长发育性能、繁殖性能、肥育性能和屠宰性能。[结果]波麻杂交一代(F1)的体型趋向父本,合群性更好,有利于放牧管理。6月龄、12月龄的波麻F1代的体重、胸围与母本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体高、体长与母本存在显著差异(P<0.05)。波麻F1代的产活羔率高于麻城黑山羊。3月龄的波麻F1代在90 d的育肥期内,日增重达93.78 g,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波麻F1代的产肉性能明显优于麻城黑山羊。[结论]波麻F1代的生长发育性能、繁殖性能、肥育性能和屠宰性能均优于麻城黑山羊,表现出良好的杂交优势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对麻城黑山羊与波麻一代(F_1)山羊从初生至18月龄的体重变化、12月龄屠宰性能以及羊肉品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波麻F_1代公、母羊在初生、3月龄、6月龄体重均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12月龄和18月龄波麻F_1代公羊体重分别比麻城黑山羊公羊净增7.18 kg和12.89 kg,母羊净增6.51 kg和11.37 kg,差异极显著(P<0.01);各阶段平均日增重除初生至3月龄波麻F_1代比麻城黑山羊公、母羊高10.22 g和10.44 g(P<0.05)外,其余各阶段均高出19.00 g以上,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率和胴体净肉率分别比麻城黑山羊公羊高3.35%和6.61%,比母羊高3.31%和5.22%,差异显著(P<0.05);肌肉物理性状差异不大,基本保持了麻城黑山羊原有的风味.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杂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麻城黑山羊与波尔山羊杂交改良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麻城黑山羊与波尔山羊进行育成杂交,通过对杂种羊体型外貌、生长发育状况、繁殖性能、育肥性能进行观察及测定,并与麻城黑山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波麻杂交一代(F1)毛色与波尔羊特征相近,杂交二代(F2)出现毛色分离现象,杂种后代羊在基本繁殖规律上与麻城黑山羊趋于一致,但生长速度、繁殖成活率、屠宰率和净肉率等方面优于麻城黑山羊,杂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霍文颖  李婉涛  李新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80-11481
[目的]为了对波尔山羊与槐山羊杂交后代的肉品质及抗氧化性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相同放牧条件下8~10月龄、性别一致、体重接近的10只波槐F1羊和河南槐山羊进行屠宰,对其肉品质及抗氧化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波槐F1羊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槐山羊(P<0.05),其中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等差异显著(P<0.05);波槐F1羊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显著(P<0.05)或极显著地高于槐山羊(P<0.01);槐山羊肌肉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活力高于波槐F1羊,差异显著(P<0.05);其丙二醛的含量低于波槐F1羊,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该研究为羊的育种中肉质的进一步改良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麻城黑山羊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方法]试验选择10个微卫星标记对波尔山羊和麻城黑山羊群体进行标记多态性研究,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BM1329等10个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到175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最多的是23个,最少的是10个,有效等位基因数6.4~18.1个,与等位基因观察数的绝对相差值在1.6~8.1之间,基因频率最高为0.239 1,最低为0.002 7。10个微卫星标记多态信息含量都在0.95以上,各标记的观察杂合度在0.616 7~0.984 4之间,期望杂合度在0.844 1~0.944 6之间,波尔山羊和麻城黑山羊品种的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894 0和0.906 7。波麻杂交羊的各项体重体尺指标比麻城黑山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加范围为0.32%~30.06%),体高和胸围的平均杂种优势率较高,体重的平均杂种优势率较低。[结论]波尔山羊和麻城黑山羊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379 5,与两者的地理分布相吻合,也与杂交后代表现出的杂种优势充分相关,说明了微卫星标记分析是预测品种间杂种优势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对波槐F1羊、槐山羊的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波槐F1羊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均极显著高于同龄槐山羊;波槐F1羊的平均宰前活重、胴体重、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等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槐山羊;波槐F1羊肌肉中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槐山羊,不饱和脂肪酸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槐山羊;槐山羊肌肉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活力显著高于波槐F1羊,丙二醛的含量低于波槐F1羊,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将400只28日龄的建昌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5、50、75、100 mg/kg的氨基酸螯合锌进行饲养试验,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随机抽取2只鸭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氨基酸螯合锌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建昌鸭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提高其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和吞噬指数;其中试验Ⅲ、Ⅳ、Ⅴ组的平均日增重、日均耗料量和料肉比显著(P<0.05)高于试验Ⅰ组;试验Ⅲ、Ⅳ、Ⅴ组胴体重极显著(P<0.01)高于试验Ⅰ组,显著(P<0.05)高于试验Ⅱ组;在胸肌重、腿肌重方面试验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Ⅳ、Ⅴ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显著(P<0.05)高于试验Ⅰ组,试验Ⅱ、Ⅲ、Ⅳ、Ⅴ组的吞噬指数极显著(P<0.01)高于试验Ⅰ组。