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同水稻品种淹水直播方式下的耐淹出苗能力以及淹后的秧苗素质。【方法】以前 期初筛获得的 11 份耐淹性水稻种质资源为材料,进行大田淹水直播(淹水 5 cm)处理,以湿润直播作为对照, 研究淹水直播条件下的出苗率、秧苗期的单株分蘖数、株高、茎高、叶龄、根冠比等主要秧苗素质,比较分析 了不同水稻品种对淹水直播的出苗率以及农艺性状的响应差异。以淹水直播和湿润直播条件下各农艺性状为基 础数据,对秧苗期的秧苗素质进行比较。【结果】淹水直播对出苗率和秧苗期的根冠比影响较大,出苗率可作 为评价淹水直播条件下耐淹出苗能力的重要指标。以出苗率作聚类分析评价各品种的耐淹出苗能力,筛选出吊 黎望、朝安龙眼两个耐淹出苗能力强的材料。淹水直播 25 d 后,各品种秧苗期的单株分蘖数、叶龄减少,根冠 比增加,株高和茎高则表现为耐淹出苗能力强的品种呈降低趋势,而耐淹出苗能力弱的品种则相反。【结论】 淹水直播显著影响直播稻的出苗率,影响水稻秧苗期的农艺性状,其中对秧苗期根冠比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寻膜上覆土栽培对云南春作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云南春作马铃薯的栽培方式。【方法】以云南主栽品种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计不同厚度地膜和膜上覆不同厚度泥土处理,以常规不覆膜不覆土为对照,对土壤温湿度、马铃薯出苗情况、植株生长情况、产量和营养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膜上覆土栽培能够达到抗旱、保湿,均衡土壤水分的效果,同时还可适当抑制覆膜带来的增温,因此,膜上不覆土的处理均未出苗,其余处理的出苗率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有效促进出苗,提高出苗速度,0.008 mm透明膜膜上覆土4 cm处理的出苗率和出苗速度最高;膜上覆土栽培增高了株高、增粗茎粗和增多分枝数,延长生育期,最长延长了14 d;提高块茎单株产量,0.008 mm透明膜膜上覆土6 cm处理单株产量最高;膜上覆土栽培提高了干物质含量、总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另外,膜上覆土栽培可以减少出苗破膜需要的用工,便于收获。【结论】膜上覆土是一种高效增产的栽培模式,其中以覆0.008 mm透明膜并在膜上覆4~6 cm土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北方杂草稻出苗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3份北方杂草稻为试材,栽培稻秋光为对照,对北方杂草稻的出苗动力及其与出苗率、秧苗素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草稻的耐深播性强于秋光.在覆土3 cm条件下,杂草稻的出苗动力主要源于中胚轴的伸长.在覆土5 cm条件下,大部分杂草稻的芽鞘节间也发生伸长,与中胚轴共同成为出苗动力.中胚轴长度与出苗率及秧苗素质的相关性随覆土深度的增加而加大.杂草稻有较强的耐深播性,但不同材料间仍有较大差异.随着覆土深度的增加,中胚轴的伸长对提高出苗率及秧苗素质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早稻品种中早39为材料,研究了有机肥施用量对免耕半固态直播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半固态直播水稻秧苗素质总体优于传统直播,而不同有机肥施用量也对免耕半固态直播水稻秧苗出苗率、地上地下部干物质重、茎基宽、根活力、叶绿素含量、壮苗指数等影响显著,其中有机肥与稀泥配比为0.10︰1时水稻秧苗素质最好,可为水稻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有机肥施用量对免耕半固态直播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稻品种中早39为材料,研究了有机肥施用量对免耕半固态直播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半固态直播水稻秧苗素质总体优于传统直播,而不同有机肥施用量也对免耕半固态直播水稻秧苗出苗率、地上地下部干物质重、茎基宽、根活力、叶绿素含量、壮苗指数等影响显著,其中有机肥与稀泥配比为0.10︰1时水稻秧苗素质最好,可为水稻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水稻直播出苗难、成苗率低、秧苗素质差、病虫危害重等技术难点,采用高吸水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研究其在旱直播水稻上的应用效应。结果表明:包衣处理可提高旱直播水稻出苗率、成苗率,提高秧苗素质,减轻病虫危害,增加产量。与未包衣对照相比,包衣处理的出苗率提高13.5%,成苗率提高18.2%,恶苗病、稻蓟马、麻雀、老鼠、干尖线虫等病虫害分别减轻90.5%、94.3%、95.3%、88.2%、89.5%,株高降低,秧苗单株带蘖数、假茎粗、总根数、百苗干重明显增加,各主要生育期茎蘖数多、叶面积指数高,干物质积累量高,增产显著。应用高吸水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可解决直播水稻目前存在的主要技术难点,促进水稻直播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直播稻专用种衣剂在水直播稻上的应用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播稻专用种衣剂包衣水直播稻种子,研究其应用效应。