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摘要:目的 针对高含水率的湿粘性有机肥,设计一种高效低成本的破拱装置。方法 该研究采用TRIZ理论并结合相关专利分析。结果 针对含水率达到30%的有机肥,驱动气缸完成1~3次往复运动,即可实现破拱,最高能耗仅为0.623 kW,破拱范围大,破拱后料仓内部的物料产生的流动为整体流动,流动形式理想,且成本仅为原破拱装置的18%。结论 装置采用TRIZ理论的重量补偿原理及预先作用原理,减少了破拱过程中因能量转换导致的能量损失,同时预先增加系统的不对称性,确保了破拱过程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
TRIZ理论是一种创新设计的理论,也是一种系统的方法学.通过对TRIZ理论的设计思想和问题求解流程的介绍,针对我国免耕播种机破茬机构存在的问题,建立了破茬机构发明问题解决过程模型,定义了破茬机构的物理和技术冲突,应用TRIZ技术矛盾解决矩阵的创新原理和解决物理冲突的分离原理,对破茬机构进行改进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TRIZ理论在重力选风量调节装置改进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矛盾概念和矛盾矩阵及问题求解的过程,并针对重力选传统风量调节装置调节精度不高、调节麻烦、调节丝杠容易易位的缺点,进行了TRIZ解析,根据TRIZ理论的矛盾矩阵,并在第14条发明原理的启发下,得到了特定的解决方案——改变调节装置原理。通过解决实际的技术矛盾,说明TRIZ理论解决产品创新问题的过程。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矛盾矩阵和发明原理来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将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技术冲突解决原理应用于一种新型节能装置的研究,首先对现有的节能装置作了调查,对其节能率低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各节能增力设备的需求,基于TRIZ理论的技术矛盾分析解决理论,分析、选择、确定了可行的发明原理,给出了重力节能装置的创新性设计方案,从而显著提高节能效果.实现能量的高效节省,最后对该节能装置的应用价值及前景作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马铃薯收获机切土装置工作过程中会切到马铃薯茎块和石块问题,通过运用TRIZ理论的物-场分析模型定义问题,找到问题解决方向;又通过TRIZ理论的技术矛盾找到相应创新原理,并根据创新原理给出的设计方向,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基于TRIZ理论的红花丝盲采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红花花球分布层次不齐造成机械采收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红花丝盲采装置。通过分析人工手采摘红花丝的过程,利用TRIZ理论,建立红花丝采摘的物质-场模型,得出红花丝最佳采摘方案为利用采摘齿与红花丝碰撞的盲采。采用凸轮机构作为红花丝采摘的驱动机构,利用TRIZ理论的冲突矩阵对应的发明原理,对凸轮机构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凸轮机构完成红花丝的夹紧与拉拔两个驱动。设计了一种新的弧形采摘齿,解决了红花丝漏采难题。利用Creo软件建立红花丝盲采装置的三维模型,并研制样机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该装置前进速度为0.5 m/s,采摘齿转速大于6 r/s时,红花丝的采摘效果最佳,采净率约为90%。  相似文献   

7.
当前,刺梨采摘环节存在采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为了提高刺梨采摘的整体作业效率,运用TRIZ理论设计了一款集自动采摘、输送、收集为一体的刺梨自动采摘机。运用TRIZ识别工具功能分析构建了采摘装置的系统功能模型图,分析矛盾冲突,选用合适的发明原理设计出最优解决方案。运用UG软件建立刺梨自动采摘机三维模型,并对主要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仿真分析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将TRIZ理论运用到刺梨自动采摘机设计过程中,验证了创新设计构思的可行性,为农业装备设计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自主转送式杂粮含水率快速测定仪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杂粮含水率检测设备不配套和无法快速准确测定多种杂粮含水率的问题,参考国际干燥箱法测定标准,基于TRIZ理论创新设计了一种自主转送式杂粮含水率快速检测装置,实现物料盘在圆柱凸轮轨道上有序可靠的运行,并完成多工位转送机构、自动称量系统和闪烘机构等关键部件的仿真设计与装配验证。应用PLC耦合自主控制技术,实现定量入料、闪烘测量和快速除料3种工序切换,通过精准模块化运算,实时获得准确的杂粮含水率。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构建表征杂粮含水率检测精度和检测行程时间的协同评价定量模型,优化了闪烘温度、物料粒度和物料质量的参数组合,提升了该装置的运行效能与检测精准性。研究表明,该含水率检测仪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可靠,检测相对偏差在0.2%以内,测量准确,自动化程度高,可为多样性杂粮含水率快速测定仪的广泛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针对市场现有的大蒜破瓣机械破瓣率低、破损率高等问题,依据物料碾搓法破壳原理设计了锥盘式大蒜破瓣装置。重点阐述了该装置的结构形式与工作原理,分析了大蒜在破瓣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和主要影响因素。以大蒜的破瓣率与破损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了考虑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平盘的转速、喂入量、锥度盘与平盘的间隙、平盘转速和锥度盘与平盘间隙的交互作用,对锥盘式大蒜破瓣装置的破瓣率和破损率有显著影响。当平盘的转速为87.38r/min、喂入量为216g/s、锥度盘与平盘的间隙为26.58mm时,大蒜的破瓣率为95.3%,破损率为3.3%。  相似文献   

