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7个橡胶树优良无性系为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石蜡切片法和光学显微镜对无性系叶片进行光合指标和解剖指标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7个无性系叶片的解剖结构指标和光合生理指标之间差异显著(P0.05),叶片解剖结构与光合生理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胞间CO2浓度(Ci)与角质层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913,与叶片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755。胞间CO2浓度(Ci)与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下表皮厚度、水分利用效率相关性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与角质层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厚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初步认为,橡胶树叶片解剖结构能够影响其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2.
对南亚热带重要观花园林树种红花紫荆(Bauhinia blakeana)叶片横切面结构进行了显微研究,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的显微结构特征。测量分析了叶片上、下表皮的角质层厚度,表皮细胞的长度、宽度和长度/宽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厚度及其比值,以及叶脉直径、木质部面积、维管束面积、木质部/维管束。计算分析了叶片组织结构的紧密度、疏松度和叶脉突起度。基于这些结果,探讨了红花紫荆叶片结构与其生态适应性的关系,为园林绿化中深入认识、合理利用红花紫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干旱胁迫下油茶叶片结构特征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油茶叶片结构的影响,了解其干旱适应机理。[方法]以7年生‘长林4号’油茶为试验材料,设置土壤含水率分别为15%20%(重度干旱胁迫)、20%25%(中度干旱胁迫)、25%30%(轻度干旱胁迫)和自然状况(对照),通过制作石蜡切片、临时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及测定叶片外部形态特征、叶片下表皮气孔特征、叶肉和叶脉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油茶单叶鲜质量、单叶干质量和单叶饱和质量均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叶片厚度、叶片大小显著降低;叶片下表皮气孔面积、气孔周长、气孔开度、气孔器大小均显著减小,气孔密度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强,叶片上表皮、下表皮厚度显著减小,上角质层厚度、下角质层厚度显著增加,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显著降低,海绵组织厚度变化差异不显著;叶片主脉厚度与主脉突起度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强而显著增加,木质部厚度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及维管束短径在中度干旱胁迫、重度干旱胁迫下显著低于对照,不同干旱处理对韧皮部厚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油茶叶片结构的变化均是油茶应对干旱胁迫的适应特征,油茶植株能够根据水分亏缺程度调整叶片结构以维持生存和生长,对干旱胁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为给湖南省的蓝莓引种栽培提供参考依据,以湖南省蓝莓研究发展中心引种的蓝莓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和叶表皮离析法,对26个蓝莓品种叶片的解剖结构和气孔特征进行了观察,对其叶片、上下表皮、角质层和主脉的厚度和气孔的长度与密度等13个与其抗旱性相关的参数进行了观测,并对不同品种的耐旱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6个蓝莓品种其叶片的各个结构参数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气孔密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下表皮厚度的变异系数最小。应用聚类分析方法筛选出的角质层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海绵比值、气孔长度和气孔密度等5个参数均可作为评判叶片耐旱性的主要因子,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判得出,耐旱能力较强的蓝莓品种有‘蓝源’‘瑞卡’‘灿烂’‘爱国者’‘美登’和‘伯克利’。  相似文献   

