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木薯生产机械化程度低是制约我国木薯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研究高性能的木薯精播机对于促进木薯产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木薯精播机结构组成复杂,为提高工作性能,机架必须具有良好的结构与力学性能。本文以课题组研制的双行木薯播种机均匀精量自动排种装置的机架为研究对象,采用UG联合ANSYS软件建立机架的有限元模型,使用ANSYS Work Bench对机架进行静力学分析、约束模态分析以及灵敏度分析。通过模态分析确定优化响应,灵敏度分析确定设计变量,模型建立确定优化目标,多目标优化设计数学模型计算得到6组非劣解。在所得6组方案和初始方案中,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抉择出最优的机架结构方案。双行木薯播种机均匀精量自动排种装置机架优化前后对比分析表明,第一阶模态频率提升3.60%,机架质量减轻8.76%,最大变形减小5.08%,较好的达到了机架轻量化结构优化目的,研究结果可为木薯精播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按照北方寒地玉米种植的农艺要求,为满足玉米生产密植高产、提质增效,基于品字型双行玉米播种高产种植技术,研制一种品字型双行玉米高速精量播种机,并对播种机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与分析。设计的播种机采用双盘气压式排种器品字型双行密植交错播种结构,利用EDEM离散元仿真软件对不同截面形状导种装置进行分析,对比确定最优形式的导种装置。通过田间播种作业对播种机性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机能够在12~16km/h速度下稳定作业,播种平均粒距合格指数97.78%、重播指数1.06%、漏播指数0.84%,播种机作业效率高、作业稳定可靠性高,基本满足品字型双行高速精量播种作业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水稻抛秧苗盘式育秧精量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水稻抛秧苗盘式育秧精量播种机,通过试验分析,说明了各因素对播种均匀性的影响,确定以排种轮转速、受种盘输送速度及排种轮投种高度为影响3因子,以播种均匀度合格率为指标,建立了播种均匀度的回归数学模型;以播种均匀度合格率为目标函数,进行了目标优化,得出因素的最佳组合,为水稻精播机设计提供了试验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多用途精量播种机,与目前使用的条播机相比一般节种50%.气吸式精量播种机主要由机架总成、地轮总成、四杆机构、排种器总成、排肥器总成、种子开沟器总成、化肥开沟器总成、覆土器总成、镇压轮总成、中间传动器总成及风机总成和风机传动器总成等部件组成,能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其行距、株距、播深、排肥量、覆土量、镇压力等可在较大范围内调整,而且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在气吸排种器上更换不同排种盘,可精播玉米,甜菜、蓖麻、黄豆、高梁等多种农作物.  相似文献   

5.
精量播种机的监测系统是现代精播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将影响精播质量。为了提高精播机的工作质量和自动化水平,设计了一种排种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设计思想,实现对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显示出故障发生的性质和位置,并进行相应状态的声光报警。  相似文献   

6.
