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2020年雄安新区栽植的31种竹子生长情况及在极端低温下的冻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美竹、金玉竹、早园竹、红哺鸡竹、黄槽竹、金镶玉竹、京竹、人面竹、花秆早园竹、灰金竹、箬竹、美丽箬竹、云南箬竹等13个竹种生长表现良好,抗冻能力强,可以规模化发展;斑竹、云南水竹、紫竹、三年紫竹、矢竹、辣韭矢竹、菲黄竹、铺地竹、菲白竹等9个竹种应在有保护措施的条件下适量种植;栽植时,竹苗所带土球越大、栽植越密,越有利于竹子的成活和越冬;秋冬季,对竹子喷施防冻剂或采取保护措施,更有助于竹子越冬。  相似文献   

2.
大湖竹种园丛生竹种的收集及其耐寒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连续4 a调查分析了永安大湖竹种园所收集的丛生竹种的冻害情况,并对其与耐寒性有关的细胞膜透性,SOD、POD、PPO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膜脂不饱和脂肪酸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竹属的孝顺竹及其变种、青皮竹及其变种、慈竹属的慈竹、金丝慈竹等21个丛生竹种的耐寒能力较强,在永安地区能够安全越冬和生长;丛生竹的叶片细胞膜透性、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PO酶活性均与竹种的耐寒性显著相关,可以作为丛生竹种耐寒性鉴定的一个重要指标。耐寒性较高的竹种,如孝顺竹、椽竹等也具有较强的抗氧化酶活性,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但要作为一个耐寒性鉴定指标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阐明不同竹种生产力和种群更新能力差异,选取9种混生地被竹种进行竹苗盆栽试验,分析2个生长周期内各竹种竹苗生物量分配与积累规律,为优良混生地被竹经营管理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各竹种第1年竹根生物量,第2年竹鞭、竹根、竹叶生物量显著影响了竹种总生物量积累率(P<0.05);2)以5~6 cm长育苗小鞭段为基本统计和比较单位,大叶竹种美丽箬竹(Indocalamus decorus)第2年总生物量高达36.51±2.13 g,小叶竹种翠竹(Sasa pygmaea)第2年总生物量仅15.36±1.34 g,两者差异显著(P<0.05);3)美丽箬竹、黄条金刚竹(Pleioblastus kongosanensis f. aureostriaus)等大叶竹种总生物量积累率明显高于菲白竹(Sasa fortune)、翠竹等小叶竹种(P<0.05)。研究发现:1)竹子在不同更新世代出现了不同的生物量分配策略,以使竹子种群快速拓殖;2)大叶地被竹种生物量、生物量积累率均明显大于小叶地被竹种,在一定生长期与环境条件下,大叶地被竹种环境适应能力可能高于小叶地被竹种。  相似文献   

4.
在浙江省竹亚科资源调查中,发现一个新变型:黄槽大木竹;5个浙江分布新记录种:毛玉山竹、少花茶竿竹、都昌箬竹、中华业平竹、福建酸竹;以及温太辉先生未及发表的而在浙江有分布的一个竹种:烂头苦竹。标本存放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珍贵的竹子     
正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著名中国竹类专家马乃训提出,总面积不足100公顷的、零星分布的竹种为渐危竹种,种群面积不足20公顷的为稀有竹种。按照马乃训的要求,广西的稀有濒危竹种为数不少。广西已知竹类有160余种或变种,其中特有竹种38种。除了毛竹、粉单竹、吊丝竹、麻竹等竹种种植面积较大外,其它竹种多是零星种植。目前,仅在广西零星生长、数量日渐减少的竹种有33种,如小蓬竹、大明山方竹、掌竿竹、澜沧梨藤竹、南丹唐竹、光叶箬竹、东兴黄竹、赤竹、紫孝顺竹等,有些仅发现  相似文献   

6.
利用半致死温度(LT50)探讨不同竹种间抗寒性及冷驯化能力,筛选抗寒能力强、冷驯化能力佳的竹种,为我国“南竹北移”竹种选择、抗寒竹种引种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从江苏扬州引种至山东的11个竹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推算各竹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11个竹种在来源地江苏的抗寒性强弱排序依次是:金镶玉竹>早园竹>毛金竹>黄纹竹>四季竹>阔叶箬竹>茶秆竹>乌哺鸡竹>大明竹>斑苦竹>紫竹;在引种地山东的抗寒性排序是:金镶玉竹>茶秆竹>大明竹>早园竹>黄纹竹>四季竹>乌哺鸡竹>毛金竹>斑苦竹>阔叶箬竹>紫竹。11个供试竹种中抗寒能力最强的是金镶玉竹,经引种地的低温驯化后,冷驯化能力最强的是大明竹,其次是茶秆竹和斑苦竹;最弱的是毛金竹和阔叶箬竹,未表现出冷驯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笔者曾于1986年9月在安徽省金寨县白马寨林场采集到鄂西玉山竹,经安徽农学院李书春教授鉴定,为安徽新分布竹种。该竹种当地俗称“凤尾竹”,宜作庭园栽培观赏。鄂西玉山竹(Yushania confusa),原为鄂西箬竹(Indocalamus confusa),经我国学者王正平等订正为鄂西玉山竹,在秦岭以南地区有分布。该竹种在  相似文献   