5.
四种含笑叶解剖性状与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年生乐昌含笑、金叶含笑、阔瓣含笑和深山含笑等4种含笑叶片组织解剖性状的测定与盆栽抗旱性观测表明:供试树种间叶解剖性状在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的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厚度比、叶片结构紧密度、叶片结构疏松度和气孔密度等指标有显著差异;上表皮和下表皮厚度结构指标差异不显著.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叶片结构紧密度和气孔密度等值越大的含笑,受旱危害愈轻,其抗旱性就越强.叶片厚度、尤其是角质层的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是评价供试含笑抗旱性的重要解剖指标.依据叶解剖性状结构指标,并结合盆栽试验旱害观测,供试树种的抗旱性大小为:阔瓣含笑>深山含笑>金叶含笑>乐昌含笑.研究结果与大田容器苗受持续秋旱产生的旱害观测结果吻合,为苏南地区北移引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山桃等3个树种叶片解剖结构的耐旱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山桃、柄扁桃、蒙古扁桃3种植物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显微观察,选择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细胞长和宽为观测指标.结果表明:这3种植物叶片均具角质层且细胞外壁加厚;气孔位于下表皮且具有空下室;具粘液细胞、含晶细胞;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维管组织发达等抗旱解剖结构特征.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对其耐旱性进行排序,结果为:柄扁桃>蒙古扁桃>山桃.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橡胶树无性系叶片解剖结构差异,筛选出能表征其抗旱的解剖指标并进行抗旱性初步评价,采用石蜡切片法和光学显微技术,以抗旱性不同的9个橡胶树无性系为材料(包含3个三倍体),观察并测量不同无性系8项叶解剖结构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在解剖结构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筛选出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紧密度及叶厚共7项表征抗旱能力的指标;并将筛选出的指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进行耐旱性评价,9个无性系的抗旱性从强到弱依次为:618617272585187314614588624。由于存在倍性上的差异,与前人生理筛选出的抗旱性强弱略有差异,但有类似重叠部分,最终确定抗旱性最强的无性系为618、617、272(三倍体)。  相似文献   

8.
为给干旱、半干旱地区野生花卉的引种驯化提供理论依据,对燕山地区6种野生耐旱花卉营养器官的结构进行了观察与测定,对其中的叶片角质层厚度、叶片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第1层栅栏组织细胞密集度、侧脉间距离、根皮层厚度与根半径之比、初生木质部导管数目、后生木质部导管平均直径等8个主要耐旱结构指标作了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并采用隶属函数对种间耐旱性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6种野生耐旱花卉叶片耐旱性强弱依序为南蛇藤>栓翅卫矛>叶底珠>孩儿拳头>木半夏>蚂蚱腿子;初生根耐旱性强弱依序为叶底珠>孩儿拳头>栓翅卫矛>南蛇藤>蚂蚱腿子>木半夏,与其实际耐旱能力的排序(叶底珠>栓翅卫矛>木半夏>孩儿拳头>南蛇藤>蚂蚱腿子)相比,出现了顺序上的交错现象;所选耐旱指标在对花卉耐旱的作用上,以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和第1层栅栏组织细胞密集的贡献最大,初生根的贡献较小,这预示了6种野生耐旱花卉解剖结构与耐旱途径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黑杨派无性系不同冠层叶片性状变异和生长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3个黑杨派无性系3年生人工林上、中、下3个冠层水平上叶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片总厚度等解剖性状,气孔密度和长度等气孔性状以及生长性状的变异及性状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用于对生长性状的间接选择研究,以提高选择效率和缩短育种周期.[方法]选用2根1干、规格一致的苗木营建试验林,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5株×5行共计25株小区,3次重复区组,株行距3m×5m,每个区组选2株平均木,依照树冠自然分枝轮序,由上至下依次分上、中、下层,在各冠层南面方向上各取1个代表性一级分枝,选取其成熟叶片测定叶片性状,并连年测定1~4年生长性状,对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以生长性状(3年生和4年生胸径)和3个冠层的叶片性状(共计11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13个黑杨派无性系1~4年生生长性状(胸径、树高和材积)差异极显著,叶片解剖性状、气孔性状亦存在显著变异.不论冠层,多数无性系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均大于海绵组织厚度,且各无性系叶片下表面气孔密度均大于上表面气孔密度,叶片下表面与上表面气孔长度相近.大多数无性系的树冠上层叶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和叶片总厚度大于下层,上层叶片上表面气孔密度大于中层和下层.不同冠层上叶片上表面气孔密度与1~4年生胸径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中层叶片上表面气孔密度与3年生和4年生胸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5和-0.736,上层叶片下表面气孔密度与2年生胸径之间呈正相关(r=0.402),但中层和下层叶片下表面气孔密度与1~4年生胸径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树冠中层叶片海绵组织厚度与1年和3年生胸径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19,-0.339),但不同冠层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叶片总厚度和上下表面气孔长度与1~4年生胸径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11个性状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分别为82.7%,87.5%和88.3%,以前2个主成分为综合指标,可将13个无性系分为3组,选出生长量大的7个无性系,其叶片上表面气孔密度较小,下表面气孔密度较大,上表面和下表面气孔长度较小,海绵组织厚度较小.[结论]黑杨派无性系之间生长性状和不同冠层叶片解剖结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及气孔性状(密度和长度)存在显著变异和相关关系,与生长相关关系显著的不同冠层叶片性状可用于黑杨派无性系生长的间接选择.  相似文献   

