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美系獭兔的繁殖性能强,生长速度慢,饲养周期长,养殖成本高。德系獭兔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差,成活率低,养殖效益低。针对美系獭兔和德系獭免的生长和繁殖特点,应用现代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对关系白色獭兔和德系白色獭免进行杂交育种,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进行闭锁繁育,进一步固定优良性状。经过连续五个世代的选育,培育出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强、成活率高、遗传性状稳定的白色獭兔R新品系。并对其繁殖及生长发育性能进行测定,为獭兔的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四川白猪Ⅱ系6个世代的繁殖规律、繁殖、生长发育以及同胞肥育等性能等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新育成的川白Ⅱ系在保持川白Ⅰ系高繁殖力的基础上,其生长发育性能和同胞肥育性能较川白Ⅰ系有了显著的提高,是一个优良的母本品系,具有较高的种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气温对德系毛兔繁殖性能的影响赵国成(江苏省淮阴县外贸公司223300)气温是环境因素中对毛兔繁殖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探讨环境气温对德系毛兔繁殖性能影响的规律,我们进行了本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91年10月1日至1993年9月30日,在淮阴县外贸...  相似文献   

4.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莹 《中国猪业》2007,(7):19-21
母猪繁殖性能是决定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只有准确掌握了母猪的繁殖性能状况,才能进一步提高其繁殖潜力。本文采用单因素各处理重复数不等的方差分析方法,对156头英系大约克夏母猪的繁殖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综合比较分析了不同胎次、季节、与配公猪品种影响下的母猪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新老丹系长白种猪的杂交,比较151头分娩母猪的繁殖性状(产仔总数、产活仔数、初生重、21天成活数、21天个体重、窝重)。观察结果显示,新丹系长白种猪繁殖性能极显著高于老丹系长白种猪(P<0.01),两品系正反交的繁殖性能各指标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杂交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对甘肃白猪瘦肉型新品系中的A、B、C三系的乳头性状研究发现,乳头数在不同系间有一定的差异;不同胎次表现为二胎的乳头数最多,一胎次之,三胎最低,繁殖性能则表现为随胎次的增加而提高。不同世代间的比较结果是,随世代的增加乳头数及产仔性能呈下降趋势。乳头数与繁殖性能间的关系是,乳头数多,产仔性能高;乳头数少,断奶时仔猪损失率大。认为应选择乳头数在7对以上的个体作种用,以利提高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7.
繁殖性能是重要的育种指标。为提高德系安哥拉母兔综合繁育能力,笔者对山东省临沂市长毛兔研究所德系安哥拉兔原种场纯种繁育记录作了统计分析,以期找出不同年龄对母兔繁殖性能影响的特点和规律,旨在为纯种繁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瘦肉型猪母本新品系(DVI号系)母猪繁殖性能观察匡继平王海滨王成厚张志强杨德龙李子华刘香成(内蒙古乌海市种猪场·016000)中国瘦肉型猪母本新品系(DVI号系)的选育,是国家“七五”、“八五”的攻关课题之一,在选育的性状中提高繁殖性能是其重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瘦肉型猪母本新品系(DVI号系)的选育,是国家“七五”、“八五”的攻关课题之一,在选育的性状中提高繁殖性能是其重点。内蒙古乌海市种猪场1992年底从北京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引人DVI号系原种猪。1993年~1996年向宁县及内蒙西部区提供优良种猪1000余头。为使用户场家全面了解DVI号系种猪的繁殖性能,本文根据我场引入DVI号系种猪以来的产仔、哺育记录,进行统计分析,探讨DVI号系种猪的繁殖性能,为推广和发展DVI号系种猪提供参考资料。1.观羹内容及词养方法:1.l各胎次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平均初…  相似文献   

10.
贵州剑河白香猪不同品系繁殖性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同条件饲养的贵州剑河白香猪Ⅰ系、Ⅱ系进行繁殖性状生产指标观测,结果:白香猪Ⅰ系与Ⅱ系间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泌乳力、断奶个体重和断奶窝重差异不显著( P>0.05);两系猪的繁殖性能相似。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本所多年来对美系獭兔和德系獭兔的生产性能测定及推广利用结果,总结出美系獭兔的繁殖性能强,生长速度慢,饲养周期长,养殖成本高.而德系獭兔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差,成活率低,养殖效益低.针对美系獭兔和德系獭兔的生长和繁殖特点,应用现代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对美系白色獭兔和德系白色獭兔进行杂交育种,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进行闭锁繁育,以进一步固定优良性状.经过连续五个世代的选育,培育出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强,成活率高,且遗传性状稳定的白色獭兔R新品系.并对其繁殖性能及生长发育性能进行测定,为獭兔的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哈白瘦肉系及杜哈杂交、长梅哈杂交猪的繁殖性能比较闰平,陈秀英,杨玉立(哈尔滨香坊农场种猪场150036)哈白瘦肉系的选育工作自1983年开始,历经14年,日前经省科委鉴定验收,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考核标准。其中即包括繁殖性能一项。目前由于养猪方式的改...  相似文献   

