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松树皮和香菇废菌糠为栽培基质,通过测定不同配比栽培基质下的铁皮石斛茎长、茎粗、分蘖、节数、根数、根长和茎中多糖含量,筛选出适宜于种植铁皮石斛的基质配方:松树皮混合香菇废菌糠的体积比为2∶1。此配方能显著促进铁皮石斛茎伸长,节数、根数增多。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铁皮石斛组培苗的无土栽培基质,在温室内采用细锯末、苔藓、蛭石、松树皮配制成10种不同的栽培基质,栽培60 d后统计成活率;120 d后测定铁皮石斛苗在各基质中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铁皮石斛组培苗在细锯末∶松树皮∶苔藓=2∶4∶4的基质中成活率最高,移栽60 d时成活率达93.30%,植株高度达2.85 cm;移栽120 d后试管苗在细锯末∶松树皮∶苔藓=2∶4∶4的基质中平均株高12.49 cm、发根数量为8条、最长根系为3.49 cm,平均茎粗为0.93 cm、平均萌芽数为3个,且叶色浓绿、生长健壮,总体情况显著优于其他基质配比,为当地铁皮石斛组培苗栽培松树皮、锯末等废弃物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广南铁皮石斛成熟蒴果无菌播种获得的组培苗为试材,结合10种栽培基质处理方式,通过测定不同配方基质的理化性质,结合栽培试验筛选最佳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基质,以探讨不同成分和配比的基质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刨花的3个处理,即珍珠岩+刨花+泥炭+木炭(2∶6∶3∶2)、珍珠岩+刨花+椰糠+木炭(2∶6∶3∶2)及珍珠岩+刨花+木糠+木炭(2∶6∶3∶2)的理化性质较适宜植物生长,不同成分和配比的基质对铁皮石斛的成活率、根系生长及生长量影响显著,通过隶属函数法对铁皮石斛生长发育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珍珠岩+刨花+椰糠+木炭(2∶6∶3∶2)为较好的试管苗移栽基质,且基质来源广泛、价廉、无污染。  相似文献   

4.
以铁皮石斛组培苗为试材,以松树皮和桑杆为基质,采用盆栽方式种植铁皮石斛组培苗,研究盆栽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及其不同生长阶段抗氧化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不同基质盆栽铁皮石斛组培苗在不同生长阶段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移栽前,丙二醛(MDA)含量稍高于移栽前,叶绿素含量较移栽前的低,且2种不同基质的铁皮石斛叶片POD、SOD、CAT活性差异明显,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明显;2种不同基质盆栽铁皮石斛组培苗成活率都达90%以上,且移栽后长势好,移栽后2年株高分别为56.18、61.42cm,与大棚苗床栽培的效果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铁皮石斛栽培、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点。目前广西民间普遍利用松树皮作基质栽培铁皮石斛,通过试验发现,采用松树皮加松木屑进行铁皮石斛组培苗炼苗,能有效提高组培苗的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秋海棠的优良栽培基质及草坪草的修剪废弃物替代泥炭作为基质的可能性,以栽培广泛的四季秋海棠幼苗为试材,在上海辰山植物园的栽培大棚中进行盆栽试验。分别选用T1(泥炭∶珍珠岩=1∶1)、T2(泥炭∶珍珠岩∶松树皮=1∶1∶1)、T3(玉米秆∶珍珠岩∶松树皮=1∶1∶1)、T4(玉米秆∶珍珠岩∶松树皮=2∶1∶1)、T5(草秆∶珍珠岩∶松树皮=1∶1∶1)、T6(草秆∶珍珠岩∶松树皮=2∶1∶1)、T7(蛭石∶珍珠岩∶松树皮=1∶1∶1)和T8(蛭石∶珍珠岩∶松树皮=2∶1∶1)8种混合基质,比较四季秋海棠的生长表现差异。结果表明:四季秋海棠在8种栽培基质中,上盆后30~60d时茎均显著增大,60~90d时株高、叶数和叶面积增加最多。最佳综合表现为T6处理,在该基质中,分枝数、叶片厚度、开花数、地上部分鲜干质量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均最大。综合评价分析,基质用草秆∶珍珠岩∶松树皮=2∶1∶1替换泥炭,可满足四季秋海棠生长,因此,修剪后的草坪草废弃物可替换泥炭用于秋海棠的无土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7.
林贤锐  孙萍  沈建生 《北方园艺》2015,(19):143-146
以不同规格树皮基质为试材,以铁皮石斛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架草莓架上、架下的不同空间,研究比较了不同规格的树皮基质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从而探索出一种最佳的立体种植方式。结果表明:在铁皮石斛生长的前期细树皮能够提高成活率,后期却很容易引起根系腐烂,而粗树皮栽培的成活率在生长后期显著提高,且铁皮石斛的生长量表现出最大值;高架草莓的架上架下不同光照强度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株高和茎粗上,架下阴面的株高最大,架上的茎粗最大,综合考虑铁皮石斛的产量以及高架草莓和铁皮石斛之间的相互影响,建议在立体种植模式下,利用高架草莓架下的空间,选用粗树皮进行栽培铁皮石斛。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铁皮石斛移植石漠化山地最适宜的伴生乔木,以同一批铁皮石斛种子经过播种、练苗、驯化获得的幼苗移栽于石漠化山地附着藓类植物的石灰岩上,选取5个不同伴生乔木的环境:S1(桑树冠幅+遮阳网、S2(遮阳网),遮阳率50%左右)、S3(榄仁树冠幅+遮阳网)、S4(无遮阳措施)、S5(青杠树冠幅+遮阳网),比较不同样方铁皮石斛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存活率S1S5S3S2S4。铁皮石斛株高、节数、茎节长、基径、叶片数、叶片长、叶片宽这些农艺性状生长情况,S1(桑树+遮阳网)的良好,S2(仅遮阳网)和S4(无遮阳措施)的较差。植株高、株节数、平均茎节长、叶片长、叶片宽差异不显著;基径S2和S5差异极显著,其它样方差异不显著;叶片数S3和S4差异显著,其它样方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江金兰 《园艺学报》2023,(5):1169-1170
‘泰斛1号’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是以11#野生铁皮石斛单株为母本,2#铁皮石斛单株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选育出的优良新品种。其茎圆柱形、半直立、多节、肉质,具紫色斑点,株高20~50 cm,茎粗0.5 cm。在福建省三明地区温室大棚栽培,花期4—6月。组培苗设施栽培两年左右,平均年鲜茎叶产量7 500.45 kg·hm-2。  相似文献   

