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梨圆蚧俗称虱子,属植物检疫对象,主要危害苹果、梨、桃、李、杏、枣等落叶果树,以雌成虫和若虫固定在枝条、果实和叶片上吸食汁液,严重削弱树势并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该虫在鲁南地区一年发生3代,以2龄若虫越冬,越冬代成虫羽化期集中在5月上中旬,每头雌成虫产若虫60~100头,若虫出壳后迅速爬行到枝叶和果实上危害。第一代若虫盛期在6  相似文献   

2.
危害果树的介壳虫主要有桑白蚧、朝鲜球坚蚧、龟蜡蚧、柿绵蚧、梨圆蚧、康氏粉蚧、草履蚧等,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并传播病菌。梨圆蚧危害果实时,介壳虫周围的果面呈紫红色斑点,严重时果面发生龟裂;龟蜡蚧以若虫及雌成虫于枝条和叶片上刺吸汁液,排泄蜜露引起煤污病发生。介壳虫喜固定生  相似文献   

3.
正桑白蚧属同翅目盾蚧科,又名桑盾蚧、桃介壳虫,国内外广泛分布。主要以雌虫和若虫群集于枝干上刺吸汁液,严重时介壳密集层叠,导致枝条干枯、树势衰弱,甚至整株死亡。若防治不当,对核桃生产影响极大,是核桃的重要虫害。1发生情况桑白蚧在本地区一年发生2代。第一代若虫4月下旬、5月上旬出现,群居在母体附近的枝干上吸取汁液,并分泌白色蜡粉形成介壳。7月第一代成虫产生,第二代若虫8月出现,9、10月出现成虫,交尾后雄虫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紫薇绒蚧成为梁山地区石榴的主要害虫 ,其对石榴的危害性不亚于龟蜡蚧。引起石榴早期落叶、枝条干枯、树势衰弱 ,产量下降或绝产 ,严重者枝干布满白色虫体 ,致全树死亡。( 1)紫薇绒蚧的发生规律与生活习性 该虫在梁山地区 1年发生 2代 ,以成虫和若虫附在枝干上吸食汁液为害。 4月中旬越冬若虫开始发育 ,雌雄分化 ,形成伪介壳 ,5月雌、雄成虫交配。 5月下旬为雌成虫产卵期。第 1代若虫 6月中旬出现 ,7月上中旬发生第 1代雌、雄成虫 ,7月下旬为产卵期。 8月中旬至 9月上旬为第 2代若虫孵化期 ,绝大多数个体在寄主枝条上定居。 10月下…  相似文献   

5.
孙丰金 《落叶果树》2003,35(4):34-34
桑白蚧 (PseudaulacapispentagonaTargioni)属同翅目盾蚧科 ,近年在泰安甜樱桃产区普遍发生 ,受害树轻者树势衰弱 ,重者枝条萎缩干枯 ,以至整株死亡。 1 999~ 2 0 0 2年对该虫在泰安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观察。在泰安 ,桑白蚧以受精雌成虫在被害枝干上越冬。3月下旬平均气温达到 1 0℃时 ,雌成虫开始刺吸汁液补充营养。 4月下旬至 5月上旬雌成虫产卵 ,若虫孵化后 ,从母体介壳下爬出 ,分散到枝条背面、枝叉、芽腋及叶柄处固定取食。各代若虫的孵化期分别在 5月上中旬、7月上旬和 9月中旬。 1 0月上旬末代若虫发育成熟 ,雌、雄成虫交尾后 ,雄虫…  相似文献   

6.
康氏粉蚧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氏粉蚧又叫梨粉蚧、李粉蚧、桑粉蚧。分布在各梨产区,主要为害梨、苹果、桃、李等果树。以若虫和雌成虫吸食果实、叶、芽、枝干和根的汁液。近年来,随着果实套袋数量的增多,发生日趋严重。1 发生规律 康氏粉蚧一年发生3代,以卵在树干、枝条的粗皮缝隙或土块、石缝及其它隐蔽场所越冬。第2年春天梨树发芽时,越冬卵孵化成若虫,在树体的幼嫩部分刺吸为害。第1代若虫发生在5月中下旬,第2代在7月中下旬,第3代在8月下旬。雌若虫发育期为35~50天,雄若虫发育期为25~37天。雌雄交尾后雄成虫死亡。雌成虫产卵在粗皮裂缝、枝杈处、果实的萼洼及梗…  相似文献   