以2CM-2型起垄式木薯种植机机架为研究对象,采用UG软件建立了机架的有限元模型,利用NX NASTRAN解算器进行了机架的模态特性分析,确定了机架前6阶模态振动固有频率范围、振动位移最大值和主要振型特征,明确了机架发生共振的情况,并进行机架拓扑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木薯种植机机架的前6阶模态固有频率为30.778~120.965 Hz,避免了路面激振频率与固有频率发生重叠共振,机架优化合理,动态特性良好。本研究为2CM-2型起垄式木薯种植机机架的优化改进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对提高木薯种植机机架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当前单排针式或吸嘴式穴盘精量播种机工作效率低,重播率及漏播率高,人工辅助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气力式穴盘精量播种机,本播种机可以实现连续多排吸种、排种。该播种机主要由工作台、机架、吸嘴式吸盘、气泵、抛振装置、气控装置组成。为了研究播种机不同参数对漏播率和重播率的影响,使播种机达到最佳性能,本文对2BS-162型穴盘精量播种机重要部件参数进行了响应曲面优化试验。采用CCD法进行二因素三水平响应试验,分析播种盘参数:吸种气压与清种气压的最优值;采用BBD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试验,分析振动参数:种子悬停时间、悬停高度以及振动幅度的最优值。通过试验可知:当吸种气压为0.014 kPa,清种气压为0.012kPa时,漏播率为7.0%,重播率为11.94%;当吸种时间为7s;吸种距离为1.00cm,振动幅度为13.00mm时,漏播率为10.21%,重播率为25.65%,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窄行距小麦精量播种机整体配置拥挤复杂的难题,提出了“前四后二”型布局方案,为小麦精播机的整体结构布局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播种机加上注水装置能够实现抗旱播种,常见的各型播种机加装上注水装置便可改制成注水播种机。这里只介绍普遍应用的马拉单体播种机的改制(机型相应的可改装精播器,实现精量播种)。是在原机架前部加装注水器便改制成注水播种机。可供其它各型播种机改制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带有补偿装置的精密排种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使用的精密播种机绝大多数是机械式播种机,播种机作业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播现象.为此,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研制了带有补偿装置的新型精密排种器.当排种器出现空穴缺种时,排种器上的光电传感器将漏播信号发送至单片机(AT89C51),由单片机控制补种装置进行补种,以达到漏播补偿目的.该系统大大提高了机械式精播机的精播质量和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1.
研制了2CZD-1型段茎式甘蔗种植机,可一次性完成甘蔗种植的开沟、施肥、自动取种、自动排种、覆土和覆膜等工序,适用于宽窄行甘蔗种植。设计了机架、取送种机构、转盘施肥机构、旋耕覆土机构、覆膜机构和液压传动系统等结构,其中取送种机构采用排冗结构实现均匀排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甘蔗种植机的机架进行模态分析,并通过田间试验获得甘蔗种植机的覆土厚度合格率、种植密度、伤芽率、漏植率及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等性能参数。模拟结果表明,当激励频率为8~80 Hz时,机架容易发生共振,且最大位移可达28.12 mm。田间试验表明,该种植机的种植密度为142325芽/hm^2,覆土厚度合格率为93.6%,伤芽率为2.8%,漏植率为4.7%,种植深度合格率为89.3%,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5.8%,工作生产率为0.32 hm2/h,符合甘蔗种植机的设计要求,能够显著提高甘蔗种植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余丽 《湖南农机》2013,(6):66-67,83
手提式玉米播种机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播种设备,而排种装置则是手提式播种机控制播种精度的重要部件。文章利用ADAMS软件对排种装置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结果,优化了排种轮的参数,节约了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条播或大行株距穴播机难以满足西洋参窄行密植精密播种农艺要求、西洋参机械化种植缺乏适用播种机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多行并联气力针式排种装置和行星轮点播式导种装置的窄行密植西洋参精密播种机。阐述了播种机及排种装置结构原理与整机传动方案,重点设计了行星轮点播式全约束导种装置,通过机构分析确定了行星轮系的结构参数;通过卸种过程理论分析和高速摄影试验,明确了卸种轨迹影响因素和卸种水平位移,确定了导种装置插播器接种口尺寸和合适卸种正压;通过导种轨迹理论与仿真分析,明确了插播器运动规律和低位零速投种条件,确定了导种装置投种控制凸轮轮廓。播种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吸种负压为-4.5 kPa、卸种正压为3.0 kPa、作业速度为0.54 km/h时,设计的播种机穴粒数合格率为86.2%,重播率为4.4%,空穴率为9.4%,播深合格率为92.8%,穴距合格率为93.9%,满足西洋参播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小白菜精量复式播种机采用单体排种器播种时传动系统复杂、各行出苗效果差异明显等不足,设计了2个排种盘可同时播8行的小白菜正负气压组合式排种器,阐明了排种器的工作过程、原理及主要结构参数,理论分析确定了排种盘和排种口结构参数及其种子迁移轨迹。