10.
叶籽银杏叶的解剖结构及气孔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保进  邢世岩 《林业科学》2007,43(10):34-39
以来自沂源县、在中国首次发现的叶籽银杏为试材,对其叶的解剖结构及气孔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叶片叶肉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而叶生拟胚珠叶片叶肉由同型薄壁细胞组成;叶片着生拟胚珠部位有脊状突起;突起处的叶肉由大型薄壁细胞构成,叶脉位置分叶脉在突起的两侧和叶脉在突起的正上方2种类型,而且其叶脉均较正常部位的叶脉密集.首次发现,叶生拟胚珠叶叶柄在紧贴韧皮部外侧的基本组织中存在3~4层木质化的细胞.叶籽银杏叶片气孔在上下表皮均有分布,其气孔器单环式;有些叶生拟胚珠叶片下表皮气孔沿叶脉排列成不规则的气孔行.对叶籽银杏与其他裸子植物和蕨类的亲缘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桤木无性系采穗圃植株主干定干高度、枝条修剪强度等试验研究表明:无性系植株的嫩枝总芽数与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及枝条修剪强度等密切相关.建立桤木无性系采穗圃,无性系植株定干高度以90 cm为宜,且无性系枝条宜采用轻短截,这样既可提高无性系植株嫩枝总芽数,又扩大树冠,增强树势,保证采穗圃插穗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2.
四川桤木天然群体果实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四川桤木现有天然群体表型变弄程度和变异规律,对四川桤木天然分布区具有代表性的7个群体果实表型性状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采用巢式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揭示了群体间和群体内果实表型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四川桤木果实表型性状在群体阃和群体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的变幅为13.22%-49.23%,均值为37.12%,群体间变异(37.12%)小于群体内变异(62.88%);果实表型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泸定(16.53%)、广元(15.69%)、名山(15.58%)、珙县(15.15%)、甘洛(13.26%)、金堂(13.05%)、丹棱(9.58%),其中泸定群体的平均变异系数较大,为16.53%,说明其表型多样性最丰富,而丹棱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小,为9.58%,说明表型多样性最低;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四川桤未天然群体可分为4类.  相似文献   

13.
桤木种源苗期生长和固N能力的变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6年秋采集桤木自然分布区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的19个产地的种子用于种源试验研究。苗期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源之间,种子性状(千粒质量、发芽率)、苗木生长性状(高径生长、分枝数、根茎比)、固N性状(根瘤量、固N酶活力、叶N量)和抗冻性等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不同性状变异量的相对大小和种源遗传力估计值高低顺序是:抗冻性>生长性状>固N性状。苗木生长性状与固N性状之间存在着较高的正向遗传相关,与抗冻性之间也有一定正相关。应用综合指数法筛选出南江、都江堰和金堂3个最优种源,可供生产单位参考应用。桤木苗木大多数性状与种子产地海拔高度呈负相关,与经度呈正相关,而与纬度关系轻微,呈现出以垂直为异为主、经向变异为次、纬向变异不明显的地理变异特点。  相似文献   

14.
四川桤木引种湖南生长状况及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湖南省范围内四川桤木成林、中林、幼林调查,总结出四川桤木在湖南的生长情况及适应性:(1)种源丰产性由大到小排序为邛崃、夹江、珙县、冰川、都江、金堂、盐亭、雅安;(2)四川桤木喜爱高水肥,而不耐干旱瘠薄,易受风吹、雪压之害;(3)前期生长快,后期生长明显减慢且个体分化大,建议轮伐期不超过12年。  相似文献   