7.
介壳虫在宁夏银南地区3月下旬开始危害苹果、梨、桃、杏等果树,6月上旬到下旬达到盛期,以若虫和雌成虫固着于叶片和小枝条上吸食汁液,使枝、叶枯死。笔者用20%灭扫利乳油2000~3000倍液,在果树生长期对树体进行  相似文献   

8.
十六、龟蜡介壳虫龟蜡介壳虫又名日本龟蜡蚧、枣甲蜡蚧。在我省主要为害枣和柿,也可为害杏、梨和苹果。若虫和雌成虫在枝条和叶片上吸食汁液,致使幼枣脱落,树势衰弱,枝条桔死,其排泄物常使寄主并发煤污病。雌成虫卵圆形,体长约3毫米,背部隆起呈半球形,全体紫红色,背面披盖蜡壳。雄成虫体长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4月22日,山东省平原县王大卦镇花园村凯特杏园内二年生枝上发现了桑白蚧越冬受精雌虫(图1)。桑白蚧别称桑盾蚧、桑介壳虫、桃介壳虫等,属同翅目盾蚧科,除危害杏树外,寄主还有柿、桃、苹果、梨、李、樱桃、葡萄、无花果、桑等树种。1危害特征一是群集性。以雌成虫和若虫群集固着在枝干上  相似文献   

10.
梨圆蚧为新疆地区果树主要害虫之一,为安全高效防控梨圆蚧,通过对喀什地区枣园梨圆蚧[Quadraspidiotus perniciosus (Comstock)]的系统调查发现:该虫1年发生3代,以2龄若虫固着在枝条上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发育,5月中下旬产仔;第1代若虫6月上旬出现,6月下旬为盛期,危害嫩枝和叶片;第2代若虫7月下旬出现,8月上旬达到盛期,危害枝条、叶片和果实;第3代若虫9月上旬出现,9月中旬达到盛期,主要危害成熟果实。在防治上应以第1、2代若虫初孵期(6月上旬和7月下旬)为关键时期。通过对防控药剂的筛选发现:供试4种药剂(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有机硅助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25%螺虫·吡丙醚悬浮剂、5%阿维菌素水乳剂+有机硅助剂)对梨圆蚧的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均可用于枣园梨圆蚧的防控。  相似文献   

11.
靳永  王先伟  谢玉  高强 《落叶果树》2003,35(6):10-10
日本龟蜡蚧 (CeroplastesjaponicusGr.)属同翅目、蜡蚧科 ,又名枣龟甲蜡蚧 ,俗称枣虱子 ,为薛城冬枣的重要害虫。该虫以若虫、成虫固着在叶片和枝条上危害 ,刺吸汁液 ,造成树势衰弱 ,落果加重 ,产量下降 ;重者绝产 ,枝干枯死。该虫在薛城冬枣上 1年发生 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寄主枝条上越冬 ,越冬后在枝条上继续取食危害且虫体迅速膨大成熟 ,5月中下旬开始产卵。调查 3 0头雌虫 ,单雌产卵量 2 1 4~ 1 1 84粒 ,平均产卵量为 699粒。 6月中旬为卵孵化盛期。孵化期遇高温干旱 ,若虫出壳率低 ,大批若虫死在母壳里。如气温正常 ,雨水多 ,空气湿…  相似文献   

12.
果树害虫防治(图说连载之二十五)李润临文晋普 图(接上期30页)四十六,梨圆介壳虫梨圆介壳虫分布很广,在梨和苹果区普遍发生,我省南部为害较重。此虫寄主很广,果树中主要有梨、苹果、海棠、桃、李、杏、樱桃和枣等。若虫或雌成虫吸食枝条和果实的汁液,造成树势...  相似文献   

13.
正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又名草履硕蚧、草鞋介壳虫、俗名桑虱子。属同翅目,硕蚧科。在我国多数地区均有分布。危害桃、樱桃、苹果、梨、柿、核桃、枣等多种果树,也危害海棠、樱花、无花果、紫薇、月季、红枫等花木。1危害状以雌成虫及若虫群集于枝干上吸食汁液,刺吸嫩芽、嫩枝和果实,导致树势衰弱,发芽推迟,叶片变黄。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落果,枝梢或整枝枯死。2形态特征2.1成虫1)雌成虫。体长10 mm左右,背面棕褐色,腹面黄褐色,被一层霜状蜡粉。触角8节,节上多  相似文献   