利用DEM-CFD气固耦合动网格模型分析了排种盘转速、气室负压和气室正压对排种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负压对排种器合格指数、重播指数及漏播指数均有显著影响,负压为-3000Pa、正压为300Pa、转速为30r/min、品种为中箕青605时,各行平均合格指数为93.12%、重播指数为3.59%、漏播指数为3.29%。利用JPS-12型排种器检测试验台开展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排种盘转速为30r/min、负压为-3000Pa、正压为300Pa时,各行平均合格指数为91.32%、平均重播指数为6.19%、平均漏播指数为2.49%。以较优因素水平组合开展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小白菜平均苗数为10株/m、株距平均值为100.48mm,各行苗数一致性变异系数为8.05%,满足小白菜种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花生播种向精准、高速方向发展过程中高速作业状态下花生种子充种效果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气力辅助充种式花生精量排种器,重点设计了排种器排种盘结构和气力辅助充种结构。针对颗粒尺寸大、质量大的花生种子,通过对花生种子在排种器中堆积现象与充种时间进行分析,得出花生高速排种充种过程需增强充种性能,从而提高充种效率。通过对花生种子进行充种原理分析,阐明花生种子充种过程中种子与排种器的运动关系与受力关系,分析充种过程影响因素。通过设计带有导种槽的排种盘和带有辅助吹种型孔的辅助充种结构,分析计算排种盘吸种孔、导种槽的关键结构参数以及辅助吹种型孔参数与排列方式。以充种合格率和充种漏充率为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组合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最优目标进行优化,确定排种盘最佳参数组合为排种器吸种负压5.156 kPa、花生高速播种机前进速度8.007 km/h、扰动吹种正压1.149 kPa,此时,花生充种合格率为95.84%、漏充率为4.06%,能够实现花生种子有效充种。  相似文献   

16.
铲式玉米精密播种机振动特性模型建立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铲式玉米精密播种机播种性能与农田不平度激励产生振动之间的关系,推导了稳态响应与理论粒距关系数学模型。由建立的数学模型得出铲式玉米精密播种机的播种性能主要由播种机的结构特征、播种机工作速度、倾斜圆盘勺式玉米精密排种器与耕作土壤表面间的距离、土壤不平度和土壤粘性决定。理论粒距与实际粒距的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分布趋势基本相同,建立的稳态响应与理论粒距关系数学模型可用于对工作状态下播种机的播种性能进行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倾斜圆盘勺式玉米精密排种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为与铲式成穴器的结构特点相适应,选择倾斜圆盘勺式玉米精密排种器作为打穴播种机的排种机构。在分析分种勺结构特点和分种性能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确定了排种器倾角和转速对不同玉米种子分种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机械优化设计的方法对参数进行了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8.
针对芝麻种子球形度低、流动性差导致排种过程充种稳定性差,难以实现精量播种的实际问题,基于芝麻的机械物理特性和播种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采用倾斜齿勺式型孔充种、气送辅助导种的芝麻精量集排器,确定了其主要结构参数,构建了充种、携种和投种环节中芝麻种子颗粒群的力学模型。应用EDEM开展了排种器排种性能仿真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与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了型孔高度、型孔右壁倾角和齿勺倾角对排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型孔高度为1.92 mm、型孔右壁倾角为8.4°、齿勺倾角为28.6°时,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和平均排种量分别为1.69%、3.7 g/min。以排种轴转速、种层充填高度为试验因素,以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试验指标,进行排种性能二因素三水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排种轴转速15 r/min、种层充填高度10 mm时,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分别为1.62%、0.40%,排种性能较优。田间试验表明,机组作业速度为2.9 km/h时,芝麻平均种植密度为36株/m2,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低于4%,满足芝麻田间播种要...  相似文献   

19.
针对胡萝卜种子体积小、质量轻、形状不规则且籽粒中含有杂质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气吸式胡萝卜播种机。该播种机可一次完成开沟、播种、覆土和压实等作业环节,通过理论计算与分析,确定了胡萝卜播种机及其排种器吸种装置的结构和关键参数。田间试验验证了其播种性能,其中播深合格率90%,伤种率0,满足胡萝卜精密播种的相关国家标准,为胡萝卜机械化播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