10.
粉煤灰-木薯渣-蚯蚓粪基质的栽培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将粉煤灰、木薯渣等材料按一定比例复配成新型基质,探讨不同配比粉煤灰基质对大白菜的栽培效果,并与市售普通基质进行比较。以市售普通基质为对照,设9个处理,粉煤灰、蚯蚓粪、木薯渣、蛭石的比例分别为50∶20∶20∶10、50∶10∶30∶10、60∶10∶20∶10、60∶0∶30∶10、70∶10∶10∶10、70∶0∶20∶10、80∶5∶5∶10、80∶10∶0∶10、80∶0∶10∶10,移栽大白菜,35d后取样测定大白菜株高、叶宽、叶长、伸展度、叶片数、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粉煤灰用量与大白菜株高、叶宽、叶长、伸展度、叶片数,以及第1叶、第2叶、第3叶叶绿素浓度均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依次为:-0.608、-0.799**、-0.748**、-0.855**、-0.484*、-0.700**、-0.817**。最佳配方粉煤灰基质栽培的大白菜,其株高、叶宽、叶长、伸展度、叶片数比普通基质栽培分别增加了16.7%、1.3%、27.2%、19.8%和15.4%,而叶绿素含量则明显小于市售基质处理,第1叶、第2叶、第3叶的叶绿素含量分别是市售普通基质栽培的42.0%、75.0%、68.9%。  相似文献   

