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化肥减施配合有机肥对燕麦(Avena sativa)营养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本研究设置单施化肥(CF)、单施生物有机肥(OF)、化肥减施50%+50%生物有机肥(COF)、不施肥(CK)4个处理,于2019—2020年研究了4个处理下燕麦生产性能、营养品质、土壤养分含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了燕麦干草产量、高度和茎粗,干草产量和高度分别在COF和CF处理最高;施肥显著提高了燕麦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连续两年均在COF处理最高;施肥显著降低了粗灰分、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施肥显著提高了0~10 cm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速效养分含量均在COF处理最高;净经济效益在CF最高,COF次之,OF最低。TOPSIS模型综合分析表明,化肥减施50%+50%生物有机肥处理不但能使燕麦保持较高的生产力和牧草营养品质,还可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净经济效益,是适宜于高寒区燕麦人工草地的施肥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亚热带红壤地区研究有机肥(Ⅰ基肥、Ⅱ基肥+石灰、Ⅲ基肥+猪粪、Ⅳ不施肥)对苜蓿产量及红壤肥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施用有机肥普遍提高苜蓿鲜草产量(P<0.01)。处理Ⅱ增产效果最好,比不施肥处理可提高苜蓿鲜草产量14.52%(P<0.05)。施有机肥可增加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P<0.05),但全钾含量则减少,其中第Ⅲ组提高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显著高于Ⅰ、Ⅱ组,第Ⅱ组对速效养分的增加高于第Ⅰ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4 500 kg/hm~2、7 500kg/hm~2、10 500kg/hm~2的3个有机肥施肥水平对多花黑麦草、燕麦、小黑麦(冬牧70)、饲用豌豆、紫云英、箭筈豌豆、毛苕子在红壤丘陵区冬闲田产量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豆科牧草以及黑麦草3个处理间的产量无差异(p0.05),燕麦有机肥2的总干草产量显著低于其他2个处理(p0.05),小黑麦总产量均表现出有机肥3有机肥1有机肥2(p0.05)。在冬闲田种植1季牧草配施有机肥,能提高土壤的pH值、有机质以及大部分水解性氮含量,但有效磷含量大部分有所减低,速效钾全部降低,降低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马祥  贾志锋  张永超  张然 《草地学报》2019,27(6):1759-1765
为探究生物有机肥对高寒牧区燕麦(Avena sativa L.)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本研究开展了3年(2015-2017年)的田间试验,共设置5个不同的施肥处理(3个有机肥处理和2个对照处理),于成熟期测定了燕麦种子产量和秸秆产量,并分析了土壤的理化性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量对高寒牧区燕麦的产量影响较大,施用4 500 kg·hm-2生物有机肥的燕麦种子产量和秸秆产量最佳,较不施肥对照增加了0.45倍,0.37倍,0.42倍和0.39倍,0.22倍,0.24倍,但处理效果低于化肥处理,对种子产量构成要素分析表明生物有机肥主要是通过增加燕麦的小穗数、单株穗粒和单株穗重及千粒重来达到增产的效果,种子产量与穗部农艺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此外,生物有机肥能够有效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全磷、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提高有机质含量,降低燕麦田土壤pH含量,有效提高燕麦产量,与常规施肥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提高苜蓿 (Medicago sativa)产量和改善土壤肥力性质的施肥措施,本研究以中国为研究区域,以不施肥苜蓿为对照,通过检索文献整合已发表的相关田间试验数据,采用整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系统探究施肥措施对苜蓿地土壤水分、养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有效增加苜蓿土壤养分含量并提高苜蓿产量,但增加的地上生物量也影响了苜蓿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其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3.1%~33.3%和4.5%~30.9%,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3.6%~144.4%和4.4%~24.8%,土壤水分下降了4.4%~11.8%。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措施下苜蓿增产率达到15.4%~198.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5.9%~169.6%。进一步相关分析表明,苜蓿产量与0 ? 200 cm土壤水分、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1),苜蓿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 0.01)。综上,施肥可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并提高苜蓿产量,其中化肥和有机肥配施表现出的增产作用最为突出,化肥配施对苜蓿水分利用效率的提升效应最佳。该研究可为苜蓿种植过程中适宜施肥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有机肥对苜蓿产量及红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亚热带红壤地区研究有机肥(Ⅰ基肥、Ⅱ基肥+石灰、Ⅲ基肥+猪粪、Ⅳ不施肥)对苜蓿产量及红壤肥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施用有机肥普遍提高苜蓿鲜草产量(P〈0.01)。处理Ⅱ增产效果最好,比不施肥处理可提高苜蓿鲜草产量14.52%(P〈0.05)。施有机肥可增加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P〈0.05),但全钾含量则减少,其中第Ⅲ组提高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显著高于Ⅰ、Ⅱ组,第Ⅱ组对速效养分的增加高于第1组: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发酵牛粪有机肥对象草生物产量的影响,试验对施用发酵牛粪有机肥和未发酵牛粪的桂闽引象草和王草的株高、分蘖、产量、叶茎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水平下,与施用未发酵牛粪相比,施用发酵牛粪有机肥后,桂闽引象草和王草生长速度加快,平均全年株高达(225.64±4.91)cm和(205.13±7.96)cm;桂闽引象草鲜草产量达(197.39±3.22)t/hm2,王草鲜草产量达到(186.81±3.56)t/hm2,干物质产量均显著提高(P0.05)。说明牛粪通过发酵后肥力明显增加,是种植牧草等作物的优质生物有机肥。  相似文献   

8.
