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龄期,以便快速准确识别幼虫虫龄,为其预测预报以及防治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本试验采用多功能体视显微镜对草地贪夜蛾各龄期幼虫的头长、头宽、体长和体宽进行测定,并利用Origin 9.0和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对4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
刘童童  邱建生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0):95-97,104
为明确核桃扁叶甲幼虫的发育状况,以便进行预测预报及采取防治措施,通过测量不同时间段核桃扁叶甲幼虫的体长、体宽、头宽和角长等4项形态指标,运用频数分布法和Crosby生长法推断核桃扁叶甲幼虫的龄数,并对其发育中各个龄期幼虫的取食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核桃扁叶甲幼虫共有3龄,头宽是最佳的幼虫分龄指标,体长、体宽和角长则不适合作为分龄指标;幼虫取食量随龄期的增大而增加,且增加十分明显;幼虫取食造成危害的主要阶段为3龄幼虫期,日平均取食量随天数的增加而增大,最高峰是在孵化后的第12天.  相似文献   

3.
[目的]深入了解水芹叶象甲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揭示水芹叶象甲的生长发育特征,为该虫的测报调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量比较和描述水芹叶象甲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并比较各龄期幼虫和成虫的取食量差异.[结果]水芹叶象甲幼虫的头壳宽、体长和体宽与龄期线性拟合的R2分别为0.9030、0.9188和0.9076.蛹和成虫在形态特征上具有明显的雌雄差异,表现为雌蛹的体长、体宽及体重均显著大于雄蛹,雌蛹和雌成虫的体长、体宽和体重均显著大于雄蛹和雄成虫.水芹叶象甲成虫全天均取食,2个取食高峰分别出现在光期的第1个小时和第8个小时.水芹叶象甲雌虫的取食量显著大于雄虫,且雌雄虫暗期的取食量均显著大于光期.幼虫主要在光期取食,取食高峰出现在光期的第7个小时.幼虫的取食量随龄期增加而显著增加,3龄幼虫的取食量显著高于1龄和2龄.1龄和2龄幼虫光期和暗期的取食量无显著差异,但3龄幼虫暗期的取食量显著高于光期.[结论]通过测量比较和描述水芹叶象甲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并比较了各龄期幼虫和成虫的取食节律和取食量差异,为该虫的测报调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口钩长、口钩宽、头咽骨长及体长4个形态指标中,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幼虫的口钩及头咽骨长度在同种幼虫的3个龄期之间差异显著,可作为幼虫分龄的标准.口钩及头咽骨的平均长度在两种斑潜蝇同龄幼虫之间差异不明显,难以作为这两种斑潜蝇幼虫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定枣实蝇口钩长和头咽骨长2个形态指标,用最小二乘法对所测定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枣实蝇幼虫的头咽骨长度值在1龄与2龄之间有部分重叠;口钩长在龄期之间差异显著,可作为幼虫的分龄指标.1龄口钩长度为(0.0539±0.00063)mm;2龄为(0.0982±0.00109)mm;3龄为(0.1675±0.00296)mm;经F检验,枣实蝇各幼虫龄期数与口钩长度呈线性关系y=0.058x-0.011.  相似文献   

6.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幼虫分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口钩长、口钩宽、头咽骨长及体长4个形态指标中,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幼虫的口钩及头咽骨长度在同种幼虫的3个龄期之间差异显著,可作为幼虫分龄的标准。口钩及头咽骨的平均长度在两种斑潜蝇同龄幼虫之间差异不明显,难以作为这两种斑潜蝇幼虫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7.
于2017年5月中下旬,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湘乡县的天然原始次生枫香树林暴发枫毒蛾林区采集枫毒蛾(LymantrianebulosaWileman)幼虫,于室内饲养,观察记录枫毒蛾幼虫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及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枫毒蛾幼虫虫体可视毒毛随着龄期增加而逐渐增多,翻缩腺颜色逐渐加深;随龄期增加,枫毒蛾头宽、体宽及体长均显著加大,其中头宽可作为枫毒蛾幼虫最佳的分龄指标,体长和体宽可作为辅助指标;在27℃的饲养条件下,枫毒蛾幼虫龄期为7龄,完成1个世代约需66.7d,成虫雌、雄比为0.9655,单雌产卵量为(330.43±27.801)粒。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拟黑多刺蚁发育生活史及成虫不同品级形态与分工进行详细观察描述,并对幼虫龄期划分进行研究。【方法】在自然光照、温度(26±3)℃、相对湿度45%~55%的条件下,观察拟黑多刺蚁发育生活史及成虫不同品级形态与分工;根据幼虫体长、头宽、体质量、消化道长,以及幼虫形态特征等数据,并结合戴氏定律,对幼虫龄期进行划分。【结果】在试验条件下,拟黑多刺蚁卵发育期为(24.5±3.5)d、幼虫发育期为(25.0±5.5)d、蛹发育期为(20.5±5.5)d。拟黑多刺蚁幼虫期可分为4个龄期,其中1龄幼虫发育时间为(4.5±1.5)d,2龄幼虫为(5.5±1.5)d,3龄幼虫为(7.0±1.0)d,4龄幼虫为(8.0±1.5)d。【结论】描述了拟黑多刺蚁不同时期的品级分工和形态,明确了拟黑多刺蚁幼虫时期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取样收集了青杨脊虎天牛( Xylotrechus rusticus)幼虫,并根据6项测量指标(头壳宽、前胸背板宽、触角间距、上颚宽、体长、体宽)的频次分布结果初步确定龄期,然后运用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青杨脊虎天牛幼虫可分为13龄,除体宽不宜用于区分龄期外,其它5项测量指标均可用于分龄,其中前胸背板宽与虫龄的拟合度最高为最佳分龄指标,回归方程为y=0.062e2.399x(p<0.001,R2=0.989)。此外,根据各龄期幼虫体宽、体长的平均值制作了相应龄期幼虫等比例背面观手绘图。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温度对杜仲梦尼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室内人工恒温饲养方法,设置 18、22、26、28℃和30℃ 5 个温度处理,研究温度对杜仲梦尼夜蛾各虫态发育历期、头宽、体长、体重及取食量和排粪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30℃范围内,杜仲梦尼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其世代发育历期在30℃时最短,为17 d;该虫完成1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0.72℃和670.37日·度;随温度的变化,同龄幼虫的头宽、体长及体重的差异性不大,但随龄期的变化,这些参数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温度和龄期对幼虫的取排量均存在显著影响,随龄期的增加,幼虫的取排量显著增多,末龄幼虫取排量达到最大,占整个取排量的7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