11.
醋糟和锯末基质对温室黄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为试材,醋糟和锯木屑作为2种主要基质原料,通过设定醋糟、锯木屑和土壤等的不同配比(纯醋糟C、纯锯末J、醋糟∶土=4∶1CT、锯末∶土=4∶1JT、醋糟∶锯末=2.5∶2.5CJ、醋糟∶锯末∶土=2∶2∶1CJT),对比分析基质处理对黄瓜株高、茎粗、叶片数等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为醋糟和锯末作为设施黄瓜栽培基质的适用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醋糟与锯末等不同配比的各基质处理均具有良好的孔隙度、pH、EC等理化性状,纯醋糟以及添加醋糟比例较高的基质处理还含有较丰富的有效养分含量;不同基质处理对黄瓜生长的影响差异较大,纯醋糟以及添加醋糟的基质处理(C、CT、CJT)可明显促进黄瓜的株高、茎粗的增长和叶片数的增加,而添加锯末的基质处理(J、JT)生长较差,纯锯末处理生长最差;黄瓜单株产量以C和CT处理最高,J处理最低。综合以上结果,C和CT基质处理栽培的黄瓜株高、茎粗、叶片数及果实产量都明显优于草炭和土壤对照,可以作为草炭的替代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12.
傅开阳 《现代园艺》2023,(18):7-9+62
为研究不同林分条件与施肥方式对林下栽培铁皮石斛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78×69(晶品1号)”2年生铁皮石斛组培苗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铁皮石斛附生于梨、杉木、板栗树种时,在控释肥、腐熟鸡粪肥、沼液、EM复合菌剂、叶面肥等不同施肥方式下的成活率、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总鲜重、茎鲜重、茎干重、多糖和生物碱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选择附生杉木,施用控释肥时,各项指标均可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3.
《辣椒杂志》2021,19(2)
为筛选适宜辣椒生长的较佳栽培基质,本文以商品基质作为对照,草炭、蛭石和珍珠岩等体积混合物组成的无机基质与食用菌菌渣不同比例配比后的基质作为栽培基质,研究不同比例配比基质对辣椒生长、产量及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P_7(菌渣∶无机基质=6∶4)栽培条件下,辣椒植株长势较好,株高、茎粗、开展度、单株产量、总产量、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Vc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利用平均隶属函数法对辣椒各种指标进行综合评价,P_7的综合得分为0.984,高于商品基质及其他各处理,同时比使用商品有机质栽培节省成本50%左右。结果表明,菌渣∶无机基质体积比为6∶4的复配基质可以应用在生产上进行辣椒栽培,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且对食用菌产业链的延伸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1a生铁皮石斛为试材,采用人工遮荫方法,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铁皮石斛生长特性、光合特性及多糖含量的影响,以期探明光强对铁皮石斛生长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5%透光率的条件下,铁皮石斛的株高、茎粗、净增鲜重值最大,长势最好;在透光率为43%时,更利于铁皮石斛多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15.
营养液浓度对秸秆基质栽培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津优2号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营养液对小麦秸秆基质栽培黄瓜的生长势、叶片光合特征、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0%秸秆 50%蛭石为基质,浇l倍营养液黄瓜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以水果黄瓜‘CUS124’为试材,设计5个不同的基质配比:处理1(V4)为大料(即菇渣和泥炭土1∶1混合)∶珍珠岩=4∶6,处理2(V5)为大料∶珍珠岩=5∶5,处理3(V6)为大料∶珍珠岩=6∶4,处理4(V7)为大料∶珍珠岩=7∶3,处理5(V8)为大料∶珍珠岩=8∶2,分析了在设施栽培下基质对黄瓜农艺性状、叶片叶绿素(SPAD)值、氮含量、光合参数、果实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设施黄瓜基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槽式栽培黄瓜株高、茎粗、茎节数、根长、根鲜质量和茎鲜质量影响显著,均以V7处理最佳,叶片净光合速率、SPAD值和氮含量也较高,而有利于黄瓜生物量的积累和产量的形成;单株结果数和单果质量也以V7处理较高,所以最终产量以V7处理最高,分别比V8、V6、V5和V4处理高8.65%、10.06%、14.83%和16.65%,均显著高于V6、V5和V4处理。  相似文献   

17.
以“德瑞特11”黄瓜为试材,采用基质栽培的方法,研究了基质种类A1(草炭∶珍珠岩∶蛭石=4∶1∶1)、A2(细沙∶椰糠=1∶1)、A3(细沙)、CK(园土)和基质覆盖方式W1(地膜覆盖)、W2(苯板覆盖)对黄瓜的生长指标、生物量指标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的设施蔬菜基质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基质栽培下黄瓜的各监测指标均优于土培对照处理;W1A2处理下的黄瓜的株高、茎粗、叶面积、结果中期的叶片SPAD值及地上部分干鲜质量均表现最佳;W2A2处理下的黄瓜产量及灌溉水分生产率表现优于其它处理;同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分析得出W1A2处理的综合得分最高,W2A2处理次之。因此综合分析来看,栽培基质为细沙∶椰糠=1∶1,覆盖方式为苯板覆盖时对黄瓜的生长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8.
卡特兰为兰科卡特兰属复茎类附生植物。卡特兰品种很多,按开花时间可分为:春花品种、夏花品种、秋花品种和冬花品种以及不定期开花品种。卡特兰喜温暖、潮湿、充分光照,生长适温22℃~30℃,冬季不能低于温度15℃。卡特兰可盆栽和蛇木板吊栽,家庭盆栽可用蕨根、苔藓、树皮、火山石等疏松透水基质栽培,也可用泥炭土或草炭土栽培,但生长稍差。花盆可用各种漏空花盆,也可用木框种植。花期外加套盆入室观赏,或用各种装饰盆,数株同植,或与其他植物组合栽植。  相似文献   

19.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接种AM真Glomus versiforme对枳[Poncirus trifoliata(L.) Raf.]实生苗生长和水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极显著提高枳实生苗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单叶面积、单叶重、叶片自由水含量、叶片含水量和叶片保水力,显著提高了叶片束缚水含量,束缚水:自由水的比例也提高72.7%。因此,接种AM真菌增强了枳实生苗的生长,提高了枳实生苗的抗旱性和抗脱水能力。AM真菌对枳实生苗存在后效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云南金钗石斛实生苗为试材,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分别施用浓度均为5%的菜籽麸、花生麸、桐麸发酵液和复合肥,分别测定其分蘖数、粗度、株高、叶片数、冠幅、鲜重、干重、干鲜比等生物学性状、SPAD值和石斛碱含量。结果表明:施用花生麸,有利于增加金钗石斛的株高、分蘖数、叶数;施用菜籽麸,可以增加金钗石斛干物质重量;施用桐麸有利于增加金钗石斛的粗度、鲜重和石斛碱含量;菜籽麸和复合肥混合施用,可以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干鲜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在金钗石斛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有选择性地施用这些肥料,可以达到增加和提高金钗石斛的产量和石斛碱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