15.
四川桤木无性系采穗圃修枝与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四川桤木无性系采穗圃穗务产量,对其无性系进行了修枝与施肥试验,试验表明:在无性系定杆150cm高时,将其抽发的侧枝进行短截修剪,修剪强度以轻、中短截效果最佳,可显著提高无性系穗条产量,在无性系定杆120cm高时,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无性系穗条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湖南省攸县境内的不同水土保持林对土壤抗侵蚀性能的影响,本文从林地土壤的物理性状、土壤抗蚀性能和土壤抗冲性能3个方面来进行对比研究。测定其林地0~20 cm层土壤的容重、孔隙度、水稳定指数、渗透系数、土壤团聚体占土样百分比和抗冲指数几个指标,进而分析不同林分类型之间的林地土壤抗侵蚀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从土壤的物理性状来看,楠+桤木+枫香混交林的容重和孔隙度均比其他两种林分要好;从土壤的抗蚀性能来看,3种不同林分的水稳性指数大小按照大小顺序为楠+桤木+枫香混交林枫香+栾树+桤木混交林杉木+柏木+马尾松混交林,楠+桤木+枫香混交林的渗透性能优于杉木+柏木+马尾松混交林和枫香+栾树+桤木混交林,且3种林分的水稳性指数与渗透系数均大于荒坡地;从土壤抗冲性能来看,土壤总团聚体占土样百分比和土壤抗冲指数按照楠+桤木+枫香混交林枫香+栾树+桤木混交林杉木+柏木+马尾松混交林的大小排列顺序,且指标均大于荒坡地。  相似文献   

17.
覃志刚 《四川林业科技》1992,13(1):24-28,33
本文对桤木人工薪炭林群落学特征做了分析,桤木薪炭林是人工造林配置的树种,故群落简单。对估测桤木人工薪炭林乔木层生物量建立了多个数学模型,选用W_(树干)=147.1914D~(2.0616)、W_(枝条)=37.5577D~(2.3962)、W_(叶)=31.0578(D~2H)~(0.7776)和W_(地上部分)=258.6222D~(2.0622)幂函数方程,分别获得各器官的生物量,树干重8895.720kg/ha,枝条重3657.651kg/ha,叶重3345.324kg/ha,乔木层地上部分总重量15898.696kg/ha。对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采用收割法测定,灌木地上部分生物量为2265kg/ha,草本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为459kg/ha。所以桤木人工薪炭林的地上部分生物量为18622.696kg/ha。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5年生、8年生、14年生的四川桤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乔木层、活地被物层、枯枝落叶层的养分积累的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种元素的积累总量也在增加,且各层次中大量元素的积累总量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各种大量元素的积累总量都是:N〉Ca〉K〉Mg〉P;各种微量元素的积累总量都是:Fe〉Mn〉Zn〉、Cu〉Pb〉Ni〉Cd。  相似文献   

19.
鹅掌楸,桤木幼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营造的鹅掌楸和桤木人工林进行生长和幼林抚育管理技术的观测记载表明,在较好立地上,两树种前期生长迅速,8年生鹅掌楸平均胸径11.87cm、平均高11.79cm,桤木分别为9.21cm和13.77m;对其幼林除草抚育4~5次,修枝在造林后的2~4年中树木停止生长时进行,间伐时间桤木在5~6年进行,鹅掌楸在6~7年进行。  相似文献   

20.
对20a生杉木、桤木混交林丰产效果和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内桤木自然保存率低于杉木;杉木单株材积、单位面积材积分别大于桤木4.44和28.1。混交林下生物量是纯林的2.41倍,且植被种类、覆盖率及高度都显著大于纯林。混交林提高了土壤的透水和透气性能,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均有所提高。杉木、桤木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有明显的差异,两树种混交对利用自然阳光有相互补充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