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爱民 《现代园艺》2014,(19):64-66
初步介绍了上海的七大森林公园(共青森林公园、滨江森林公园、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佘山国家森林公园、滨海森林公园、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及世纪森林公园)的生态与景观。森林公园具有森林生态系统和公园的双重功能,对于建设城市生态和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整理研究相关学术资料可知,湿地公园为特定区域内借助人工手段保护或修复现有湿地现场的生态类项目,属于以自然景观为主的生态系统,同时重视展示宣教等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起到科普教育等作用。在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借助景观生态学理念进行生态规划并开展景观设计,从而更好地体现湿地公园的功能与价值。所以,主要通过阐述国家湿地公园的研究背景和相关概念,然后提出其生态规划思路和景观设计方法,希望可以给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及景观设计提供比较合理的建议,以此指导国家湿地公园类项目的生态规划和景观设计,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实现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和谐统一,其中,湿地生态资源的保护是湿地公园开发建设的基础。在我国湿地公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当前湿地公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文章以杭州大江东江海湿地规划为例,着重从湿地生态水系的构建与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两方面探讨湿地公园的保护策略,并提出建构新型的圈层保护模式,以更好地保护湿地资源及合理地进行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4.
以长沙洋湖湿地公园一期工程现状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分别从公园交通、植物、水景和景观小品设施4个方面对湿地公园的人文特性进行分析。对城市湿地公园的人文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的身心需求,也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城市湿地公园在整治水土资源、为生物提供栖居地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但是我国在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实践中,由于缺乏科学方法的指导,导致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工作一直没有取得重大进展。本文就基于生态文化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进行了规划研究,从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特质、建设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方法入手,提出了对未来城市湿地自然景观设计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拥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而湿地公园建设既能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又能最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地。以陕西岐山落星湾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基于湿地理论,积极探索县级湿地公园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湿地是"地球之肾",属于特殊生态资源与土地环境,湿地的生态状况会对该地区生态平衡形成直接影响,因此,各地都加大了对湿地公园的生态修复力度。以湿地公园生态修复设计原则为切入点,简要分析生态修复模式,为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解决城市湿地公园园林绿化及生态修复相关问题,本文以查阅相关文献和笔者多年管理经验为基础,对城市湿地公园园林绿化及生态修复改造进行研究,提出了进行土壤改良和地形的打造、加强思想重视和规划管理、做好湿地公园绿化设计等相关解决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城市生态公园已被提上了各大城市议程,各地政府都在同社会进行广泛合作,以找到真正适合的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案。但由于我国从事该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缺乏实际经验,所以,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目前城市生态公园设计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技术与方法,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京杭大运河扬州段为例,以遗产廊道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探索运河遗产廊道构建及景观优化设计。针对大运河扬州段水体景观、绿地空间及沿岸历史建筑现状问题,引入构建遗产廊道思路,提出绿色廊道构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解说系统规划和遗产点保护与利用等优化策略,从而发扬传承运河遗产文化,夯实生态基地,保护修复运河自然生态及沿岸历史建筑,让运河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11.
介绍大岭山生态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通过现状分析、理念分析、合理分区和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阐述,详细分析整个公园规划的方法理念与设计思路,总结出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和结构形式。自然山水与人类文明的结合体现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以水净、水景、水镜的形式介绍该公园方案的景观设计目标。希望该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思路和方法可以为今后的湿地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湿地植物在湿地园林中的生态创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在湿地园林建设中,湿地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群落内部各种湿地植物的选配,都应以生态功能为核心,同时遵从景观和生态净化等要求,特别要注重湿地植物的选择和科学配置,实现创新应用。文章以上海世博后滩湿地公园为例,探讨湿地植物在湿地园林中的生态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长田漾湿地公园当地原始的项目施工环境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该项目规划定位以保护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准则,以"生态、乡野、活力"为主题,结合利用长田漾地区湿地独特的资源特征,协调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此次项目如何把长田漾湿地公园建设成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主题休闲和观光旅游圣地。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长田漾湿地公园当地原始的项目施工环境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该项目规划定位以保护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准则,以"生态、乡野、活力"为主题,结合利用长田漾地区湿地独特的资源特征,协调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此次项目如何把长田漾湿地公园建设成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主题休闲和观光旅游圣地。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复杂性难题。从风景园林学的视角出发,以临河黄河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临河黄河湿地植物现状,总结临河黄河湿地公园生态恢复植物选择的原则与类型,以期为临河黄河湿地公园景观环境的生态建设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陈志毅 《现代园艺》2014,(13):106-109
湿地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主要地表景观和生境之一,和海洋、森林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公园类型,具有以湿地生态为主的生态特殊性和以湿地景观为主的景观特殊性。本文以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为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鹰潭市现状、发展进行考察,结合当地特色对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从建设条件、定位、原则、理念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以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实用性,并尝试总结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7.
张玥 《现代园艺》2023,(3):115-117
湿地被称为城市之“肺”,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建设湿地公园时,如何保护湿地既有生物资源、减少水资源损耗,同时对已经受损生态环境予以修复,成为必须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从生态、社会和经济三方面分析湿地公园的价值,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分别从水质与水系保护、鸟类与植物保护、湿地生态文化保护,以及植被恢复、基质恢复和水环境恢复等方面,提出湿地公园建设中湿地保护与恢复方法,为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王昕 《现代园艺》2013,(2):77-78
本文以苏州三角嘴湿地公园为例,简要阐述了湿地工程建设中部分生态元素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建设城区型国家湿地公园可以有效保护城市湿地资源,提升城市生态文化影响力。城区型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生态工程建设项目,与常规的城市水景公园建设有很大区别。文章以江西赣州章江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通过对该湿地公园湿地资源的科学评价,提出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为我国城区型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刘世博 《现代园艺》2021,(2):161-162
城市湿地公园具有生态价值功能及休闲娱乐功能,相关绿化养护工作相较于其他城市公园具有特殊性,应更加侧重生态环境保护,在维护湿地景观风貌的同时,提高生物多样性,降低游人休闲活动对湿地生境的影响。阐述了城市湿地公园绿化养护对比普通大众公园绿化养护所具有的特殊性及现阶段湿地公园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从养护管理角度提出了城市湿地公园绿化养护生态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