14.
紫薇绒蚧,又名石榴毡蚧,在山东菏泽1年发生3代,是石榴树上的一种主要害虫。该虫以若虫和雌成虫聚于叶片主脉基部和芽腋、嫩梢或枝干部位刺吸,而且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影响开花结果,甚至全株枯死。柿绒蚧,1年发生4代,是柿树上的一种主要介壳虫,以若虫和雌成虫固着在果实及枝条上刺吸汁液,造成落花、落果,严重时可造成绝产。这两种介壳虫同属于同翅目绒蚧科,一旦形成介壳,多数农药难以渗透。在生产中,果农多采用剧毒农药防治,效果不佳,且农药残留严重。为此,我们于2005年进行了以0.5%卫士为主的生物农药防治试验,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桑盾蚧又名桑白蚧、桑白盾蚧.属同翅目盾蚧科。该虫分布广泛,危害核桃、桃、杏、李、苹果、梨、桑、花椒、无花果、柿等多种果树。以雌成虫和若虫群集固着在核桃树的枝干上,以刺吸式IZl器刺人皮层内吸食树液。严重时,介壳密集重叠,布满树干,使枝干表面凹凸不平,  相似文献   

16.
杏球坚蚧除危害杏、桃、李、梅等树种外,也危害甜樱桃。以若虫和成虫聚集在枝干上吸食汁液,严重时使枝条干枯。甜樱桃杏球坚蚧每年发生l代,以2龄若虫在枝条背阴面裂缝处越冬。虫体覆白色蜡质。翌春3月中、下旬,若虫自白色蜡壳中爬出,转移到小枝上,口器固定在枝条组织内吸食汁液,不再移动。固着后雌雄开始分化,雌虫体上分泌蜡质,并逐渐膨大,形成球形蜡质介壳,初期体较软,  相似文献   

17.
草履蚧又名草鞋蚧,因雌成虫形似草鞋而得名。此虫可危害柿、桃、苹果,梨、槐、杨、柳等多种果树和林木。若虫和雌成虫将刺吸口器插入嫩芽和嫩枝吸食汁液,被害果树树势衰弱,枝条细弱,叶小,果实发育受影响,危害严重时,造成早期落叶、落果,甚至枝梢死亡。1生活史与发生规律河北省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  相似文献   

18.
噻嗪酮与杀扑磷混用对柑橘矢尖蚧控制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矢尖蚧,又名矢坚蚧、箭头蚧、矢根介壳虫,是我省柑橘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以雌成虫和若虫刺吸枝干、叶和果实的汁液,严重者造成叶干枯卷缩,削弱树势甚至死亡,并严重影响柑橘的商品价值.矢尖蚧主要在成年和老龄果园发生较重,幼年果园次之.该虫在我省1年发生3~4代,从4月上旬若虫初见至10月下旬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19.
棕竹褐圆蚧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棕竹是原产于我国南方的园艺树种 ,它以优雅的树形、墨绿的叶片、半荫的栽培方式在园林绿化、家居摆设中占有一席之地。但近几年介壳虫为害较严重 ,主要是褐圆蚧Chrysomphalusaonidum (Linnaeus) ,其次为吹绵蚧IceryapurchasiMadkell,堆蜡粉蚧CeroplastesrusciLinnaeus ,单蜕蚧Fioriniafioriniae (Targioni)等。褐圆蚧在福州一年发生四代 ,各代发生不整齐 ,因而形成田间各虫态混杂现象。若虫和雌成虫多聚集在叶背主脉附近 ,以后转移分散到枝干及叶片等部位 ,用口器吸吮叶和枝的汁液。受害叶片和枝条变黄 ,果实表面变色或褪色 ,早期落叶…  相似文献   

20.
白洁 《现代园艺》2014,(24):75-76
<正>1危害现状介壳虫是林木、果树和花卉的重要害虫,蚧虫虫体具有蜡腺,分泌大量蜡质,在虫体上形成蜡壳,对虫体起保护作用,阻碍化学杀虫剂的渗透,此时防治难以奏效。危害杏树的蚧壳虫有桑白蚧、杏球坚蚧、梨园蚧等。但主要是桑白蚧。桑白蚧每年3月下旬~10月下旬,以成虫和若虫固定在枝条上,吸食树体汁液,偶尔也危害果实和叶片,被害枝条以2、3年生为主,严重时枝条上蚧壳密布重叠,成灰白色,凹凸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