结果表明:与未包衣对照相比,直播稻专用种衣剂包衣处理不仅能提高水直播稻出苗率、成苗率,而且提高秧苗素质,秧苗整齐度高;各主要生育时期,分蘖发生快,叶面积指数高,干物质积累多,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设置不同床土厚度处理,研究不同床土厚度对水稻出苗率及秧苗素质的影响,综合比较分析得出:当床土厚度为1.8厘米和2.0厘米时水稻出苗率较高,秧苗茎基宽较宽,干物质积累较多,充实度较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设计水稻直播施用除草剂和不施用除草剂的对比试验,研究了施用除草剂对水稻直播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稻直播不施用除草剂处理相比,水稻直播施用除草剂处理两季中植株平均降低0.87个叶龄;植株株高、茎基宽、叶长、叶宽、总根数、白根数、最长根长、地上部干物质和根系干物质在两季中分别平均降低了18.69%、16.71%、16.89%、17.02%、15.02%、11.48%、14.78%、21.15%和17.36%;水稻直播施用除草剂处理第一季植株根冠比减少了2.44%,第二季植株根冠比基本无差异。水稻直播施用除草剂处理两季中植株叶龄、株高、茎基宽、叶长、叶宽、总根数、白根数、最长根长、地上部干物质、根系干物质和根冠比均出现不同层度的降低趋势。因此,施用除草剂会降低水稻直播的秧苗素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早稻机插叠盘出苗育秧与常规小拱棚育秧(对照)的模式表明,叠盘出苗育秧较对照出苗期提早3~4 d,出苗率提高8.5%,秧苗重量提高40%左右;机插后秧苗早发早长,成熟期提早2 d;产量提高5.2%,亩增效益78元。水稻叠盘出苗育秧表现出苗快而整齐,秧苗素质好,提高早稻机插效果;促进早稻早发早长提早成熟,为晚稻生产留出种植时间,可缓解季节矛盾,确保连作晚稻安全齐穗成熟;增产增效明显。该机插育秧模式的应用可促进水稻规模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稳定早稻种植面积,提高种植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探明了在辽西地区不同育苗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根系形态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方法】以水稻品种稻花香为试验材料,比较沈阳金桥水稻育秧基质M1、法库琦丰生产基质M2、鑫族丰生物炭基质M3、辽宁省水稻研究所配制基质M4及营养土基质M5条件下水稻秧苗形态、根系形态及养分吸收差异。【结果】水稻秧苗在离乳期时,M4处理秧苗长势旺盛,干物质积累量大,根系形态最佳,M4处理秧苗的对氮的吸收量最大,M3处理秧苗对磷、钾的吸收量最大,基质培育的秧苗对养分吸收显著好于营养土。秧苗在移栽期时,基质培育的秧苗生长速度显著加快,M4处理秧苗根长、不定根数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大,养分吸收量加大,尤其对氮元素的吸收更为明显。【结论】由此说明,辽宁省水稻研究所配制基质具有培育秧苗素质佳、根系形态好、养分配比合理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利用对比的方法研究水稻新型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中稻乐牌育秧片、吉林瑞隆育秧基质和禾靓牌育秧基质的各个处理的出苗率和空穴率均高于常规对照,但各个处理间出苗率和空穴率的差异不明显;与对照相比,各个处理的出苗期均比对照晚,其中稻乐草炭与稻乐秸秆2处理出苗期比常规对照晚2d;稻乐草炭与稻乐秸秆植株株高较矮,充实度高;综合各项指标表明,除对照外在4个处理中禾靓基质秧苗长势较好;与对照相比,吉林瑞隆和禾靓处理的产量均有提升,稻乐草炭和稻乐秸秆处理的产量均有所降低,禾靓处理的产量增加幅度较大,增产203kg/hm~2,从苗期开始其各项指标均表现良好,为高产优产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马铃薯膜上覆土最佳土层厚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铃薯高垄膜上覆土自然顶膜出苗栽培技术为近年来推广的一项马铃薯栽培新技术,具有自然出苗率高、产量高、杂草少等优点,其中膜上覆土的最佳土层厚度是影响马铃薯自然顶膜出苗的关键因素之一。本试验设0、1、3、5、7 cm 5个覆土厚度处理,结果表明: 3cm、5cm两个处理为最佳覆土厚度,3cm、5 cm两个处理采用的覆土厚度更有利于顶膜出苗,自然顶膜出苗率分别达到95.2%、98%,出苗整齐度分别为91.7%、91.4%,较对照产量分别增加了28.83%、27.72%,商品率分别提高了47.77%、49.64%,膜下杂草分别减少了44.74%、84.21%。同时,地膜回收也更为彻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覆盖方式、种子处理和播种深度对蒙古扁桃种子出苗的影响。[方法]播种试验采用覆盖方式、种子处理和播种深度3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每2 d观测1次,记录每个处理小区出苗情况,采用出苗时间、出苗率和出苗速率3个指标描述种子出苗情况。[结果]在蒙古扁桃大田育苗中覆盖地膜,出苗开始期提前8 d,出苗高峰期提前10 d,出苗率和出苗速率显著提高;蒙古扁桃种子通过开水浸种催芽、温水浸种催芽或混沙冷藏催芽处理,出苗开始期比冷水浸泡处理提前8~10 d,出苗高峰期提前12~14 d,出苗率分别提高21.7个百分点、20.8个百分点和23.1个百分点,出苗速率提高1.39倍、1.21倍和1.45倍;覆土厚度对蒙古扁桃种子出苗率和出苗速率影响显著,覆土越厚则出苗时间越长,出苗率越低。[结论]蒙古扁桃大田育苗应采用覆盖地膜技术,可根据不同情况参用开水浸种催芽、温水浸种催芽或混沙冷藏催芽处理种子,生产中覆土厚度以1 cm为宜。  相似文献   

15.
