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国务院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一年多来,对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粮改的不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中许多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暴露出来,成为改革中的困难和障碍。一年多来的粮改实践也使我们认识到:能否切实贯彻国务院粮改政策,是深化粮改的关键,也是实现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落实粮改政策,继续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国务院日前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补充通知》。《通知》指出,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重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基本得到落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顺价销售力度加大,经营状况好转,亏损减少;粮食收购资金基本实现封闭运行;粮食收购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粮食购销企业自身改革取得一定进展。同时,也必须看到改革进展还不平衡,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一年多来 ,对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粮改的不断深化 ,粮食流通体制中许多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暴露出来 ,成为改革中的困难和障碍。一年多来的粮改实践也使我们认识到 :能否切实贯彻国务院粮改政策 ,是深化粮改的关键 ,也是实现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关键所在。最近 ,笔者通过对萍乡市部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调查分析 ,针对当前粮改中的一些问题 ,就如何发挥农发行的职能作用 ,进一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一、当前粮改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粮改目标与新粮食流通体制目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是要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导,宏观调控为辅,既符合WTO农业协议的要求,又适应我国国情的新粮食流通体制,后者是指改革后的粮食流通体制,应当确保粮食稳定供给和降低国家财政负担。粮改目标是新粮食流通体制的近期目标,是实现粮食流通体制目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贯彻三项政策,加快一项改革”是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随着“三项政策”的逐步到位,农发行今年夏粮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已初见成效。但从长远看,实现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长治久安,治本之策在于粮食企业自身改革。当前各地都把粮食企业改制作为粮食企业改革的...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国家为保护粮食主产区农民的利益,拿出了大量补贴,但由于补在流通环节,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粮食企业对政策的依赖性,使企业出现“收粮靠贷款、储存有补贴、亏损就挂账”的现象,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负担。 为进一步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步伐,既保护农民利益,又减轻财政负担,去年河南省在洛阳、安阳、商丘、三门峡、信阳5个省辖市开展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试点工作,试行将粮食风险基金直接补贴给农民。此次粮食“直补”改革,能否让农民得到实惠,粮改试点工作是否取得了应有的成效,请看本期报道——  相似文献   

7.
粮改以来,天水市始终坚持"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粮改政策,农发行和粮食等部门通力合作,积极有效地开展粮改,基本保证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健康发展,粮改的成效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8.
世津 《甘肃农业》2001,(5):46-48
实现粮油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是国务院赋予农业发展银行的中心任务,是农业发展银行的立行之本和政策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真正实现了粮油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才能更好地支持粮食生产与流通,促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农业发展银行经过几年卓有成效的工作,基本实现了粮油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对搞活粮食生产和流通、推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农发行基层行两年多的运行情况看,当前在内外部两个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影响粮油收购资金持续稳定封闭运行.本文就此问题谈些认识.  相似文献   

9.
实行定购粮与议价粮价格并轨和按质论价收购政策是今年国家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两项重大举措。从兴国县今年夏粮收购总体情况看,粮改政策执行情况良好。虽然国家对粮食保护价收购范围和粮食收购价格作了较大的调整,尤其是该县产量达90%以上的中、劣质早稻收购价格大幅降低,农民收入减少,但由于目前市场粮价较低,与最低收购保护价相比,仍低5~7元/百斤,农民交售粮食积极性未受到根本影响。至8月30日止,全县共完成国家定购粮收购1043万斤,实现计划的163%,完成议购粮收购1265万斤,分别比去年增长78…  相似文献   

10.
粮食体制改革后,不少人曾片面悲观地认为粮食流通又回到了统购统销的旧时代,偏离了市场经济的轨道。那么,我国的粮食流通究竟是离市场近了,还是远了?且听农民、粮站、农业发展银行和粮食专家是怎么说的。 农民:还没有得到具体实惠 鲁西地区是我省的粮食主产区,在那里,记者采访了许多农民,他们普遍认为,国家这次粮改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少具体实惠。在一集贸市场,记者采访了几位正在买卖小麦的农民,一位李姓农民对记者说:“粮食提价还是降价,横竖国  相似文献   