研究选取50头西门塔尔杂交公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25头,分别饲喂以玉米秸秆和稻草为主要粗饲料的饲粮,测定牛粪中微生物种群和数量以及氮磷的含量。牛粪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分离和数量测定采用稀释平板法,氮磷测定采用有机肥料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以玉米秸秆作为粗饲料饲喂肉牛组,粪便中的微生物总量、细菌总量和放线菌总量都显著高于稻草组(P<0.05),真菌数量玉米秸秆组高于稻草组(P>0.05),粗饲料来源虽然影响了牛粪中微生物的数量,但牛粪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没有改变;玉米秸秆组的牛粪中全氮、全磷和速效氮、速效磷的含量显著低于稻草组(P<0.05)。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不同有机肥对黑麦草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试验在种植黑麦草的土壤施加牛粪和猪粪有机肥,测定了黑麦草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等指标。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对黑麦草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施肥处理120天时,猪粪组株高与对照组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猪粪组和牛粪组黑麦草分蘖数和产量也有所增加。施加有机肥能显著提高黑麦草的营养品质,在出苗75天时,猪粪组与牛粪组、对照组的P含量差异显著(P0.05);黑麦草的粗脂肪含量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相对平稳,但在出苗后的90~105 d较高;对照组黑麦草的粗灰分含量大多数时候高于猪粪组和牛粪组,在45,60,105,120天时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腐熟鸡粪有机肥对油菜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腐熟鸡粪有机肥在不同肥力土壤上对油菜生长和氮、磷、钾累积量及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田间调查、采样分析以及田间定点监测的方法,对比研究了施用鸡粪和有机肥对油菜产量及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熟鸡粪和有机肥可使油菜产量增加,油菜中氮沉积增加,速效磷含量没有变化,速效钾含量呈增加的趋势;施用腐熟鸡粪和有机肥使得土壤中氮含量降低,速效磷含量没有变化,速效钾含量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施用腐熟鸡粪有机肥可提高油菜的生产性能,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肥力,缓解土壤氮、磷富集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在施用不同量牛粪后土壤-甜高粱体系中钾元素的利用和分布情况,试验分析了牛粪、甜高粱及土壤试验前后速效钾、全钾含量和甜高粱产量。结果表明:试验前在最浅层(0~≤5 cm)土壤中速效钾含量极显著低于>5~≤10 cm、>10~≤15 cm、>15~≤20 cm土层(P<0.01),4个土层土壤钾含量分别为27.73,43.27,42.97,40.40 mg/kg;试验后各土壤层全钾、速效钾含量与试验前相比均有增加;不同施肥处理对甜高粱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施化肥组甜高粱总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钾元素在植株茎叶及根系中的富集作用表现为茎叶>根系。说明单施有机肥不是最佳施肥方式,需要有机肥、无机肥混合施入。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提高苜蓿(Medicago sativa)产量和改善土壤肥力性质的施肥措施,本研究以中国为研究区域,以不施肥苜蓿为对照,通过检索文献整合已发表的相关田间试验数据,采用整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系统探究施肥措施对苜蓿地土壤水分、养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有效增加苜蓿土壤养分含量并提高苜蓿产量,但增加的地上生物量也影响了苜蓿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其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3.1%~33.3%和4.5%~30.9%,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3.6%~144.4%和4.4%~24.8%,土壤水分下降了4.4%~11.8%.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措施下苜蓿增产率达到15.4%~198.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5.9%~169.6%.进一步相关分析表明,苜蓿产量与0-200 cm土壤水分、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苜蓿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综上,施肥可有效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并提高苜蓿产量,其中化肥和有机肥配施表现出的增产作用最为突出,化肥配施对苜蓿水分利用效率的提升效应最佳.