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组合山羊的杂交效果,试验分4组,BC组波尔山羊(公)×崇明白山羊(母) F1代母羊、 CC组崇明白山羊(公)×崇明白山羊(母) F1代母羊、 NC组努比山羊(公)×崇明白山羊(母) F1代母羊、 NW组努比山羊(公)×(波尔山羊×崇明白山羊)(母) F1代母羊,测定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BC组和NW组的屠宰率、骨重和肉骨比均显著高于CC组(P<0.05); BC组和NW组的屠宰率、骨重和肉骨比均显著高于CC组(P<0.05); BC组和NC组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CC组;BC组、 NC组和NW组的GR值显著高于CC组(P<0.05); BC组、 CC组、 NC组和NW组的水分含量、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 CC组和NW组的亮度L显著高于BC组(P<0.05), NW组的亮度L显著高于NC组(P<0.05); CC组的红度a显著高于BC组(P<0.05); BC组的黄度b显著低于CC组、 NC组和NW组(P<0.05); CC组的滴水损失显著高于NC组(P<0.05), NW组的滴水损失显著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SC/NSC比例日粮对徐淮白山羊消化道内碳水化合物消化率的影响。[方法]选取4只体况良好,体重(32±2.5)kg的徐淮白山羊,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和回肠末端瘘管,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饲喂4种不同碳水化合物结构组成日粮,其结构性碳水化物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比例(SC/NSC)分别为3.52(Ⅰ)、2.06(Ⅱ)、1.28(Ⅲ)和0.84(Ⅳ)。[结果]降低SC/NSC比例,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徐淮白山羊瘤胃内和肠道内干物质(DM)、有机质(O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淀粉的消化利用率。随着SC/NSC的比例降低,DM与OM消化率显著升高,其中Ⅳ组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NDF消化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Ⅲ组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ADF与淀粉在整个消化道的消化率也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ADF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而Ⅰ和Ⅱ2组的淀粉消化率则显著高于Ⅲ组(P0.05),并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结论]日粮SC/NSC为1.28时,可以提高徐淮白山羊能量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选择28周龄商品代‘罗曼’蛋鸡840只,采用单因子分组试验设计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鸡,分别接受正对照(Ⅰ)、负对照(Ⅱ)、负对照+植酸酶60g.t-1+木聚糖酶200g.t-1(Ⅲ)、负对照+植酸酶60g.t-1+木聚糖酶350g.t-1(Ⅳ)和负对照+植酸酶60g.t-1+木聚糖酶500g.t-1(Ⅴ)5个试验处理,研究2种酶合用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胫骨矿质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Ⅱ组相比,添加植酸酶与木聚糖酶后使Ⅲ、Ⅳ、Ⅴ组入舍母鸡产蛋率、入舍母鸡产蛋质量和胫骨灰分含量等指标显著提高(P0.05),死淘率和破汤蛋率显著降低(P0.05),耗料量呈下降趋势;各组蛋质量、蛋形指数、哈氏单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单位面积蛋壳质量及蛋壳率等指标都在正常范围;50周龄时Ⅲ组蛋壳强度显著低于Ⅰ组(P0.05),Ⅳ组蛋壳率显著低于Ⅰ组(P0.05),Ⅰ、Ⅱ组蛋壳厚度显示有高于Ⅲ、Ⅳ、Ⅴ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根据供试黄颡鱼的鱼体质量添加中草药制剂剂量(0~1 000mg/kg)的不同,试验设6个组(对照、Ⅰ、Ⅱ、Ⅲ、Ⅳ、Ⅴ),连续投喂30d后,测定黄颡鱼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中溶菌酶和补体活性;另采用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注射的方法进行人工攻毒,进行抗病力检测。结果表明,各供试组黄颡鱼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Ⅰ组黄颡鱼血清中溶菌酶的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试验Ⅱ、Ⅲ、Ⅳ组和Ⅴ组黄颡鱼血清中溶菌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第Ⅱ、Ⅲ、Ⅳ和第Ⅴ组黄颡鱼血清中补体活性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第Ⅰ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活菌攻毒的方式证明投喂复方中草药制剂能增强黄颡鱼对人工感染A.hydrophila活菌的抵抗力。从增强非特异性免疫机能与抗病力的效果考量,这种复方中草药制剂在黄颡鱼饵料中添加量以400~80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4.