13.
苏世文 《畜牧市场》2006,(8):100-101
渝太Ⅰ系猪是近年重庆市研究培育成的优质肉猪高产母本新品系。该猪种以其独特的高产仔优势而倍受广大养猪农户(场)的喜爱。本文就渝太Ⅰ系母猪的繁殖性能特点、目前农村饲养渝太Ⅰ系母猪在繁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搞好渝太Ⅰ系母猪繁殖生产的几个关键技术环节等作了总结分析及阐述,以便更好地帮助、指导广大农村养猪农户(场)搞好渝太Ⅰ系母猪的繁殖生产,从而加快渝太Ⅰ系新品系猪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多年来对关系獭兔和德系獭兔的生产性能测定及推广利用结果,发现美系獭兔繁殖性能强,生长速度慢,饲养周期长,养殖成本高,而德系獭兔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差,成活率低,养殖效益低.针对美系獭兔和德系獭兔的生长和繁殖特点,应用现代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对美系白色獭兔和德系白色獭兔进行杂交育种,使它们的优势互补,然后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进行闭锁繁育,以进一步固定优良性状.经过5个世代的选育,培育出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强,成活率高,且遗传性状稳定的白色獭兔R新品系,并对其繁殖性能进行测定,为进一步的品种选育及推广利用奠定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关翔  李结  王文洲  路鹏云 《猪业科学》2022,39(8):110-111
后备母猪对猪场的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后备母猪的初配日龄和母猪的繁殖性能、哺乳性能以及使用年限都息息相关。初配日龄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母猪的整体表现,并降低其自身的繁殖潜能、经济效益和使用年限。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关于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和报道,但是对于不同品种和不同品系母猪的最佳初配日龄的认知不尽相同。李彦清等的研究表明,初配日龄在210~240日龄时,美系大白母猪明显比其他阶段的初配日龄母猪的仔猪初生重、均匀度更好,并且母猪的使用年限也更长一些。本研究以法系大白母猪为基础,探究和分析了不同初配日龄对法系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探索法系大白母猪的最佳初配日龄。  相似文献   

16.
选取中国大白猪SⅡ系母猪和法系大白猪母猪分别采用本交、人工授精和深部输精的配种方式与同一头法系大白猪公猪进行配种,比较分析不同配种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法系大白猪母猪和SⅡ系母猪与法系大白猪公猪配种时它们的繁殖性能相差不大;与SⅡ系母猪纯繁的繁殖性能相比,SⅡ系母猪和法系大白猪公猪杂交对其繁殖性能有一定的提高;3种配种方式中本交母猪的繁殖性能各项指标最高,其初生窝重与人工授精母猪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深部输精母猪21日龄的头数和窝重最低。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新老丹系长白种猪的杂交繁育,比较151头次分娩母猪的繁殖性状(产仔总数、产活仔数、初生重、21d成活数.21d个体重、窝重),观察结果显示,新丹系长白种猪繁殖性能极显著高于老丹系长白种猪,两品系正反交的繁殖性能表现各指标间差异均不显著,杂交优势不明显,但品系繁殖性状较老丹系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瘦肉猪新品系DⅣ系及其杂优猪适宜营养水平与饲料配方研究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彭健,熊远著,邓昌彦,范春国中国瘦肉猪新品系DⅣ系选育是国家“七五”“八五”重点攻关课题。品系的育种目标除繁殖性能外,还要求瘦肉率和生长肥育性能达到一定水平。研究DⅣ系及其杂...  相似文献   

19.
欧洲肉鸽不同品系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成年欧洲肉鸽高产系(1系)、兼用系(2系)、快大系(3系)各30对,测量体尺、屠宰性能测定;统计生产群繁殖性能,分析欧洲肉鸽不同品系的生产性能,明确各系的品系特征。结果表明,欧洲肉鸽引入中国以来,历经多年的饲养与选育,2系体躯更长,3系胸部宽大,1系体型最小。欧洲肉鸽胸肌为球型,双胸肌性状明显,胸肌率达到了30%以上。欧洲肉鸽产肉性能非常好,屠宰率在87%左右、全净膛率在75%左右。1系繁殖性能优良,年产蛋窝数达到了9.68窝。3系不论是成年鸽还是乳鸽体重最大,乳鸽28日龄体重达到了601.27g。2系兼顾了繁殖性能和产肉能力。1系高产、2系兼用、3系快大,各系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20.
从1992~1994年对我省育成的“953”巨型长毛兔新品系0~4世代的繁殖性能、生长发育性能、产毛性能及生活力进行了研究测定。研究表明,该品系体型大,繁殖及产毛性能好,饲料转化率高,早期生长快,3~4世代后各项经济性能指标趋于稳定。现有核心繁殖群7200只,生产群25万只,已在本省及全国推广种母兔20余万只,所有经济性状及推广数量已超过了预定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