该研究可为苜蓿种植过程中适宜施肥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封育和添加牛粪对退化亚高山草甸土壤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封育和添加牛粪措施对退化草地土壤恢复的影响,本研究以滇西北部亚高山草甸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延续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封育、添加牛粪均显著提高了退化亚高山草甸土壤有机质含量(P0.05),且封育下有机质含量高于添加牛粪处理;二者对土壤容重、含水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封育、添加牛粪对土壤氮磷钾含量的作用有所不同,封育显著提高了0-10cm土层中全氮、全磷、速效钾的含量(P0.05),降低了全钾的含量(P0.05);牛粪处理则显著降低了0-10cm土壤全氮和速效磷的含量(P0.05),对全磷、速效钾的含量没有明显影响(P0.05)。封育和添加牛粪措施之间存在互作效应,共同作用时对0-10cm的全氮、全磷、速效磷的影响最大,对0-30cm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则存在累积效应。另外,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在土壤中的分布以0-10cm为主,在0-30cm土层中从上往下呈递减趋势。可见,封育和添加牛粪均改善了土壤的养分状况,有利于退化亚高山草甸土壤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桉树-牧草复合种植模式的可行性和桉树是否影响牧草的营养成分,试验于2013—2014年在不同郁闭度的桉树林下套种桂牧1号杂交象草、山毛豆、圆叶舞草、非洲狗尾草、合萌、白花扁豆、速生槐等7种牧草,共设计了13种桉-草复合种植模式。结果表明:在不同郁闭度的桉树林下,桂牧1号杂交象草鲜草产量最高的套种模式是新造林(2 m×6 m),达232.35 t/hm2;其次是新造林(2 m×3 m)、萌芽林(2 m×4 m)、萌芽林(2 m×3 m);山毛豆鲜草产量最高的套种模式是新造林(2 m×6 m),达89.0 t/hm2,新造林与萌芽林间产量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相同郁闭度桉树萌芽林(2 m×3 m)下套种牧草鲜草,再生性最好、生物产量最高的是桂牧1号杂交象草(115.79 t/hm2),其次是非洲狗尾草(94.27 t/hm2),山毛豆(62.53 t/hm2)居第三,圆叶舞草(43.36 t/hm2)居第四。桂牧1号杂交象草、山毛豆等牧草品种在桉树下套种与常规土壤种植的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钙、磷和氨基酸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桂牧1号杂交象草、非洲狗尾草、山毛豆、圆叶舞草4个牧草品种适合在桉树下套种生长,而且桉树对牧草营养价值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氮肥种类对多花黑麦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西南地区牧草资源,完善牧草营养施肥技术,本试验以‘长江2号’、‘特高’、‘F4N’3个品种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种类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尿素的多花黑麦草的株高和产量均为最高,其中尿素处理的多花黑麦草第2茬鲜草产量为7 023kg·hm~(-2),显著高于碳铵和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硝基复合肥处理的前3茬多花黑麦草的粗蛋白(CP)含量均最高,但施用尿素的多花黑麦草的蛋白质产量(2 054.10kg·hm~(-2))显著高于碳铵和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尿素处理前3茬多花黑麦草的中、酸性洗涤纤维(NDF、ADF)含量均显著低于碳铵和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施用尿素和碳铵的多花黑麦草粗脂肪(EE)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碳铵处理的多花黑麦草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高于硝基复合肥和尿素(P0.05),但硝基复合肥和尿素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因此从产量和品质综合考虑,3个品种多花黑麦草均以施用尿素较好。  相似文献   

16.
探索镇江丘陵地区经济林下牧草套种模式,选择紫花苜蓿、白三叶、红三叶和草木樨4个多年生豆科牧草品种进行林下套种试验,试验分设4组,每组2个重复。结果表明:牧草种植后土壤有机质对比种植前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内重复1均高于重复2(P>0.05);试验Ⅲ组牧草年产量最高;试验组内重复2均高于重复1,分别提高1.65%、1.74%、1.33%和1.73%,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各组干物质含量分别为25.09%、16.33%、24.59%和19.63%,平均粗蛋白产量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显著高于试验Ⅱ组和试验Ⅳ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选择紫花苜蓿、红三叶是林下牧草最佳套种模式。  相似文献   

17.
