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地域性话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传承长沙本土地域文化特色为出发点,研究长沙湘江西岸江滩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手法,提出了地域文化是城市滨水景观环境营造的重要源泉,并探讨了如何利用地域特色在城市滨水植物景观中发挥独特性作用,汲取地域文化的精髓,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改善居住环境,突出城市景观特色,打造与时代相并行的城市滨水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2.
滨水景观设计中,注重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作为灵魂,和现代的滨水景观设计方法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和人们的心理以及行为需求相结合,体现出人文关怀。在滨水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是对城市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城市历史的记忆。将当地文化和滨水景观设计进行结合,能够有效地提升滨水景观的建设,为城市景观的发展创造条件。从地域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价值入手,分析了城市滨水景观应用地域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水乃生命之源,人们除维持生命必须的水之外,还有观水、近水、亲水、傍水而居的天性,所以,城市滨水区域成为人们理想的生活区域。要将地域文化融入城市滨水景观中,应从地域文化内涵出发,阐述城市滨水景观中实现地域文化的表达原则、手法,结合地域文化探讨城市滨水景观中景观元素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城市滨水景观在设计中应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结合现代滨水景观的设计方法,有效地将地域文化渗透到具有城市特色的现代城市滨水景观建设中,为城市景观的发展打造良好的基础。把地域文化的人物要素、物质要素融入滨水景观设计是对当地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对文化景观内容的丰富、城市特色的展现;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本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滨水景观区域的生态机能衰退,是目前生态景观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并且伴随着旧城的衰退这一现象尤为明显。本文简述了城市滨水公园发展的背景,分析了滨水公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黄石市十里景观带滨江公园的项目改造为案例,指出滨水公园的设计应适应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在进行滨水景观规划和设计时应注重利用现有资源和对周边地形的分析,融合当地文化元素,才能有效阻止滨水景观区域生态功能的衰退,从而促进城市滨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滨水景观对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体现地域特色及塑造城市形象至关重要。文章从城市滨水景观生态修复的内涵出发,阐述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及生态修复方法,重点强调植物在滨水景观生态修复中的作用。以沈阳浑河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分析总结增强滨水景观场所的功能性,表现地域性景观及植物生态修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一部分,将滨水景观设计理念与地域文化相互结合在一起,能够起到因地制宜、凸显文化内涵以及丰富景观环境的效果,已经成为目前滨水景观设计的趋势。文章就体现地域文化的滨水景观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进行探讨,并以安徽巢湖南岸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林萌 《现代园艺》2022,(2):76-78
水域景观是城市不可多得的资源与风景,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从城市滨水公园特点出发,以三江口生态公园为例,分析公园景观现状,探讨景观提升方法;以"保生态、通廊道、显文化、聚活力、创意境、塑网红"为策略;以"福文化"为特色,打造八福节点,塑造最美滨江岸线,提高现有景观水平,建设最美榕城福岸.  相似文献   

9.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地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发展。国家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在城市环境治理中提出了建议及政策,但早期建成的湿地公园景观设计,通常在地域文化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理念,以湿地公园景观为载体,创新地域文化在湿地公园景观中的表达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策略,以更好地传承地域文化,为今后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探讨城市滨水景观照明的设计方法,并以洛阳市洛浦公园景观照明设计为例,探讨如何结合城市文化特色进行景观照明设计,如何通过灯光和色彩变化打造景观风格统一,突出城市文化底蕴,展示一个文化古都现代化发展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城市滨水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尔滨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滨水公园,但水边绿化不尽理想。通过对10个典型城市滨水公园的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踏查,从分析老新城区滨水公园植物景观着手,分别发现了各城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更好营造景观,总结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植物景观营造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凡  白雪 《现代园艺》2022,(5):155-156
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的优化设计既能有效提升园区的观赏性,也能提高城市水资源的调蓄能力,丰富城市内部的自然景观,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为有效提升城市滨水公园的观赏价值,进一步丰富城市公共资源,就城市滨水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出发,结合景观生态学的设计理念,以南京东、西长巷公园的滨水景观为例,初步探讨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4.
驳岸空间是滨水景观设计区别于其他景观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滨水城市驳岸空间的景观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探讨驳岸空间设计中的防洪与安全功能优先、亲水性、生态性、地域文化性等原则在景观中的重要性;探讨驳岸景观节点设计中空间布局的序列性、竖向设计的丰富性、公众的参与性等要点,创造舒适怡人的城市滨水空间,营造恬静优美的水岸景观,以期为滨水城市驳岸景观设计的应用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滨水景观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具有生态、交通、游憩等功能外,已成为集庇荫、锻炼、休息功能,以及游戏娱乐、文化体验等功能的重要场所。文章以从化区流溪河河岸滨水景观设计为例,应用景观设计的理论原则,结合现有河岸景观的现况,探讨城市带状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戴婷 《花卉》2018,(14)
滨水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独特的景观风貌,除了具有提升城市景观的作用,还具有较好的小气候环境,为市民提供乐意出绝佳的休闲娱乐场所。但随着城市的大操大建,城市景观的模块化设计,让本各具特色的城市滨水空间出现的前篇一律的问题,究其愿意主要是对本地特色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因此本文将对城市文化元素在滨水景观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以追求在设计层面提升滨水景观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带状滨水城市公园是当今城市中最具特色的绿色游憩公园之一,其线性带状的特殊形态及滨水特性,使其成为吸引公众前往并深受广大市民喜爱的公园绿地,同时也是水绿交融、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廊道。长龙公园将带状景观与面状景观相结合,景观和城市融为一体,打造星沙产业基地的美丽绿肺——"会呼吸的带状滨水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18.
吴鹏 《花卉》2019,(18)
城市中的每一段水域都记录了文明的诞生与城市的发展,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滨水城市通过修建滨水公园来展现城市的风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水平,也可以对外宣传城市的特色与文化,也是外界了解城市历史和区域民俗的直接途径。本文通过文献搜集法对滨水公园植物配置的原则进行研究,用实地调研法对北方知名滨水公园植物配置分析后,用归纳演绎法提出北方滨水公演植物配置的建议,以期在北方做出功能齐全又符合地方特色的滨水公园,达到服务本地居民并能弘扬当地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角度研究了地域文化的应用。要遵循因地制宜,在保留历史文化遗迹的同时加入新时代的时尚元素,对滨水景观综合设计,既不乏时代先进性有保留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20.
结合国家级湿地公园内的可建区域,在管理服务区内,通过对城市文化、滨水绿地的功能定位,从湿地科普与保护、场地文化记忆植入、区域发展与旅游效应、固岛技术与生物廊道的建设等方面研究我国县级城市河州中心岛滨水景观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