氨基酸平衡对异育银鲫鱼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氨基酸平衡对异育银鲫鱼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氨基酸不平衡Ⅱ、Ⅴ组,增重率和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氨基酸平衡Ⅲ、Ⅳ组增重率分别提高20%、11.4%,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饲料中氨基酸平衡对异育银鲫鱼增重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同时氨基酸平衡组的异育银鲫对饲料干物质、蛋白质及磷的利用率有提高的趋势;并可通过氨基酸平衡适当降低粗蛋白及鱼粉含量,进而节约蛋白资源,减少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5.
选择1日龄艾维茵商品代肉鸡20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500只.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苜草素、恩拉霉素、畜达肥(化学成分为林可霉素),Ⅳ为空白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饲养试验,比较苜草素、恩拉霉素、林可霉素对肉用仔鸡的免疫器官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成活率分别为96.2%、92.6%、93.4%、92.0%,Ⅰ组与其它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2)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增重分别为2343.39、2283.21、2217.74、2210.83 g,Ⅰ组和Ⅲ、对照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Ⅰ和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3)Ⅰ组肉用仔鸡全期肉料比最低,饲料转化率分别比Ⅱ、Ⅲ、对照组高3.8%、6.9%、7.6%.(4)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的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5)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胸腺重指数分别为2.86、2.63、2.73、2.64,Ⅰ与Ⅱ、对照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Ⅰ和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Ⅱ、Ⅲ、对照组肉用仔鸡法氏囊重指数分别为0.63、0.52、0.47、0.53,Ⅰ与其它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表明苜草素对肉用仔鸡具有促生长,提高饲料报酬,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增强机体抗病力,提高成活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亚慢性镉(Cd)暴露对五指山猪(Wuzhishan Pig, WZSP)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寻找亚慢性镉暴露致肝脏损伤的敏感性生化指标,为镉肝脏毒性的监测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3月龄健康WZSP 20头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添加镉0.0 mg•kg-1(Ⅰ组)、0.5 mg•kg-1(Ⅱ组)、2.0 mg•kg-1(Ⅲ组)、8.0 mg•kg-1(Ⅳ组)及32.0 mg•kg-1(Ⅴ组)的全价饲料,持续喂养100 d。试验期,每20 d测1次饲料镉含量,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γ-谷氨酰胺基转移酶(γ-GGT)活性;试验结束后测定血液和肝脏中镉的含量。【结果】随着镉暴露剂量的增加,与Ⅰ组相比,各剂量组肝脏镉含量(L-Cd)显著升高(P<0.05),Ⅳ组、Ⅴ组血液镉含量(B-Cd)显著升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在镉暴露80 d后ALT活性显著升高(P<0.05),Ⅳ组在镉暴露60 d后显著升高(P<0.05),Ⅴ组在镉暴露20 d后显著升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和Ⅲ组在镉暴露20 d后AST活性显著升高(P<0.05),40 d后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和Ⅴ组在镉暴露100 d后显著升高(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Ⅳ组和Ⅴ组在镉暴露100 d后GGT活性显著升高(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镉暴露量、B-Cd和L-Cd三者间极显著相关(P<0.01),ALT活性与镉暴露量和L-Cd显著相关(P<0.05)。