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对葡萄生长期土壤理化性质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葡萄土壤养分管理和可持续生产提供依据。以4年生“醉金香葡萄”为材料,设计了9个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测定了各处理5个葡萄生长关键期的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及采后果实品质。与常规施肥相比,测土配方施肥能调节及维持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而采取当地常规施肥方式将加速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富集和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缺乏;改进的Nemerow肥力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试验前土壤综合肥力为1.53,土壤肥力为Ⅱ级,配方施肥能提高土壤综合肥力0.03~0.23,部分处理将土壤肥力提高至Ⅰ级,其中,配方施肥处理1的土壤肥力最高,为1.76,而常规施肥土壤肥力下降了0.15;此外,测土配方施肥能显著提高醉金香葡萄产量、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降低总酸含量;试验数据表明,醉金香葡萄采取每公顷施鸡粪12000kg、过磷酸钙1800kg、尿素675kg、磷酸一铵600kg、硫酸钾1125kg综合效益最佳,不仅能增加葡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还能平衡土壤氮磷钾营养元素含量,对土壤综合肥力的提高效果也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鲁梅克斯(Rumex patientia×Rumex tianschanicus cv.Rumex)具有抗寒、耐盐碱、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是畜牧业上广泛应用的牧草,而EM菌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改良土壤,因此,施用EM菌生物有机肥对鲁梅克斯种植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从俄罗斯引进的鲁梅克斯品种(ЩавельЧемпион)和国内的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品种为材料,在鲁梅克斯种植过程中施用EM菌生物有机肥,研究此有机肥对牧草的农艺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EM菌生物有机肥的施加,能够有效地促进鲁梅克斯的生长发育,明显地增加引进和国内品种的产量,显著地提高牧草的经济效益(P0.05),并且可以显著地提高鲁梅克斯叶簇期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P0.05),但对单宁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对引进品种施用EM菌有机肥时,发现其品质也显著地提高(P0.05)。综上研究可知,在鲁梅克斯的种植过程中施加EM菌生物有机肥,不仅能够显著提高牧草的农艺特性,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其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进畜禽养殖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试验设置了不施用氮肥的空白对照组(CK)、常规施肥组(CF)和N20%(N2)、N40%(N4)、N60%(N6)、N80%(N8)、N100%(N10)、N120%(N12)、N140%(N14)、N160%(16)、N180%(N18)、N200%(N20)10个不同量猪粪沼液施肥组,探索了施用不同量猪粪沼液替代化肥氮对杂交籼稻生长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常规施肥(CF)组和沼液(N20%-N200%)施肥组籼稻生长性状、产量和品质均优于空白对照组;以常规施肥的CF组为参照,除N2和N4沼液施肥组株高显著降低(P〈0.05)外,各沼液施肥组株高、有效穗个数和分蘖数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与CF组相比,沼液(N20%-N200%)施肥组糙米产量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沼液施肥组秸秆产量整体呈线性增加,N18施肥组秸秆产量与CF组相比显著增大(P〈0.05)。另外,除N2、N10和N12组外,其他各沼液施肥组千粒重均显著高于CF组(P〈0.05);随着沼液施肥量的增加,沼液(N20%-N200%)施肥组饲用稻糙米蛋白质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N18和N20施肥组蛋白质含量与CF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与CK组和CF组相比,沼液(N20%-N200%)施肥组直链淀粉含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结果初步表明,该试验条件下猪粪沼液N120%施用量基本能够达到常规尿素的肥效,且超量施用至N200%替代尿素,籼稻仍长势良好;同时,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籼稻籽粒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环青海湖区域轻度退化高寒草原适宜的氮磷添加量,选用尿素与磷酸二铵,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N1P1 (35,26 kg·hm–2),N1P2 (35,52 kg·hm–2),N1P3 (35,65 kg·hm–2),N2P1 (70,26 kg·hm–2),N2P2 (70,52 kg·hm–2),N2P3 (70,65 kg·hm–2),N3P1 (140,26 kg·hm–2),N3P2(140,52 kg·hm–2),N3P3 (140,65 kg·hm–2) 9个施肥梯度,以不施肥为N0P0对照(CK),研究氮磷合施对该草原牧草营养成分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磷合施显著增加了牧草粗蛋白和牧草全磷含量(P 0.05),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牧草粗纤维含量随之降低,但对牧草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的增加起到促进作用。2)氮磷合施显著增加了土壤全量养分(P 0.05)。不同梯度氮磷合施下土壤速效磷、铵态氮和硝态氮分别增加7.41%~150.00%、3.22%~114.68%、2.35%~306.85%。3)氮素施量为70~140 kg·hm–2,磷素施量为26~52 kg·hm–2时,不同梯度氮磷合施经济效益较高,牧草净收益增加1 646.74~5 797.68 CNY·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