8.
南京地区园林绿化竹种生态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京地区城市绿化竹种要求,选择生长和抗性指标,用集对分析方法,分析和评价南京林业大学竹种园55个竹种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丛生竹种中,金丝慈竹在南京地区生态适应较好;凤尾竹生态适应性差,小琴丝竹、孝顺竹竹种适应性中等。而散混生竹种中粽粑竹、四季竹、毛壳花哺鸡竹、衢县苦竹、宜兴苦竹、长叶苦竹、大明竹、矢竹、秋竹、翠竹、菲白竹、鹅毛竹等竹种生态适应性较好。黄皮绿筋竹、斑竹、白纹阴阳竹、平竹等竹种适应性较差,其他竹种适应性中等。  相似文献   

9.
12种观赏竹的固碳释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园林中常见的12种观赏竹种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竹种在不同月份的净光合速率、固碳释氧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月份各竹种的净光合速率明显不同,月变化趋势为7月 > 8月 > 6月 > 5月 > 4月;净光合速率值最大的是阔叶箬竹,最小的是唐竹。同一竹种不同月份的固碳释氧量存在显著差异,12种观赏竹不同月份单位叶面积和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的变化趋势均为7月 > 8月 > 6月 > 5月 > 4月;同一月份不同观赏竹的单位叶面积和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效应均差异显著,阔叶箬竹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量最高,唐竹最低;青丝黄竹的单位土地面积固碳释氧量最高,黄槽竹最低。聚类分析将12个竹种的固碳释氧能力分为3类,可为竹类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永安市濒危珍稀竹种迁地保存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8~2007年福建省永安市大湖竹种园从广东、四川、云南、浙江、贵州、福建省等地迁移引种了中国特产的濒危竹类植物21属35种,结果表明:短穗竹、酸竹、橄榄竹、南峤滇竹、香竹、南川镰序竹、乳纹方竹、花叶箬竹、霞山坭竹、锦竹、藤枝竹、龙丹竹、撑篙竹、摆竹(黄白竹)、毛算盘竹(满山跑)、少穗竹、糙花少穗竹、长叶苦竹、斑苦竹、百毛暗竹(面杆竹)、早园竹、富阳乌脯鸡竹、花毛竹、巴山木竹、泰竹(条竹)、金丝慈竹等适宜永安市引种栽培,长势较好;笻竹、薄竹、爬竹、金佛山方竹、狭叶倭竹种植后长势稍慢;珍稀竹种香糯竹、吊罗坭竹、天鹅绒竹、荔波吊竹在永安表现不适宜。因此,濒危珍稀竹种迁地保存应尽可能地从竹种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上选择竹种进行迁移引种保存。  相似文献   

11.
6种观赏竹在关中地区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对1999年从浙江安吉、四川大足和江苏南京等地引进的黄秆京竹(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 f.aureocaulis)、寿竹(P.bambusoides f.shouzhu)、金竹(P.sulphurea)、矢竹(Pseudosasa japonica)、白纹阴阳竹(Hibanobambus tranguillans f.shiroshima)、黎竹(Acidosasa venusta)等4属6种观赏竹的成活率、生物学特征特性、耐寒性、对竹蚧的抗性、栽培措施等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所引种的6种观赏竹可以在关中地区安全生长,并有向北进一步推广的潜力.栽植中应注意黄秆京竹和金竹竹蚧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日照地区部分竹子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低温是竹类植物在我国较高纬度地区园林绿化中得不到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探究其抗寒性机理,扩大引种范围,本文以6个竹种(品种)为试材,测定电解质外渗率并拟合logistic方程求LT50,研究低温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加剧,电解质外渗率呈增加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综合所有抗寒性指标分析得出,6个竹种(品种)抗寒性顺序为:金镶玉竹〉矢竹〉罗汉竹〉苦竹〉箬竹〉鸡毛竹。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竹叶多糖的化学特征及其含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7个品种竹叶多糖酸水解、衍生化和气相色谱分析,研究其单糖的物化特征;以硫酸 - 蒽酮法,研究不同品种竹叶多糖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竹叶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其中木糖占43.9% ~ 65.5%,阿拉伯糖占11.7% ~ 19.6%,葡萄糖占7.2% ~ 20.8%,半乳糖占7.7% ~ 14.1%;不同单糖间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品种竹叶含5.0% ~ 6.9%未知单糖.不同品种竹叶多糖质量分数在1.9% ~ 5.7%之间,其中鹅毛竹含糖量最高(5.7%),长叶苦竹含糖量最低(1.9%).本研究从17个品种竹叶中筛选出多糖含量在4%以上的有鹅毛竹、矮箬竹、巴山木竹下部、铺地竹、毛竹、百夹竹、唐竹和金丝慈竹下部,淡竹来源广泛,可成为提取竹叶多糖的最佳原料.  相似文献   