11.
粮食企业的出路在于制度创新。今年以来 ,庆阳市认真贯彻国务院粮改政策 ,按照“并所撤站 ,精简人员 ,置换身份 ,扭亏增盈”的改革思路 ,结合实际积极稳妥的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经过粮食、财政、农发行等有关部门共同努力 ,全市粮食购销、减员增效、撤点转制等各项改革措施均取得明显成效。一、做法与成效庆阳市是甘肃的“陇东粮仓” ,年产量约占全省的十分之一 ,由于农业经济以粮食为主 ,既是粮改的重点地区 ,也是粮改难度最大的地方。尽管如此 ,由于地方党政重视和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 ,粮改进展良好。基本做法 :一是对经济效益差、规模…  相似文献   

12.
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是农业发展银行的中心工作,这项工作的好与坏关系到农发行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成败。因此如何搞好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就成为农发行每个职工面临的重大课题。一、何为封闭运行所谓封闭运行是指粮棉油政策性信贷资金在支持粮棉油收购、调...  相似文献   

13.
"粮改饲"是指农业部近年来开展的农业改革措施,主要是因地制宜的引导农民种植全株青贮玉米,也可以在一些适宜种草的地方种植优质的牧草,这样的结果是可以将之前的单一粮仓改造成"粮仓"和"奶罐"和"肉库"。将之前的纯粮食结构或是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经过改造成为粮食和经济作物及饲料共同的三元结构。这样的改革有利于发展草食畜牧业,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本文也针对一些地区实行"粮改饲"政策,归纳和总结了相关的技术方式,以加快"粮改饲"的进度,从而促进畜牧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典型调查,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深入地分析了全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现状和进展情况.指出现行粮食流通体制本质上仍然没有摆脱“大锅饭”的模式,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新形势下粮食购、销、调、存各环节中出现的新问题,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并提出粮改必须以科技为支撑、加强仓储设施建设、切实按保护价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吉林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粮食企业亏损现状、原因、对策的系统分析和研究,认为对粮食价格的单项改革是行不通的,必须以系统的观点作为粮食改革的出发点,将粮食系统各个环节的改革协调配套,同时又要与各级政府、各部门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大系统的发展相适应,并且要强化系统管理,方可实现深化粮改全面扭亏增盈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后,有利于形成国有、集体、个人等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粮食收购的多元化购销体系,进一步活跃购销市场。原来农民的粮食只能  相似文献   

17.
正6月21日,全国粮改饲试点工作部署会在郑州召开。作为粮食生产大省和畜牧业大省,河南今年被列为试点省份。为什么要"粮改饲"?"粮改饲"有什么好处?"粮改饲",是指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六规模发展适应于肉牛、肉羊、奶牛等草食畜牧业需求的青贮玉米。去年,农业部任全国选择10个省区试点"粮改饲",今年全国又增加7个省区作为试点,作为粮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粮改饲的意义入手,着重分析了粮改饲背景下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原则及发展路径,以促进粮改饲政策的推广,加快草食畜牧业的发展。粮改饲是政府为了促进粮食、饲草料、经济作物协调发展而出台的政策,设置了内蒙古、黑龙江、山西等10个试点。粮改饲极大地推动了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在粮改饲背景下,我国积极探索从事畜牧业的发展方式与发展途径。研究粮改饲背景下草食畜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水平,而且对粮改饲政策的推广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我国粮食市场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上海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成功事例和运用市场模型对粮食流通体制对比分析,说明了建立粮食市场体系的必要性,提出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及其建立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199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有效地保护了农民利益,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但粮食流通中也存在一些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没有完全做到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部分粮食品种顺价销售困难;粮食省长负责制没有完全落实,有些产区的粮食风险基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滞后;国家储备粮规模、结构和管理方式还不完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粮食生产和流通形势的变化,以及加入WTO后将给粮食产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