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茶树芽叶茸毛的研究——Ⅰ.形态特征及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系统地研究了6个茶树品种芽叶茸毛长度、粗度、密度、分布以及单位面积(mm~2)上茸毛体积等性状的差异性,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浙农12、浙农21,浙农109等新品种(系)在茸毛性状方面确为优于当前生产上广为种植并为人们所公认的多毫良种福丁大白茶的新良种。  相似文献   

2.
茶树育种与遗传研究50年基本总结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50年来,共育成浙农系列茶树新品种10个,其中包括国家级良种3个(浙农12、浙农113、浙农21),省级良种4个(浙农121、浙农25、浙农117、浙农139),待审定品种3个(浙农23、浙农8-8、浙农6-10);选育出杂交新品系24个;同时,对主要经济性状的早期鉴定、部分性状的遗传动态、茶树再生系统建立和遗传转化等进行了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主要体会有:一是茶树育种成败首先取决于是否能正确选用种质资源;二是必须深入开展早期鉴定研究;三是推广茶树良种必须与开发良种名茶相结合;四是必须加强育种理论与育种新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1983年7月下旬,浙江省农业厅在宁海县召开了茶树良种生产座谈会。来自全省24个地县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浙农大茶叶系等有关单位的40余位代表畅谈、交流了各地茶树良种发展的情况与经验;讨论、研究了今后茶树良种生产的方针与措施;品评了良种制作的茶叶;参观了当地良种母本园和繁育基地。代表们认为,近年来本省茶树良种生产是有成绩的。选育和推广了迎霜、翠峰、劲峰、龙井43、碧云、浙农12、浙农21、浙农25等十几个新品种;提纯复壮了鸠坑原种;各地区及重点产茶县、国营茶场建立了良种选育、繁殖  相似文献   

4.
《茶叶》2003,29(2)
浙东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是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与新昌县镜岭镇人民政府共建的茶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基地。由浙江大学茶学系刘祖生教授担任顾问。现有良种茶树母本园 2 5 0亩 ,苗圃 35 0多亩 ,年可供无性系良种茶苗 5 0 0 0余万株。基地重点繁育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刘祖生、梁月荣教授主持育成的茶树新品种——浙农 117、浙农 139。这两个品种 2 0 0 2年初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省级成果鉴定 ,并获得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认为该项成果在同类研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浙农 139是一个优质、高产的早生绿茶品种 ,适制名优绿茶 ,香高而持久 …  相似文献   

5.
浙东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是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与新昌县镜岭镇人民政府共建的茶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基地。由浙江大学茶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刘祖生教授担任顾问。现有良种茶树母本园 2 50亩 ,苗圃 850多亩 ,年可供无性系良种茶苗上亿株。基地重点繁育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刘祖生、梁月荣教授主持育成的茶树新品种—浙农 1 1 7、浙农 1 39。这两个品种 2 0 0 2年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省级成果鉴定 ,并获得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认为该项成果在同类研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浙农1 1 7、浙农 1 39在基地试种期间 ,表现良好 ,发芽特早 ,春茶…  相似文献   

6.
《茶叶》2001,27(1):34
浙东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是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与新昌县镜岭镇人民政府共建的茶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基地。现有良种茶树母本园150亩,苗圃350多亩,年可供茶苗5000余万株。基地繁育的茶树良种有浙农117、浙农139、浙农113、平阳特早、元霄绿、龙井43、龙井长叶、乌牛早、菊花春、迎霜等30多个品种。   热忱欢迎新老客户光临指导、采购。同时,基地受理预订业务,可根据客户要求预订茶苗品种与数量,有计划地安排繁育、供苗。   联系单位及地址:浙江省新昌县镜岭镇人民政府 负责人:陈新 立邮编:312540   传真:0575-6071059 联系电话:0575-6071126 0575-6668006 手机:13506753319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鸠坑群体种为对照,用感官审评与生化呈味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乌牛早、浙农139、龙井长叶、茂绿、白茶等5只无性系茶树良种所制径山茶的品质特征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品质排序前三位的均为无性系茶树良种,依次为浙农139、茂绿、龙井长叶,说明科学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仍是提升径山茶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何盛银 《茶叶》2003,29(2):68-69
自1992年秋,新昌镜岭镇寺下坑村从县农业局引进了原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育成的茶树新品种--浙农117以来,经过几年观察,浙农117发芽早,芽壮色绿,品质优良,引起茶农特别关注,镜岭由此引发茶树良种热,创建"浙东茶树良种繁育基地",一个新品种开辟一条农民致富路,使镜岭镇成为茶树良种繁育与推广的热土.  相似文献   

9.
何盛银 《茶叶》2002,28(1):41-42
1999年 9月 2 1日 ,浙江新昌县镜岭镇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在浙大华家池校区签订了共建“浙东茶树良种繁良基地”的协议。几年来 ,浙东茶树良种繁良基地经历了量扩张、质的提高 ,已成为浙江最大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1 缘起于良种镜岭镇人民政府何以能攀高亲 ,与浙江大学高等学府签约共建基地 ,缘起于茶树良种。1 992年秋寺下坑村民盛再根从县农业局引种了原浙江农业大学选育的茶树新品种浙农 1 1 7。茶苗70 0 0株。经过几年观察 ,浙农 1 1 7茶树春季发芽早 ,在新昌与乌牛早相仿 ,茶锋挺壮 ,色泽特好 ,且生长势旺 ,抗病抗冒力都比较…  相似文献   