14.
以金镶玉竹和菲白竹为研究材料,对不同光照强度下盆栽观赏竹的生长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70%的自然光照强度对盆栽观赏竹的生长比较有利,不但能提高盆栽观赏竹的成活率,还能增加新竹数量,对金镶玉竹的新竹高度、菲白竹的新鞭长度和芽数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特大冰冻雪灾后长沙市竹类的冻害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南方遭受了1954年以来最严重的低温冰雪灾害.对冰雪灾害后长沙市75种(含变种、变型和栽培变种)竹类的冻害程度进行调查,并于同年4月调查气温回升后冻害竹类的恢复生长情况.依据竹类的冻害等级和竹类的3种地下茎类型,对不同地下茎类型中竹子的冻害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冻害程度为Ⅰ,Ⅱ,Ⅲ和Ⅳ级的竹子分别有2,10,24和34种(含变种、变型和栽培变种),未受冻害的竹种有茶秆竹、刚竹、红哺鸡竹、湘妃竹和爬地竹;2)所有Ⅰ级冻害的种类及70%的Ⅱ级冻害种类为合轴型,80%的未受冻害种类为单轴型;3)在合轴型的竹类中,属Ⅰ,Ⅱ和Ⅲ级冻害的种数分别为该类型总种数的10.5%,36.8%和47.4%,而复轴型与单轴型的竹类中均无Ⅰ级冻害的种类,前者以Ⅳ级冻害为主,后者以Ⅲ和Ⅳ级冻害为主,单轴型的竹类中无冻害的种类高达该类型总种数的11.8%,全市所有竹子中合轴型竹类的冻害程度最重,单轴型竹类的冻害程度最轻.  相似文献   

16.
华中神农架山地竹类及其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ventory recorded 4 genera and 11 spacies of mountain bamboss in Shennongjia,Central China.Of these,4 species (Phyllostachys nigra var.henonis,Ph,heteroclada,Ph.nidularia and Ph.Bambuskoides) beiong to the monopodial bamboo,4 species(lndocalamus latifolius,I.longiauritus,l.wilsoni and l.tessellatus)to the amphipodial barnboo,and 3 species(Fargesia spathaces,F.munelae and Yushania contusa)to the sympodial bamboo.Monopoodial bamboos grow on the gentle slopes below 1800m asl,occurring from the subtropical belt to the temperate belt in the vertical climatic spectrum of the mountain;Sympodial bamboos occur in higher elevations,ranging from the warm temperate(1200m),across the mediate temperate and cold temperate,to the mountaintops of the frigid temperate belt(3100m).Amphipodial bamboos occur in all climate types except the frigid temperate belt.three dominant species,F.spathacea,F.murielae and Y.confusa,currently cover 12%,9% and 3% of the mountain ranges in Shannongjia,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7.
三种地被竹出笋成竹生长规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条金刚竹(Pleioblastus kongosanensis f.aureostriaus)、鸡毛竹(鹅毛竹)(Shibataea chinensis)和南平倭竹(S.nanpingensis)3种地被竹的出笋、退笋和高生长3种生物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黄条金刚竹出笋期历时24 d,出笋后第6天至第16天进入出笋高峰期;鸡毛竹出笋期历时37 d,出笋后第6天至第25天进入出笋高峰期;南平倭竹出笋期历时33 d,出笋后第6天至第21天进入出笋高峰期;3竹种出笋数量和退笋数都呈"少—多—少"的趋势,出笋数:鸡毛竹(278株/m2)>南平倭竹(253株/m2)>黄条金刚竹(141株/m2);退笋数:南平倭竹(74株/m2)>鸡毛竹(63株/m2)>黄条金刚竹(33株/m2);3竹种的高生长都呈现"慢-快-慢"的趋势,呈logistic增长;3竹种昼生长量总体上高于夜生长量,在昼夜24h黄条金刚竹出现2次生长高峰,鸡毛竹出现3次生长高峰,南平倭竹出现1次生长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