【结论】高于0.5 mg•kg-1的亚慢性镉暴露可造成肝脏损伤,导致ALT、AST、GGT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在低蛋白饲粮中添加不同氨基酸水平对改善蛋鸡生产性能及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用225羽20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对照组饲粮为粗蛋白质13%(Ⅰ组)的无氨基酸添加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饲粮为在基础饲粮中按氨基酸需要量的100%(Ⅱ组)、110%(Ⅲ组)、120%(Ⅳ组)和130%(Ⅴ组)添加必需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试验期为40周。结果表明:试验期内氨基酸添加Ⅲ组产蛋率最高,平均达到83.6%,分别比试验Ⅱ、Ⅳ、Ⅴ组及其对照组平均高出7.2%(P<0.05)、3.4%、4.2%(P<0.05)和12.4%(P<0.05);不同周龄段中Ⅲ组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8、36和56周龄血浆中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Ⅴ组血浆尿酸和尿素氮含量最高,Ⅲ组含量最低,差异显著(P<0.05)。盲肠内容物细菌样本中,各试验组相似性均高于Ⅰ组,Ⅲ、Ⅳ组细菌种类最丰富,指纹图谱的平均条带数差异显著(P<0.05)。序列测序结果,Ⅲ、Ⅳ组盲肠内容物细菌样本中检测到Lactobacillus johnsonii、Clostridiumsp.、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和不可培养的细菌。试验结果显示,低蛋白饲粮中氨基酸添加Ⅲ、Ⅳ组水平对改善蛋鸡生产性能效果显著,而Ⅲ、Ⅳ组盲肠段优势细菌为乳杆菌、梭菌属细菌和普雷沃氏菌,对其改善生产性能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将384只21日龄试验鸡随机分为Ⅰ-Ⅳ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Ⅳ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Ⅰ-Ⅲ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4 mg.kg-1中药添加剂和36 mg.kg-1饲用抗生素(含6 mg.kg-1硫酸粘杆菌素和30 mg.kg-1杆菌肽锌),研究以黄芪、黄芩、茯苓、白术为主的复方中药添加剂对优质鸡生产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药Ⅰ、Ⅱ组试验鸡130日龄体重分别比对照组和抗生素组提高10.60%、11.92%(P<0.01)和0.81%、2.01%(P>0.05);中药Ⅰ、Ⅱ组和抗生素组试验鸡全程料肉比与对照组比较分别降低11.32%、12.45%、11.88%,差异均极显著(P<0.01).(2)中药Ⅰ组公鸡半净膛率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7.64%(P<0.05)和7.54%(P<0.05);中药Ⅰ组公鸡全净膛率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8.30%(P<0.05)和9.03%(P<0.05).(3)中药Ⅰ、Ⅱ组公鸡胸肌的剪切力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8.23%(P<0.05)和98.26%(P<0.05),与抗生素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药Ⅰ、Ⅱ组母鸡胸肌的剪切力比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提高67.12%、37.54%和71.60%、41.23%,差异均显著(P<0.05).可见,中药添加剂能提高优质鸡的生产和屠宰性能,改善鸡肉品质.  相似文献   

19.
选用100日龄成年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6组(Ⅰ、Ⅱ、Ⅲ、Ⅳ、Ⅴ和Ⅵ组),分别喂以6种不同粗蛋白和氨基酸组合的日粮。其中Ⅰ-Ⅲ组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2%,赖氨酸含量分别为0.72%,0.9%和1.08%,含硫氨基酸含量分别为0.52%,0.65%和0.78%:Ⅳ—Ⅵ组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6%,赖氨酸与含硫氨基酸组成分别与Ⅰ-Ⅲ组相同。通过饲养试验、氮代谢试验和免疫学实验。观察这6种粗蛋白和氨基酸组合日粮对实验兔的氮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动物的日增重和氮利用率以Ⅲ、Ⅳ组最高,Ⅰ、Ⅵ组最低,Ⅲ、Ⅳ组分别与Ⅰ、Ⅵ差异显著(P〈0.01),但Ⅲ组的总氮排泄量明显低于Ⅳ组(P〈0.01)。Ⅲ、Ⅳ组动物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也都高于其他4组动物,Ⅳ组动物的脾脏指数分别与Ⅰ、Ⅱ、Ⅴ和Ⅵ组差异显著(P〈0.01)。抗卵苛白蛋白抗体阳性的动物数以Ⅲ组最多,分别与Ⅱ、Ⅴ和Ⅵ组差异显著(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随日粮氨基酸水平提高有上升趋势,血清尿素氮含量以Ⅴ和Ⅵ组最高,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1,P〈0.05)。综上所述,Ⅲ、Ⅳ组日粮粗蛋白和氨基酸组合比较适宜,考虑到Ⅳ组氮排放量较高,故以Ⅲ组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