10.
正(原新昌县镜岭茶树良种苗繁育场)供良种茶苗中茶102、中茶108、平阳特早茶、乌牛早、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浙农139、浙农117、浙农113、黄观音、春波绿、黄金芽、中黄1号、中黄2号等多个品种。可供数量3 000万株。另外还可供少量金花茶苗。  相似文献   

11.
茶树杂交新品系"浙农8-8"、"浙农6-10" 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福鼎大白茶×浙农12"、"福鼎大白茶×浙农109"人工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优质、高产茶树新品系--"浙农8-8"、"浙农6-10".品比试验表明:浙农8-8发芽期中偏早,浙农6-10发芽期中等;均适制红绿茶,品质超过或相当福鼎大白茶;两品种小区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春夏茶多酚含量均低于福鼎大白茶,氨基酸含量比福鼎大白茶高,咖啡碱含量浙农8-8春夏茶均比福鼎大白茶高,浙农6-10比福鼎大白茶低;抗寒性两品种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抗旱性比福鼎大白茶稍弱;抗虫性比福鼎大白茶略强,抗病性浙农6-10比福鼎大白茶略强,浙农8-8略弱.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茶树良种繁育场是农业部在江西省定点的省级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江西省农业厅定点供苗单位,我场以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的科技优势为依托,技术力量雄厚,繁育的良种茶苗品种纯度高、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无检疫性病虫害。2010年秋至2011年春可供无性系茶苗品种:白毫早、迎霜、浙农113、浙农117、乌牛早、龙井43、福鼎大白、福鼎大毫、平阳特早茶、龙井长叶、安吉白茶等。  相似文献   

13.
<正>江西省茶树良种繁育场是农业部在江西省定点的省级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江西省农业厅定点供苗单位,我场以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的科技优势为依托,技术力量雄厚,繁育的良种茶苗品种纯度高、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无检疫性病虫害。2014年秋至2015年春可供无性系茶苗品种:中茶108、中茶302、茂绿、白毫早、迎霜、浙农113、浙农117、乌牛早、龙井43#、福鼎大白茶、  相似文献   

14.
《茶叶》2014,(1)
正位于名茶之乡新昌县镜岭镇的"浙农茶苗专业合作社"由30多个育苗大户组建,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为保证苗木质量,专门为茶苗注册了"浙东"商标。现有苗圃350多亩,可供茶苗3000万株。浙农茶苗专业合作社重点繁育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育成的浙农系列茶树新品种——浙农117、浙农139、浙农113。合作社以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为强大科技依托,注重科技、注重专业、注重品牌,以"质量第一,服务茶农"为宗旨。在全国有较高声誉,热忱欢迎新老客户光临指导。  相似文献   

15.
浙农113和浙农139引种重庆涪陵后化学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研究了浙农113和浙农139等2个茶树品种引种重庆涪陵后新;梢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该2个茶树品种从纬度较高的平地茶区杭州引 移栽至纬度较低的高山茶区重庆夫后,茶树生长良好。鲜叶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类和咖啡因含量均有增加。说明浙农113和浙农139适应于在重庆涪陵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嵊州市南山良种茶苗繁育中心现有良种母本茶园300亩,苗圃200多亩。多年来专业从事良种茶苗的繁育推广,年可供无性系良种茶苗3000万株,有安吉白茶、黄金芽、龙井系列、中茶系列、浙农系列、迎霜、乌牛早、平阳特早茶等多个优良品种。另外还可供高中低档各种龙井茶、白茶。欢迎新老客户光临选购,联系洽谈。公司地址:浙江省嵊州市贵门乡金银坞村门市地址:浙江新昌中国茶市A2-1025联系人:李大蕾李晓来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叶》2015,(2):10
<正>江西省茶树良种繁育场是农业部在江西省定点的省级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江西省农业厅定点供苗单位,我场以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的科技优势为依托,技术力量雄厚,繁育的良种茶苗品种纯度高、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高、无检疫性病虫害。2014年秋至2015年春可供无性系茶苗品种:中茶108、中茶302、茂绿、白毫早、迎霜、浙农113、浙农117、乌牛早、龙井43#、福鼎大白茶、龙井长叶、安吉白茶等。  相似文献   

18.
浙农901是从鸠坑种种子后代中经单株选拔—扦插扩繁—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系统选育而成的适制绿茶新品种。品比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浙农901属于早生种,产量高;制烘青绿茶外形紧结、卷曲、有锋苗、深绿带翠,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高,滋味鲜醇,叶底嫩、有芽、匀齐、嫩绿明亮;春季一芽二叶烘青样含茶多酚14.4%、氨基酸8.5%、咖啡碱3.4%、儿茶素类9.68%、水浸出物48.8%。抗寒、抗旱性强。适宜在重庆、贵州、四川、湖南及气候相似地区种植。浙农901于2020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茶树(2020) 330038。  相似文献   

19.
正长兴紫笋茶是历史名茶,自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试制以来,品质优异,干茶条索紧直细嫩、色泽绿翠、匀净整齐,内质香气清高,滋味甘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成朵。长兴加工紫笋茶的茶树品种(系)现有鸠坑群体种、龙井43、白叶1号、浙农系列、野茶等,但对于适制性何为最佳尚无定论,一直缺乏系统的比较研究。标准化加工作为紫笋茶标准化  相似文献   

20.
野败籼型优质抗稻瘟病水稻不育系珍品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珍品A是用浙农986(浙农8010/中选16)与珍汕97A测交并逐代回交转育而成的野败籼型早熟水稻不育系。该不育系农艺性状稳定,株型较好,不育株率达100%,花粉败育率达99.97%,柱头外露率87.1%,其中双外露率56.5%,米质优,高抗稻瘟病,配合力较好。于2004年9月通过浙江省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