10.
针对干旱区因水肥不足导致修复物种难以成活的问题,研发了营养生长基及其成型装置。以农作物废弃物为主要原料,采用三级螺旋挤压工艺,设计了相应的成型装置,并通过对主要原料牛粪有机肥和秸秆成分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筛选最适宜成分配比。试验研究表明:生长基原料牛粪有机肥与秸秆按15:1的比例混合,物料的含水率在15%左右,成型率最高达98%,且成型装置自动化连续切断中空的营养生长基时能够不影响营养生长基紧实度,降低了生长基的使用破损率,生产效率高,制作成本低,为高效批量生产营养生长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现有打瓜排种器主要以气吸式为主,其结构相对复杂、功耗较高,工作可靠性以及排种精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为解决现有打瓜机械化播种存在结构复杂、排种精密度不高等问题,运用TRIZ理论设计了一种机械式打瓜精量排种器。基于TRIZ理论确定打瓜排种器的主要技术矛盾,应用矛盾矩阵中所对应的发明原理,设计出一种结构相对简单、排种可靠性较高及功耗较低的机械式打瓜精量排种器,运用Solidworks建立排种器三维模型并对关键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最后结合台架试验,选取排种器转速和取种块结构参数进行性能试验验证。研究表明,仿真分析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当排种器转速为43 r/min,取种块有效夹持长度和宽度分别为9 mm、7.8 mm时,排种器的合格指数、重播指数及漏播指数分别为83.87%、9.23%、6.90%,排种性能较优化前有较大的提升,基本满足精量排种要求。进一步证明基于TRIZ理论所设计的打瓜排种器方案可行,为机械式打瓜精量排种器的后续研制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梁爽 《农机化研究》2022,44(5):227-231
传统精量播种机在播种过程中存在漏播、重播、播种效率低,以及工作稳定差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播种作业的质量和农作物产量.为解决播种机的播种难题,引入TRIZ理论对精量播种机的功能进行创新设计,在深入研究分析TRIZ理论的基础上,将播种机存在的问题转化为矛盾矩阵,通过分析矛盾矩阵,完成播种机的冲突解决原理优化设计,并对播种...  相似文献   

13.
我国种植玉米每年都产生大量的玉米秸秆。虽然开发了多种玉米秸秆利用方式,但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农户被动就地焚烧秸秆,带来巨大危害。根据秸秆处理需求与生产实际,探索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方法,变废为宝,具有重要价值。以齐齐哈尔市某公司为例,运用TRIZ理论,使用物理矛盾分析法、“物质?场”模型分析法、聪明小人法、技术矛盾分析法和裁剪法,分析了玉米综合利用过程中的矛盾点和着力点并付诸实践,为我国玉米秸秆处理提供了新思路。主要结论:鼓励有实力的公司在玉米秸秆产区建设分公司;重视应用创新;挖掘当地市场,延伸产业链条;以贴近农户为中心,提供符合农民利益的产品与服务。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的气吸式谷子精量排种器在播种作业时容易堵孔,导致穴粒数不准确及窝眼式谷子精量排种器在排种区种子在窝眼内堆积致使排种困难和高速作业时充种效果差等问题,应用TRIZ理论将现有的谷子排种器所出现的问题转化为矛盾矩阵,并运用39个工程参数以及40个发明原理,结合谷子精量播种技术对谷子精量排种器进行创新设计,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正负压型孔轮组合式谷子精量排种器,并对改进后的排种器进行台架单因素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排种器播种合格指数随真空度和型孔轮转速的增大先升高后下降,最高可达85.6%。  相似文献   

15.
为完善无纺布育苗容器制作流水线,设计研发一种能进行自动装盘作业的设备,改善传统人工装盘作业的方法,实现自动化装盘。文章运用TRIZ理论找到装盘装置的技术冲突,并利用机械替代原理解决该技术冲突,得到了最终的设计方案,并介绍了设计要点。实践证明,自动装盘装置装盘可靠、快捷,效率大幅提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TRIZ理论是产品开发专业人员解决问题、开发策略和最大化价值的一个工具。通过介绍TRIZ理论在圆捆缠膜一体机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说明TRIZ理论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人工收蛋环境脏乱差、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以及市面现有鸡蛋降落装置需淘汰原有鸡笼,增加投入成本、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等现状,设计了一种阶梯式鸡蛋降落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配合收蛋器进行收蛋作业时,可对鸡蛋提供较好的保护,避免破损。阐述了阶梯式鸡蛋降落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动态模拟分析了装置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通过多次鸡蛋收集试验验证了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荞麦机械化收获破碎率高、含杂率大、容易发生“绕辫子”而堵塞脱粒滚筒等问题,研制了一种伸缩杆齿式脱粒装置,利用纹杆滚筒和栅格凹板对作物的揉搓、梳刷作用实现脱粒,而与纹杆滚筒相配合的伸缩式杆齿,能够很好地将作物进行翻腾、向后推送,避免了秸秆缠绕,提高了脱粒效果。将该脱粒装置安装于荞麦脱粒性能试验台,选取滚筒转速、脱粒间隙和喂入量作为试验因素建立了3因素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得到最佳工作参数组合为滚筒转速350 r/min、脱粒间隙10 mm、喂入量1.0 kg/s,该条件下,籽粒破碎率为3.42%、籽粒损失率为0.14%,满足荞麦机械化收获指标,为伸缩杆齿式脱粒装置的应用和荞麦联合收获机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