轻简栽培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定田、同品种、同时、同方法、同步调查观察,结果表明,直播稻,抛秧稻和移栽稻病虫害发生种类基本相同,发生量和为害程度有一定的差异,多种病虫害发生和为害程度为直播稻重于抛秧稻,抛秧稻又重于移栽稻。早稻抛秧稻病虫为害程度与不同育秧方式和秧苗素质有关,适量施用钾肥能提高稻株抗病虫能力,减轻稻纹枯病和稻飞虱等的为害。直播晚粳稻植株密度,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程度。根据轻简栽培水稻病虫发生特点,应加强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6.
不同覆土厚度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水稻不同覆土厚度对秧苗素质的影响和哈尔滨地区最适合的播种深度,在自然条件下,通过设计不同的出苗阻力(覆土深度0cm、1cm、2cm、3cm、4cm、5cm)来测定哈尔滨地区主栽水稻品种松粳9号的出苗期、成苗率(%)、叶龄、平均株高、白根数及中胚轴的长度,以分析影响水稻种子顶土出苗的动力源,总结出水稻播种的最适宜深度,对生产产生指导作用,有利于促进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增加收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持续低温对水稻出苗率的影响,充分挖掘早春气候资源,确定早稻直播适宜温度,针对早稻品种中嘉早17,利用智能气候箱,开展不同催芽程度下、不同低温处理及其持续时间对水稻出苗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降低或其持续时间的延长,不同催芽程度水稻芽期单株茎叶干质量、株高、第一叶长和成苗率等生长和形态指标均显著下降,其中,芽谷成苗率下降幅度更为显著,而破胸较芽谷表现出更强的耐低温性;芽期单株茎叶干质量、株高、第一叶长与水稻成苗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其可作为水稻芽期耐冷性鉴定指标。综合考虑成苗率、成苗素质以及光热资源利用率等因素,生产上可在气温稳定通过10℃时以破胸程度进行直播,播种量较12℃增加3.4%~6.4%。  相似文献   

18.
精播对旱地党参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2):196-198
为了探究不同播种方式对党参出苗的影响,从不同播量(2 000,3 000,4 000,5 000,6 000粒/m~2)、覆土厚度(0,4,8,12,16 mm)、覆盖物(谷草、遮阳网、玉米秆、松枝)等方面对党参出苗情况进行调查,计算出苗率并对出苗期、出苗整齐度、苗高整齐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党参适宜播量为4 000~5 000粒/m~2,折合公顷播量为30~45 kg,比农户播量节约种子60.0%~86.7%;覆土厚度为8~12 mm时,党参出苗率较高;覆盖物以谷草为佳,出苗率高,成本低。  相似文献   

19.
可降解种膜直播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可降解种膜水稻直播种植技术在辽宁地区的可行性,在辽宁省辽阳、新宾等地,以普通直播和机械插秧为对照,研究可降解种膜直播对土壤不同土层温度、出苗时间、出苗率、生长性状和产量构成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降解种膜直播与对照相比,对耕层地表和地表下5cm处温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地表下10cm处温度的影响显著(P0.05);在水稻生长前期,对提高土壤温度作用较大,且主要体现在浅层,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对较深层土壤的温度影响加大。与普通直播相比,可降解种膜直播早6d出苗,出苗率高17.6%。与对照相比,可降解种膜直播对水稻株高和分蘖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水稻生长前期,机械插秧处理的秧苗植株最高,到生长中后期,可降解种膜直播秧苗株高最高,但随时间推移,3种种植模式下的秧苗株高差别越来越小,可降解膜作用减弱;可降解种膜直播水稻分蘖最早,且更早达到分蘖高峰,有效分蘖比对照高24%和35%。可降解种膜直播与2组对照相比,对水稻的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在14.5%的含水率下,可降解膜直播产量为11 141kg/hm~2,比普通直播高17.72%,比机械插秧高8.33%。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明确水田精量穴直播模式下出苗阶段的最佳水分管理方式,开展了该试验。【方法】以杂交稻川优620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种水分管理方式下直播稻田间土壤水势变化、出苗成苗状况、分蘖动态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苗期选择合理的水分管理方式(当土壤水势为-8~-10 kpa时进行间隙灌溉),不仅有利于减少灌水量和灌水次数,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增强根系生长,提高杂草防治效果,还有利于促进分蘖发生,获得更高的产量。【结论】直播稻出苗阶段土壤应保持适度干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