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赣北机采棉适宜的播期与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适宜的播期及合理的种植密度,以中棉425为材料,设置了2个播期(5月13日、5月25日)、4个密度(7.5、9.0、10.5、12.0株/m~2)共8个处理,研究了各处理间光合有效辐射(PAR)、产量及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棉花单铃重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且随着播期推迟也有降低的趋势;衣分含量受密度的影响较小,但随播期的推迟下降较为明显;5月13日播种的10.5万株/hm~2的处理籽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其纤维品质较好。建议赣北棉区机采棉的适宜播期为5月13日左右,适宜密度为10.5万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超早熟短季棉适宜播期及密度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不同生态区进行了超早熟短季棉播期及种植密度试验,分析了不同的播期及密度处理对霜前花率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棉区超早熟短季棉夏播适宜种植密度为13.5万~18万株.hm-2,麦后直播播期应越早越好,不同的种植地区还应该根据水肥条件、气候及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播期及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3.
播期对鄂东地区直播棉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鄂东植棉区麦(油)后直播短季棉最适播期,以晶华棉116为材料,设置5月20日至6月9日每隔5天一个播期的试验。结果表明:播期为5月25日处理的生育期适中、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最高、纤维品质最好。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棉花,建议鄂东植棉区在5月25日前后进行播种。  相似文献   

4.
深松与播期对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深松和播期对玉米冠层结构的调控,分析深松与旋耕条件下不同播期群体冠层结构特点,明确塑造高产群体冠层结构的耕作方式及适宜播期。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耕法设2个水平(深松与旋耕),副区播期设3个水平(4月25日、5月10日和5月25日),研究深松与不同播期对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可适当延长玉米生育进程,对玉米植株形态、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光合势(LAD)、干物质积累特征参数及产量的影响均表现为深松>旋耕(CK);播期处理间其冠层结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早播>中播>晚播;随着播期推迟,早播(4月25日)产量较5月10日、5月25日分别提高3.61%和43.38%。说明深松条件下早播利于群体形成合理的冠层结构,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5.
运用空间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密度下赣北机采棉蕾期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 active radiation,PAR)的空间分布。通过PAR截获率的半方差函数和等值线图来反映机采棉群体冠层内PAR截获率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高斯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赣北机采棉各密度群体蕾期冠层PAR截获率的空间相关性,决定系数均在0.9以上。赣北机采棉各密度群体冠层PAR截获率的空间格局相似,但其变异程度随密度增加而上升。此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对PAR进行定量化地估算和精确定位,为赣北机采棉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鄱阳湖棉区种植短季棉品种中棉所58的最佳密度,结合鄱阳湖棉区短季棉生产情况,设6个密度梯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试验,测量不同处理的棉花农艺、产量性状,为鄱阳湖棉区发展短季棉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密度为12 0000株/hm~2较为适宜,其籽棉、皮棉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与中熟棉对照品种常规密度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不同播期对短季棉品种德0720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短季棉新品种德0720的综合生产潜力,于 2014-2015年进行了大田播期试验。试验设5月13日、5月20日、5月27日、6月3日、6月10日5个播期,研究不同播期对短季棉新品种德0720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德0720的生育进程先加快后减慢,生育期先缩短后延长。在整个生育期株高和茎粗均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马克隆值随着播期的延迟而下降,断裂伸长率、断裂比强度随播期推迟而升高。产量及构成因素均随播种期的推后呈下降趋势。考虑到与前茬(大蒜、油菜、黑麦草等)衔接,德0720的最适播期是5月27日左右。  相似文献   

8.
湖南短季棉油后直播适宜播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个短季棉品种(组合)中棉所50与FZ001,分5月25日、6月5日、6月15日3个播期研究了播期对短季棉品种的生育进程、产量性状与纤维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万株·hm-2的密度下,中棉所50与FZ001于6月5日播种效果最佳,而6月15日播种棉花减产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黄淮棉区麦后夏播短季棉纤维品质育种的概况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近10年来我国北方黄淮棉区麦后夏播短季棉纤维品质育种的概况与进展.通过对1988~1989年与1998~1999年两轮夏棉区试纤维品质结果比较,说明了近10年来夏棉育种纤维品质有一定提高,符合纺织工业要求,同时也表明加强夏播棉纤维品质育种的必要性.对1997~1998年黄河流域中熟棉区区试与1998~1999年夏棉区试纤维品质结果比较,表明夏播棉与春播棉纤维品质相当,一些指标甚至优于春播棉.同时还对优质夏播棉品种(系)中棉所36和运早254(8)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正>该技术针对长江流域营养钵育苗移栽传统植棉技术操作烦琐、费工费力,不利于机械化生产,效益低等难题,以及长江流域传统直播用种量大、短季棉夏直播产量低、品质差等现实生产困境,系统开展了棉花精量直播种植技术研究、直播棉毛籽种子包衣配方筛选、中早熟棉改夏直播适宜播期密度组合鉴定、  相似文献   

11.
以转基因抗病虫早熟棉品种邯686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设置4个不同播期处理,研究了洋葱茬后直播早熟棉的种植效果,结果表明:以5月31日播种的籽棉产量最高,为4044.0 kg/hm2,5月26日播种次之,为3948.0 kg/hm2,均比6月5日增产显著、6月10日增产极显著。因此,建议冀中南地区邯686洋葱茬后直播适宜播期是5月26~30日,最晚不应晚于6月5日。  相似文献   

