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姬海霞 《现代园艺》2014,(6):129-130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我国农业的迅速发展。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中,为了有效地提高造林的成活率,选择合理的种植造林季节、最大程度的降低苗木的蒸腾量,有效的保证苗木不受蒸腾作用的影响出现风干现象。为了有效地减少蒸腾作用,对落叶树种采取截干覆土抗旱造林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因此,本文针对陕北地区落叶树种秋季截干覆土抗旱造林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刘家洪 《花卉》2020,(18):251-252
通过对林分修复中5种2年生枫香苗木补植造林的当年生长情况调查分析发现:2年生枫香容器苗R2-0和播种1年移植1年的2年生枫香裸根截干苗JD1-1的造林成活率、地径、抽梢生长最好,且JD1-1苗木的造林成本更低;播种1年移植1年的2年生裸根未截干苗WD1-1造林生长情况次之;2年生播种裸根截干苗JD2-0和未截干苗WD2-0造林生长情况较差。  相似文献   

3.
榆林气候干旱少雨,土壤含水率低,造林不易成活,苗木通过截干或平茬处理后,可减少地上部枝叶水分蒸发,并能快速恢复根系吸收功能,从而能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并能促进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是干旱地区造林中一项重要举措,适地适树,在抗旱造林技术措施应用方面分析总结出创建绿色榆林的相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欧美杨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是深受林农喜爱的优良速生杨树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作为高级纸张、人造板材优质原材料的速生杨树产业在各地迅速崛起。杨树造林除了植苗造林方法外,还可以用截干条打孔深插方式进行造林,截干条深插造林不但可以大幅度降底造林成本,在一定的条件下还能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  相似文献   

5.
土石山区黄连木抗旱造林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连木是我国优良的生物质能源原料树种之一,作为生物柴油原料树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略阳县结合黄连木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开展了黄连木抗旱造林技术试验研究,总结了提前整地、容器苗造林、截干栽植、地膜覆盖、使用保水剂、使用生根粉、浸苗造林等七项抗旱造林技术,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40%~70%,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油松容器苗造林具有节省种子、充分利用育苗地、造林时间长、抗干旱、耐瘠薄、造林成活率高的优点,适宜于北方干旱山区石质山地、岩石裸露等立地条件差的地块造林,是冀北干旱山区一项成功的营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7.
韩明臣  杨志勇 《花卉》2017,(4):104-105
本文首先从树种选择、整地时间、方式、选择合适的造林时间几个方面入手,来做好造林前的准备工作,并就起苗、截干、蘸浆、装运、栽植、管护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豫西山区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西山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冬春干旱、夏秋高温多雨。严重的春季干旱所造成的新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是长期以来制约林业生产发展的瓶颈。随着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越来越差,造林难度越来越大,依靠常规造林技术已不能保证成活率。嵩县林业技术工作者多年来克服困难,潜心研究,通过引进、改造、创新,总结出一套适合豫西山区的抗旱造林技术,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升林业建设工程的科技含量,加快造林绿化步伐。  相似文献   

9.
张志红 《花卉》2020,(12):213-214
油松具有耐干旱、材质好的特性,在干旱地区造林属于首选树种,尤其是北方地区,油松是当地重要的造林树种。然而,油松在实际的造林过程中,其成活率并不理想,为了提升油松的成活率和油松质量,必须要寻找有效的技术对策。本文就干旱山区提高油松造林质量技术对策进行分析,为油松造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冀东山区干旱少雨,立地条件差,侧柏造林成活率低。文章从侧柏营养钵育苗、微型整地、雨季造林及 造林后的管理等方面,对提高侧柏山地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进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自身的限制性因素会出现极为严重的供水不足情况,进而影响造林成活率。因而需要从造林苗木补水层面着手,有效解决造林水分缺失问题,以最大限度改善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  相似文献   

12.
秦光华  宋玉民  乔玉玲  于振旭 《园艺学报》2018,45(Z2):2841-2842
柳树新品种‘鲁柳2号’(Salix matsudana‘Luliu 2’)为雄株,是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西吕水库野外发现的一株自然杂交苗,经过苗期试验和区域化试验选育而成。一年生苗干紫红色。具有育苗及造林成活率高、干直、耐旱等特性,材性优良,适宜干旱、瘠薄立地造林。  相似文献   

13.
陕北地区占地域优势,土地资源丰富,林区面积大,但由于地理位置特殊,纬度高,春季造林时干旱、少雨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使得造林成活率一般不高。近年来,由于造林成活率偏低,使得陕北地区森林覆盖率增长速度较慢,林区生态建设面临着很大问题。针对这种状况,要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改善陕北林区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定边是位于我国西北部的一个县,由于干旱的气候条件,该地区的树木成活率非常低,如果抗旱造林技术在该县能得到充分的应用,将能极大地提高造林的成活率,本文主要给出了一些措施来提高这一地区的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冀北山地立地条件较差,土壤干旱贫瘠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常规造林方法成活率低、苗木生长发育缓慢。营养杯苗在造林过程中由于根系不容易受到损伤,造林后苗木成活率高、生长发育快。近年来木兰林管局对营养杯育苗造林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与实践,成效显著,并总结出一套营养杯育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6.
侧柏属于乡土树种,因其寿命较长,适应能力强,尤其是耐瘠薄和耐干旱,是天水地区干旱区域人工造林、绿化的首选树种。但侧柏在苗期直根发达,在运输过程中不易带土,裸根移栽容易伤根,影响造林成活率,而采用容器苗,移栽后缓苗快,造林成活率高。本文简介了侧柏裸根苗的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定量确定宁夏中部干旱风沙区主要旱作造林树种植苗造林成活率与土壤墒情的关系,在宁夏盐池县人工模拟不同土壤墒情梯度,开展了常用旱作造林树种柠条、花棒、杨柴3种灌木裸根苗植苗试验。结果表明:在宁夏河东沙地盐池县,当沙地土壤含水量在≤5.5%时,3种灌木旱作植苗造林成活率及苗木生长受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不适宜造林;当土壤含水量≥9.32%时造林,3种灌木植苗造林成活率可以达到造林验收标准,苗木高生长虽然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有所提高,但受土壤水分影响的程度不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枣树的栽植成活率,1983年我们在本县索达干、后山村等干旱地区进行了截头栽植试验。结果表明,截干栽植比不截干的提高成活率50%以上,是干旱地区栽植枣树的一种好方法。具体栽植方法如下: 1、栽植时期:春栽秋栽均可,但秋栽比春栽成活率高。春季不能过早栽植,应适  相似文献   

19.
针对干旱半旱地区困难立地土壤水分严重不足,造林成活率低这一实际,着重从造林苗木补水这一关键点切入,该项技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简易操作性,应用到造林实践中,有效地解决了每年5月春季造林后至7月雨季来临之间苗木对水分的需求,大幅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20.
提高干旱阳坡造林成活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河北省承德市属石质深山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持续干旱少雨,因此其大面积的坡面造林受到影响,特别是对于干旱阳坡,在灌溉条件极为缺乏的条件下,很难保证造林的成活率,因此,抗旱造林技术的推广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