12.
播期对吉林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2010~2011年在吉林省梨树县进行春玉米5个播期试验(SE、E、M、L、SL为2010年4月21日、5月2日、5月13日、5月23日及6月2日播期,2011年为4月20日、4月30日、5月10日、5月20日及6月1日播期),探讨播期对吉林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均有显著的影响。随播期推迟,春玉米生育期缩短;相对于SE和SL处理,M处理下叶面积指数较高且维持天数较长,有利于春玉米光合作用以及干物质积累;播期对春玉米地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表现为SE与M处理间差异不大,SL与SE、M处理相比干物质积累明显降低。试验播期范围内播期对产量影响显著,随播期的推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百粒重在SE、E和M处理间无差异,与前3个播期相比,由于灌浆期缩短导致L和SL处理的百粒重显著下降;穗粒数与开花-子粒形成期内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本试验在2010年M处理下获得最大产量(11490.6 kg/hm2),吉林西南部春玉米播期在5月中旬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中棉所9B02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种植。其夏播生育期为103 d,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的Ⅱ型品种标准,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2019―2020年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组早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7.8%、10.8%和10.9%。介绍了中棉所9B0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栽培管理技术要点等,为其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对南疆特定干旱气候条件下滴灌和漫灌的复播玉米冠层内温、湿度变化及光分布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扬花期冠层内温度、光截获率在下午14:00时达最高,且相对湿度达最低,其日平均温度为30.0℃~31.9℃,日平均相对湿度为40.9%左右,群体平均光截获率为43.3%~46.1%。与漫灌相比,滴灌能提高复播玉米群体的相对湿度和光截获率,降低冠层温度和表层土壤温度,“平抑”地温,这种效应在生育后期更加明显。在灌浆期,滴灌处理群体平均温度较漫灌处理低1.05℃,相对湿度高4.63个百分点,光截获率高11.1个百分点。滴灌改善了复播玉米群体内温、湿度和光分布条件,增强长势,产量较漫灌提高14.95%,生育期推迟5 d左右,在生产中应注意早播或选用早熟品种,以免影响成熟。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鲁西南棉区蒜后短季棉直播的可行性及不同播期对直播短季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短季棉新品种鲁棉532和鲁棉551为材料,研究不同播期对棉花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出苗时间缩短,开花期到吐絮期生育时间变长,株高增加,第一果枝节位、单株结铃数和铃重降低;随着播期推迟,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降低,霜前花率降低,衣分降低显著。  相似文献   

16.
通过短季棉鲁棉532覆膜晚播和无膜晚播种植模式与春棉鲁棉258常规种植模式进行比较,探索适宜山东黄河三角洲地区气候地理条件的短季棉最佳种植模式,为大面积推广短季棉种植模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短季棉覆膜晚播种植模式对促进生长、增产、增效效果不突出;短季棉无膜晚播种植模式比其他模式可明显减少管理用工,降低植棉投入,比覆膜晚播效益略高,比春棉产量和效益均降低。建议采用短季棉无膜晚播与黑麦草(饲草)连作模式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大面积推广,以提高短季棉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7.
播期对吉林省不同品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不同播期对吉林省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本试验以吉林省主栽品种通单258、华科425、农华106为材料,进行5个播期处理试验,播期设置分别为:4月28日(T1)、5月4日(T2)、5月11日(T3)、5月18日(T4)、5月25日(T5)。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各品种玉米生育期均不同程度缩短,并且播期越晚,干物质积累量越低。玉米开花期前,不同处理叶面积指数差异不显著,花后晚播处理叶面积指数下降快于早播处理。推迟播期,不同品种百粒重降低,产量下降,T1处理产量与T4、T5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适时早播,有利于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祁杰  董合忠 《中国棉花》2023,(10):39-41
目前黄河流域棉区主要采用春棉品种、一年一熟、早春播种、地膜覆盖、精细管理、人工多次收花的栽培模式在中低产田种植棉花,虽然棉花产量较高,但用工多、投入大,吐絮分散,难以集中采收,且残膜污染严重。在多年试验基础上,用无膜晚播短季棉替代早春覆膜春棉,改精细管理、分次收花为轻简管理、集中收获,建立了短季棉无膜轻简栽培技术,省工节本,纯收益高于覆膜春棉,推广应用前景好。简要总结了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和集中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栽培技术要点,为黄河流域棉区发展短季棉无膜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不同播期对美国抗虫棉32B的生育及抗虫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保铃棉32B不同播期试验表明,播期的不同对其生育性状,产量构成及抗虫性都有影响,早播前期生长迟缓,后期易早衰,生育进程缩短,抗虫性降低,皮棉产量低,适当晚播,能保证其生长前期和后期营养均衡,增强棉株的抗虫性,增加皮棉产量.提出沿江棉区美国抗虫棉适宜播期为4月22日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长江流域适宜的棉花栽培模式,研究了2个播期(A1:5月10日,A2:5月30日)和4个种植密度(B1:5.25万株·hm-2,B2:7.50万株·hm-2,B3:9.75万株·hm-2,B4:12.00万株·hm-2)互作的不同栽培模式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形成因子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10日播期获得的籽棉产量和衣分均优于5月30日播期,并在密度为9.75万株·hm-2时籽棉产量最大;棉花纤维品质与种植密度关系不密切,但在5月30日播期下棉花纤维品质相对较好。在生产中,应依据实际生产条件选择相应的栽培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